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祭师传承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十一月初一的清晨,白马山被一层薄霜覆盖,青石板路上凝结着细碎的冰晶,踩上去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圣灵寺内却格外肃穆,殿宇间悬挂的素色幡幔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空气中弥漫着魂香的清雅气息,两百名祭师身着整齐的素白祭服,沿着正殿两侧的石阶缓缓走入,祭服领口绣着的“护民纹”在晨光下若隐若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重的神色——今日,是白马祭师团举行“祭师传承”仪式的日子,关乎着祭师团的未来,也关乎着整个山寨的安宁。

  正殿内,神像前的汉白玉供桌上,三大法器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静静陈列着。中央的圣灵珠通体莹白,泛着柔和的白光,将整个正殿都染成了暖金色;左侧的白马披风铺展平整,银线绣成的白马纹在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马鬃飞扬,四蹄踏云,似要从披风上跃出;右侧的圣灵法杖竖在雕花木架上,杖身百年古木的纹理清晰可见,顶端的魂晶闪烁着细碎的光点,像是盛满了夜空中的星光,轻轻晃动间,还能听到微弱的魂息嗡鸣。供桌两侧点燃了十二根白烛,烛火跳动,将法器的影子映在墙上,忽明忽暗,更添了几分神圣感。

  班哲身着绣着完整“护民纹”的祭师长袍,站在供桌前,手中握着一枚小巧的魂玉——这是杨石生前佩戴的物件,玉身上刻着“护民”二字,温润的玉质透着岁月的沉淀。他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祭师,从白发苍苍的老祭师,到二十出头的年轻祭师,眼神中满是郑重:“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确定白马祭师团的传承之事。恩师杨石曾说,祭师的传承,从不在于资历深浅,也不在于魂术强弱,而在于是否真正心怀‘护民’之心——是否把百姓的安危放在首位,是否愿意为守护山寨舍弃自身利益。”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坚定:“过去几个月,从收纳流民、建设山寨,到应对郡守、开设学堂,我看着每一位祭师的行动。有的祭师为了帮流民搭建房屋,彻夜不眠;有的祭师为了保护耕作区的庄稼,独自对抗野兽;还有的祭师为了教百姓‘清心咒’,走遍山寨的每一户人家。经过观察,我从两百名祭师中选出了十名年轻祭师,他们不仅魂术精湛,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将‘护民’二字刻在心里,一言一行都符合祭师团的传承标准。”

  话音刚落,十名年轻祭师从人群中缓缓走出,他们大多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身形挺拔,眼神坚定,依次站到班哲面前。其中既有从小在白马山长大的本土祭师,也有之前跟随班哲从洛阳一路辗转而来的祭师,每个人的祭服上都沾着些许尘土——那是他们连日来为百姓奔波留下的痕迹。站在最左侧的年轻祭师,袖口还缝着一块补丁,那是他上次帮流民修补屋顶时,被木刺划破后缝补的,此刻却成了最耀眼的“勋章”,他们的脸上满是激动,却又努力保持着庄重,双手垂在身侧,指尖微微颤抖。

  班哲走到供桌旁,小心翼翼地拿起圣灵法杖,法杖顶端的魂晶在他手中愈发明亮。他转身走向十名年轻祭师,将法杖递到为首的年轻祭师面前——这人名叫林墨,眉眼间带着一股韧劲,左额角还留着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之前洛阳之战时,他为了保护三名流民孩童,独自对抗三名幽荧教教徒留下的伤。当时他魂力耗尽,却依旧死死挡在孩童身前,直到班哲赶来支援,事后他躺了三天三夜才醒,醒来第一句话却是“孩子们没事吧”。

  “林墨,你沉稳果敢,心怀百姓,是十名祭师中的首领。”班哲的声音带着期许,“我将圣灵法杖交给你,这法杖不仅是祭师团权力的象征,更是‘护民’责任的传承。希望你永远记住,法杖的力量是用来保护百姓、守护山寨的,绝不是用来争权夺利、欺压弱小的。若有一日违背‘护民’初心,法杖的魂晶便会黯淡,祭师团也绝不会容你。”

  林墨双手接过圣灵法杖,法杖的重量透过掌心传来,带着温润的魂力,像是有生命般与他的魂息呼应。他单膝跪地,额头轻轻抵在法杖顶端,声音铿锵有力:“请班祭师放心!弟子林墨,定以‘护民’为己任,此生绝不滥用法杖之力,绝不辜负百姓信任,用生命守护白马山寨,守护每一位百姓!若违此誓,魂散魄离,永不得入圣灵寺!”

  班哲扶起他,眼中满是赞许。随后,他又弯腰从供桌下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古籍封面用牛皮制成,上面用朱砂写着“祭法典籍”四个大字,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保存得十分完好——这是杨石生前最珍视的物件,里面记载了白马祭师团历代祭师的魂术心得、护民理念,还有应对妖雾、邪术的方法,是祭师团真正的“传家宝”。

  班哲将古籍递到老祭师周伯面前,周伯今年已年过六旬,头发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他是除了杨石之外,对祭师团历史最了解的人,这些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圣灵寺的典籍。“周伯,您跟随恩师多年,深知祭师团的初心。这‘祭法典籍’是恩师留下的心血,里面藏着我们祭师团的根。请您负责保管,以后定期召集年轻祭师,将典籍中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了解祭师团的过往,记住祭师的职责,守住‘护民’的初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伯双手接过古籍,指尖轻轻拂过泛黄的封面,像是在触碰珍贵的回忆,眼中泛起泪光,却又迅速拭去,语气坚定:“大祭师放心!老身定当妥善保管典籍,每日擦拭,定期晾晒,绝不让典籍有半点损坏。传授知识时,也定会逐字讲解,让年轻祭师们不仅学会魂术,更能领悟‘护民’的真谛,将恩师的理念和历代祭师的心血,完整地传承下去,绝不让祭师团的传承中断!”

  接下来,班哲走到十名年轻祭师中间,准备传授“白马魂歌共生大阵”的核心口诀。这是白马祭师团最强大的魂阵,也是历代祭师守护山寨的“底牌”,需要十名祭师默契配合、共同施展,能凝聚整个山寨百姓的魂息与土地的魂气,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淡金色光罩,既能抵御外敌入侵,又能净化妖雾邪秽,甚至能在灾年为庄稼提供滋养,只是这大阵的口诀复杂,魂力运转方式精妙,历代都只传给祭师团的核心成员。

  “‘白马魂歌共生大阵’的核心,不是‘力量’,而是‘共生’。”班哲闭上眼睛,指尖泛起白光,开始引导自身魂力,“所谓‘共生’,便是祭师与百姓的魂息共生,山寨与土地的魂气共生,祭师的魂力因百姓的信任而变强,百姓的魂息因祭师的守护而安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若是脱离百姓,大阵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无法施展。”

  他缓缓念出核心口诀,声音沉稳而富有韵律:“‘魂归山,气归民,共生共守保安宁;风随魂,云随气,同心同力护家园’。现在,你们跟着我念,同时将自身魂力凝聚在掌心,再慢慢将魂力向身边的同伴延伸,试着与他们的魂力连接,最后将连接后的魂力向外扩散,连接到殿外百姓的魂息上——记住,要温柔地引导,不可强行拉扯,百姓的魂息脆弱,强行拉扯会伤了他们。”

  十名年轻祭师立刻照做,他们闭上眼睛,口中念诵口诀,掌心泛起淡淡的白光。起初,他们的魂力运转得十分生涩,有的祭师掌心的白光忽明忽暗,有的祭师尝试连接同伴魂力时,因力度没掌握好,两人的魂力刚一碰触便弹开,林墨甚至因为急于求成,魂力紊乱,咳嗽了一声,掌心的白光瞬间黯淡。

  班哲没有催促,而是走到林墨身边,将手掌轻轻贴在他的后背,用自己的魂力引导他调整气息:“不要急,口诀的韵律就是魂力运转的节奏,跟着口诀的节奏走,想象你的魂力是一条溪流,同伴的魂力是另一条溪流,两条溪流相遇,自然会汇成大河,而不是强行冲撞。”他又走到其他年轻祭师身边,逐一纠正他们的魂力运转方式,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温和地连接魂力,如何感知殿外百姓的魂息。

  半个时辰后,随着口诀的反复念诵,十名年轻祭师的魂力终于渐渐协调。先是林墨与身边的祭师成功连接魂力,两道白光交融在一起,形成一道更亮的光带;接着,其他祭师也陆续成功,十道白光交织成一张细密的魂力网,缓缓向殿外扩散。很快,一道淡金色的光罩从正殿蔓延开来,笼罩了整个圣灵寺,光罩上流动着细碎的光点,那是祭师的魂力与百姓的魂息在共生,像是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

  殿外的百姓们正忙着晾晒粮食,突然感受到一股温暖的气息包裹着自己,抬头便看到淡金色的光罩笼罩着圣灵寺,光罩的边缘延伸到居住区的屋顶,带来阵阵安心的感觉。正在缝补衣物的李婆停下手中的针线,双手合十望向圣灵寺,口中默念“多谢祖师保佑”;正在教孩子们认字的张老栓,也让孩子们停下,一起朝着圣灵寺的方向躬身行礼,百姓们的脸上满是敬畏与感激,之前因寒冬临近而有的些许不安,此刻都烟消云散。

  “很好!你们成功了!”班哲睁开眼睛,看着笼罩正殿的光罩,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只是大阵的基础形态,以后你们要多加练习,熟悉彼此的魂力节奏,学会感知更多百姓的魂息,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大阵的最大威力。记住,大阵的力量永远来自于百姓的信任,只有真正把百姓放在心里,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掌控大阵,让它成为守护山寨最坚固的屏障。”

  林墨和其他年轻祭师收起魂力,光罩缓缓消散,他们却依旧难掩激动,互相看着彼此,眼中满是成就感。仪式结束后,祭师们纷纷散去,十名年轻祭师围在周伯身边,小心翼翼地翻开“祭法典籍”,周伯坐在石阶上,指着典籍中的文字,为他们讲解历代祭师的护民故事——有百年前那位为了驱散蝗灾,耗尽魂力而亡的祭师;有五十年前那位为了保护流民,与土匪周旋三日三夜的祭师,年轻祭师们听得入神,时不时提问,眼中的坚定愈发浓厚。

  其他祭师则走出正殿,分散到山寨的各个角落,向百姓们传授简单的魂术。一名年轻祭师走到耕作区,教农夫们用“护身术”抵御冬日的寒风;另一名祭师则来到居住区,坐在石阶上,教老人们念诵“清心咒”,帮助他们缓解冬日的关节疼痛;还有的祭师拿着桃木杖,演示如何用简单的魂力驱赶屋角的蚊虫,百姓们围在他们身边,认真学习,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场面十分融洽。

  班哲站在供桌前,目光落在三大法器上,圣灵珠的白光、白马披风的银纹、圣灵法杖的魂晶,在他眼中渐渐与恩师杨石的身影重叠。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圣灵珠,珠身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像是恩师的手在轻轻安抚他,他在心中默念:“师父,您看,祭师团的传承已经确定了。林墨他们都是心怀百姓的好孩子,周伯也会好好传授典籍,以后,会有更多心怀‘护民’之心的祭师,守护白马山寨,守护您用一生守护的百姓。您的理念,您的心血,会一直传承下去,永远不会中断。”

  周伯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边,手中还捧着那本“祭法典籍”,看着班哲的背影,眼中满是欣慰:“班哲,你做得很好,比我预期的还要好。以前我总担心,恩师走后,祭师团会没了主心骨,传承会断在我们这一代,现在看来,我的担心全是多余的。你不仅守住了山寨,还为祭师团选出了这么好的继承人,恩师若是泉下有知,定会为你感到骄傲。”

  班哲转过身,看着周伯,笑了笑:“周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您一直默默支持我,是所有祭师都坚守着‘护民’的初心,是百姓们信任我们,才让祭师团有了传承的基础。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努力,让白马祭师团成为百姓最信任的力量,让每个百姓提起祭师,都能觉得安心。”

  周伯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殿外,百姓们的笑声和祭师们的讲解声隐约传来,温暖而热闹。“是啊,百姓是我们的根,是祭师团的根。只要我们永远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永远不忘记‘护民’的初心,白马山寨就会永远安宁,祭师团的传承也会永远延续下去,一代又一代,直到乱世结束,天下太平。”

  夕阳渐渐西斜,透过正殿的花窗,洒在供桌上的三大法器上,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班哲看着法器,又望向殿外——林墨正带着年轻祭师们帮百姓搬运过冬的柴火,周伯坐在石阶上,继续给孩子们讲祭师团的故事,百姓们的脸上满是笑容,整个山寨都被温暖的夕阳包裹着。他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白马山的雪渐渐融化,耕作区的庄稼郁郁葱葱,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打闹,祭师们与百姓并肩而立,共同守护着这方乱世中的净土,而这一切,都将在“护民”的传承中,永远延续下去。
  http://www.hlys.cc/48308/1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