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生命之谜的探究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锻炉里的火焰仍在燃烧,热浪扑在脸上。段逸站在灵田边,手中握着一块刚挖出的铁矿晶核,石面粗糙,布满裂痕。

  布伦希尔德没有离开。她蹲在灵田另一侧,目光紧锁那片土地,一动不动。

  “你点火时说,‘为所有想靠双手改变命运的人而燃’。”她说,“现在,能让我看看你是怎么‘种’出他们的吗?”

  段逸未动。手心一紧,矿石硌得生疼。

  过去也有人想看这个过程。但他从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这不是打造一把锤子,也不是修建一座炉子。这是将生命一点一滴拼凑成型。一旦被人参透其中方法,他就再也分不清自己与那些以尸体炼制亡灵的术士有何区别。

  “你想看什么?”他问。

  “我想知道这算不算一门手艺。”她说,“如果是手艺,就有规律可循,能学会,也能传授。”

  她往后退了三步,举起双手:“我不碰,不记,也不动手。我就站在这里看。你信我吗?”

  段逸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他闭上眼,将手按入灵田中央。指尖传来细微震动,绿色光丝顺着泥土蔓延开来,如同树根扎进土壤深处。空气开始波动,一圈圈涟漪自灵田向外扩散,节奏稳定,宛如心跳。

  布伦希尔德屏住呼吸。

  “这不是魔法。”她轻声说,“你没有念咒,也没有画阵。你在……写东西?”

  段逸睁开眼:“我在搭架子。材料是血肉、矿物和能量,但真正成形的,是我脑海中的样子。”

  “意识蓝图?”她问。

  “对。我必须清楚他们长什么样——肌肉如何分布,骨骼怎样连接,力量往何处传导。想得越细致,造出来的就越稳固。”

  布伦希尔德往前挪了一小步,却不再靠近。“你能慢一点吗?让我看清你是怎么‘画’的?”

  段逸迟疑了一下,再次闭上眼。这一次,他放慢了速度。脑海中,一幅结构图徐徐展开——骨骼支撑体系、肌肉附着方式、关节活动范围、力量传递路径。每一个细节都如一条线,被逐一勾勒出来。

  当他再度睁眼时,发现布伦希尔德正用手指在空中轻轻比划。

  “你在画齿轮?”他问。

  “我在尝试理解。”她说,“大地力士右臂发力,能不能看作一组杠杆?肩是支点,肘是转轴,前臂是输出杆?如果我能把这套结构做成模型,是否就能帮你设计新的身体?”

  段逸怔住了。

  他一直以为“意识蓝图”只能依靠直觉、经验和一次次失败来调整。但从没人想过,可以把人体当作机器来计算。

  “你是说……用尺子量生命?”他问。

  “为什么不呢?”她反问,“打铁要看金属纯度,炼药要控制火候时间,种地讲究节气规律。既然生命能被你‘种’出来,就一定存在参数。你现在用的是脑子,而不是笔。”

  段逸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以往每一次“种植”,都是凭感觉进行。他知道想要什么样的人,却说不清具体数据。而现在,布伦希尔德逼他把模糊的印象转化为可记录的数字。

  “你说得对。”他说,“我一直模仿自然的样子。可既然我能决定他们从何处开始,为什么不能决定他们往何处演化?”

  布伦希尔德眼中闪过光芒。

  “那就试试。”她说,“我们做一个新类型。不必完全复制大地力士,也不必照搬林语者的柔韧。我们要一个既能负重,又能持久发力的体格。”

  段逸蹲下身,用手指蘸水,在灵田旁的石头上画了起来。

  “骨骼不能太密,否则太重。”他边画边说,“采用中空结构,内部加支撑梁,像桥梁那样。关节做成滑槽,减少摩擦。胸腔预留通道,让能量直接输送到四肢。”

  布伦希尔德立刻掏出小本子,迅速记下要点。

  “肌肉也可以改进。”她接话道,“目前是平行肌束,爆发力强但易疲劳。若改为螺旋缠绕,像绞盘上的绳索,便能更平稳地持续输出力量。”

  段逸停下笔,望向她:“你真觉得这些可行?”

  “我不知道。”她坦诚地说,“但我知道,没有哪台机器是一次就造成功的。你试一次,我记一次数据,错了就改。总有一次会成功。”

  段逸望着地上湿漉漉的草图,久久未语。

  他想起那些日复一日搬运石料的工兵,想起他们学会自行寻找支点、轮换肩膀的动作。他们不是机器,但他们已在变得更为高效。既然如此,为何不一开始就让他们生得更好?

  “下次。”他说,“我们不再种普通的大地力士了。”

  布伦希尔德抬头看他。

  “我们种一个带金属骨架的。”段逸说,“外壳用岩石与矿砂混合,内部结构按你说的改造。关节仿轴承,胸腔预埋能量导管。它不叫大地力士,也不叫工兵。”

  “叫什么?”她问。

  “钢铁力士。”他说,“或者……铁心工造体。”

  布伦希尔德笑了。那是许久未见的笑容,仿佛找到了一把尘封已久的钥匙。

  她翻开本子,翻到空白页,拿起炭笔开始绘制。

  “先定基础框架。”她说,“身高两米二,脚掌加宽,增强稳定性。脊柱中空,内置三条通道:主承力柱、魔能导管、神经信号流。肩部采用双铰链结构,支持三百六十度旋转……”

  段逸听着,同时在脑海中构建模型。他发现,当这些参数被明确写出后,他的“意识蓝图”反而更加清晰。不再是模糊的感觉,而是有了尺寸、角度与功能的具体构造。

  “材料呢?”他问。

  “以铁矿晶核为基底,掺入少量秘银粉,提升能量传导性。”她说,“外层包裹一层硬化藤膜,防止初成型时结构崩解。待稳定后再逐步替换。”

  段逸点头,摩挲着手中的矿晶。这块原本被视为废料的石头,如今或许将成为新生命的种子。

  “还有一个问题。”他说,“精神消耗会很大。这种级别的蓝图,第一次尝试,我可能撑不住。”

  “那就分阶段进行。”布伦希尔德说,“你先搭建骨架,我帮你标注关键节点。等结构稳定后,再添加肌肉系统。最后一步才接入能量回路。”

  段逸望着她专注的侧脸,忽然意识到,这件事已不再是他一个人的孤旅。

  他曾害怕别人理解“生命之种”,害怕被视为异类。而现在有个人不仅不怕,还想与他一同将其发展为一门技术。

  “好。”他说,“我们合作。”

  布伦希尔德停下笔,抬头看他:“你说‘我们’?”

  “对。”段逸说,“这不再是我一个人的秘密。是我们共同的事。”

  她没说话,只是翻到新的一页,重新开始绘制。炭笔划过纸面的声音很轻,但在那一刻,比锻炉中的火焰更炽热。

  段逸坐在灵田边,手中握着矿晶,眼神平静。他知道,从今日起,他不再仅仅是“种”生命的人。他可以成为设计生命的人。

  布伦希尔德俯身查看草图,指尖轻点一处关节位置。

  “这里需要缓冲垫。”她说,“否则第一次发力就会开裂。”

  段逸伸出手,在她标记的地方,轻轻划了一道。
  http://www.hlys.cc/48280/2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