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醉剑江湖 >第432章 火种不姓辛,它姓“记得”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32章 火种不姓辛,它姓“记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三年寒食,细雨如丝,带湖村外柳色初黄,冷雾锁山。

  陆子游自江南来,蓑衣未解,便踏着泥泞直入村中。

  他脚步匆匆,面有风尘之色,眉宇间却藏不住惊震之意。

  村人见是那年说书远行的陆子游归来,纷纷围拢打听消息。

  他却不语,只径直走向溪畔老屋——那间青瓦白墙、门前种桑的旧居。

  门扉半掩,柴烟袅袅,辛元嘉正倚窗磨墨,指节粗粝,动作却沉稳如初。

  “先生。”陆子游立于阶下,声音微哑,“临安太学出事了。”

  辛元嘉抬眼,目光不惊不动,似早知风雨将至。

  “上月春试,策论题竟出自《醉剑录》。”陆子游从怀中取出一卷残纸,展开时字迹凌乱,显是匆忙抄录,“有学子直言:‘辛元嘉之志,不在复土,而在唤醒读书人之血性。’此言一出,满堂哗然。监考官欲压其文,反被诸生围谏,连呼‘还我真声’!三日后,江南七十二书院联名请授《醉剑录》为讲义,更有乐坊将其词谱曲传唱,名曰《灯下行军令》,夜夜响彻秦淮。”

  他说至此,苦笑一声:“他们已不在乎你是谁,只在乎你说过什么。”

  屋内寂静。

  油灯轻晃,映得墙上影子摇曳如兵戈交错。

  辛元嘉缓缓搁下墨锭,指尖抚过砚台边缘一道裂痕——那是前年暴雨之夜,雷击屋柱所留。

  他未曾言语,只是起身推门而出,步入细雨之中。

  桑林静立,枝叶低垂,湿气沁骨。

  他仰头望着那棵主桑,根系深扎于地,与北固亭下的归田碑遥相呼应。

  春风拂过,万叶轻颤,仿佛千军在梦中整甲待发。

  良久,他轻轻点头,如同回应天地间某股无声的召唤。

  而此时,辛小禾已在房中收拾行囊。

  十四岁少年,按俗该入城谋职,或为书吏,或入商行。

  但他行囊极简:唯半块残墨砚,边角崩裂,却是祖父昔日随身之物;另一页素绢词稿,墨迹斑驳,乃《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手抄本,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顿挫如刀刻。

  临行前夜,他独自提灯前往归田碑。

  桑油灯焰微黄,照在碑文之上,“归耕带湖”四字忽因光影斜移,阴影拉长扭曲,竟幻化成“天下同耕”四字轮廓,浮现在石面,转瞬即逝。

  少年屏息凝视,心潮翻涌。

  他跪坐碑前,取出随身陶灯,轻轻埋于碑侧泥土之中,口中低语:“我走,但光不走。”

  翌日清晨,薄雾未散,辛小禾背起行囊,踏上了通往州城的小路。

  范如玉立于门首,目送孙儿身影渐远,终没入竹林深处。

  她手中仍握着那盏熄灭的桑油灯,灯芯余烬未冷。

  重阳夜至,秋霜降野。

  范如玉独坐堂前,取出十尺素绢——那是多年收集的辛元嘉手迹拼缀而成,字字皆由战火与岁月淘洗而来。

  如今边缘磨损,丝线松脱,她便以桑皮补缀,一针一线,细细缝合。

  当缝至“可怜白发生”一句时,针尖猝然断裂,刺破指尖。

  鲜血滴落,顺着“白”字笔画蜿蜒而下,竟不散不涸,反沿着墨纹渗入绢中,幻化出一片雪色战场:铁骑踏冰河,旌旗蔽空,断刃插地,尸横遍野。

  一名银甲将军独立高岗,回望家门,眸中悲怆深不见底。

  她凝视良久,未拭血,未惊惧,只轻声道:“痛过的字,才真活着。”

  话音落下,素绢微颤,似有风穿帛而过,又似千军默哀。

  数日后,刘石孙于晨曦中伫立北固亭前。

  三年前他护桑守诺,今朝全村集会,将正式授其“守碑人”之职。

  祠堂钟声未响,桑林却已悄然异动——北向枝条无风自动,千叶齐颤,簌簌如誓。

  一片金叶飘然而落,轻坠掌心。

  叶脉清晰,纹路交错,隐隐似有文字流转其间。

  (续)

  晨光未破,北固亭前已聚满村人。

  青石阶上露水凝重,映着天边一抹微紫。

  刘石孙立于归田碑下,十六岁少年身躯单薄,却挺直如松。

  他身披粗麻短褐,发束布巾,双手捧一柄无锋铁尺——那是历代守碑人传承之信物,相传由辛元嘉当年弃剑归耕时亲手所铸,铭文深陷:“守默如战。”

  族老宣读誓词毕,三拜天地、先贤与桑林。

  最后一叩首落地,忽闻风起林梢,非自四野,竟从碑后桑树北向枝条间骤然涌出。

  千叶齐动,簌簌如甲兵列阵,惊得众人仰首屏息。

  就在此刻,一片金叶脱离枝头,飘若游龙,轻落刘石孙掌心。

  叶脉纵横,阳光初透,赫然显出一个古篆“继”字,笔意苍劲,似有刀痕渗血。

  少年指尖微颤,却不退缩,反将金叶贴近胸口,从怀中取出一方黑铁牌——此牌本为空置,待今日才得铭刻。

  他以指为笔,在叶背轻描“继”字轮廓,随即咬破舌尖,一点精血滴落其上。

  铁牌顿生异响,嗡鸣三声,竟自行吸纳叶纹,烙印成符,嵌入胸前。

  刹那间,天地为之沉寂。

  夜幕降临,乌云自江面翻卷而至,雷声隐隐滚过山脊。

  风雨欲来,村中灯火尽熄,唯北固亭孤悬高岗,碑顶忽绽金光!

  那光非火非电,温润如月,却又炽烈似焰,自碑额“归耕带湖”四字间喷薄而出,直冲云霄。

  光芒扩散如莲开千瓣,照彻方圆数里,田畴、溪桥、屋檐皆镀金辉。

  更有奇者,村民纷纷推门而出,仰见空中光影浮动——万盏虚灯自桑林升起,排成蜿蜒长队,缓缓北移。

  灯形各异,有书卷状、剑影形、战鼓式,甚至隐约可见《美芹十论》残章在光中流转。

  孩童啼呼:“天上走兵啦!”老人跪地叩首:“那是魂归故土的路啊……”

  草堂之内,辛元嘉与范如玉并坐于蒲团之上。

  油灯将尽,火苗摇曳不定。

  远处传来稚嫩童谣,穿雨而来:

  “爷爷不说话,树替他说啦!

  桑叶写兵法,风吹到天涯——”

  歌声渐远,融入风雨。

  老人垂目,皱纹深处藏着笑意,又似隐痛。

  他缓缓握紧妻子的手,低语:“咱们的名字,快留不住了。”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一场大梦。

  范如玉抬眼望他,目光清明如昔。

  她未答,只轻轻吹熄残灯。

  黑暗瞬间吞没屋宇,却未能吞噬光明——窗外桑林之中,金光如河奔流,自根至梢,脉脉不绝。

  梁上旧剑鞘忽作轻响,似有人抚其锋,又似风穿堂而过。

  那一瞬,千百个声音自虚空浮现,低诵不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声浪叠起,汇入风雨,漫向北方无尽夜空。

  寒食过后,带湖村连日无风。

  桑树北枝金叶竟自行轻颤,每片叶脉所显词句缓缓流转,如暗河涌动。

  范如玉晨起晒药,见叶影投地——
  http://www.hlys.cc/48256/4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