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人类意识永生 >第45章 深渊田响,阴影依旧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5章 深渊田响,阴影依旧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三艘“深渊之眼”观测船,如同投入墨池的三粒银砂,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通往“阴影”前沿的航道上。

  回响港的指挥中心陷入了某种焦灼的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代表观测船状态的光标上,每一次微弱的信号闪烁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

  航程初期,一切顺利。观测船传回的数据主要是关于航线沿途宇宙环境的变化——星际尘埃密度、背景辐射微弱的蓝移、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空间本身的“张力”在稳步提升。

  逻辑终端将这些数据与星图模型进行比对,确认观测船正严格按照预定路径,逼近那片已知的虚无。

  当最前方的“深渊之眼一号”跨越某个无形的临界点时,传回了一段所有见证者都永生难忘的信息。

  那不是图像,也不是声音,而是一种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感官数据流,直接作用于接收者的意识层面。刹那间,指挥中心内所有具备感知能力的成员,都仿佛被抛入了一个绝对陌生的领域:

  · 色彩失去了名称,只剩下冰冷刺骨的温度。炽热的蓝色代表着接近绝对零度的酷寒,而暗沉的红色却散发着熔炉般的高温。

  · 距离感彻底错乱,近处的星辰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远方的“阴影”看似在天边,其压迫感却如同紧贴眼球。

  · 最令人不安的是时间的流逝。秒针的滴答声被拉长成扭曲的呻吟,又在一瞬间压缩成尖锐的蜂鸣。过去与未来的碎片像雪花般在意识中翻飞,却无法拼凑出任何有意义的序列。

  “现实结构正在变得……‘疏松’。”逻辑终端的声音仿佛从极远的地方传来,带着强烈的干扰杂音,它正在全力过滤和稳定这股原始数据流。

  紧接着,“深渊之眼二号”和“三号”也相继传回数据,确认了这种“现实疏松化”现象是“阴影”前沿的普遍特征。物理常数开始出现小幅但持续的波动,因果关系变得模糊,仿佛宇宙的底层代码正在被某种力量逐步擦写。

  “检测到‘信息衰减’!”专项组的一名科学家惊呼。数据显示,从观测船传回的数据包,其信息熵在传输过程中正在不可逆地降低。一些微末的细节,一些随机涨落的读数,正在悄然消失,仿佛被无形的海绵吸走。这就是“存在”被抹除的微观前兆!

  就在众人沉浸在获取宝贵数据的震撼与惊惧中时,异变突生!

  “深渊之眼三号”的信号突然变得极其不稳定,其传回的最后一段有效数据,是一组极其尖锐、混乱的能量频谱,仿佛在瞬间遭受了某种剧烈的、来自所有方向的“挤压”。随后,它的光标在星图上猛地闪烁了几下,不是熄灭,而是……彻底消失了。不是变成代表损毁的灰色,而是像从未存在过一样,从星图和数据记录中被干干净净地抹去。

  连一丝涟漪都未曾留下。

  指挥中心一片死寂。理论上的恐怖,化作了冰冷的事实。一个承载着勇敢探索者、凝聚了尖端科技的造物,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归于“无”。

  然而,牺牲并非没有价值。在“三号”失联前瞬间,另外两艘观测船捕捉到了那短暂的“挤压”现象,并将其数据与“现实稳定锚”实验系统的运行日志进行了比对。数据显示,在“挤压”发生时,“三号”的实验性防御系统曾短暂地生成过一个极其强大的局部稳定场,但如同螳臂当车,瞬间就被摧毁。但就在那瞬间的抵抗中,系统记录下了一种独特的、非宇宙常规的能量波动模式——那似乎是“阴影”进行“抹除”操作时,泄露出的“工具”的痕迹!

  这无疑是巨大的突破!他们第一次触碰到了“阴影”运作机制的边缘!

  幸存的两艘“深渊之眼”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中继续坚守,传回的数据越来越清晰地描绘出“阴影”前沿的恐怖景象:那里不再是传统的空间,而是一个物理定律逐渐失效、信息不断流失的“过渡层”。

  它们甚至观测到一些小型的星际天体(如流浪行星、彗星)在进入过渡层后,其物质结构并未爆炸或坍缩,而是像沙堡般悄然瓦解,其存在痕迹被迅速抹除。

  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秒。但每一天传回的数据,都在为同盟的理解拼上至关重要的碎片。

  苏茜和所有知情者,在悲痛与希望的复杂情绪中,紧盯着那两枚仍在黑暗中顽强闪烁的光标。

  它们如同在狂风巨浪中颠簸的孤舟,正用自己的存在,为后方的亿万生灵,丈量着深渊的尺度,探寻着那一线几乎不存在的生机。

  赵战的意识传来一阵深沉的哀悼,以及对那两艘仍在坚持的观测船及其乘员的最高敬意。

  他的意志更加紧密地锁定着那片区域,仿佛在积蓄力量,准备在最终时刻,为这些勇敢的探索者,提供他所能做到的、唯一的掩护——一个体面的、不被完全“抹除”的终结,或者,一个奇迹般的生还机会。

  (未完待续)
  http://www.hlys.cc/48002/1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