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无形的交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探索者号”在数道狂暴“水龙卷”的追击下,险象环生地撤出了目标海域核心区。那些由高压水泡和未知能量构成的防御构造体,在追至特定边界后,便如同撞上一堵无形墙壁般骤然消散,重新融入了浩瀚的太平洋,仿佛从未出现过。

  指挥中心内,众人刚松了半口气,另一块屏幕上,“观测者”的活动指数依旧维持在那个令人不安的高位,其“注视”牢牢锁定着万米之下那个神秘的六边形孔洞,并未因“探索者号”的撤离而转移。

  “它还在看...”苏晓低语,那股冰冷聚焦的感知让她如芒在背,“它对那个洞的兴趣,似乎比对我们大得多。”

  “它在确认防御机制是否被触发,评估‘钥匙’保管地的安全状态。”诺斯分析道,其电子音带着数据流动的细微杂音,“根据其行为模式推断,‘观测者’很可能知晓该地点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但其自身或许并无直接开启或获取的权限。它的职责更倾向于...监视与报告。”

  李将军眉头紧锁,看着“探索者号”传回的、关于六边形孔洞和能量防御构造体的详细数据:“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是双重阻碍——物理层面的自动防御系统,以及信息层面的‘观测者’监控。硬闯肯定不行,上次只是试探,就差点把船搭进去。”

  “我们需要一种能绕过防御、同时能避开或欺骗‘观测者’感知的方法。”陈默凝视着深海孔洞的能量频谱分析图,陷入了沉思。那能量的性质极其独特,并非纯粹的物理能量,更夹杂着某种...维度层面的波动。

  几天后,在ASARC高度屏蔽的实验室里,一个基于新思路的原型设备被制造出来。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多面体水晶,核心封装着一小片从之前“终焉之歌”事件残留现场收集到的、已被净化和稳定的特殊能量结晶。

  “原理是利用‘钥匙’本身同源或近似的能量签名,去‘欺骗’防御系统。”陈默向核心团队解释,“这片能量结晶来自‘终焉之歌’,与‘收割协议’同源。我们将其调制后,模拟出深海孔洞散发的能量特征。理论上,携带它的探测器会被防御系统识别为‘无害’或‘己方’单位。”

  “那‘观测者’呢?”周晴问道,“它可不好骗。”

  “所以这次,我们不派船,也不派大型潜航器。”陈默指向另一个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仅有篮球大小、流线型、表面覆盖着特殊吸波和能量伪装涂层的装置——“幽灵信标”。“我们将这个信标,附着在一条常规的、前往该海域进行科研作业的民用科考船上。信标会在预定坐标自主脱离,依靠自身动力下潜。它的能量信号极其微弱,并且被伪装成常见的深海地热活动或生物电场。同时,安墨和诺斯会联手在数据层面,制造一个虚假的、发生在其他海域的能量扰动信号,尝试吸引‘观测者’的部分注意力。”

  这是一个精巧而大胆的计划,融合了能量伪装、信息欺骗和心理博弈。

  计划被迅速而周密地执行。一周后,一艘隶属于某海洋大学的科考船“求知号”如期驶过目标海域附近。在夜深人静时,“幽灵信标”悄无声息地从船底滑落,沉入漆黑的海洋。它如同一滴融入墨汁的水,几乎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下潜过程异常顺利。信标完美地模拟着深海环境背景噪音,缓慢而坚定地向着万米深渊潜去。ASARC指挥中心内,众人紧盯着代表信标位置和状态的光点,连呼吸都放轻了。

  当信标再次接近那片海脊,接近那个六边形孔洞时,最关键的时刻到来。

  “已进入防御识别区...能量伪装开启...同源能量特征模拟启动...”安墨冷静地汇报着数据。

  屏幕上,信标传回的能量读数曲线平稳,并未触发上次那种剧烈的防御反应。孔洞周围的海水依旧平静,只有那股隐晦而强大的能量波动依旧持续着。

  “防御系统未激活!我们成功了!”一位年轻的分析师忍不住低呼。

  信标继续靠近,最终悬浮在了那个光滑的六边形孔洞入口前方。高分辨率的摄像头发回了清晰的图像——孔洞内部并非完全漆黑,隐约可见某种幽蓝色的、如同液体又似光流的神秘物质在缓缓旋转,深不见底。

  “尝试进行初步扫描...”陈默下令。

  就在信标启动内部扫描装置的瞬间,异变发生了!

  并非来自物理防御系统,也并非“观测者”的直接干预。那孔洞内部旋转的幽蓝色光流猛地加速,一股无法形容的、带着亘古苍凉气息的“意识流”或者说“信息脉冲”,如同决堤的洪水,顺着信标的扫描波,反向冲击而来!

  这股信息流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身份验证”或者“权限查询”!它包含着无数复杂到极点的几何符号、非欧几里得逻辑结构和难以理解的维度坐标!

  “幽灵信标”的系统瞬间过载,传回的画面和数据变得一片雪花和乱码!

  “检测到高强度信息洪流冲击!信标核心处理器即将崩溃!”安墨紧急报告。

  “诺斯!拦截并记录信息流!尝试解析!”陈默疾呼。

  诺斯的数据通道全开,如同在洪流中张开了一张大网,拼命捕捉着那些破碎而深奥的信息碎片。这是一场发生在毫秒级别的、无形的信息交锋!

  几秒钟后,“幽灵信标”彻底失去了信号,代表它的光点在屏幕上熄灭。它很可能已经被内部涌出的信息洪流彻底烧毁。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

  “信息流记录完成度...17%。”诺斯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运算过载后的“疲惫”,“内容高度加密,底层逻辑与现有任何知识体系不符。初步解析...需要时间。”

  虽然信标损失了,但他们并非毫无收获。他们确认了能量伪装思路的可行性,成功接近了目标。更重要的是,他们接触到了那“钥匙”保管地自身发出的、某种智能或非智能的“响应”。

  陈默看着屏幕上那最后定格的、深邃的六边形孔洞影像,缓缓道:“它(或者设置它的存在)在‘问’我们是谁,有什么资格触碰‘钥匙’...”

  下一次,他们需要准备好“回答”这个问题的“密码”。
  http://www.hlys.cc/48614/1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