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被坑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十一月底的华北,已是初冬景象,树木凋零,空气中带着凛冽的寒意。但李卫国的归来,让这个小家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暖意。

  风尘仆仆的李卫国,脸上虽然带着长途旅行的疲惫,但眼神却比离家时更加明亮、深邃,仿佛装下了整个太平洋的波涛和三个国家的见闻。晚饭时分,家里的餐桌格外丰盛,李卫国的妻子做了他最爱吃的几个菜。饭桌上,李卫国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绘声绘色地给妻子和儿子讲述起这次历时近一个月的海外考察经历。

  “哎呀,你们是没看到啊!”李卫国夹了一筷子菜,语气里满是惊叹,“那小日本儿的工厂,干净得吓人,地板都能照出人影来!那些机器,啧啧,真是精巧!还有韩国,三星那个芯片工厂,好家伙,那简直不像是在地球上的地方,全是机器人、机械臂在干活,光刻机就那么‘唰唰’地,比印钞机还厉害,芯片就像流水一样出来,可那价格,贵得吓死人!”他感慨地摇头,“咱们国内那些电子厂,吭哧吭哧组装半天,赚的那点钱,跟这一比,真是九牛一毛。”

  他特别看了李正阳一眼,带着赞许和一丝后怕:“儿子,这回可真多亏了你!要不是你一再强调,非得盯着他们的核心技术,盯着上游的设计和制造,我们可能真就被他们糊弄过去了,尽给我们看些边角料,或者想着把快淘汰的生产线卖给我们。这一趟,算是真正看到了差距,也看到了门道在哪儿!”

  李正阳听着父亲的讲述,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一方面,他欣喜于自己的“提醒”似乎真的起到了作用,帮助国家的考察团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或许能因此让产业升级的步伐更快一些。另一方面,他更高兴的是看到父亲的变化——那个曾经有些固执、视野难免局限于单位和国内的父亲,如今眼界大开,对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和商业模式有了直观而震撼的认识,这种思想上的冲击和解放,其价值难以估量。

  李卫国还从行李里掏出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递给李正阳:“喏,给你带的,美国最时兴的玩意儿,叫ipod。我看那边好多年轻人都用这个听音乐,方便得很。”

  李正阳接过盒子,里面正是那台经典的ipod。他确实早就想买一台,却总被各种事情耽搁而忘了。此刻拿到父亲漂洋过海带回来的礼物,“谢谢爸!这个我很喜欢。”

  几天后,李正阳接到了来自沪海银河期货的电话。对方的语气比以往更加恭敬,邀请他务必前往沪海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主要是沟通第一阶段的投资操作已经顺利完成平仓,需要共同核对收益,并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李正阳心中了然,他估算的数字恐怕会非常惊人。这次,他没有再让父亲陪同。一方面,他担心巨大的收益数字会让父亲难以承受,引发不必要的担忧和追问;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过早向父母完全暴露自己真实的财产状况,这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方式。

  于是,他找了个借口,说是学校导师介绍了一个沪海的学术交流活动,需要去几天。在说服了父母后,他独自一人登上了前往沪海的火车。

  列车呼啸南下,窗外的景色由北方的苍凉逐渐变为江南初冬的依旧蕴藏着绿意的景象。李正阳的心情平静中带着一丝期待。抵达沪海后,他并没有直接去期货公司,而是先与提前约好的律师团队碰了头。这支小型但精干的团队,将负责确保此次会面在法律层面的严谨,并协助李正阳理解复杂的财务文件。

  在律师的陪同下,李正阳再次踏入了那座熟悉的、象征着资本力量的银河期货大楼。这一次,他的身份已然不同,不再是跟随父亲来见世面的年轻人,而是手握巨量资金、刚刚完成了一场惊人交易的、真正的客户。

  银河期货总部大楼的顶层,与楼下常规的营业区域判若两个世界。走廊铺着厚厚的地毯,墙壁上挂着抽象派的油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低调而昂贵的香氛。两位容貌出众、气质干练的前台小姐,带着无可挑剔的职业微笑,将李正阳引至一扇厚重的红木双开门前。

  门被轻轻推开,里面的景象让李正阳脚步微顿。

  这并非他上次来时那个精致的小型会客室,而是一个足以容纳数十人的大型会议室,气派非凡。椭圆形的长条会议桌旁,几乎坐满了人,清一色的深色西装,领带一丝不苟,个个神情精干,气度不凡。他们显然是银河期货的核心管理层以及各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

  就在李正阳踏入会议室的一瞬间,没有任何预兆,这群平日里在金融圈叱咤风云的精英们,竟然齐刷刷地站了起来,脸上洋溢着绝非客套的、发自内心的热情笑容,紧接着,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响彻整个会议室。

  李正阳微微一怔,随即了然。这掌声,不是给一个年轻客户的礼貌,而是献给一座活生生的、行走的“金矿”。眼前这个看似青涩的少年,用他那份近乎预言般的报告,为他们指引了一条通往巨额财富的康庄大道,让他们在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不仅毫发无伤,反而赚得盆满钵满。这掌声里的感激和兴奋,是赤裸而真实的。

  他很快恢复了平静,在众人瞩目下,从容地走到主位旁边预留的位置上坐下。律师团队则在他侧后方落座。

  会议正式开始。银河期货的cEo魏大勋首先起身,做了一番官方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高度赞扬了李正阳“卓越而富有远见的投资眼光”,称这次合作是“银河期货与国际顶尖视野的一次成功对接”,并代表公司向李正阳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接着,由风控、交易、结算等部门的负责人轮流上台,通过ppt展示这段时间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辉煌战绩。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复杂的K线图、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收益曲线。整个过程专业、严谨,细节丰富。

  李正阳安静地听着,手指偶尔在桌面上轻轻点动,心中快速计算和核对。从汇报来看,整体操作基本遵循了他当初规划的框架,主要集中在对贵金属期货和与美国次贷危机直接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的做空上,成果也确实斐然。

  然而,随着汇报的深入,一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偏离”和语焉不详之处,让李正阳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敏锐地意识到,银河期货,或者说其背后的国际资本,绝不可能如此“老实”。

  首先,是杠杆的运用。他当初的建议相对保守,充分考虑到了风险和国内资本出海的实际难度。但银河期货的汇报数据隐约显示,他们动用了远超他建议倍数的惊人杠杆,将做空的规模和力度放大了数倍不止。这固然带来了超额的利润,但也意味着他曾暴露在数倍于预期的风险之下——当然,对方肯定不会提及这点。

  其次,也是更关键的一点,李正阳当初因为操作复杂性和国内政策限制,有意规避了对一些更深层次、更复杂的次贷衍生工具的直接做空。但以银河期货及其背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能量和贪婪,他们怎么可能放过这些隐藏在冰山之下、毒性更强、赔率更高的“肥肉”?

  李正阳几乎可以肯定,银河期货必定动用了其他离岸账户或关联马甲,大规模介入了这些他未曾明确建议、但利润更为恐怖的高风险领域。而所有这些“额外”的收益,自然被巧妙地排除在了与李正阳的利润分成协议之外。

  ‘玩这种文字游戏……’李正阳心中明了,却并未动声色。他清楚,这就是资本的游戏规则。自己目前羽翼未丰,缺乏独立的国际操作渠道和强大的后台,与银河期货这样的巨鳄合作,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合同白纸黑字,只约定了针对“建议范围内”操作的分成。对方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操作便利,去赚取合同外的钱,哪怕他心知肚明,也无可奈何。现在跳出来指责,不仅拿不到钱,反而会破坏合作关系,得不偿失。

  ‘实力…还是实力不够啊。’李正阳压下心头的一丝不快,告诫自己必须隐忍。现在还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能拿到合同约定的那份,已经是一笔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巨款了。当务之急,是顺利拿到这笔钱,并思考如何利用它作为下一步发展的基石。

  汇报终于结束,魏大勋笑容满面地看向李正阳:“李生,以上就是我们第一阶段操作的整体回顾。相关收益已经完成清算,具体数字和分成细节,我们稍后可以到小会议室进行最终确认。您看如何?”

  李正阳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符合他年龄的、略带腼腆却又沉稳的微笑,点了点头:“好的,魏总,有劳了。”

  他知道,真正的数字,即将揭晓。而那笔即将注入他账户的巨额资金,将为他接下来的布局,提供前所未有的动能。暂时的隐忍,是为了将来更有力的博弈。

  接下来的几天,进入了紧张而繁琐的收益核算环节。银河期货组建了庞大的专业团队,与李正阳带来的律师和会计师们一起,在封闭的会议室里,对着堆积如山的交易记录、结算单和国际市场数据,进行逐笔核对。

  收益主要分为两大块,而这两块之间的巨大反差,让李正阳心中那杆秤越来越清晰。

  第一部分:贵金属期货做空。

  这一块的账目相对清晰。以黄金为例,从李正阳建议做空时接近每盎司1000美元的高位,到平仓时已跌至625美元左右,跌幅约37.5%。银河期货在操作上确实大胆,动用了高达20倍的杠杆,将实际收益率放大到了惊人的750%左右。最终核算下来,仅贵金属期货这一项,银河期货及其背后的国际资本就斩获了约8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按照协议,李正阳可以分得其中的两成,也就是16亿美元。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第二部分:信用违约互换(cdS)等次贷衍生品做空。

  这一块的账目就显得有些“模糊”和耐人寻味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全球金融海啸中,真正的暴利源泉在于对次贷相关衍生品的做空。cdS的利润率可以达到百倍甚至更高,这是一个创造金融传奇的领域。

  根据银河期货提供的“有限”数据,他们声称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按照李正阳报告提示的方向,“谨慎”布局了一些cdS头寸,最终在雷曼兄弟破产等事件引爆危机后平仓,实现了约130亿美元的总利润。

  但这个数字,在李正阳和他的会计师团队看来,极其不正常,甚至可以说是“缩水”严重。

  “李生,”一位资深会计师趁着休息间隙,皱着眉头低声对李正阳说,“这数据有问题。cdS的杠杆效应和赔率极其恐怖,理论上,用与贵金属期货同等规模的本金,即便只用10倍杠杆,在百倍赔率下,收益也应该是千亿美元级别。现在他们给出的全球总利润才130亿,这……这明显是把最肥的交易挪到我们看不到的账户里去了。”

  李正阳平静地点了点头,他早就料到了。银河期货,或者说其背后的苏格兰皇家银行,怎么可能老老实实把所有cdS的暴利都放进这个合作的盘子里分给他两成?他们肯定动用了大量的关联马甲和离岸工具,将绝大部分超额的、难以想象的利润转移走了,只留下一个“看起来仍然很可观”,但实则严重缩水的数字来应付协议。

  银河期货方面,尤其是负责具体对接的徐主管,对此似乎有恃无恐。他脸上始终挂着职业化的笑容,言语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敲打意味。

  “李生,恭喜啊!”徐主管在一次核对间隙,端着咖啡走到李正阳身边,语气轻松地说,“年纪轻轻,就凭借独到的眼光,赚到了普通人几十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真是英雄出少年!未来不可限量啊!”

  这话表面是祝贺,潜台词却再明显不过:年轻人,拿到这几十亿美元就该知足了,别太贪心,有些东西不是你现在能碰的,深究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李正阳抬起头,看着徐主管那张精明世故的脸,脸上露出一个符合他年龄的、甚至带着点“懵懂”的微笑:“徐总过奖了,都是贵公司操作得力,我只是提了点不成熟的建议而已。”

  他心里明镜似的,一点也没有动怒。实力的绝对不对等,使得愤怒和抗议毫无意义,只会显得幼稚。他现在就像一只意外发现了金矿却无力独自开采的狐狸,能靠着指引从强大的狮子口中分到一块不小的肉,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再去觊觎狮子藏起来的更大宝藏,那就是自寻死路。

  ‘忍一时,风平浪静。’李正阳在心中默念。他现在需要的是这笔启动资金,而不是一场注定失败、还会暴露自己的争端。这笔钱,将是他未来撬动更大局面的第一根,也是最关键的一根杠杆。今天的隐忍,是为了明天更有底气的博弈。这笔帐迟早要拿回来!

  经过数天反复的核对、争论和最终的妥协,最终的收益分成方案终于敲定。

  银河期货方面宣布,基于此次成功的合作,李正阳先生最终应得的利润分成,为36亿美元。

  这个数字,整合了贵金属期货的16亿美元和经过“技术处理”后的cdS等衍生品收益分成20亿美元。它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李正阳瞬间跻身全国顶级富豪的行列(如果公开的话),但对于知道内情的人来说,这无疑是被严重“克扣”后的结果。

  李正阳在最终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神色平静,无喜无悲。他知道,与银河期货的第一次大规模合作,至此画上了一个看似圆满、实则留有巨大伏笔的句号。他拿到了巨额的现金,也深刻地领教了国际金融资本的贪婪和手腕。

  下一步,就是如何让这笔巨款,在即将到来的更大时代浪潮中,发挥出超越其本身价值的力量。

  巨额的收益分成数字确定后,一个更加现实且棘手的问题立刻摆在了面前——资金如何划拨?

  36亿美元,这是一个足以惊动任何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庞大数字。如果试图将这笔资金直接从海外一次性汇入李正阳在国内的个人或公司账户,无异于天方夜谭。这不仅会立刻触发国内严格的反洗钱监控警报,引来监管部门的彻查,即便尝试通过官方的境外直接投资(odI)备案渠道,也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审批流程,并且,最关键的是,如此巨额的境外收益汇回,将产生一笔天文数字般的个人所得税,这是李正阳绝对无法接受也是不必要的损耗。

  会议室里,双方的律师和财务专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密集的磋商。

  “李生,资金规模太大了,直接入境完全不现实。”李正阳的首席律师推了推眼镜,低声向他解释着各种限制和风险。

  银河期货的徐主管此刻倒是显得颇为“通情达理”和配合。毕竟,在核心利润分配上他们已经占尽了便宜,在技术操作层面提供一些便利,既算是“售后服务”,也是一种维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姿态,为未来可能的继续合作留有余地。

  经过几轮专业讨论,一个兼顾安全性、合规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被敲定:

  1. 设立离岸架构,资金主体滞留境外: 由银河期货利用其丰富的国际资源和人脉,协助李正阳在金融自由港——港岛和淡马锡两地,快速注册成立数家不同用途的离岸特殊目的公司作为壳公司。这36亿美元中的绝大部分(约35亿美元左右),将直接注入这些离岸公司的账户中。这些离岸公司股权结构复杂,最终受益所有人(Ubo)信息高度保密,可以有效规避不必要的监管视线,并为未来的全球投资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和税务优化空间。

  2. 小额资金合规入境: 考虑到李正阳在国内仍需要一定的资金用于日常运作、投资启动以及个人生活,银河期货承诺,通过其自身的合规渠道(例如利用贸易项下、服务贸易支付或经过设计的qdII\/qFII等合规路径),在分批、限额的前提下,为李正阳在国内划拨相当于数亿人民币的资金。这笔钱虽然与总收益相比只是零头,但在2008年的国内,已经是一笔足以支撑起大规模实业投资的巨款,且入境方式相对稳妥,不易引起过度关注。

  3. 专业管理支持: 银河期货还表示,可以为其引荐国际顶尖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负责这些离岸资产的日常管理、保值增值以及合规的跨境调度。

  这个方案,等于将李正阳的财富主体“悬挂”在了国际金融体系的避风港内,既保全了资产,又为未来的运作留下了巨大的腾挪空间。而少量资金的入境,则解决了他眼前的实际需求。

  李正阳对这套方案表示认可。他深知,在自身羽翼未丰之时,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并且将最核心的资产置于监管更宽松、更国际化的环境中,是最明智的选择。他甚至主动提出,可以将部分离岸资金继续委托给银河期货旗下的国际对冲基金进行管理,以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徐主管见李正阳如此“上道”,不仅没有在之前的利润分配上纠缠,反而在资金安排上表现得如此配合和专业,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几分。他再次热情地表示,银河期货将全力协助完成所有离岸架构的搭建和账户开设工作,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地到位。

  “李生请放心,这些手续对我们来说都是常规操作,一定会处理得妥妥当当。”徐主管保证道。

  至此,这笔震惊世界的做空收益,终于从纸面上的数字,进入了实质性的落袋阶段。李正阳的财富版图,悄然间完成了一次从国内到全球的惊人跨越。他的舞台,将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这一切,都在静默中完成,除了极少数核心参与者,外界无人知晓,一个庞大的资本帝国,已经悄然萌芽。
  http://www.hlys.cc/4881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