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鸡鸣惊梦,枕边风起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鸡鸣惊梦,枕边风起昆山关的冰雪尚未在记忆中消融,岐军兵锋已转向东南,直指下一处要隘——鸡鸣关。此关坐落于两山夹峙的峡谷出口,地势虽不及昆山险峻,却因地处交通要冲,商旅繁盛,城防亦十分坚固。更特别的是,此地盛产一种名为“鸡鸣石”的矿石,关墙在黎明时分受光照会隐约发出类似鸡鸣的嗡鸣,故得此名。
守将冯习,并非名门之后,也非勇冠三军之将,他能坐镇此关,靠的是兢兢业业和一份不算出众却足够稳妥的资历。他年近五旬,为人谨慎,甚至有些优柔寡断。真正在鸡鸣关能左右冯习决策的,是他的续弦夫人——柳氏。
柳氏年纪不过三十,风韵犹存,更兼心思活络,精明干练。她本是商贾之女,善于经营,嫁与冯习后,不仅将内宅打理得井井有条,更凭借其手腕,将冯习的许多军务也暗中操持起来,关内大小将领,多有与她交好或受其恩惠者。冯习对其既倚重,又有些畏惧。
岐军压境,冯习愁眉不展,召集群僚商议。会上,以副将陈武为首的强硬派主张凭借关险死守,以待南方援军(尽管希望渺茫);而以柳氏暗中支持的几个文官则暗示,岐军势大,不如早做打算,保全富贵。
冯习左右为难,难以决断,最终只下令加强戒备,并未明确战和之策。
是夜,冯习在书房长吁短叹。柳氏端着参茶袅袅而入,柔声道:“将军还在为岐军之事烦心?”
冯习叹道:“是啊,守,恐力有不逮;和,又恐背负骂名,更怕赵战出尔反尔。”
柳氏轻笑,依偎过来,吐气如兰:“将军多虑了。妾身听闻,那赵战虽起于行伍,却非嗜杀之人,对归顺者颇为宽厚。掖县张环,如今不也在岐都安享富贵?再者,将军可知,那岐军之中,有一位了不得的女谋士,名为龚晓婷?”
冯习一愣:“略有耳闻,此女手段非凡。”
“妾身家中行商,曾与幽冥道有些许往来,知晓此女一些往事。”柳氏压低声音,“她最是记仇,也最是欣赏识时务之人。将军若迟疑不决,待其用计,只怕这鸡鸣关……要步那昆山关后尘啊。”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与引诱。
“况且,”柳氏话锋一转,声音更加柔媚,“将军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为我们的孩儿想想。他才五岁,难道真要在这关隘之中,与我们一起玉石俱焚吗?若献关归顺,以将军之才,在岐朝谋一安稳职位,我们一家和乐,岂不胜过在这危城中担惊受怕?”
这番话,句句敲在冯习的心坎上。他想起了幼子天真烂漫的笑容,想起了柳氏描绘的安稳未来,再想到昆山关慕容家的惨状,以及那神秘莫测的龚晓婷……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二、献关与暗棋
接下来的几日,冯习态度明显软化。陈武等人虽竭力主张抗战,但冯习以“保全军民”为由,置之不理。柳氏则更加活跃,频繁接触岐军秘密派入城中的使者(其中不乏她昔日商界“故交”),讨价还价,为冯习争取更好的条件。
最终,在柳氏的枕边风与暗中运作下,冯习与岐军达成了协议:冯习献关,保留其将军衔,调任岐都担任一闲职;岐军保证鸡鸣关军民安全,并默许柳氏家族在当地的商业利益。
当陈武得知冯习竟真的要献关时,悲愤交加,当众斥责冯习卖主求荣,并欲率本部亲兵做最后抵抗。然而,柳氏早已料到此事,暗中在其饮食中下了软筋散。陈武欲拔剑时,竟浑身无力,被冯习的亲兵轻易拿下,投入大牢。
鸡鸣关城门洞开,冯习仿效张环,素服出降。赵战依旧给予了表面上的礼遇,但眼神中的淡漠,让冯习心中忐忑不安。
岐军入城,接收防务。赵战下令将坚决抵抗的陈武处斩,以儆效尤。而那个在幕后推动了一切的红山城,已然进入了岐军的下一个目标名单。
冯习一家被“礼送”前往岐都,看似得到了保全,但冯习明白,他此生都将活在岐朝的监视与猜忌之下,而那场鸡鸣关的献关,也成了他一生都难以洗刷的污点。柳氏虽达成了目的,但望着窗外陌生的岐军旗帜,她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感。
鸡鸣关,未闻鸡鸣,却已在枕边风中易主。
(未完待续)
http://www.hlys.cc/48002/4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