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水力的利用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段逸走在引水渠边上,脚踩在湿泥上,留下浅浅的脚印。布伦希尔德跟在他后面半步远,手里拿着笔记本,眼睛一直看着那架木水车。水车慢慢转动,叶片被水流推着,一圈接一圈。渠里的水从高处流下来,打在叶片上,发出扑扑的声音。
“你刚才说它们能自己调整。”布伦希尔德开口,“现在这东西也能自己动。可它没脑子,怎么知道转多快?”
段逸停下脚步,捡起一根枯枝,在地上画了一条线。“你看,水从上面来,有高度。越高,往下冲的力量就越大。”
他用树枝指了指上游的石坝,“我们把水拦住,让它只能从这里过。口子一窄,水流就变快。速度快,打在叶片上的力就大。力大,轮子就转得猛。”
布伦希尔德蹲下来,手指顺着那条线摸了一遍。“所以不是轮子厉害,是水被逼出来的劲儿?”
“对。”段逸点头,“就像你推石头,平地推一百步,累死也走不远。可要是把石头推到坡顶再松手,它自己就能滚下去很远。不是石头聪明了,是位置给了它往下冲的势。”
她抬头看他,“那你算过吗?多少水,多高落差,能让这个轮子干多少活?”
“算过。”段逸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个斜面,写下几个数字,“每天流下来的水量是固定的。每吨水流下一米能产生多少能量,我也测过。那边那个磨盘,每转一圈要多少力气,我记了三个月。”
他指着不远处正在碾矿石的石磨,“人一天扛三百次石头,最多搬三吨。这水车不停,一天能磨八吨。不用吃饭,不会累,也不会偷懒。”
布伦希尔德不说话了。她翻开本子,找到一页写满数字的纸。“我在王都见过水锤锻机。靠水压抬锤,砸下去很有力。但看运气,水太急怕炸管,水太慢又打不动。”
“因为你没控制输入。”段逸说,“力量不在猛,而在稳。只要水流稳,落差固定,输出就能算准。每一滴水都要干活,不能白流。”
他用手比了个框,“你设计机器时,是不是总想让零件更结实,齿轮咬合更紧?”
“当然。材料不够硬,用不了大力。”
“可如果力是从源头定好的呢?”段逸说,“你不靠蛮力去砸,而是让水按节奏推。推一次,锤抬一次。慢一点没关系,只要不断。这样哪怕小水流,也能持续做工。”
布伦希尔德的手停住了。
她突然站起来,走到水车边,伸手摸了摸叶片根部的轴杆。轴在轴承里转得很顺,几乎没有晃动。
“你们没用铁轴心。”她说。
“是硬木芯包铜皮。”段逸走过来,“太硬的材料容易裂。我们调的是整个系统的节奏。水流速度、叶片角度、传动比,全都配好了。不是哪个零件强,是整套流程不浪费力气。”
她猛地回头:“你这是把自然当成工人用了。”
“不是当成。”段逸说,“它是最好的工人。听话,不出错,从不请假。只要你懂它的脾气。”
布伦希尔德低头看自己的手。她造了一辈子机器,修过很多齿轮组,试过七种不同配重的锻锤。但她从来没想过,可以不用改机器,而是去算水。
“你说……这些都能算出来?”她问。
“能。”段逸蹲下,在湿土上重新画图,“比如你想做个新锻锤。先定你要砸多重的东西,砸多深。反推需要多大动能。再算需要多少水流,多大落差。然后设计叶片面积和齿轮比。”
他一边说一边画,“等你把这些数都填进去,机器怎么做,其实已经定了。你只是把它做出来而已。”
布伦希尔德一屁股坐在泥地上。
她打开本子,翻到最后一页空白页。拿起笔,开始写。
第一行:目标——提升锻造效率百分之四十以上。
第二行:限制条件——人力不足,燃料贵,材料少。
第三行:可用资源——现有水渠系统,每日稳定水流,落差四米十七。
她写完抬头,“如果我把锻锤接到这根主渠上,能不能借一部分水流?”
“可以。”段逸说,“但得加个分流阀。你用的时候开,不用就关。不能影响灌溉和磨坊。”
“那我设计一个联动开关。”她说,“锤子抬起来的时候进水,砸下去的时候排水。像呼吸一样。”
段逸看了她一眼,“你能做出自动节流的结构?”
“我能试试。”她的笔尖在纸上点了一下,“以前总觉得水压不稳定,不敢用。但现在我知道了,不是水不稳,是我没把它管住。”
她开始画草图。先是水箱,接着是导管,然后是一个带活塞的缸体。她画得很快,线条越来越多。
段逸看着她的图,忽然拿过树枝,在她画的基础上加了几笔。
他在传动杆中间加了一个曲柄连杆,又在出水口画了个扇形挡板。
“你这个排水太快,锤子会抖。”他说,“加个缓冲槽,让水慢慢放。再把这个连杆角度调一下,能把一半的回弹力收回来。”
布伦希尔德盯着那几笔,眼睛一点点亮起来。
“你这不是在修机器。”她低声说,“你是在给力气定规矩。”
段逸没说话。
他知道她明白了。
这不是什么神奇技艺,也不是祖传秘法。这是把看不见的力量变成能测量、能分配、能重复使用的“工时”。
就像他训练工人一样,每个动作掐秒表,每次发力看角度。现在他把这套方法,用在了自然之力上。
布伦希尔德撕下一张纸,重新画。
这次她画的是整个锻造区的布局。水源从主渠接出,经过一个分压箱,进入新的锻锤系统。锤头下面放铁砧,旁边留了换模具的位置。
她在动力传输线上标出三个检测点。
“我要在这里装一个浮动标尺。”她说,“水压高了它就升,低了就降。工人一看就知道有没有问题。”
段逸点头,“还可以加个铃铛。偏出范围就响。”
“对!”她抬头,“不用师父吼,机器自己就会叫。”
她越画越快。草图上出现了备用管道、手动旁路、应急泄水口。维修通道也标了出来。
“要是能再挖一条支渠就好了。”她小声说,“直接通到锻炉那边,还能给风箱供能。”
段逸看着她的侧脸。
她不再是刚进山谷时那个满脸怀疑的女人。她的眼睛里现在全是光。不是火光,也不是魔法的光,是想到办法时,脑子里突然亮起来的那种光。
“你以前在王都,没人听你说这些?”他问。
“我说要做自动控压的熔炉,长老说我会烧坏神赐的坩埚。”她冷笑一声,“我说可以用水流计时来控制淬火时间,师父说我亵渎锻造之魂。”
她停下笔,抬头看他,“可你现在做的,不就是把‘魂’变成‘步骤’吗?”
段逸没否认。
“我不信虚的。”他说,“我相信谁都能学会的东西。你教会一个人怎么看水位,他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关闸。你教会他怎么看标尺,他就能判断机器有没有问题。这才是能传下去的技术。”
布伦希尔德低头看着自己画的图。
很久后,她轻声说:“我想留下来。”
段逸没问为什么。
他知道答案。
不是为了研究他,也不是为了搞清楚哥布林为什么听话。她是看到了一种可能——一种能让所有工匠都不靠运气、不拼天赋,而是靠标准活下去的方法。
他拿起树枝,在她图纸旁边画了个新结构。
一个带齿轮组的垂直传动轴,连接水车和地下管道系统。
“如果你真想留。”他说,“我们可以一起做件事。”
布伦希尔德抬头。
“把这套东西做成模板。”段逸说,“不只是给你用。给以后的人,给别的山谷,别的部落。谁拿到这张图,都能照着建。”
她看着他手中的树枝,在泥地上慢慢画出一个完整的能量转换系统。
水流入口、压力调节、动力输出、故障预警、维护节点。
每一处都有标注,每个尺寸都有数字。
她伸出手,手指轻轻碰了碰那根代表主轴的线。
段逸半跪在泥地里,手里握着削尖的木棍,继续画着齿轮联动的锻锤草图。他的声音平稳,正向身边的布伦希尔德讲动力怎么传过去。
布伦希尔德盘腿坐着,膝盖上摊开笔记,手指不断敲纸,提出改进想法。她眼里没有防备了,只有匠人遇到新机会时的兴奋。
两人还在水渠边,周围只有流水声和远处干活的声音。
段逸把木棍插进地里,固定住草图一角。
布伦希尔德抓起一把湿泥,捏成一个小圆柱,放在传动轴的位置。
http://www.hlys.cc/48280/1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