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唐案奇录:法医娇娘与铁面县令 >第67章 星图勾连汉宫烬,墨玉残纹引泗波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7章 星图勾连汉宫烬,墨玉残纹引泗波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澄心苑午后的宁静被那幅诡异的星图彻底打破。石案上,坚韧的羊皮卷宗铺展开,上面用朱砂、银线勾勒的星辰轨迹繁复得令人目眩,几颗被金色标记放大的星辰扭曲排列,赫然构成那令人心悸的“归藏”符号雏形!高力士带来的消息更如同冰水浇头——“钦天监博士言,此星图所示方位,非今世星官体系,其中几颗金标星辰,按推算…不应存于现世天穹!”

  不应存于现世天穹!

  沈砚和林岚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惊涛骇浪。沈砚昏迷时那血海白骨祭坛、冰冷巨瞳的幻象,再次无比清晰地冲击着神经。难道那并非纯粹的幻象,而是某种…跨越时空维度的投影?这“归藏”邪力,竟与天外星辰有着如此诡秘的联系?

  “高公,此物至关重要!” 沈砚压下心头的惊悸,声音沉凝,“李林甫将此图与寻常书信账册分藏,足见其对此图的重视程度远超他物!此图,恐怕是‘归藏’组织内部用以沟通、定位,乃至…进行某种仪式的核心秘钥!”

  “少卿所言极是。” 高力士点头,“老奴已命人将此图严密看管。少卿署理此案,陛下有旨,凡有所需,内侍省、大理寺、乃至金吾卫档案库,皆可调用。”

  “当务之急,是破译此图!” 林岚的目光如同探针,仔细扫过星图的每一个细节,“这些标记的星辰名称,用的是何种文字?钦天监可有人识得?”

  高力士摇头:“博士言,此文字形似上古鸟虫篆,却又糅杂了更古老的图腾变体,晦涩难懂,非今人能解。只勉强认出其中几个反复出现的字符,似乎与方位、祭祀有关。”

  破译文字线索受阻。沈砚的目光却落在星图边缘,那些用细密小字标注的、类似批注的痕迹上。这些字迹并非绘制星图所用的朱砂银线,而是墨色,略显潦草,似乎是后来添加的笔迹。其中一行墨色小字,笔锋遒劲,透着一股独特的韵律感,引起了沈砚的注意。

  “‘观星于灵台之墟,见荧惑守心,其芒赤金,异于常轨,疑与图谶所载‘秦火未尽’之兆相合…张平子如此存疑。’” 沈砚一字一句地念出,眼中精光爆射!“张平子?!是张衡!汉顺帝时的太史令张衡!”

  “张衡?!” 林岚和高力士同时惊呼!

  “不错!张衡字平子,精通天文历算,制浑天仪,着《灵宪》,乃一代大家!” 沈砚的声音带着激动,“他竟也见过类似的星图?并留下了批注!‘灵台之墟’…当指东汉洛阳灵台遗址!‘荧惑守心’…荧惑星(火星)停留于心宿(天蝎座),古来视为大凶之兆!但他看到的‘荧惑’,光芒竟是‘赤金’之色,异于常轨!更关键的是,他将此异象与‘秦火未尽’之兆联系在了一起!”

  玉龟背上的刻字——“秦火未尽,汉宫余烬”——瞬间浮现在三人脑海!

  “线索连上了!” 林岚几乎要跳起来,“张衡在汉宫灵台遗址观测到异常星象,怀疑与‘秦火未尽’有关!而‘秦火未尽’,很可能就是指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并未被彻底销毁的、记载着‘归藏’邪力秘密的某些禁书或器物,在汉宫之中仍有留存或传承!李林甫得到的这幅星图,或许就源自汉宫!‘归藏’组织的根系,竟可追溯到秦、汉!”

  这推断如同闪电,瞬间照亮了迷雾的一角!

  “张衡的批注是‘存疑’,” 沈砚的思维飞速运转,捕捉着每一个细节,“说明他也未能确定。但他将异常星象与‘秦火未尽’联系,并录于这幅来历神秘的星图之上,必有深意!‘图谶所载’…他提到的‘图谶’,是指哪一部?是否还存于世?”

  高力士立刻道:“老奴即刻命人去查!汉宫图谶典籍,虽经战乱散佚,但宫中秘库或世家大族藏书楼中,或有残卷留存!”

  “还有‘灵台之墟’!” 林岚补充道,法医的勘察本能让她更关注实地,“张衡是在灵台遗址观测到的异象!那里是否还遗留着什么?与这幅星图,或者与‘归藏’相关的蛛丝马迹?洛阳虽远,但若有必要…”

  “洛阳…” 沈砚沉吟,目光再次落回星图。他的手指沿着那几颗构成“归藏”符号雏形的金色星辰轨迹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星图右下角一处不起眼的、用墨笔圈出的小小区域。那里并非星辰标记,而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形似断裂龟甲的符号,旁边同样有一行墨色小字标注,笔迹与张衡的批注同源:

  “‘墟下三尺,墨玉半珏,纹路相悖,似为钥引…惜乎残缺,难窥全貌。’”

  “墟下三尺,墨玉半珏!” 沈砚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激动,“张衡不仅在灵台遗址观测星象,他还发现了东西!就在遗址地下三尺之处!一块断裂的墨玉!上面有‘纹路相悖’的图案!他怀疑那是开启某处的‘钥引’,可惜只有一半!‘纹路相悖’…‘悖’…” 他猛地抬头看向林岚,“林姑娘,你看这描述,像不像…”

  “像不像我们手中这块玉龟背,和那邪骨符号的关系?!” 林岚瞬间明悟,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守护与侵蚀,本就是相悖的力量!张衡找到的那半块墨玉,其上纹路,极有可能就是与“归藏”符号相对立的守护纹路!或者说,是另一件散佚的守护“九器”的残片!

  “钥引…残缺…” 沈砚迅速理清思路,“张衡认为那半块墨玉是钥匙,但残缺不全,无法使用。他将此发现同样记录在这星图之上!那么,另外半块在哪里?他是否留下了寻找的线索?或者…那半块墨玉,后来落入了‘归藏’手中?”

  高力士立刻道:“老奴即刻加派人手,一面追查张衡提到的‘图谶’典籍,一面密令洛阳留守,暗中探查灵台遗址!若张衡所记无误,那‘墟下三尺’之物,或尚存于世!”

  “高公且慢!” 林岚突然开口,她的目光死死盯着星图上那个墨笔圈出的、标记着“墨玉半珏”的位置,又迅速扫过整个星图的金色标记,最后落在羊皮卷宗本身的边缘,“沈大人,高公,你们看这里!”

  她指着羊皮卷宗靠近断裂边缘处,一个极其微小的、用同样墨色点出的标记。那标记并非星辰,而是一个更小的、形似水滴的符号,旁边同样有一行几乎被磨损殆尽的蝇头小字,勉强可辨:

  “‘…水沉之…泗…’”

  “水沉…泗?” 沈砚皱眉思索,“‘泗’…泗水?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泗水?秦始皇捞鼎未果的泗水?”

  “还有‘水沉’!” 林岚的语速加快,带着法医对细节的敏锐,“是指沉入水中?还是指某种以水为媒介的封存方式?张衡的墨玉发现于‘墟下三尺’,是土中。而这‘水沉之泗’,显然指向水下!泗水!”

  一个更大胆的推测在她脑中成型:“沈大人,高公!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张衡当年找到的那半块墨玉,只是其中一部分线索?另外半块墨玉,或者与那‘钥引’相关的其他关键之物,并非在土中,而是…在泗水之下?!所以他才在星图边缘标记了‘水沉之泗’!这幅星图,不仅是星象图,更可能是一幅…指引寻找散佚‘九器’的藏宝图!而李林甫,或许只破解了其中关于星象或汉宫的部分,对这‘泗水’之秘尚未参透,或者…还未来得及去寻找!”

  “藏宝图!” 高力士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星图的目光充满了震撼。沈砚亦是心潮澎湃!这推断合情合理!张衡将观测到的异常星象、发现的墨玉残片、以及推测的“泗水”线索,都秘密标注在这幅可能源自更古老传承的星图之上!这幅图的价值,远超想象!

  “泗水…” 沈砚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案,目光锐利如鹰隼,“秦始皇二十八年,于泗水捞周鼎未果,此乃史载。传说周鼎象征天命,九鼎更是九州神器…玉龟背刻‘周鼎沉沙,九器散佚’…‘九器’…难道指的就是失落散佚的九鼎?或者…与九鼎相关的‘九器’?这‘归藏’邪力,竟与失落的上古神器有关?!”

  线索如同被点亮的星辰,一颗颗串联起来,指向一个深不可测、贯穿古今的巨大漩涡!

  “高公,” 沈砚当机立断,“追查张衡提及的‘图谶’和洛阳灵台遗址,刻不容缓!同时,请密查所有与‘泗水’、‘周鼎’相关的古籍记载、地方志异、乃至民间传说!特别是秦始皇泗水捞鼎前后的详细记录,以及后世是否还有人在泗水有所发现!任何蛛丝马迹,皆不可放过!”

  “老奴明白!” 高力士肃然领命,小心地收起那卷承载着惊天秘密的羊皮星图,“此图关系重大,老奴亲自保管。一有消息,即刻禀报少卿与林供奉!”

  高力士匆匆离去。澄心苑再次安静下来,但空气中涌动的暗流却比之前更加汹涌。石榴花依旧开得热烈,池水依旧潺潺,但沈砚和林岚的心境已截然不同。

  “泗水…” 林岚望着庭院一角,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投向那遥远的东方大河,“看来,我们的下一个‘休养’之地,可能要换到水边了。” 她语气带着一丝调侃,眼底却燃烧着属于法医和探索者的熊熊火焰。

  沈砚拿起石几上早已凉透的茶,抿了一口,苦涩中带着回甘。他看向林岚,深邃的眼眸中映着跳跃的阳光和她清亮的眼神,那份并肩作战、抽丝剥茧的默契与情愫,在巨大的谜团面前,反而变得更加清晰而坚定。

  “水边也好。” 他放下茶杯,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正好试试,林姑娘的‘法医奇技’,在水下…能有何等作为。” 一丝极淡的笑意,在他唇边漾开。
  http://www.hlys.cc/48830/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