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飞升仙界,我搞职场KPI >第159章 规则的反噬与“人性化”补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59章 规则的反噬与“人性化”补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姜明用更精密的算法模型,无声无息地化解了“完美合规”刷分的试探,再次巩固了规则体系的权威。然而,他很快发现,过于精密和冰冷的规则,本身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一种新型的“规则官僚主义”开始悄然滋生。

  一些部门的仙官,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思维僵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仿佛找到了终极护身符。他们不再需要独立思考,也不需要承担任何预期外的责任,一切唯规则是从。

  “这个项目不符合《跨界协作资源申请标准流程V3.5》第7条第2款关于‘异宇宙合作伙伴资质预审’的规定,缺少‘第三方信誉背书’,驳回!”

  “你的这个创新想法很好,但《平台内容安全审核指引》里没有明确支持这类表述,存在潜在风险,不能通过。”

  “抱歉,根据《积分奖励发放细则》,这种情况需要三个部门联合签字确认,目前还缺一个部门的用印,请耐心等待。”

  他们机械地引用规则条款,如同没有感情的判官,将许多充满潜力但稍有不符常规的项目扼杀在摇篮里,或者拖入无尽的流程泥潭。效率看似得到了“保障”,但平台的活力和创新性却受到了无形的压制。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些编外人员也开始“魔怔”了。他们不再专注于内容本身的质量和创新,而是化身“规则学家”,绞尽脑汁研究如何让自己的项目在规则评估模型中获得更高分数,甚至出现了专门帮人“优化项目以适应规则”的付费咨询服务。

  平台上的内容,似乎变得越来越“标准”,也越来越……乏味。

  资源回收部的小张就遇到了麻烦。他团队策划了一个“跨界废料艺术创作大赛”,旨在用仙界的废弃材料,融合异宇宙的艺术理念,创作具有跨界影响力的艺术品。想法很有创意,也得到了部门领导的支持。但在项目申报时,却被审核仙官以“《活动类项目风险评估指南》中未包含‘废料艺术’此类别,风险不可控”为由,打了回来。

  小张据理力争,说明这只是个低风险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方却只是面无表情地重复:“规则里没有,就是不行。”

  无奈之下,小张只好求助于姜明。

  姜明听完小张的诉苦,又调阅了最近一批被驳回的项目清单,眉头微蹙。他意识到,自己打造的这把“规则利剑”,在斩乱麻的同时,也可能伤及了那些试图破土而出的新芽。

  “规则是为了保障发展和创新,而不是束缚。”姜明对身边的工作组成员说道,“当规则本身成为阻碍时,说明规则需要打补丁了。”

  他没有去斥责那些机械执行规则的仙官,因为从规则层面看,他们并没有错。他直接启动了规则优化程序。

  几天后,平台发布了《关于引入“规则例外通道”及“创新项目容错机制”的试行办法》。

  办法规定,对于明显具有重大创新潜力或社会价值,但暂时不完全符合现有规则框架的项目,可以申请进入“规则例外通道”。该通道由平台规则首席顾问办公室直接审核,采用更灵活的评估方式,重点关注项目核心价值和发展潜力,允许在可控范围内进行试点。

  同时,建立“创新项目容错机制”。对于在“规则例外通道”内运行、且主观上没有恶意违规的项目,即使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出现一些小问题,也可在一定范围内免除或减轻处罚,保护创新积极性。

  此外,姜明还要求“规则语言规范化小组”对现有规则库进行梳理,将大量“禁止性”、“限制性”的表述,尽可能转化为“引导性”、“建议性”的表述,减少规则的压迫感,增加灵活操作空间。

  这些“人性化”补丁一出,立刻在平台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那些被规则束缚得喘不过气的创新者们欢欣鼓舞:

  “太好了!终于不用被那些死板的条款卡死了!”

  “姜首席英明!规则是死的,仙是活的!”

  “感觉平台的灵气又回来了!”

  小张的“跨界废料艺术创作大赛”成为第一个成功通过“规则例外通道”审核的项目,迅速上线,并因其新颖的理念和跨界融合的趣味性,获得了大量关注和参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而那些习惯了机械执法的仙官们,则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他们最大的护身符——规则,似乎不再那么绝对了。他们不得不开始学习如何理解规则的精神,而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如何平衡风险与价值,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和……需要承担的责任。

  有人私下抱怨:“这不是又回到人治的老路了吗?”

  立刻被旁人怼了回去:“什么老路?这是更高级的规则之治!规则自己留出了灵活处理的余地,这才是大智慧!”

  焚夜在得知姜明的这一系列操作后,再次感慨:“这小子,真是把规则玩出花来了。刚用标准化立了威,转头就自己把标准打破一个口子,还让人心服口服。”

  凌绝也难得地表示了赞同:“张弛有度,方为长久之道。此子深谙此理。”

  姜明自己,则看着后台重新活跃起来的创新项目数据和下降的投诉率,并没有什么得意的表情。

  “规则漏洞需要补,规则的僵化同样需要补。”他对小灵说道,“没有什么规则是完美的,永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这就是为什么‘规则顾问’这个岗位,永远会有麻烦。”

  他顿了顿,看着光幕上又一个等待审核的、略显“出格”的项目提案,推了推眼镜。

  “下一个。”
  http://www.hlys.cc/48538/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