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真正的暗流汹涌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枯井被填平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林锋然心中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之火。他坐在乾清宫的阴影里,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冰冷的御案,发出沉闷的嗒、嗒声。殿内烛火摇曳,将他紧绷的脸映得忽明忽暗。

  对方动作太快了!快得令人心惊。从他得到管事太监的密报,到派人去查枯井,中间不过隔了几个时辰。就在这短短几个时辰里,对方不仅察觉到了风险,还迅速、干净地抹掉了关键证据。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宫之内,甚至可能就在他身边,有一张无形的网,一双甚至很多双眼睛,在时刻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石亨虽死,但他的党羽远未肃清。这些人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平日里蛰伏不动,一旦有机会,就会吐出致命的信子。朱祁钰的死,就是他们精心选择的机会。他们不仅要除掉一个潜在的隐患(朱祁钰),更要借此机会,将弑兄的污名扣在他林锋然头上,从根本上动摇他皇位的合法性!

  好狠毒的计策!一石二鸟!

  林锋然感到一阵寒意。这不是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而是更加阴险、更加防不胜防的阴谋暗算。他面对的,是一群精通权术、毫无底线的政客。

  “张永。”林锋然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低沉。

  “奴婢在。”张永连忙上前,脸色依旧苍白。

  “南宫那个管事太监,”林锋然目光锐利地看向他,“给他一笔钱,找个由头,秘密送出宫去,安置到安全的地方,派人看好。他……是重要人证。”

  “奴婢明白。”张永点头,随即又担忧地问,“皇爷,那井……”

  “井已经没用了。”林锋然打断他,语气冰冷,“对方既然敢填井,就不会留下任何把柄。查,是查不出什么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辍朝三日,京城表面上一片哀戚,但底下早已暗流汹涌。他几乎能想象到,那些御史言官、勋贵大臣们此刻正在各自的府邸里如何议论、如何串联。要求“彻查”的呼声,明天一定会像潮水般涌来。

  不能被动挨打!必须主动出击,至少,要掌控舆论的走向!

  “传朕口谕,”林锋然转过身,语气坚决,“明日恢复早朝。朕要亲自向群臣说明太上皇驾崩之事。”

  张永一惊:“皇爷,这……是否太过仓促?流言正盛,恐有小人借机发难……”

  “正是因为流言正盛,朕才不能躲!”林锋然斩钉截铁,“越是回避,越显得心虚!朕就要堂堂正正地站在奉天殿上,看看谁敢当面污蔑朕!”

  他需要展现一种姿态,一种悲痛但坦荡的姿态。同时,他也要借此机会,观察朝堂上的反应,看看哪些人是真心哀悼,哪些人是别有用心,哪些人在摇摆观望。

  第二天,奉天殿。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文武百官身着素服,分列两旁,不少人低着头,眼神却偷偷瞟向御座上的林锋然。

  林锋然一身缟素,面容悲戚,眼中带着血丝,声音沙哑而沉痛:“众卿家……昨日,南宫传来噩耗,太上皇……突发恶疾,龙驭上宾。朕闻之,五内俱焚,痛彻心扉……”他按照准备好的说辞,描述了朱祁钰“发病迅疾、药石罔效”的过程,语气哀伤,情真意切。

  “……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因哀废事。太上皇在天之灵,亦不愿见朝纲紊乱,江山动荡。故朕虽悲痛,仍决定今日临朝,与诸卿共商善后事宜,并彻查太上皇病因,以安天下之心!”

  他这番话,既表达了哀思,也表明了追查的态度,姿态放得很正。

  果然,他话音刚落,都察院左都御史萧维贞便出列奏道:“陛下圣明!太上皇驾崩,举国同悲。然事发突然,民间颇有疑虑。臣恳请陛下,选派德高望重之大臣,与太医、宗人府共同彻查南宫一应人等及太上皇近日饮食起居,务必水落石出,以塞天下悠悠之口!”

  萧维贞是清流领袖,向来以敢言着称,他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官员的疑虑。

  林锋然心中冷笑,面上却从善如流:“萧爱卿所言极是!朕准奏!着成国公朱勇、礼部尚书胡濙、左都御史萧维贞,会同太医院院使、宗人府宗令,即日前往南宫,详加勘察,务求公允!”

  他点名的这几个人,朱勇是勋贵代表,胡濙是老成持重的礼官,萧维贞是清流,太医院和宗人府是专业机构,组合起来看似公正,实则互相牵制,很难形成统一的、对他不利的结论。这是他平衡朝堂势力的一步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林锋然以为暂时稳住局面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出列的是兵部右侍郎,一个平日里并不显眼,但据说与石亨旧部来往密切的官员,“臣听闻,太上皇驾崩前,曾有宫外之人秘密出入南宫,此事……是否也应在调查之列?以免有奸人作祟,玷污陛下清誉啊!”

  这话看似为皇帝着想,实则阴险至极!他故意点出“宫外之人”,引导众人联想,却又不说破,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许多官员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锋然身上,带着探究和怀疑。

  林锋然心中怒火升腾,但脸上却不动声色,甚至露出一丝“惊讶”和“凝重”:“哦?竟有此事?朕倒未曾听闻。若果真如此,更需严查!萧爱卿,你们调查时,务必将此事查个明白!无论是谁,敢擅闯禁宫,惊扰太上皇,朕绝不轻饶!”

  他把“擅闯禁宫”的罪名先扣上,转移了焦点。同时,他锐利的目光扫过那个兵部侍郎,将其相貌牢牢记住。这条狗,跳出来了!

  朝会就在这种表面哀戚、内里剑拔弩张的气氛中结束了。林锋然回到乾清宫,脸色阴沉。调查组派出去了,但能查出什么?他心知肚明。对方既然敢动手,就肯定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南宫上下恐怕早已被清理干净,查,最多也只能得出一个“急病身亡”的结论。而这,正是对方想要的!因为“急病身亡”看似合理,却无法完全消除疑虑,谣言依然有滋生的土壤。

  接下来的几天,果然如林锋然所料。调查组在南宫一番忙碌,询问了所有相关人员,查验了所有物品,甚至重新请了多位太医会诊(当然是针对遗体症状的推断),最终得出的结论依旧是“突发心疾,厥逆而亡”,并附上了一堆晦涩的医学术语。对于“宫外之人”的传闻,调查组表示“查无实据,恐系讹传”。

  这个结论,在林锋然的意料之中。他“悲痛”地接受了调查结果,下令按帝王礼仪厚葬朱祁钰,并再次强调要稳定朝局。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更加汹涌。那个兵部侍郎在朝会上的发言,像一颗种子,在有心人的浇灌下,迅速发芽生长。市井之间,关于“太上皇被毒杀”的谣言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演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恶毒。甚至开始有流言说,皇帝派去的调查组早已被收买,是在“捂盖子”!

  更让林锋然警惕的是,他通过舒良的东厂耳目察觉到,一些石亨旧部将领和文官,近日活动异常频繁,他们以“吊唁”、“议事”为名,相互串联,似乎在酝酿着什么。而边境也传来一些不好的消息,几个原本已经安分下来的卫所,最近又出现了小规模的骚动,虽然很快被于谦派人弹压下去,但背后似乎也有黑手在推动。

  山雨欲来风满楼。林锋然感到一张大网正在缓缓收紧。对方的目的很明显:利用朱祁钰之死造成的信任危机,不断削弱他的权威,激化矛盾,最终寻找机会,给他致命一击!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反击!但突破口在哪里?证据被毁,谣言难查,对方隐藏在暗处……

  就在林锋然苦思破局之策时,一个他几乎快要忘记的人,突然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这天深夜,已被晋升为乾清宫管事太监的舒良,悄悄引着一个人来到林锋然面前。来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百姓衣服,风尘仆仆,脸上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竟是当初那个被林锋然派去西山送信、后来在石亨叛军中做内应的锦衣卫千户——赵化!

  “陛下!”赵化噗通跪倒,声音压抑着激动和恐惧,“臣……臣有要事禀报!关于……关于太上皇之事!”

  林锋然心中一凛:“快说!”

  赵化压低声音,急促地说道:“臣奉命清剿石亨残部,在西山一处秘密据点,抓获了一名石亨的心腹幕僚。严刑拷问之下,他……他交代出一件事!石亨生前,曾与宫中的某人……有秘密联络渠道!而且,就在太上皇驾崩前几日,石亨残部通过这个渠道,收到过一封来自宫内的密信!信的内容他不知道,但送信的人……据他描述,很像……很像是南宫那个后来失踪了的副总管太监!”

  林锋然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宫中内奸!联络渠道!密信!时间点吻合!

  “那个幕僚何在?密信呢?”林锋然急问。

  “幕僚……幕僚受刑不过,已经死了。”赵化遗憾地说,“密信……他说石亨看完后就烧了。但是……但是他提到一个细节,送信人每次接头,都在北安门附近的一间……一间早已废弃的皮货仓库!”

  线索!虽然模糊,但这是迄今为止最具体的一条线索!那个失踪的南宫副总管太监,北安门的废弃皮货仓库!

  林锋然的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狐狸,终于露出尾巴了!

  “赵化,此事还有谁知道?”

  “只有臣和几个绝对心腹的弟兄知晓,臣已令他们封口!”

  “好!你立刻带人,秘密监控那间皮货仓库!不要打草惊蛇!朕要看看,还有谁会去那里!”林锋然下令,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只要盯住这个点,或许就能顺藤摸瓜,揪出那个隐藏在宫中的内奸,甚至……找到石亨余党构陷他的更多证据!

  然而,就在林锋然以为找到突破口的时候,舒良又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那个最初告密、被他秘密保护起来的南宫管事太监,在宫外的藏身之处,昨夜遭遇火灾,人……没能逃出来。

  灭口!又是灭口!

  林锋然刚刚热起来的心,瞬间又凉了半截。对方的手段,比他想象的更狠辣,更迅捷!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下一盘棋,对手不仅棋艺高超,而且还能随时掀翻棋盘。这盘棋,越来越凶险了。

  (第102章 完)
  http://www.hlys.cc/48332/2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