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天宫炊烟:太空烧烤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轨道站上的奥尔良烤鸡翅香气,成了龙国太空实力最温柔的宣言。“启动强制热对流循环,温度稳定在一百九十摄氏度。”第七所太空站“巡天”模块内,苏颖熟练地操作着面前银白色的箱体设备。一阵低沉而平稳的嗡鸣声响起,为寂静的太空站增添了新的背景音。
羽升悬浮在稍远些的位置,看着这台被队员们戏称为“天宫灶王”的设备,眼神里仍带着些许不可思议。透过设备正面的耐高温玻璃窗,可以看见几串鸡翅正在热风中缓缓旋转,色泽逐渐变得金黄。
“二十八分钟。”苏颖设定好计时器,转头对羽升笑了笑,“这可比我们当年在哀牢山啃压缩饼干强多了。”
羽升伸手轻触着身旁的舱壁,感受着流银传来的一阵平稳波动。这位外星伙伴对这台能够征服太空环境烹饪难题的机器,也表现出浓厚兴趣。“流银在分析热风循环系统的能量分布模式,”他说道,“它认为这种利用强制对流克服微重力环境下热传递效率低下的设计非常...优雅。”
此时此刻,远在四百公里下方的地球控制中心里,岳卫国(邱局)正通过高清视频连线,与“巡天”站内的队员们共同见证这一非同寻常的时刻。
“各位,今天我们不仅要喂饱肚子,还要喂饱精神。”岳卫国的声音透过通讯系统传来,“让某些人看看,龙国的太空生活到底能达到什么水平。”
太空厨房的革命
“巡天”站上的这台热风烘烤机,堪称工程学上的杰作。它并非简单将地面烤箱搬上太空,而是针对轨道站的特殊环境进行了彻底重新设计。
在微重力环境下,热空气不会上升,冷空气也不会下降。没有自然对流,传统烤箱根本无法工作。龙国工程师的解决方案既巧妙又直接:既然没有自然对流,那就创造强制对流。
设备内部集成了一套精密的风扇系统,能够在封闭腔内形成均匀的热风循环。“就像在烤箱里装了一台精心调校的鼓风机,”苏颖向羽升解释,“不仅解决了加热均匀性问题,还将烹饪时间缩短至地面水平——鸡翅只需二十八分钟。”
更突破性的在于油烟处理系统。太空站作为封闭环境,油烟污染曾是太空烹饪的禁忌。龙国科研团队将抽油烟机直接集成到了烤箱内部。
“高温催化结合多层过滤技术,可将油烟颗粒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苏颖指着设备内部看不见的净化系统,“排放标准比站内日常空气质量要求还要严格。”
当计时器发出提示音,苏颖打开设备门,一股混合着奥尔良调料和烤肉特有的香气瞬间飘出。在太空站精密的空气循环系统作用下,香气很快均匀扩散到整个模块。
羽升接过一串烤鸡翅,外层金黄油亮,还在微微冒着热气。他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在太空站能吃到这个,”他摇摇头,语气里满是赞叹,“我敢说这是人类太空生活的一个里程碑。”
国际反响与战略意义
“巡天”站内的烧烤场景,通过视频信号传回地球控制中心,又经龙国官方媒体精心剪辑后向全球发布。画面中,第七所成员在失重环境下轻松享用现烤美食的场景,立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最受震撼的当属星盟国及其主导的“自由轨道联合体”成员。他们的宇航员至今主要食用预制包装食品,即使是最先进的复热技术,也仅限于将预先煮好的食物加热到可口温度。
星盟国轨道站指挥官弗兰克·威尔逊在内部简报中直言:“龙国不再满足于让宇航员‘生存’,而是让他们在太空‘生活’。这是一种全新水平的太空能力展示。”
更让国际航天界关注的是,龙国太空烧烤背后隐含的技术实力。能够解决高温烹饪带来的热控制和油烟处理难题,意味着龙国在环控生保技术领域已取得显着优势。
“这不是关于烤鸡翅,”一位欧洲航天局专家私下评论,“这是关于谁能够为未来深空探索任务提供最佳生命支持系统的宣言。”
逆神组织高级代理人李梅(青藤)在秘密会议上也不得不承认:“龙国正将太空生活变成一种软实力展示。一顿太空烧烤比十次外交声明更有说服力。”
人文关怀与心理胜利
对于长期驻留太空的航天员而言,一碗热饭所承载的意义远不止于热量补充。
“在远离地球的家园,能够吃到现烤的热食,对航天员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支持。”龙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左小霞指出,热食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舒适,更有心理上的慰藉。
苏颖在任务日志中记录了这一体验:“今天我们在‘巡天’站吃了烤鸡翅。当香气弥漫在整个空间站时,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地球上的家中。这种熟悉感是对长期太空飞行心理挑战的最有力对抗。”
羽升也感受到这一简单活动对团队士气的提升。队员们围坐一起分享美食的场景,通过屏幕传递到全球,展示了龙国航天计划的人文关怀。
“太空烹饪是保障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岳卫国在任务总结会上强调,“我们要让每一位太空探索者都知道,无论走到宇宙哪个角落,家的味道都不会遥远。”
技术溢出与未来展望
“巡天”站成功实现太空烹饪的消息传回后,锦融科技实验室加快了下一代太空厨房系统的研发。苏颖团队已开始规划集成炒、炖、蒸更多烹饪功能的系统。
尽管在失重环境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炒菜”仍面临巨大挑战——例如油在无重力条件下的行为控制等难题,但龙国工程师已开始着手攻克这些难题。
与此同时,龙国“太空菜园”项目也已取得新突破。生菜、樱桃番茄等作物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全周期培养,为太空烹饪提供了更新鲜的食材选择。
羽升在一次天地连线中提出设想:“如果流银的元能调节特性能够与食品加工技术结合,或许未来我们不仅能控制热量分布,还能直接影响食物分子结构,创造出全新的太空食品。”
岳卫国对这番设想给予肯定:“科技最终目的是服务人类。无论是第七所的前沿研究,还是锦融科技的工程创新,都要牢记这一点。”
随着“巡天”站第六批乘组即将轮换返回,站内举行了小型欢送仪式。餐桌上自然少不了现烤的鸡翅和牛排,还多了用太空种植的蔬菜制作的沙拉。
下行舱带着实验数据和太空烧烤的视频记录返回地球。这些图像在龙国乃至全球传播,成为龙国太空计划最有力的宣传片。
逆神组织高层会议上,李梅(青藤)面对最新情报沉默良久。她意识到,龙国正在做的,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一种文明层级的宣言。
“他们正在将最日常的人类体验——烹饪美食、共享餐点——带入太空。”第七所的情报分析师总结道,“这表明他们的太空计划有着深厚的人文根基,这种力量远比任何单纯的技术优势更加持久和强大。”
轨道上的烤鸡翅香气,已然成为龙国太空实力最温暖也最坚定的宣言。
http://www.hlys.cc/48205/1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