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潜龙在渊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咸阳东偏殿的侧室,门窗紧闭,寻常宫人不得靠近。室内,一副巨大的大秦疆域图铺陈在中央的地面上,材质已非寻常绢帛,而是由多张特制的厚实秦纸拼合而成,上面以精墨绘制着山川河流、郡县城池。而此刻,这幅地图上,被三种不同颜色的细小旗帜和墨线点缀,显得格外肃杀。靖安司新任负责人,那位面容冷峻名为“玄”的中年人,正手持一根细长木棍,立于图旁,声音低沉而清晰地汇报着。扶苏负手站在他对面,目光随着木棍的移动,在帝国的版图上逡巡。
“殿下,请看泗水郡及砀郡交界,芒砀山区域。”木棍指向那片连绵的丘陵,“根据沛县曹咎的异常、粮秣工具的隐秘流动,以及入山猎户、药农的零星见闻,综合判断,刘季集团的核心秘密据点,应设立于此。此地山深林密,洞穴众多,易守难攻。其目前规模应不大,主要以收纳隐匿人员、储备物资为主,如同潜藏之蛇,盘踞蓄力。”几面黑色的、代表隐匿与渗透的小旗,插在了芒砀山的几个关键入口和推测的据点位置。
“其发展路径,”玄继续道,“扎根基层,笼络胥吏游侠,构建情报与人脉网络;利用制度缝隙,窃取技术人才与资源;于隐秘处建立巢穴,积蓄力量。其威胁在于其隐蔽性与渗透性,难以根除,且其首领刘季,善于伪装,深谙人心,颇具韧性。”
扶苏微微颔首,目光冷冽。刘季走的是“地头蛇”的路子,如同蔓草,看似不起眼,却能在帝国的根基处悄然生长。
木棍随即移向东南,落在会稽郡吴中之地。“再看江东项氏。”地图上,代表武力与扩张的红色旗帜密集地插在吴中城周围,以及几条主要水道和沿海区域。
“项梁以郡兵为壳,行扩充实力的私兵之实。其获取百越柘木,大规模制造强弓硬弩,装备精良,已远超郡兵规制。私造楼船,形制逾格,志在掌控大江,乃至威慑海域。其发展,倚仗江东地利、项氏旧望,以及项羽之勇武,走的是明面割据、武力扩张之路。其威胁,直接而猛烈,如同磨砺爪牙的猛虎,随时可能裂土称雄。”
木棍最后指向旧齐、燕之地,尤其是沿海和北部山区,那里被插上了代表阴谋与未知的蓝色旗帜,线条也更加模糊。
“最后,张良。”玄的语气带着一丝凝重,“其行踪最为诡秘,网络也最为分散。齐地私盐网络时隐时现,与西域胡商带来的硫、硝等矿物关联密切,疑似在进行危险的火药试验,且可能与某种古老的方士巫蛊之术结合,目的不明。北疆‘山中老人’活动区附近的爆破痕迹,几乎可以肯定与之有关。其发展,不依循常理,借助域外资源,钻研危险技艺,行走于阴影与神秘之间。其威胁,难以预测,如同隐藏于迷雾中的毒刃,不知何时会从何处刺出。”
玄放下木棍,总结道:“此三方,刘季潜于九地之下,项氏啸于江东之上,张良游于虚实之间。其势已成鼎足,虽未联通,然皆对帝国构成实质威胁。且……”他顿了顿,“北疆匈奴左贤王部异动频繁,恐将成为搅动此局之变数。若战事一起,此三方必不会安分。”
扶苏沉默地看着地图。黑色的蛇,红色的虎,蓝色的毒刃,以及北方隐约可见的狼烟……帝国的版图之上,潜龙蛰伏,暗流汹涌。他们各自选择了最适合自身特质的道路,在帝国的肌体上,或寄生,或割据,或腐蚀。
他仿佛能看到,沛县芒砀山的阴影中,刘季正在编织着他的关系网;吴中的校场上,项羽在演练着他的江东子弟;齐地的废墟里,张良在调试着他那危险的“玩具”;而北疆的风雪中,匈奴的铁骑正在集结。
这不是简单的叛乱,而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挑战,考验着帝国不同的应对能力。肃清渗透,需要精细的吏治与无孔不入的监察;镇压割据,需要强大的军力与精准的打击;防范阴谋,需要前瞻的洞察与果断的扼杀。
“潜龙在渊……”扶苏低声重复着这个词。这些潜龙,尚未到飞龙在天之时,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帝国权威的持续削弱和挑战。
他抬起头,目光恢复锐利:“继续监控,深挖细节。刘季的据点,务必查明具体位置与人员构成。项氏的军械打造与楼船建造,摸清其工坊与船坞所在。张良的网络与试验,不惜代价,找到其核心人物与试验场所。同时,严密注意此三方之间任何可能的接触迹象。”
“诺!”玄躬身领命。
“传令北疆蒙恬,匈奴异动,朕已知之。令其加强戒备,稳守反击,锐士营小队渗透计划,可按韩信之策,择机试行。另,将此项氏私造军械楼船之情报,抄送蒙恬,使其知晓关东局势之复杂。”
“遵命!”
玄退下后,扶苏独自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久久未动。
帝国的阴影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压力如山。但他知道,恐慌与急躁毫无意义。他必须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冷静地审视全局,调动手中的每一个棋子——天工苑的科技、新政的推行、忠诚的军队、舆论的引导,去应对这多方位的挑战。
潜龙已现,风云将起。他需要做的,便是在风暴来临之前,将帝国的根基打得更牢,将手中的利刃磨得更快。
http://www.hlys.cc/48793/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