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马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其实,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罢了。

  在陈珏掏出手机之后,冯瑶与李逸雅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过来。

  要知道,如果没有消息的话,陈珏平日里是从来不玩手机的。

  古板的让人惊奇,简直不像是一个年轻人。

  对此,陈珏表示,游戏?

  前世已经玩够了。

  社交?

  这个世界也没有多少自己在意的人。

  追星?

  你见过有几个几十岁的人追星的?

  手机对于自己来说,只是一个联系工具罢了。

  冯瑶快速结账,偷偷的凑了过来,李逸雅的耳朵也已经竖了起来。

  “陈大哥,你来尝尝这个。”

  冯瑶将手中的东西拿出来,一个软软糯糯,像是馒头一般的糕点。

  “这是什么?”

  陈珏拿过来,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叫豆乳餐包,是青城山的特色糕点,我刚刚吃了一个,很好吃呢,陈大哥你快点尝尝。”

  看着献宝一般的冯瑶,陈珏连连点头,毕竟一上午,自己也有些饿了。

  趁着陈珏接过餐包的时候,冯瑶不留痕迹的瞄了一眼陈珏的手机屏幕,看了一眼微信对话。

  “乔诗双?”

  将这个名字暗暗记下,冯瑶笑容灿烂的问道。

  “陈大哥,味道咋么样?”

  “外皮软糯,内馅醇厚,豆乳香醇,口感酥脆?,确实不错,算得上是难得的小吃了。”

  三两口将一个餐包送进腹中,又喝了一口蜜雪冰城,连连点头。

  “我也去买一点,捎回去当个纪念品。”

  如今的糕点零食,特色小吃,都是可以真空速递的,十分便捷。

  玩了一天,一行人回到了之前待着的天师观,冯瑶悄悄的凑到了宁如月的房间。

  “如月,你认识乔诗双吗?”

  “乔什么双?”

  宁如月满头问号,根本就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哦。”

  冯瑶听了,就要走。

  “等等,瑶瑶,你从哪里听到这个名字的?”

  宁如月一把拽住冯瑶,上下审视的询问。

  “就是白天的时候啊,在陈大哥的手机聊天上,我不小心看了一眼。”

  听到冯瑶的解释,宁如月气结。

  “不小心?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故意不小心的。”

  “去去去,没想到你冯瑶浓眉大眼的,也叛变革命了。”

  将冯瑶直接轰出房间,宁如月陷入了沉思。

  而此时的陈珏,正在书桌前闭目沉思。

  经过这几天的思索,陈珏已经想到了自己最先选出来的文章。

  义务教育之中的经典,全文背诵的典范。

  就是你了,韩昌黎的《马说》

  每一篇选择到义务教育之中的诗词,都必然是经过精挑细选,震古烁今的存在,在古文之中,《马说》的地位更是无出其右。

  文以载道,古文运动的核心代表作之一。

  托物言志,借物讽世的开创式写作手法。

  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千年之后的后世被译介至东亚各国,成为东亚文化圈共同的人才隐喻。

  《马说》不仅是唐代散文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古代人才思想与批判精神的结晶。其文学价值在于革新文风、确立散体文的典范;思想价值在于揭露制度性弊端、重塑人才观;历史影响则跨越千年,成为东亚文化中反思社会、追求公平的精神符号。

  昌黎公本人,则是通过此文,将个人仕途的困顿升华为对时代命运的深刻叩问,使其成为兼具文学高度与思想深度的不朽名篇。

  另外文章中强调的因材施教,道济天下等等理念,更是影响深远。

  韩昌黎公所在的中唐时期,科举沦为门阀垄断的工具,寒门才俊难获晋升,与这个世界何其相似。

  在语文教科书上的文章,都是从五千年的璀璨历史之中脱颖而出的文化结晶,每一句都是文明最宝贵的瑰宝。

  《马说》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是没有考虑过诸子百家的学说或者四书五经,其一是因为多为对话记录体,需要大篇幅改编,二是因为其内容过于高深,不符合自己如今的年龄。

  不然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或者一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就足以震惊世人了。

  而选择《马说》就没有这种困扰了,这种隐藏在托物言志之下的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初读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寓言故事,对于自己如今的状况来说,绝对没有问题。

  缓缓睁开眼睛,没有用瘦金体,这次换成了庄重的楷书。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百五十一字,甚至没有长的词牌字数多。

  看着面前的文章,脑海之中不由浮现出上学时候背诵这篇文章的经历。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这篇立意深刻,发人深省的文章,要比不少诗词歌赋还好背。

  或许这就是昌黎公的初衷吧。

  文风再华丽,又有什么用呢?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只有这些承载着文明精神灵魂的文章,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流传。

  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

  站起身来,陈珏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坚定的来到了韩启轩的门前。

  这是自己目前能够接触到的成就最高的泰斗了,相信以韩老的眼光,定然能够发现这篇文章的不凡。

  而这,也是陈珏的一种试探。

  对于大华国高层的一种试探。

  到底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亦或是根基依旧,革故鼎新。

  这决定了今后自己的处事态度。

  虽然下定决心,但是自己又不是真的头铁,非得撞到撞破南墙不可。

  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没必要在第一步上就死磕。
  http://www.hlys.cc/48264/2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