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经过朝议,众臣的视线都不约而同投向赢零。

  虽然无人知晓他青龙会大龙首的身份,但他展现出的非凡实力让所有人对他深信不疑。

  每当遇到棘手之事,众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赢零。

  知晓内情的大臣们纷纷垂首,心知此事关系重大。

  若说赢零此前仅在军中声威显赫,那么此次嬴政显然是要将他推向朝堂中枢,让他真正执掌半边朝堂,为日后继位奠定根基。

  群臣意识到,诸位皇子之中,已无一人能与赢零相提并论。

  想到此处,众人心中已有决断,纷纷盘算着投靠赢零,以图将来富贵前程。

  此事,就交由太子全权处置。”

  传朕旨意,命太子率领青龙会剿灭天下会。”

  嬴政话音未落,满朝震动。

  李斯难以置信地浑身发抖,仿佛看到自己的仕途即将走到尽头。

  就在李斯惊惧交加之际,嬴政的目光再次落在他身上。

  太子一直忙于前线军务,如今既要专心对付天下会,未竟的战事就交由李斯接手。”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有人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他们本已打定主意追随赢零,却不想李斯竟又获重用。

  群臣神色变幻不定,一时难以揣测嬴政的真实用意。

  嬴政的决定很快传到了赢零耳中。

  听闻父皇命自己剿灭天下会,赢零不由得蹙起眉头。

  朝堂之争,实非我所愿。”

  赢零轻叹一声,语气中透着无可奈何。

  太子之位既是恩赐,也是束缚。

  它赋予了赢零继承大统的资格,却也限制了他的自由。

  即便不愿卷入朝堂纷争,赢零终究难以独善其身。

  陛下让李斯接管军务,这分明是在削减殿下的兵权。”

  焰灵姬忍不住抱怨道。

  要知道赢零在军中的威望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建立起来的。

  如今大功将成之际,嬴政却让李斯接手,简直是为他人做嫁衣。

  陛下此举必有深意。

  即便让李斯插手军务,他也难以真正掌控。”

  韩信冷静分析:军中将士最重情义,他们只认同生死与共的统帅。

  李斯想要统领三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正是嬴政的高明之处,给李斯设下了一个无法破解的迷局。

  赢零心知肚明,丝毫不担心军权旁落。

  看来,是时候整顿朝堂了。”

  李斯等人的立场分歧让赢零意识到潜在的危机。

  作为大秦重臣,若日后生变,后果不堪设想。

  赢零决定未雨绸缪,化解这一隐患。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诸葛亮身上。

  二人目光交汇,诸葛亮立即会意。

  看来这次是要让我入朝牵制李斯了。”

  诸葛亮略显无奈。

  虽然擅长谋略,但他更愿意留在青龙会辅佐赢零。

  一旦入朝为官,就再难抽身。

  李斯有大才。

  即便政见不合,也不必赶尽杀绝。

  如此人才,为大秦所用才是上策。”

  赢零淡然说道。

  诸葛亮顿时明白,原来殿下意在收服李斯。

  此事难度极大。

  以我对他的了解,要让他真心归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少司命眸光如水,唯有落在赢零身上时才会泛起涟漪。

  这位昔日的阴阳家护法,对秦廷重臣的底细洞若观火。

  李斯出身楚地寒门,师从荀卿,毕生笃行法家之道。

  他为心中抱负入秦,要扭转其信念,难逾上青天。

  纵是始皇帝陛下,当年亦未能令其改弦更张。”

  赢零自然知晓其中利害,却胸有成竹能折服这位刚直之臣。

  此番全仗先生运筹,朝堂之上我自会斡旋,然李斯党羽盘根错节,尚需慎之又慎。”

  赢零再度向诸葛亮殷殷嘱托。

  既已与李斯当廷对峙,此去必是步步惊心。

  值此风云诡谲之际,两虎相争原非上策。

  但赢零深谙,若此事处置失当,终将贻害无穷。

  不若趁早破局。

  以父皇雄才,定能震慑朝纲。

  正因嬴政默许,赢零方敢放手施为。

  此番入朝实非赢零所愿,若非始皇帝诏令,他断不会涉足这是非之地。

  昔年为闲散公子时,反倒落得清静自在。

  而今因天道金榜显现,他的韬光养晦之策终被打破。

  换作从前,嬴政或许会听之任之。

  但既立为储君,便再难独善其身。

  也罢,置身事外恐更生波折。”

  赢零低声轻叹,似是说服自己。

  两派角力,难免损伤。

  若能居中调停,或可稳住朝局。”

  父皇此诏,既是制衡之术,亦是对我的磨砺。”

  这岂不是强人所难?你向来不慕权位,陛下应当心知肚明。”

  焰灵姬倚在他怀中嗔怪道。

  想到今后聚少离多,她眸中泛起恼意。

  无碍,有父皇为倚仗,何须多虑?

  况且父皇既择我为嗣,便是要我担此大任。”

  赢零浅笑,指尖拂过佳人玉颜,心底却掠过一丝怅然。

  本欲在咸阳做个逍遥王侯,岂料被推上储君之位。

  若教那些汲汲营营之徒知晓他的心思,怕是要捶胸顿足。

  不过多些琐务罢了。

  我在宫中另辟别院,携你们同住便是。”

  虽觉烦冗,却是眼下权宜之策。

  若非太子身份,他根本不屑理会庙堂倾轧。

  诗酒风流方合他本性。

  孔明先生可有妙计?

  赢零转向静立角落的诸葛亮。

  自委以剿灭天下会的重任后,这位谋士便独处沉思。

  非是智穷,而是务求算无遗策。

  随侍赢零日久,诸葛亮也养成了尽善尽美的习性。

  公子,方略已成雏形,需借青龙会九月堂之势。”

  诸葛亮拱手应答。

  青龙会十二分堂依月序而立。

  其中八、九、十三堂专司征伐。

  这些堂口皆由绝世高手坐镇,麾下尽是虎狼之师。

  赢零闻言剑眉轻蹙:仅需一堂相助?

  为策万全,我再调九月堂听你差遣。”

  但务必犁庭扫穴,不可留半点后患。”

  诸葛亮肃然行礼:公子宽心,此等微末之事不必挂怀。”言罢疾步离去。

  虽已拟定纲要,然完美执行尚需雕琢细节。

  自筹谋至收网,每个环节皆需精雕细琢。

  何况此番要铲除的是根深蒂固的天下会,稍有不慎便会损兵折将。

  以青龙会之威,纵有变故亦不足撼动大局。

  诸葛亮谋划周密,只待天时地利人和之时一举定乾坤。

  李斯返回府邸后怒拍桌案:岂会沦落至此!

  原本水到渠成之事竟完全偏离预期。

  不仅太子之位易主,连朝堂局势也难以掌控。

  昔日宾客盈门的丞相府,如今官员们纷纷避之不及。

  昔日争先讨好,如今见风使舵。”李斯冷眼旁观,深知朝臣趋炎附势的本性。

  虽失朝堂权势,却意外掌握兵权。

  陛下竟肯将兵权交予我李斯神色稍缓,既然给了机会,必须牢牢握在手中。”

  这位深谙权术的谋臣还未嗅到危险的气息。

  军队讲究实力与生死与共,绝非一纸文书就能令将士归心。

  过几日便去军营巡视。”

  听闻嬴零在军中威望颇高,务必削弱其影响。”

  盘算着计划,李斯心情渐平。

  纵使处境艰难,仍有翻盘之机。

  姻缘榜第四名的风波持续七日才平息。

  世人虽知步惊云三人纠葛,却鲜少了解天下会的恶行。

  江湖与朝廷界限分明,即便帝王也难以干涉武林之事。

  毕竟某些江湖势力实力雄厚,纵使朝廷兵多将广亦难以轻易剿灭。

  秦始皇之所以选择嬴零执行任务,正是看重他的能力。

  嬴零展现出的强大实力足以证明,他在江湖上的根基必然非同寻常。

  将此重任交予他再合适不过,更何况还有青龙会相助。

  青龙会威名远扬,任谁都不敢轻视。

  有此助力,剿灭天下会易如反掌,让这邪恶势力零底消亡。

  次日清晨,嬴零奉秦始皇之命入宫上朝。

  早朝于五时开始,他睡眼惺忪,身着崭新锦袍,懒洋洋地步入大殿。

  此时百官已基本到齐,李斯立于龙椅左侧,居高临下审视众人。

  且容你得意一时,日后自有苦头。”

  嬴零瞥了李斯一眼,低声自语,随即登上台阶,站到龙椅后方。

  身为太子,他已不再位列群臣之中,而是随皇帝听政。

  不多时,秦始皇入殿,目光扫过嬴零与李斯,随即落座。

  开始早朝。”

  百官纷纷上奏,议题多围绕金榜之事,讨论最新的姻缘榜单与天下会动向。

  每当提及天下会,众臣便不由自主望向嬴零。

  嬴零却目不斜视,佯装不知。

  虽接下剿灭天下会的任务,实际执行者并非他本人。

  若被问及计划,反倒麻烦,不如装聋作哑。

  奇怪的是,早朝过半,竟无人敢向嬴零发问。

  众人畏惧他的实力,唯恐触怒,巴结尚且不及,遑论质疑。

  秦始皇见状,面色渐沉。

  总不能由皇帝亲自开口询问。

  最终,李斯微微一叹,决定打破沉默。

  他本已有对策,却因昨日触怒皇帝而犹豫。

  敢问太子殿下,剿灭天下会之事进展如何?

  话音落下,朝堂霎时寂静无声。

  群臣低头屏息,无人敢插话。

  两派官员皆噤若寒蝉天子脚下,一言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嬴零闻言,嘴角扬起早有准备的笑意。

  回禀陛下,儿臣已安排妥当。”

  天下会虽根基深厚,却非不可撼动。”

  青龙会威震四海,若连区区天下会都难以剿灭,何以立足江湖?

  嬴零淡然回应,神态自若。

  秦皇凝视片刻,微微点头:甚好。”

  帝国不便明面插手,朕自会暗中相助。”

  若有需求,直言便是。”

  朕必全力施为。”

  嬴零嘴角微扬。

  满朝文武虚张声势,独他掌握实权。

  素来深藏不露,此刻既已出手,定当善用其势。

  然对李斯仍存顾忌

  朝堂遍布其党羽,平日隐而不发。

  一旦得令,必如潮水般反扑。

  此乃李斯惯用之道,后发制人。

  尚有贤才欲荐。”

  嬴零直陈来意。

  李斯虽狡,若无根基相辅,终难成事。
  http://www.hlys.cc/48143/4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