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立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顾砚辞那句“重新立规矩”,如同一声冰冷的战鼓,在看似平静的商海擂响。消息并未直接传达给康健集团的周永昌,而是通过几个看似不经意的金融和行业渠道,精准地扩散出去。效果立竿见影——质疑和观望的声音并未消失,却多了几分谨慎的审视,以及来自不同角落、对“新生科技”这个横空出世却背景深厚的项目悄然升起的兴趣。

  顾宅书房,依旧是指挥中枢。但气氛比之前更加凝练,目标也更加明确。

  顾砚辞靠坐在椅上,面前屏幕上显示着江辰刚刚传回的报告——关于“康健集团”及其董事长周永昌的详尽资料,从发家史、核心技术、市场份额,到其复杂的政商关系网、潜在的财务漏洞,甚至是一些不便公开的灰色交易记录,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周永昌,六十岁,草根出身,靠代理国外二流康复器材起家,手段……不算干净。”江辰的声音透过扬声器,冷静地分析,“他的‘康健集团’在国内中低端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品迭代慢,主要靠渠道和价格优势。他最大的依仗,是与其姻亲、某部位实权人物的紧密绑定。”

  顾砚辞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些关键信息,眼神没有任何波动。“所以,他害怕的,不是技术,而是能颠覆他赖以生存的‘规则’的力量。”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洞悉本质的冰冷,“那就让他看清楚,什么是新的规则。”

  他转向旁边屏幕上正在进行的视频会议窗口,窗口另一端,是苏晚晚和几位刚刚被“猎鹰计划”成功招募的首批核心科学家——包括来自斯坦福的李明宇教授(远程接入),以及两位从国内顶尖院所挖来的神经工程和材料学专家。

  “李教授,各位专家,”顾砚辞开口,直接切入技术核心,“针对周永昌赖以起家的、也是目前市场主流的传统神经电刺激设备,我们的第一款产品,需要在‘精准化’和‘智能化’上形成碾压性优势。初步技术方案我看过了,关键在于……”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能否实现‘个体化参数自适应’以及‘闭环反馈调控’?”

  屏幕那端的李明宇教授,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目光锐利的中年学者,立刻回应,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与兴奋:“顾总一语中的!这正是我们技术路线的核心!传统设备刺激参数固定,无法适应患者神经状态的动态变化,效果有限且体验差。我们计划利用多模态传感器(压力、肌电、甚至初步的脑电)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调整刺激模式和强度,形成‘监测-分析-干预-再监测’的闭环。这不仅能提升疗效,更能极大改善用户体验,是真正的代际差距!”

  另一位材料学专家补充道:“要实现这一点,对传感器的精度、生物相容性、以及设备的微型化和低功耗要求极高。我们正在攻关一种新型的柔性高分子传感材料,希望能同时解决这几个难题。”

  苏晚晚在一旁专注地听着,适时提出医学角度的要求:“安全性必须是最高优先级!任何电刺激参数都必须严格限定在绝对安全的生理范围内,并且要有冗余的安全保护机制。我希望设备能内置类似‘涅盘’标记物屏蔽技术那样的实时安全监控模块,防止任何可能的异常。”

  “这是自然!”李明宇肯定道,“安全和有效,是我们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顾砚辞微微颔首,对技术团队的思路和进展表示认可。“资金、资源,全力保障。我需要看到第一个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原型,时间……”他看向苏晚晚和李明宇,“三个月,有没有问题?”

  这个时间表极其激进!李明宇教授微微蹙眉,但在看到顾砚辞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苏晚晚眼中同样坚定的光芒后,他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挑战巨大,但……可以一试!”

  “不是试,是必须做到。”顾砚辞淡淡地纠正,结束了视频会议。

  技术路线在高压下飞速推进,而商业上的立威行动,也同步展开。

  几天后,一个由多家投资机构联合举办的、规格极高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峰会。周永昌作为行业龙头,自然是座上宾,在主题演讲中再次不点名地含沙射影,抨击“缺乏行业积淀的资本无序扩张”。

  然而,在他演讲结束后,轮到顾氏集团代表(由江辰精心挑选的一位以眼光毒辣、言辞犀利着称的投资副总裁)发言时,风向骤变。

  这位副总裁没有直接提及康健集团,而是全程围绕“技术驱动”、“用户体验”、“真正解决临床痛点”展开,展示了“新生科技”(虽未正式命名,但意图已明)的部分前瞻性技术理念和对市场空白的精准分析。其视野之开阔、逻辑之严密、对行业弊病的剖析之深刻,与周永昌之前充满江湖气和防御性的发言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让周永昌脸色铁青的是,在会后的小范围交流中,他明显感觉到,几位原本与他关系密切的重要投资人和渠道商,对他的热情明显降温,反而对顾氏那位副总裁围拢有加,询问着“新生科技”的进展。

  这无声的耳光,比任何公开叫板都更让周永昌感到刺痛和恐慌!他意识到,顾砚辞玩的,是更高维度的游戏——用绝对的技术前瞻性和商业模式创新来降维打击,直接动摇他赖以生存的根基!

  “查!给我查清楚!那个‘新生科技’到底到什么程度了!他们的技术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回到办公室,周永昌再也维持不住风度,对着手下咆哮,眼中充满了被触及根本利益的凶光。

  就在外部商战暗流汹涌之际,顾宅康复室内,一场静默的战役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经过数周地狱般的煎熬和无数次失败,顾砚辞终于能够在苏晚晚的引导下,较为稳定地调动起那丝微弱的核心肌群力量,并且在与盆底肌的协同上,取得了虽不完美、却意义重大的进步。

  此刻,他正尝试进行一项新的挑战——在苏晚晚的搀扶和保护下,脱离轮椅和手杖,完全依靠自身腿部力量和核心稳定性,进行不超过三十秒的静态站立。

  这听起来简单,对他却不亚于攀登绝壁。

  他深吸一口气,用手撑住身边的平衡杆,借助臂力缓缓站起。双腿传来的酸软无力感和腰骶部因承重而骤然加剧的神经痛,让他眼前阵阵发黑,额头上瞬间布满冷汗。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晃动。

  “收紧核心!感受腹横肌和盆底肌的协同支撑!把力量均匀分布到双脚!”苏晚晚紧紧扶住他的腰侧,声音急促而坚定,她的目光死死盯着他的下肢和核心,不敢有丝毫松懈。

  顾砚辞咬紧牙关,牙龈几乎要咬出血来。他强迫自己忽略那噬骨的疼痛,将全部意志力集中在腰腹深处,调动起那来之不易的、微弱的核心力量,尝试稳定住如同风中之烛般的身体。

  一秒,两秒,三秒……

  他的身体依旧在轻微摇晃,汗水如同溪流般从鬓角淌下,脸色苍白如纸。但,他没有倒下!

  五秒,六秒,七秒……

  那种对身体重心的、极其艰难的掌控感,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抓住一根漂浮的稻草。

  十秒!

  当他脑中默数到十秒时,一股强烈的眩晕和脱力感猛地袭来,腿部肌肉发出不堪重负的哀鸣,核心瞬间崩溃,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

  苏晚晚早有准备,用尽全身力气死死撑住他,两人一起踉跄着跌坐在早已准备好的软垫上。

  顾砚辞瘫在垫子上,胸膛剧烈起伏,如同离水的鱼,连一根手指都动弹不得。极致的疲惫和剧痛席卷了他。

  但苏晚晚的脸上,却绽放出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她不顾自己也被带倒的狼狈,紧紧抓住他的手臂,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十秒!顾砚辞!你靠自己的力量站了十秒!你看到了吗?!”

  十秒。

  对常人而言,不值一提。

  对他而言,却是废墟之上,建立起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他自身力量的,里程碑。

  顾砚辞闭上眼,感受着心脏疯狂擂鼓般的跳动和身体各处传来的、如同散架般的痛苦,但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勾起了一抹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弧度。

  商场的立威初见成效。

  身体的堡垒,也终于看到了第一道被叩开的缝隙。

  前路依旧漫长且布满荆棘。

  但手中,已然握住了……第一缕破晓的微光。
  http://www.hlys.cc/48137/1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