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地方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五月初,峒溪部的土地丈量与户籍登记已全部完成。

  谢飞英正带着族中青壮,在河湾处勘测地势,准备修筑新堤。

  “大人,峒溪部的土地丈量和人口登记都弄完了,您过目。” 苏季同捧着册子,递到应元正面前,

  应元正接过册子,随意翻了两页,见上面的田亩数字清晰、户主信息完整,便说道:“做得不错,接下来其他部族的清丈,就交给你了。”

  这话一出,苏季同猛地抬头,眼里被狂喜取代。

  他用力点头,声音都有些发颤:“大人放心!属下一定把事办妥当,绝不让您失望!”

  很好,应元正很满意。

  这边的事情在稳步发展中,但其他的事并没有解决,燕蒲还是不知道踪迹。

  他们顺着信件路径追踪,却没有发现任何一封可疑的信件。

  要么燕蒲有别的路子,要么……他最近都没有寄信。

  这下连柳墨言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死了。

  而马上,四皇子就要到了。

  按路程算,他现在就应该进入了岭南境内,若是赶路快些,中旬说不定就能到南越城。

  这段时间,应元正整个人都绷紧了,连说话都刻意放慢了语速,就怕泄露了什么秘密。

  而朝堂上传来的消息同样不容乐观。

  辽东巡抚及其下属官员,被查出贪墨军需。

  小到士兵的冬衣、口粮,大到红衣大炮的炮弹、火药,几乎无一不贪。

  更离谱的是,牵连范围竟覆盖了辽东半数地方官员。

  从巡抚衙门的主事,到各州府的通判、知县,甚至连负责押运军需的驿丞,都参与了分赃,堪称“无人幸免”。

  应元正坐在书房,打开这封急报时,人都傻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有人敢贪军需?钱比命都重要吗?

  这么大的案子,牵连这么多官员,他本以为至少得杀几个首恶、抄几家家产,才能震慑朝野。

  可后续的处置结果,却让他摸不着头脑。

  皇帝竟只是让涉事官员“缴纳议罪银”,交了钱就既往不咎,连官职都没怎么动。

  应元正都纳闷了,皇帝这是为了钱,把《大顺律例》当废纸啊!

  缺钱都缺到这份上了?

  把这些人抄家不也有钱吗?

  【大概是为了维稳吧。】系统解释。

  【辽东现在正在打仗,巡抚和他的下属都是当地老人,熟悉军务和民情,要是一下子全换掉,新官员接手需要时间,容易耽误战事。】

  ‘维稳?留着这些贪过军需的人,就不怕他们再犯?谁敢放心?’

  应元正皱了皱眉。

  ‘再说,想做官的人还少吗?正好趁这个机会,把愿意去的人派过去,富贵险中求,也是个升官的好机会。’

  【……这么想也对,光是巡抚衙门里,等着补空缺的知县就有不少。他们只是不愿意去那些偏僻的穷苦县罢了。】

  应元正叹了口气。

  ‘谁想啊。你之前也说了,穷苦县的俸禄低,还得自己贴钱办差,谁愿意去?’

  连捐纳的隆六,尚且只能去中等县,那些真正富庶、清闲的好位置,怕是轮不到没背景的人。

  ‘系统,一般来说,好的官职空缺,是不是都要看关系?’

  【是,尤其是富庶地区的县令、知府,或是京城里的肥差,基本都被巡抚、总督之类的高官把控着。】

  【他们通常会把这些好位置留给自己的门生、亲信,没背景、没靠山的官员,只能去穷县、苦县,算是默认的规矩了。】

  应元正觉得,这是其中一个问题,基层的管理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动。

  ‘正好,我身边的知县不少,回头跟他们聊聊,问问他们怎么看待地方治理。’

  这也是他未来逃不开的问题。

  不过,在找他们聊天之前,他有个疑问想跟系统确认。

  ‘系统,我记得我那个年代,地方官员的任职方式,和现在其实很像。

  依旧是流官制,异地任职。而国外好像是地方选举,官员大多都是本地居民。

  是这样的吗?’

  【宿主所言基本正确。】

  ‘那这两种,哪一种更好?’

  系统沉默了一会儿。

  【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先来说本质,再来谈优缺点。】

  【一个是自上而下的、以确保中央权威和控制力为首要目标的体系;

  一个是自下而上的、以地方自治和选民直接问责为核心的体系。】

  【我先说明,它们都是各自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产物,也都在应对着各自的挑战。很难简单地说孰优孰劣。】

  ‘……你用得着对我说这个吗?’

  系统特地咳嗽了一声。

  【首先说流官制。核心特征就是异地任职,然后有任期限制,频繁的调动是常态。官员的晋升、考核、调动权力主要掌握在上级官员手里。

  优点:有利于政令统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形成地方势力、裙带关系,防止腐败。

  官员在不同地区任职,经验更全面,便于晋升到更高岗位。

  缺点:任期有限,官员往往只求“任内出政绩”,于是举债搞“形象工程”;

  对地方的历史、文化、特殊民情缺乏深入了解,可能导致政策“水土不服”。

  官员主要对上级负责,而非对本地民众负责,可能导致忽视民生。以及,缺乏对任职地的归属感,常常敷衍了事。】

  应元正点头,因为他身在这种制度下,所以更能体会。

  系统看他没有出声,便接着说。

  【地方选举制度的核心,是“地方自治”和“选举问责”。

  因为官员绝大多数是本地居民,他们通常对本地市民负责。只要选民支持,可以连续任职多年,也能推行长远规划。

  优点:政策更贴近本地实际需求。问责明确。

  公民通过选举深度参与本地事务治理。

  缺点:地方与中央的政策可能存在冲突。

  为了讨好本地选民,可能采取损害国家整体利益或邻近地区利益的措施。

  容易形成本地的利益集团和政治家族。】

  应元正点头,系统给他分析的很详细。

  ‘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系统迟疑了一下,意外地是,它这次反问应元正。

  【宿主的想法呢?】

  应元正缓缓开口。

  ‘……流官制。’

  【……我能问问缘由吗?】

  ‘因为现在还不是谈“自治”的时候。我要想推动改革,就必须有权力。而权力,只能来自中央集权。

  若放权于地方,乡绅、豪族、旧官僚立刻就会把改革扼杀在摇篮里。’

  应元正顿了顿。

  ‘但我也不想重蹈覆辙。所以,升迁和考核的标准要变。

  虽然民众没有选举权,但有监督权。这个监督不是从上往下,而是从下往上。’

  【但这样也就绕到了之前谈过的话题。】

  ‘你是说……律法。’

  【没错。】
  http://www.hlys.cc/48353/4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