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关系的软化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段逸将记录板放进抽屉,走出实验室。天刚破晓,空气微湿,带着山间特有的清冷。他没有返回石屋,而是沿着东边的小路缓缓前行。树影间一闪而过一道幽光,是幽影斥候传来的画面——艾莉安娜坐在帐篷前的石墩上,手中捧着一块刻满精灵文字的薄板。

  那是他的伦理笔记。原本被他放在灵田边缘,作为提醒他人阅读之用,如今却被她随身携带。他已经连续三天看到这一幕了。她不再向月神殿传递消息,也没有离开的打算。

  段逸站在远处一棵枯树后,静静望着,没有靠近。他知道她在挣扎,也明白,有些话,不能由他来说出口。

  他等了一整天。傍晚时分,他特意将一块新刻的石片放在灵田外的木架上。上面只写了一句:“生命的价值,是由创造方式决定的吗?”字迹清晰,却置于偏僻角落,仿佛随手遗落。

  第二天清晨,他路过她的帐篷。帘子未完全拉拢,缝隙中透出一点银光——那是精灵文字激活时的微芒。他停下脚步,听见里面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她在读他的笔记,还在上面留下了批注。

  段逸转身离去,脚步轻得几乎无声。他知道,她开始思考了。

  那夜,他安排一名工兵搬运伤员。那人肋骨旧伤未愈,走路一瘸一拐,几步便喘息不止。段逸没有让人医治他,只是让幽影斥候暗中盯住帐篷。

  半夜,艾莉安娜出来了。

  她披着斗篷,步履轻悄。来到工兵休息的棚子前,她抬手,掌心浮起柔和的月光,缓缓渗入伤者体内。她动作熟练,眼神却迟疑,像是在与某种根深蒂固的信念对抗。

  段逸藏身树后,静静注视。待她转身欲走之际,他踏出一步,故意踩断一根枯枝。

  “咔。”

  她猛然回头,魔力瞬间凝聚于指尖,目光如冰。

  段逸立于阴影之中,双手垂落,脸上毫无波澜。

  两人对视数秒,谁都没有开口。

  她终于松开魔力,转身要走。

  就在她抬脚的一瞬,段逸开口:“你治他,是因为他有用,还是因为他疼?”

  她顿住了。

  风拂过她的银发。她背对着他,肩头微微颤了一下。

  片刻后,她低声说道:“或许……他的‘底线’,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

  声音极轻,几乎被风吹散。但她确实说了。

  段逸没有回应。他清楚这句话的分量——这是她第一次,没有依赖教义来判断对错。

  她走进帐篷,放下帘子。段逸伫立原地,直到里面的灯火熄灭。

  第二天,段逸回到实验室,继续调整幽影工匠的培育周期。精神力消耗巨大,必须谨慎使用。新的方案需要更稳定的能量供给,他正仔细计算比例。

  黄昏时,他正在查阅一组林语者的生长数据。桌上的水晶显示三条绿线,代表三个子体的状态,全部正常。

  忽然,门口传来一声冷哼。

  他抬头,看见艾莉安娜站在门外。她右手一扬,一瓶发光的药剂飞入室内,“咚”地落在桌上。

  “给你的工兵队长。”她说,“别让他死了没法干活。”

  说完,她转身就走,步伐比往常急促。

  段逸未动。他盯着那瓶药剂。月神药剂久置会变凉,但这瓶尚有余温——她一定握在手中很久,才肯扔出来。

  他拿起瓶子轻轻晃了晃。液体流动,泛着淡淡的银光。这不是普通疗药,而是高阶祭司才能炼制的“愈月之露”,效力极强,通常只用于重伤或战前准备。

  他将药瓶放在实验台最显眼的位置,正对着自己的记录本。

  他知道,这药不是为了工兵。

  她是想让自己安心,哪怕嘴上不肯承认。

  夜里,段逸整理完数据,将新一批幽影工匠的培育时间定为八小时。他需要更多时间恢复精神力,也需要更稳定的输出。未来将有大事发生,他必须保持清醒。

  他合上记录本,准备离开。忽然听见外面传来细微的书写声。

  他从窗缝望去,她的帐篷依旧亮着灯。她坐在矮桌前,面前是他那份报告。她写下一行字:“关于绿裔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存在超越机械指令的社会性萌芽。”

  她停顿片刻,又添了一句:“其行为模式显示出原始情感反馈与群体记忆特征。”

  她没有提及葬礼,也没有写下自己曾说过的那句话。

  但她写了“社会性萌芽”。

  这意味着她承认了:这些子体不只是工具。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也能记住死亡。

  段逸收回目光,坐回椅子上。他不再工作,只是静静地听着那持续不断的写字声。

  他知道,从今天起,她不会再把他当作敌人。

  她也不会再轻易上报祭司团。

  他们之间不再是敌对,也非盟友。

  是一种微妙的关系。她开始用他的视角看世界,他也不再逼迫她立刻改变。

  变化缓慢,却真实发生。

  第三天清晨,段逸前往灵田查看新一批林语者的成熟情况。果实已然长大,表皮泛起淡淡的绿光,再过几小时便可破壳而出。

  他正低头记录数据,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艾莉安娜站在田埂上。她手中握着一块全新的空白记录板,封面是深灰色的树皮纹理。

  她走过来,将板子轻轻放在他身旁的石头上。

  “我要继续记录。”她说。

  段逸点头:“好。”

  她没有离开,也没再多言。只是静静望着那些果实,片刻后,转身离去。

  段逸低头看着那块记录板。板面崭新,一字未写。但她带来了。

  这意味着,她还想继续看下去。

  中午,阳光洒入山谷。段逸将那瓶药剂交给工兵队长。那人手臂烧伤未愈,行动不便。他接过药,满脸惊讶。

  “祭司给的?”他问。

  “嗯。”段逸答,“她说你得活着才能抡锤子。”

  工兵笑了,当场饮下半瓶。药效迅速显现,红肿渐消,疼痛缓解。

  段逸见他能活动了,便转身返回。

  刚到实验室门口,发现门缝下塞着一张纸。

  他拾起打开,是从笔记本上撕下的一页。上面用精灵文字写着一行批注,紧挨着他那句“救一人不杀百人,是底线”。

  她的批注只有六个字:

  这比教义真实。

  段逸凝视那行字良久。

  然后,他将纸折好,放进了胸口的衣袋里。

  他走进实验室,拿起刻刀,在新石板上写下第一句话:“第七十六日,艾莉安娜主动提交观察补充材料。内容涉及伦理认知重构倾向。推论:信任机制初步建立,可尝试有限信息共享。”

  写罢,他放下刻刀。

  窗外,阳光照在那只空药瓶上,玻璃折射出一道刺目的光。
  http://www.hlys.cc/48280/1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