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内部治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上元三年正月初五,春节的喜庆尚未消散,山寨里的积雪还没完全融化,屋檐下的冰棱依旧晶莹剔透,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和食物的香气。但班哲却没有丝毫懈怠,一大早,他就派人通知议事会的成员,在圣灵寺的偏殿召开议事会第一次正式会议。圣灵寺的偏殿不大,但收拾得十分整洁,墙壁上挂着山寨的地图,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标注着老寨、新寨、耕作区、草药区和练兵场的位置。偏殿中央摆放着一张长长的木案,木案上整齐地放着山寨的土地名册、粮草账本和护寨巡逻表,还有几份空白的文书和笔墨。
参会的成员陆续到来,除了祭师团的核心成员——班哲、阿彪、马泽、周伯,还有三名流民代表:张老栓、李婆、赵木匠,以及护寨队的代表:护寨队队长陈虎和两名队员。一共十二人,围坐在长案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庄重——他们知道,这次会议关系到山寨未来的治理,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
等人到齐后,班哲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今日召开议事会,是为了确定山寨的治理规则,让山寨的每一件大事都能公平、公正地解决。以后,凡涉及土地分配、粮草使用、护寨策略、医祭院药材调度等大事,都需议事会成员共同表决,半数以上同意才能执行。每个人都有发言权,都能为山寨的治理提建议,真正做到‘大家的山寨大家管’,不让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受损。”
说完,班哲将一份手写的《议事会章程》放在木案中央,推到众人面前:“这是我拟定的《议事会章程》,上面写了议事会的职责、会议的召开时间和表决规则,大家先看看,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张老栓第一个拿起《议事会章程》,他的识字不多,只能勉强认出上面的一些字,周伯见状,主动凑过去,逐字逐句地为他讲解。听完周伯的讲解后,张老栓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抖,他看着班哲,声音哽咽地说:“班祭师,这章程太好了!我们这些流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别说参与治理了,就连说话的份都没有,官吏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只能听着。现在倒好,我们竟然能坐在议事会里,为山寨的事提建议,这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
护寨队队长陈虎也拿起章程看了看,他常年习武,识字也不多,但大致能看懂章程的内容。他放下章程,点头说道:“以前护寨队的巡逻和训练,都是我一个人定规矩,有时候确实会考虑不周全,比如冬天雪大,巡逻路线没调整,队员们走起来很困难。现在有议事会帮忙出主意,大家一起商量,肯定能把护寨的事做得更好,让队员们也能更安心地守护山寨。”
众人纷纷点头,对《议事会章程》没有提出异议,一致通过了章程的内容。
随后,会议进入第一个议题:讨论新寨附近五百亩荒地的分配。新寨是去年秋天开始扩建的,位于老寨的东侧,那里有一片开阔的平地,经过几个月的开垦,已经整理出五百亩荒地,就等着明年春天播种。
张老栓率先发表意见:“这些荒地应该分给新来的流民,他们大多是刚从战乱地区逃过来的,没有土地,没有粮食,有了地才能安心留在山寨,才能好好过日子。而且要按家庭人口分,家里人多的多分一些,人少的少分一些,这样才公平,也能让他们更快地安定下来。”张老栓自己就是流民出身,深知没有土地的苦,所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新来的流民。
李婆却有不同的意见,她皱着眉头说道:“张老哥说的有道理,新来的流民确实需要土地,但老流民也有不少人家人口增加了,比如我邻居家,去年刚添了个孙子,家里现在有五口人,之前分的两亩地已经不够种了,要是不给他多分点,明年粮食肯定不够吃。我觉得应该先统计所有家庭的人口和土地情况,不管是老流民还是新流民,都按实际需求分,这样才不会有矛盾,大家才能和睦相处。”
李婆的话刚说完,赵木匠就接着说道:“我觉得还应该留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公田’。山寨里有一些老弱病残,他们没有能力种地,生活很困难;而且万一明年遇到天灾,粮食减产,也需要有储备粮。公田可以由护寨队和自愿帮忙的百姓共同耕种,收获的粮食交给山寨的粮仓,专门用来救济老弱病残和应对天灾,这样就能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
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支持张老栓,认为应该优先照顾新来的流民;有的赞同李婆,觉得应该按实际需求分配;还有人觉得赵木匠的提议很有必要,公田能解决很多突发问题。班哲没有打断大家的讨论,而是拿起毛笔,在纸上认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想法,时不时还会问一句:“你觉得公田留多少亩比较合适?”“按人口分的话,每个人分多少亩比较合理?”
经过一个时辰的激烈讨论,众人最终达成了一致:首先,由张老栓负责,联合三名熟悉户籍的百姓,在半个月内统计完山寨所有家庭的人口和土地情况,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其次,新荒地按“每人一亩”的标准分配,不管是老流民还是新流民,都按家庭人口数量分配土地,确保公平;最后,留出五十亩土地作为公田,由护寨队在训练之余和自愿帮忙的百姓共同耕种,收获的粮食全部存入山寨的粮仓,由议事会统一管理,专门用于救济老弱病残和应对天灾。
解决了土地分配的问题,众人又开始讨论粮草使用和护寨策略。马泽首先发言:“医祭院的药材消耗很大,尤其是冬天,百姓们容易感冒发烧,需要大量的甘草、当归和圣灵草。今年要扩大草药区的种植面积,除了原来的五十亩地,再在新寨的南侧划出三十亩地,专门种植常用的草药,还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草药的收成。另外,圣灵草不仅能治病,还能驱邪,要多储备一些,以防来年有疫病或者幽荧教的余孽来犯。”
马泽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李婆还补充道:“我可以组织一些妇女,帮忙采摘和晾晒草药,我们虽然力气小,但干这些活还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是护寨策略的讨论,阿彪皱着眉头说道:“现在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叛军,但小股的散兵和土匪还是不少,之前就有百姓在进山砍柴时遇到过土匪,还好被巡逻的护寨队员救了下来。我觉得护寨队要增加夜间巡逻的次数,从原来的每晚两次增加到四次,还要在山寨周围的山顶上设置更多的了望哨,每个了望哨安排两名队员值守,确保能及时发现危险,提前做好准备。另外,护寨队的训练也要加强,除了基本的刀法和箭术,还要教队员们一些基础的魂术护身咒,提高他们的自保能力。
陈虎也补充道:“可以在山寨的四个寨门外设置陷阱,比如挖一些深沟,上面铺上木板和稻草,再在沟里插上尖木,这样如果有土匪来犯,就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另外,还要让百姓们也参与到护寨中来,每家每户选出一名青壮年,在农闲时参加护寨训练,遇到危险时也能帮忙抵抗。”
这些提议都得到了议事会成员的一致同意,班哲将这些决定一一记录下来,形成了正式的文书,由每个议事会成员签字确认,然后张贴在山寨的公告栏上,让所有百姓都能看到。
会议结束时,夕阳已经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偏殿的窗户照进来,洒在每个人的脸上。众人走出偏殿,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真的是山寨的主人,自己的意见能真正影响山寨的未来,这种感觉让他们充满了归属感和责任感。
此后,议事会每月都会按时召开一次,遇到紧急情况则会临时召开。无论是春耕的种子分配、夏季的灌溉调度,还是秋季的粮食收割、冬季的取暖物资发放,都经过议事会的充分讨论后再执行。流民们的归属感越来越强,山寨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再也没有人因为分配不均而抱怨,大家都齐心协力,为了让山寨变得更好而努力。到了春耕时节,新分配的土地上种满了小麦和粟米,绿油油的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仿佛预示着山寨美好的未来。
http://www.hlys.cc/48308/1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