第154章 微学院升级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叶辰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的谍战岁月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女友劈腿小鲜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人这东西,有时候就得敢想。小富即安,那是小商小贩的思维。企业做到一定份上,格局得打开,不能老盯着自己锅里那点肉,得想着怎么把整个餐桌的档次提上去,让来吃饭的人都觉得有面子、有收获,你这请客的人,地位自然就高了。咱们SUdU的“微学院”,从最初那个为了解决代理“知识饥渴”而建的免费微信群,发展到后来收2500元年费的付费社群,一直干得不错,成了代理们真心认可的“加油站”。但到了2017年年中,我瞅着它,总觉得还有点“小家子气”。它就像咱们自家后院搭的一个凉棚,遮风挡雨挺好,但终究没出这个院子。
当时正好在全力推行“代理赋能”战略,我琢磨着,这“微学院”作为赋能的核心引擎,能不能再往上拔一拔?它能不能不仅仅是个培训工具,而变成SUdU手里的一张行业王牌?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在心里点了把火,越烧越旺。我把吴永浪和刘春宇叫到办公室,跟他们聊我这个“疯狂”的想法:
“永浪,春宇,你们说,咱们这‘微学院’,现在服务自己人,是挺好。但有没有可能,把它做成服装圈里的一个‘黄埔军校’?不光教咱们的代理,也面向整个行业,吸引那些想做服装生意、想创品牌的人进来学习?咱们来定一定这个行业的‘学习标准’?”
吴永浪一听,眼睛先是一亮,随即又有点犹豫:“汪总,这想法够大胆!可……咱们自己这点东西,够格教全行业吗?人家能认吗?”
刘春宇也挠头:“是啊,汪总,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别到时候外人没吸引来,还把自家代理给搅和了。”
我理解他们的顾虑,但我心里有底。我给他们分析:
“第一,咱们缺内容吗?不缺!咱们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从供应链到设计,从营销到管理,都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比那些纸上谈兵的学院派实在多了!”
“第二,咱们缺影响力吗?SUdU在圈里也算有名字了,这就是招牌!”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这事儿成了,好处太大了!它能让SUdU从一个‘卖衣服的’,升级为‘懂服装行业的专家’!这品牌含金量,能一样吗?到时候,代理们出去说自己是‘微学院’出来的,那腰杆得多硬?这比打多少广告都管用!”
我这“画大饼”的功夫,算是把两人的劲儿给鼓起来了。说干就干,“微学院”的二次革命,就此拉开大幕。这次升级,不是小修小补,是脱胎换骨。
第一板斧:内容升维——从“术”到“道”
以前微学院的课,主要讲“术”:怎么发朋友圈、怎么聊客户、怎么处理售后,实用,但格局小。这次升级,我要求必须上高度,要讲“道”。
吴永浪团队把课程体系彻底重构,分成了三大板块:
行业洞察篇:讲国内外服装潮流趋势演变、消费升级下的市场机会、不同电商平台的玩法差异。
品牌打造篇:系统讲如何从0到1建立品牌定位、设计语言、价值主张,甚至包括怎么拍品牌宣传片、怎么写融资计划书。
实战运营篇:这才是原来的强项,但讲得更深了,比如如何用数据驱动选品、如何搭建高效的私域流量池、如何管理一个小团队。
光靠自己人讲,分量还不够。我亲自出马,动用这些年积累的人脉,当起了“说客”。我给一位在业内德高望重的资深设计师打电话,诚意邀请:“李老师,不请您来讲怎么画图,就请您来聊聊,一个设计师怎么才能不被市场淘汰,怎么保持创造力?”我找到一位把线下品牌做得风生水起的老朋友,请他分享:“张总,就讲讲实体店怎么跟线上抢客人,怎么让顾客来了第一次还想来第二次?”
这些大佬们,一开始也疑惑:“小闲,你们不是搞微商吗?怎么聊起这些了?”我就一句话:“我们是想真正做好服装这个行业,需要您这样的真知灼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还真请动了好几位重量级人物来做线上分享。这一下子,微学院的“咖位”立马就上去了!
第二板斧:形式革命——从“听课”到“互动”
以前的微学院,主要是录播课 资料包,学员自学,有点枯燥。这次,我们全力搞“活”的。
线上直播互动课成了主力。特邀嘉宾分享时,必须留足时间答疑,现场碰撞思想。咱们自己的讲师,比如林夕讲设计灵感、云飞讲供应链坑点,也都开直播,实时回答学员千奇百怪的问题。
开创了“小班案例研讨课”。每期选一个学员的真实案例,比如“一家县城服装店如何转型线上”,组织十几个人,在导师带领下一起诊断、出方案。这种沉浸式学习,效果炸裂。
建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针对“Z世代消费心理”、“短视频带货方法论”等热点话题,组织有兴趣的学员成立临时课题组,一起研究,输出报告,共享成果。这下,学员的参与感和成就感爆棚。
第三板斧:社群裂变——从“班级”到“圈子”
以前的群,就是个通知群。现在,我们把它打造成一个高端行业社群。
我们按学员兴趣和背景,细分成“品牌主理人小组”、“零售操盘手小组”、“设计师联盟”等小圈子。每个圈子有专属的线上活动室,定期搞“线上茶话会”,交流心得,对接资源。
更绝的是,我们开发了“人脉地图”功能,学员可以自愿公开自己的资源和需求,系统智能匹配。一下子,社群活了!经常有学员兴奋地反馈:“通过微学院,我找到了心仪的合作设计师!”、“认识了一个能帮我解决面料问题的供应商!”。微学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价值连接器。
这番大刀阔斧的升级,投入巨大,但效果也是震撼性的。
最直接的变化是,那2500元的年费,再也没人觉得贵了。反而觉得超值!一个代理在群里说:“以前觉得是交学费学本事,现在感觉是花2500块,买了一张进入服装行业高端圈子的门票!值疯了!”会员续费率蹭蹭往上涨,创了历史新高。
更重要的是,SUdU的品牌形象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前同行提起SUdU,可能是“那家微商做得不错的”。现在提起,变成了“那家有点东西的公司,他们的‘微学院’挺牛,连某某大佬都去分享过”。很多行业媒体开始主动报道微学院,一些大型行业论坛也发来邀请,请我们去分享经验。SUdU不知不觉中,竟然成了“行业教育”的一个标杆。
这种影响力反哺到业务上,更是妙不可言。代理们出去拓展业务,底气足了很多,张口闭口能说出行业趋势和品牌方法论,显得特别专业。很多外面的服装店老板、小品牌创始人,因为听了微学院的课,对SUdU产生深度信任,转而开始采购我们的货,甚至寻求更深度的合作。微学院从一个成本中心,慢慢显现出成为利润中心和品牌高地的巨大潜力。
企业竞争到最高层面,是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的竞争。你能输出知识、输出标准,让别人跟着你学,你就占据了生态链的顶端。微学院的升级,就是SUdU从“市场参与者”向“行业定义者”迈出的关键一步。
知识付费的终极形态,是社群生态。光卖课是低维竞争,打造一个能持续产生连接、促成合作的活跃社群,才是护城河。当你的平台能让人赚到钱、找到伙伴、获得成长时,它的价值就无可替代。
敢用自身的实践成果去赋能行业,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最佳体现,也是品牌建设的最聪明投资。这条路看似绕远,实则抄了近道。它带来的品牌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比拟的。
“微学院”的这次成功升级,就像给SUdU这艘船装上了一个强大的“声纳系统”,不仅看清了自己的航道,更探测到了整个行业的深度和广度,为未来的远航,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http://www.hlys.cc/47981/2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