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个女兵的心事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叶辰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的谍战岁月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狼性总裁的小猎物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施斌班长的牺牲,像一块巨大的、带着棱角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了三营每一个人的心上。那场大火虽然已经熄灭,但它留下的创伤和回忆,却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地灼烧着人们的内心。营区的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往日里那些喧闹的玩笑声和打闹声,都悄然消失了。战士们训练时更加拼命,站岗时更加警惕,仿佛想用这种方式,来告慰牺牲的战友,也驱散自己心头的阴霾。
对于方俊来说,这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黑暗、最漫长的一段时光。
白日里,他像一台精准的机器,冷静地执行着观察、记录、分析的任务,甚至比以前更加专注,更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把所有的悲痛,都转化为军事训练的激情。
可到了夜晚,当熄灯号吹响,整个世界都陷入寂静时,那份被压抑的悲伤和自责,就会像潮水一样,将他彻底淹没。施斌班长最后那个眼神,王卫国在废墟前撕心裂肺的哭喊,会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反复上演。他常常整夜整夜地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直到晨光熹微。
他需要一个出口,一个能安放他那无处排遣的情绪的出口。
这个出口,就是写作。
在来部队之前,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舞文弄墨,在学校时,也是小有名气的“笔杆子”。那只被他视若珍宝的英雄牌钢笔,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于是,在那些无法入眠的夜晚,他就着连队会议室里那一盏昏暗的白炽灯,开始用文字,来记录那场大火,记录那个他无比敬重的老班长。
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用空洞的口号。他只是用最平实、最克制的语言,白描般地记录下了一个个细节:施斌班长在饭桌上笨拙地劝王卫国喝汽水的样子;他在宿舍里,摩挲着那件粉红色内衣时,脸上那既幸福又迷茫的神情;他冲进火海前,那句不容置疑的“这是命令”;以及,他被废墟掩埋后,那件被血与火浸染、却依旧顽强地露出一角的、永不褪色的照片……
他把这篇文章,取名为《永不褪色的照片》。
写完后,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趴在桌子上,哭得像个孩子。
几天后,他把这篇文章,连同一篇关于“加强军民联防,杜绝火灾隐患”的思考性短文,一起投给了军区主办的《前线报》。
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只是想找个地方,安放自己的记忆。
可他没想到,半个月后,新一期的《前线报》,被通讯员送到了“恶魔岛”上。在副刊最显眼的位置,用加粗的黑体字标题,刊登的,正是那篇——《永不褪色的照片》。
文章的末尾,还附上了一段措辞恳切的编者按:“施斌同志,是和平年代,我们身边最可敬的英雄。他的牺牲,是对‘军人’二字最光荣的诠释。感谢炮兵某部猛虎三营侦察班战士方俊同志,用他饱含深情的笔触,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位英雄,最后、也是最温柔的一面。”
这篇文章,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整个军区,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读到这篇文章的官兵,都流下了眼泪。施斌,这个原本只在三营被铭记的名字,通过方俊的笔,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所敬佩。
而方俊,也因此,一举成名。
“方俊,你小子,深藏不露啊!”
“可以啊,方大才子!以后是不是该叫你方记者了?”
战友们的祝贺和调侃,纷至沓来。营教导员,都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拍着他的肩膀,勉励他要“拿起笔杆做武器,占领思想宣传的新高地”。
方俊对此,却显得很平静。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这篇文章的荣誉,不属于他,而属于那个长眠在烈士陵园里的老班长。
然而,他并不知道,有一个人,因为这篇文章,内心正掀起着比其他人更汹涌的波澜。
这个人,就是杨岚。
那天下午,杨岚正坐在卫生室里,整理着药品。几个假借“头疼脑热”之名,跑来跟她搭讪的老兵,正围着她,七嘴八舌地吹着牛。
通讯员把报纸送了进来。
“杨岚,新报纸!头版就有你们军区首长视察某部队的新闻。”
杨岚笑着接过报纸,目光不经意地,扫到了副刊的版面。
那个加粗的标题——《永不褪色的照片》,和那个熟悉的署名——“猛虎三营侦察班方俊”,瞬间就攫住了她的全部视线。
她屏住呼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整篇文章。
读着读着,她的眼眶,就红了。当她读到施斌班长最后用身体护住那张全家合影黑白照片的细节时,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大颗大颗地,滴落在了那张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上。
周围那几个还在嬉皮笑脸的老兵,看着她突然落泪,都吓了一跳,一个个手足无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杨岚,你……你怎么哭了?”
杨岚没有回答他们。她只是用手背,胡乱地擦了擦眼泪,然后把那张报纸,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了自己的抽屉里。
她抬起头,目光,穿过卫生室那扇小小的窗户,望向了山顶上,那个小小的、孤零零的观察哨的方向。
她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光芒。
那里面,有感动,有敬佩,更有一些……她自己都说不清楚的、名为“倾慕”的东西。
她之前对方俊的印象,是一个有些腼腆、脾气很倔、但很有趣的“上海小老乡”。可这篇文章,让她看到了方俊的另一面——一个内心如此细腻、情感如此丰沛、笔触如此深情的“诗人”。
一个男人,能把另一个男人的牺牲,写得如此悲壮而又温柔,那他的内心,该是怎样的一片深海?
从那天起,杨岚去卫生室门口那条小路上散步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她总能“偶遇”到那个因为手上还缠着绷带,而被特许不用参加重体力训练、正在看书或写东西的方俊。
“哟,方大才子,又在构思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呢?”她会笑着,主动打招呼。
方俊起初还有些窘迫,但杨岚的性格,是那种天然的、能融化一切尴尬的爽朗。她从不提那晚火场的事,也不提那篇文章,只是像个普通朋友一样,跟他聊着天。
聊部队大院里的趣事,聊她看过的那些“内部电影”,聊她曾经看过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
方俊发现,跟她聊天,是一种享受。她见多识广,思想开阔,很多他以为只有书里才有的东西,她都能娓娓道来。他们的共同语言,远比他和李秀莲之间,要多得多。
可是,每当聊得兴起,每当看到杨岚那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带着欣赏和笑意的眼睛时,方俊的心里,就会像被针扎了一下,猛地一缩。
他的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张脸——那张被高原的日光晒得黝黑、却同样爱笑的、李秀莲的脸。
他已经三个多月,没有收到她的来信了。
他那颗因为与杨岚的交谈而变得温暖的心,会瞬间,又被一股冰冷的、混杂着思念和不安的潮水所淹没。
他知道自己的心,应该也必须,属于那个远在黄土高坡上,还在等着他的姑娘。
所以,每一次,当杨岚的热情,稍微靠近一点时,他都会下意识地,礼貌而又坚决地后退一步。
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小心翼翼地藏在了心底那道最坚固的防线之后。
他以为,自己能守得住。
http://www.hlys.cc/47996/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