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旧友重逢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二月初十的陇右,残雪还凝在白马山的山脊上,像给黛色的峰峦镶了道银边。南寨门的了望哨刚换完班,就见远处的官道上走来一个身影——老者骑着匹毛色斑驳的老马,马蹄踏过融雪的泥泞,溅起细碎的泥点。他身上的粗布棉袍洗得发白,领口和袖口磨出了毛边,唯有腰间悬着的佩剑透着股不凡气,剑鞘是少见的鲨鱼皮,虽蒙了尘,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那是……”护寨队的队员陈六眯着眼打量,突然攥紧了手中的长矛,声音都有些发颤,“是郭将军!是当年镇守洛阳的郭子仪将军!”

  这话一出口,值守的队员们都围了过来。有人曾随班哲去过洛阳,远远见过郭子仪的模样;有人虽没见过,却早听寨里的老人说过——这位将军当年顶着“功高震主”的罪名,还敢暗中接济被困的祭师团,是山寨的恩人。陈六不敢耽搁,一边让同伴去牵老者的马,一边撒腿往圣灵寺跑,鞋底子踩在雪水里,溅得裤腿全是湿痕。

  班哲正在圣灵寺的书房整理杨石留下的典籍,听到通报时,手中的毛笔“啪”地掉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他几乎是踉跄着往外跑,刚到寺门口,就见郭子仪正站在那棵老槐树下,抬手拂去肩头的雪粒。老者的头发比三年前更白了些,眼角的皱纹也深了,但脊背依旧挺直,眼神里没有归隐后的颓丧,反倒透着股卸去重担的清明。

  “郭将军!”班哲快步上前,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动作比当年在洛阳时更显恭敬。他还记得,安史之乱最烈时,祭师团被困在洛阳城郊的破庙里,断粮三日,是郭子仪派心腹偷偷送来了干粮和伤药,还留话“护民者当相护”,那句话,他记了整整三年。

  郭子仪笑着上前,伸手拍了拍班哲的肩膀,掌心的老茧蹭过班哲的衣料,带着沙场历练出的厚重感:“班贤弟,别来无恙?”他的声音比当年沙哑些,却依旧洪亮,“我从长安出来,一路往西走,本想回华州老家归隐,路过陇右时,总想着要来看看你,看看你这白马山寨,到底成了什么模样。”

  班哲连忙引着郭子仪往寺里走,路过前殿时,正好撞见马泽提着药箱从医祭院出来。马泽一看见郭子仪,愣了愣,随即快步上前见礼:“郭将军!您怎么会来?”当年他在洛阳负责医治伤兵,郭子仪还特意赏过他两匹好马,让他运送草药,这份情,他也没忘。

  “都是老熟人了,别这么多礼。”郭子仪摆了摆手,目光却被殿外的景象吸引——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孩子正围着一名年轻祭师,听他讲魂术的基础口诀;不远处的田埂上,几个流民模样的人正扛着锄头翻地,田边立着块木牌,上面写着“按户分田,按劳取粮”。老者的眼神软了下来,轻声叹道:“当年在洛阳,我就说你是个能成大事的。如今看来,你做得比我想象中还好。”

  进了书房,马泽很快端来了热茶和几碟小菜——腌菜、煮豆,还有一块难得的腊肉,是百姓昨天送来的。郭子仪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腌菜,却像是吃到了山珍海味般满足:“在长安时,天天吃山珍海味,却总觉得堵得慌。还是你这里好,粗茶淡饭,却吃得踏实。”

  班哲给郭子仪添了杯茶,轻声问:“将军在长安……过得不顺心?”

  郭子仪放下筷子,苦笑一声,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伴君如伴虎,这话我以前不信,现在信了。肃宗皇帝登基后,总觉得我手握兵权,是个威胁。鱼朝恩那厮又天天在耳边嚼舌根,说我‘拥兵自重’‘意图不轨’。去年冬天,他借着‘裁军’的由头,削了我所有兵权,还把我打发回了华州。”他顿了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声音低了些,“其实我早想退了,只是没想到,退得这么狼狈。”

  “那些奸臣!”马泽在一旁听得气不过,重重拍了下桌子,“将军为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却这么对您!若不是您,长安早就被叛军占了!”

  “罢了,不说这些了。”郭子仪摆了摆手,目光转向窗外,“我这次来,一是想看看你,二是想给你带个信——长安现在乱得很,鱼朝恩掌控了禁军,元载虽被流放,他的党羽还在朝堂上作威作福。前些日子,我听说有人在暗中联络幽荧教的余孽,具体要做什么,我还不清楚,但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班哲心中一紧,连忙点头:“多谢将军提醒,我会让侦查的祭师多留意长安和江南的动向。”他从怀中取出一个香囊,递到郭子仪面前——香囊是用浅蓝色的丝绸缝的,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圣灵草,里面装着晒干的圣灵草碎末,还混了些安神的草药。“这是用圣灵草做的香囊,能驱邪避灾,还能安神。将军带着它,或许能睡得安稳些。”

  郭子仪接过香囊,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清苦中带着甘甜的香气扑面而来,原本有些烦躁的心情顿时平静了不少。他把香囊系在腰间,笑着说:“好,我收下了。有你这个香囊,就算遇到些宵小之辈,我也不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的几天,班哲陪着郭子仪走遍了整个山寨。他们去了老寨的医祭院,看到赵小乙正用魂术给一位老人治病,桃木杖上的魂纹闪着柔和的白光;去了新寨的农田,看到百姓们正在播种,田埂边的水渠里水流潺潺,是去年冬天刚修的;还去了练兵场,看到阿彪正在教护寨队的队员们练箭,箭靶旁立着块木牌,上面写着“护寨即护家”。

  每到一处,郭子仪都要停下来,和百姓聊几句。当听到有百姓说“在山寨里,能吃饱饭,能安稳睡觉,比在老家强一百倍”时,老者的眼眶有些发红。他拉着班哲的手,声音有些哽咽:“班贤弟,你做的这些事,比在朝堂上当官有意义得多。我当年打仗,是为了‘安天下’,可最后却连朝堂都护不住。你不一样,你守住了这些百姓,守住了这片土地,这才是真正的‘为民’。”

  二月十五那天,郭子仪要走了。南寨门挤满了送别的百姓,有人给老者塞了袋炒豆子,有人递了块自己织的布,还有个孩子把自己画的白马图塞到了他手里。班哲从马厩里牵出一匹枣红马,递给郭子仪:“这匹马脚力好,比您那匹老马稳当。您路上用它,能少受些罪。”他还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圣灵草的种子和一本《魂草疗愈方》,“这些种子您种在院子里,圣灵草能净化空气,还能当药材。这本书您带上,若是遇到需要帮忙的百姓,也好教他们用草药治病。”

  郭子仪接过马缰绳和布包,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翻身上马,勒住缰绳,回头看了眼白马山寨——阳光洒在山寨的木屋顶上,炊烟袅袅,百姓们的笑脸清晰可见。老者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地说:“班贤弟,百姓们,我郭子仪记住这里了!以后若是有需要,我就算拼了老命,也会来帮你们!”

  说完,他双腿一夹马腹,枣红马嘶鸣一声,沿着官道缓缓远去。班哲和百姓们站在寨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路的拐角处,才慢慢散去。班哲握着手中的圣灵法杖,心中满是感慨——像郭子仪这样心怀百姓的忠臣,在如今的朝廷中已经不多了。而他能做的,就是守护好白马山寨,让这里成为忠臣们心中的希望,成为百姓们心中的净土。
  http://www.hlys.cc/48308/1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