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听闻此言,虚竹眸中光彩骤黯。

  师父虽常这般说他,但玄看太师叔的眼光更为权威。

  太师叔断言他不成器,他便真无望了。

  “阿弥陀佛,这晚辈气息沉稳,罗汉拳与韦陀掌根基扎实。”

  “于此二艺的修习,犹胜贫僧当年。然终是入门功夫。”

  “二十余岁再求精进,难矣。”

  虚竹的头垂得更低了。

  玄澄大师被誉为两百年来武功最高之人,他否定了虚竹。虚竹明白自己确实前途渺茫。

  想起仍在苦苦寻找自己的父母,虚竹悲从中来,泪水悄然滑落。

  他突如其来的哭泣让玄澄大为意外。

  玄澄深知秦玄的不凡之处,既然特意召集众人来看这个平庸的小和尚,其中必有深意。

  他已经尽量委婉地表达,没想到虚竹还是哭了,这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看来以众人的眼光,也难怪虚竹最终会离开佛门,投向道教的怀抱。

  所谓主角,就是受到上天眷顾之人。

  即便虚竹未能得到逍遥派真传,他依然会以其他方式成为最耀眼的存在。

  可以确定的是,今日即便没有秦玄相助,虚竹终将以非少林 ** 的身份名震江湖。

  这就是天命,天地人三才之中,唯有主角的命运早已注定,其余皆是变数。

  这位虚竹小师父,是慧 ** 师的 ** 。

  他二十四岁,二十二岁才开始习武,仅练过罗汉拳和韦陀掌。

  其师认为他资质 ** ,他自己也这么想。

  如今玄看大师和玄澄大师看法一致,整个少林上下都持此观点。

  就今日表现而言,玄澄大师的评价已经很客气了。

  说得直白些,他确实一无是处,这是不争的事实。

  玄字辈高僧们满腹疑惑:为何要带这个相貌 ** 的和尚来?

  玄看大师,请借我一本随身携带的经书。

  玄看随手递上一本《杂阿含经》。

  虚竹,你可曾读过此书?

  虚竹摇头。他平日只是挑水扫地,读的多是《金刚经》等常见经典。

  很好,我给你一刻钟时间。

  “给你一刻钟,记下《杂阿含经》前三篇,我便应你所求。”

  “此乃佛门根基,禅宗要典。”

  “能背三篇,方有资格得我相助。”

  ……

  “务必全心记忆,可明白?”

  虚竹点头应下。

  玄字辈僧人面面相觑——这般晦涩 ** ,有人苦读半载都未必能成,何况短短一刻钟?

  尤其《杂阿含经》开篇,更是艰深异常。

  虚竹双手接过经卷,展卷默读。

  甫一凝神,他周身气质骤变,往日被慧轮强灌的浮躁尽褪,只余沉静专注。这般入定之速,连部分玄字辈高僧亦难企及。

  满堂寂然,众僧目光皆聚于他。

  “时辰到!”秦玄骤然喝止。

  虚竹合卷肃立。

  “记住多少?”玄看沉声问——方才那入定之姿,已令他暗惊。

  “禀太师叔,略记了些,但不知具体几何。”

  “无妨,且诵来。玄看大师自会评判。”

  虚竹闭目启唇, ** 如泉涌出。

  玄看霍然起身,其余玄字辈僧亦纷纷离座——这背诵之量,简直骇人!

  末了虚竹睁眼,险些惊跌——满堂高僧竟全立于身前。

  “此子……当习《易筋经》!”

  周围的长辈们齐刷刷站起身,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他。

  虚竹,你老实交代,此前当真未研习过《杂阿含经》?

  玄慈方丈按捺不住,亲自出声询问。

  回太师伯, ** 确实未曾接触。

  这番回答让众人震惊不已——竟能在一刻钟内熟记三卷半 ** ,这等记忆堪称过目不忘!

  秦玄暗自诧异,本以为他能记下三卷已是勉强。

  谁知这小和尚竟超额完成!

  人们往往只关注虚竹获得逍遥派三大高手内力传承的奇遇,却忽视了他自身的天赋。

  深厚内力好比武学根基,若招式粗浅,终究难成气候。

  正如觉远大师空负九阳神功,拳脚不精便称不上绝顶高手;

  游坦之虽有浑厚内力,却只习得阿紫传授的粗浅功夫。

  虚竹却在获得内力后,迅速掌握小无相功、天山折梅手等精妙武学。

  尤其那天山折梅手,包罗万象,可随见识增长不断精进。

  这般悟性,实属罕见!

  若非慧轮耽误其修行,以他的资质,纵无机缘际遇,也当成为一代宗师。

  此子记性确实超凡。

  玄慈与玄澄相视颔首。

  武功越高,愈能体会虚竹这等禀赋的珍贵。

  虚竹困惑地摸着光头——方才还说他资质愚钝,转眼怎就成了师父耽误人才?

  “善哉,若非秦宫主独具慧眼,虚竹恐将明珠蒙尘。”

  “虚竹往后莫随慧轮修行,改从太师叔玄石门下参禅。”

  秦玄此言分明有意点化虚竹,使其不至埋没。

  玄慈方丈心下了然,况且虚竹乃少林 ** ,即便不念秦玄情面,亦不会任其荒废武学天赋。

  未待虚竹回应,秦玄已轻摆袍袖。

  “方丈误解了。虚竹若随玄石大师修习,仍是枉费资质。”

  “少林以易筋经与七十二绝技立派,方成武林泰斗。”

  “玄澄师叔修成十三门绝技,堪称两百年来第一人;方丈精研三门神功,亦是天资卓绝。”

  “玄生师弟练就六门绝学,同样令人叹服。”

  “然易筋经一道,少林竟无一人参透。”

  “贫道更闻寺中有人妄言,谓此经仅为佛理而非武学。”

  “所谓少林双绝,本当是佛门易筋经与武学七十二艺。”

  “此言差矣,易筋经确为无上心法。”

  “虚竹此子,正合修习易筋经。”

  闻听易筋经之名,玄字辈高僧皆震动不已。此经自达摩祖师亲传二祖慧可,后有大唐李靖练成,数百年来再无人窥其堂奥。

  此刻忽闻有人能承此绝学,其震撼不逊玄澄出关之威!

  玄慈蓦然颔首。

  “阿弥陀佛,秦宫主所言极是。”

  “若论寺中谁能参透易筋经,非虚竹不可。”

  “虽受慧轮耽搁,却因祸得福。机缘因果,或许这正是虚竹的造化。”

  “易筋经须破我相人相,心中无武念方得其妙。”

  “虚竹如今浑金璞玉,恰合无相之境。”

  “而心无挂碍,亦是虚竹本性使然。”

  虚竹初见众人时,神态显露内心彷徨。

  秦玄宫主慧眼识人,早已看破虚竹本性。

  若修习易筋经,或许真能有所成就......

  这易筋经既被视为佛门至理,少林寺内自然以玄看对其最为通晓。

  玄看此言一出,众玄字辈高僧纷纷颔首。

  玄澄与玄慈年事已高,而慧字辈尚未有人能挑起大梁。

  倘若虚竹真能练成易筋经,少林必能延续辉煌。

  阿弥陀佛,秦宫主又为我少林立下一桩功德。

  但凡秦宫主所需,少林上下必定鼎力相助!

  秦玄淡然挥手:方丈不必多礼。

  只是不忍见虚竹荒废天赋,这孩子尚有人间牵挂。

  为人子女,岂能不知父母?

  虚竹双亲苦寻爱子二十余载,可他现在这般微末武功难以认亲。

  助人骨肉团圆,亦是莫大善举。

  加之虚竹确实与易筋经有缘,我才多此一举。

  众僧齐念佛号。

  少林从不强求 ** 断情绝义,虚竹确有知晓身世的权利。

  虚竹,研读易筋经时莫要执着佛理。

  若觉某段在讲佛法,直接略过即可。

  专挑那些晦涩难懂却非论佛的字句,依言而行。

  定要勤修不辍。

  这是你与父母相认,化解他们多年愧疚的唯一途径,明白吗?

  虚竹连连点头。

  秦宫主的教诲定当谨记,更何况此事关乎自己!

  玄字辈高僧皆默然不语。虽易筋经属少林绝学,但秦玄既自称最为了解,那便定然如此。

  去吧,向玄看大师取经修炼。

  务必尽快修炼成功。

  风云大会上要有你的身影,至少闯入副赛才算合格。

  玄看大师等诸位玄子辈高人,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份机缘。

  有一门绝世武学极为适合各位。

  今日时机正好,不妨向大师们透露一二。

  268天竺至高秘典——神足经!

  秦玄翻阅易筋经时发现,这与龙虎门传说中的达摩四大神技截然不同。

  在武侠世界里虽属上乘,却也 ** 无奇。

  这还是经过慧可大师修改后的,他认为此功过于霸道,特别是内功修习方面。

  其进境之速与佛门循序渐进之道相悖,故添加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玄妙言语。

  什么堪破皮相、心无所住之类。

  正是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使得原版根本无法修炼。

  方证所学并非少林藏本,而是李靖传回少林的另一个。

  慧可大师专坑自家人的本事着实了得!

  若非李靖胸怀宽广,这门神功早已湮灭。

  秦玄指尖轻点,整本经书瞬间冰封。

  手掌微握,寒冰消融,经书已然浸透。

  少林僧人见此情形皆惊愕不已。这本由慧可手抄的易筋经,

  一直在寺中珍藏,莫非暗藏玄机?

  经书浸湿后,渐渐显露出一组奇特招式。

  众僧立即认出:这是佛陀故土的瑜伽 ** !

  这......还请秦宫主明示。

  果然暗藏奥秘,真是绝妙!

  此经本非中土之物。天竺武学,与我中原大不相同。

  那个地方信奉一种名为婆罗门的教派,佛祖最初的教义正是从婆罗门中感悟而来的。

  婆罗门将世人划分为五等,命运早已注定。

  因此天竺人从不反抗,可谓战力低下,任何征服那片土地的人都能成为他们的统治者。

  一位瑜伽大师开创了绝世武功,但天竺动荡不安,这门武学终将失传。

  众人协力以独特手法制作这本秘籍,将神功奥秘镌刻其中。

  待纸张风干后便会化作白纸,达摩得到此书,觉得颇为不凡。

  来到中原后,达摩参悟出易筋经,随手将其记录在这本奇特的册子里。

  因初到中土,这本易筋经原文是用梵文书写。
  http://www.hlys.cc/48179/1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