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钱我要,人也归我罩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柳箐月微微躬身:“民女柳箐月,见过王爷。”

  赵佶的目光在她身上一扫而过,随即落回琴案上的音乐盒。

  他修长的指尖,无意识地抚过盒盖,显然已把玩许久。

  “这‘八音盒’,确是鬼斧神工。”

  他抬眼,再次看向柳箐月,声音清冷。

  “说吧,你从何而来?献上此物,又有何求?”

  直奔主题,没有半句废话。

  柳箐月心里反倒松了口气。

  她就喜欢这种干脆的甲方,省得来回拉扯。

  她没回答来路,反而向前一步,脸上挂着微笑。

  “王爷谬赞,这不过是个问路的小玩意儿。”

  “民女今日前来,不为献宝。”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

  “是想和王爷,谈一笔生意。”

  赵佶拨弄琴弦的手指停住。

  水榭里顿时安静,只剩下风拂过水面的微澜声。

  他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眉梢一挑,轻笑出声。

  “生意?”

  那笑声里是与生俱来的傲慢。

  “本王府中,什么奇珍异宝没有?绫罗绸缎,金石玉器,堆积如山。你一介民女,能有什么生意,是本王瞧得上的?”

  这话轻蔑,却是事实。

  柳箐月却不为所动,直视着他。

  “王爷,天下生意万千,但究其根本,无非两样。”

  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

  “长生,与倾城。”

  长生。

  倾城。

  四个字,像两记重锤,砸在赵佶心上。

  他脸上的傲慢与玩味,瞬间凝固。

  柳箐月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加码:

  “倾城之貌的见面礼,民女已送给霓裳阁的红三娘。想必王爷对雅集轩之事,亦有耳闻。”

  “至于长生……”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物件,心里却在滴血。

  妈的,这可是“红颜不朽”,下了血本了!这玩意儿在现代,一瓶能换京城一套房!

  那是一个小巧的汝窑天青色瓷瓶,釉色温润如玉,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晕。单是这只瓶子,便已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她将瓷瓶轻轻放在琴边的紫檀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这瓶名为‘红颜不朽’,不知王爷可有兴趣,亲自一试?”

  赵佶的目光,瞬间被那只瓷瓶牢牢吸住。

  他当然听说了雅集轩的事。

  更知道那个在京城交际场里浮沉多年、风韵犹存的红三娘,一夜之间,仿佛年轻了十岁。

  此事早已在京城顶级圈子里掀起波澜。

  无数贵妇名媛暗中打探,却找不到源头。

  原来,源头就在眼前。

  他收回目光,重新审视柳箐月。

  眼中的玩味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全然的凝重。

  这个女人,比他想的更神秘,也更大胆。

  “你的胆子,比本王想的要大。”

  赵佶终于放下琴,坐直了身子。

  那一刻,他身上闲散王爷的艺术气质褪去,一种属于皇室子孙的威压,悄然散开。

  “说吧,你想从本王这里得到什么?”

  他盯着她,

  “钱?还是让本王,帮你摆平李纲那个蠢货?”

  柳箐月笑了。

  图穷匕见,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这场豪赌,赢了一半。

  “王爷,小孩子才做选择。”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钱,我要。”

  “李纲的麻烦,王爷也得帮我平了。”

  她迎着赵佶深不见底的目光,没有退缩。

  “这,就是民女想和王爷谈的生意。”

  “不知王爷……接,还是不接?”

  水榭里一片死寂。

  苏轼站在一旁,手心全是冷汗。

  他活了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胆大的女子,敢这样跟一位亲王谈条件。

  这不是谈生意,这是在胁迫。

  赵佶没立刻回答。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柳箐月,那双丹凤眼微微眯起,像在评估一件稀世珍宝。

  良久,他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没有怒意,反而是一种找到新奇玩具的兴奋。

  “有意思。”

  他伸出手指,叩了叩桌面上的汝窑瓷瓶。

  “实在有意思。”

  他站起身,负手踱了两步,背对柳箐月,声音悠悠传来。

  “你可知,本王不好财物,更好此物。”

  他指向墙上挂着的一幅《雪景寒林图》,“你,可懂画?”

  柳箐月一愣,最后的考验么?

  她定了定神,走到画前。

  画是好画,笔法老辣,意境深远,画出了寒林萧瑟、天地苍茫之感。

  “此画构图奇绝,用墨老道,确是大家手笔。”

  柳箐月先中规中矩地评价。

  赵佶不置可否。

  柳箐月话锋一转:“但民女以为,此画虽好,却少了一点‘人气’。”

  “哦?”赵佶回过头,兴味更浓,“何为‘人气’?”

  “画中山水虽美,却空无一人;画中天地虽广,却死气沉沉。美则美矣,却缺了魂。”

  柳箐月直言不讳,

  “没了人,这山水,便只是一片死物。”

  死物。

  这个词,刺痛了他作为顶级艺术家的自尊,却又让他无法反驳。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苏轼,忽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王爷,学生斗胆,可否借笔墨一用?”

  赵佶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柳箐月,命人取来笔墨。

  苏轼走到案前,提笔蘸墨,沉吟片刻,竟在那幅价值连城的古画留白处,添上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正独自一人,在江边垂钓。

  寥寥数笔,却仿佛点石成金。

  瞬间,整幅画活了!

  萧瑟与死寂被冲淡,化为一种“独钓寒江雪”的孤高与宁静。

  整个画面的意境,陡然提升。

  “好!”赵佶再也忍不住,抚掌大赞,“画龙点睛!当真是画龙点睛!”

  他看向苏轼的眼神,充满激赏:“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苏轼,见过王爷。”

  赵佶的目光在苏轼和柳箐月之间转了一圈,笑容越发意味深长。

  一个敢拿身家性命做生意的奇女子。

  一个能为传世名画点睛的大才子。

  这两人凑到一起,可比他收藏的任何古玩字画,都有意思多了。

  他重新走回主位坐下,拿起那瓶“红颜不朽”,细细把玩。

  “你的生意,本王接了。”

  柳箐月刚要松一口气,赵佶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心头一紧。

  “李纲不过是条仗势欺人的狗,本王挥挥手就能打发。本王接你这生意,可不是为了帮你。”

  他摩挲着冰凉的瓷瓶,眼神穿透柳箐月,看向了某个遥远的地方。

  “本王最宠爱的刘贵妃,病入膏肓,太医已束手无策。”

  他缓缓将目光收回,定在柳箐月脸上,那笑容里再无半分玩味,只剩下冰冷的审视。

  “你这‘红颜不朽’,若能救她,从今往后,整个汴京城你横着走。若救不了……”

  “那你和你这瓶子,就一起给她陪葬吧。”
  http://www.hlys.cc/48713/4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