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沙场点兵,锐气已成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当夜幕降临,水寨并未陷入沉寂。最大的“教室”——原来的聚义厅,如今挂上了木板(吴刚让后勤营用是石灰混合树胶制作了原始粉笔),点燃了多盏油灯。没有执勤任务的士卒,以连为单位,轮流前来上课。
课程主要是两项:识字和思想教育。
识字由李严、黄忠、张仲景等稍有文化的人负责,从最简单的数字、天地人、自己的名字开始教起。对于绝大多数是文盲的士卒来说,握笔比握锄头还难,歪歪扭扭的字迹常常引得哄堂大笑。但没有人轻视这件事。
主公说了,识字才能明理,才能看懂军令,才能有更好的前途。而且,识字快、作业完成好的,也能奖励公分!比如王石头每晚都学得极其认真,他用木棍在地上反复练习,手指磨破了皮也不在乎。
思想教育课则通常由吴刚亲自主持,或者由李严等人根据吴刚定下的基调宣讲。
内容不再是第一次那样激烈的辩论,而是更系统地阐述“劳动创造价值”、“官兵平等(吴刚强调军官是责任更大,而非人上人,并废除了下跪礼,水寨士兵只需要敬礼就行。)”、“我们为何而战(为天下劳动者争一个太平世道,而非为某个人争天下)”等道理。
“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根筷子,只有团结起来,听从指挥,才能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的军队,就像一个大熔炉。进来的无论是铁、是矿渣,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去除杂质,最终成为一块块好钢!训练苦,纪律严,就是为了去掉我们身上的‘杂质’,让我们成为真正的钢铁战士!”
这些道理,伴随着日复一日的训练、劳动和生活,逐渐深入人心。士兵们开始不再仅仅为了军饷和土地而奋斗,一种模糊但真切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开始滋生。
他们觉得自己参与的不是简单的当兵吃粮,而是在建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新世界,自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经过钱粮的不断投入,三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水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营区整齐划一,田亩阡陌纵横,厂房里叮当作响,士卒们精神饱满,进退有据。
秋高气爽,巴郡水寨新建的、足以容纳数千人的宽阔校场上,旌旗招展,人声鼎沸。经过近三个月近乎脱胎换骨般的整训,吴刚主导的水寨第一届比武大会,终于拉开了帷幕。这不仅是一次检验训练成果的盛会,更是凝聚军心、激发血气的关键一环。
大会项目繁多,涵盖了团队与个人、军事与技能各个方面:
·团队赛: 以营为单位,进行改良版鸳鸯阵对抗、武装负重接力(需全副竹甲装备穿越障碍)、以及团队泅渡。
个人赛: 骑术、箭术、个人勇武。
技能赛: 暗影队的潜伏、侦察与刺杀技巧比拼;医务营的伤情辨识、急救速度考核;后勤营工匠、铁匠的制作工艺与效率竞赛。
奖励之丰厚,更是让所有人心头火热!吴刚当众宣布,优胜者除了获得大量“公分”外,还将得到他从“仙界”带来的神秘奖励——晶莹剔透、蕴含特殊能量的“灵米”,以及香气扑鼻、能强健体魄的“妖兽肉”!这些只存在于传说中之物,如今竟有机会获得,瞬间点燃了全场所有人的激情。
士兵们都相传,吴刚赏赐的米和肉是仙界之物,传闻陈晓之前都打不过王铁牛,但是跟着主公去了一趟洛阳,得到灵米赏赐,竟然回来就能与王铁牛战得不相上下,这个传闻在水寨中越传越扩张,有的相传这个灵米甚至能延年益寿。
总之水寨士兵对吴刚的这次赏赐的都异常重视。
团队赛:协作的较量
团队赛首先开始。改良鸳鸯阵对抗是重头戏,校场上用石灰划出了区域,模拟狭窄地形。
黄忠的第一营,阵型严谨,如磐石不动。盾牌手格挡稳健,狼筅兵挥舞起来,枝桠茂密,有效地干扰了对手的视线和进攻路线,长枪兵则从缝隙中精准刺出,进退有据。他们凭借无懈可击的配合,一路稳扎稳打,率先锁定了一个优胜名额。
甘宁的第二营,风格则截然不同。他们更注重机动和突袭,鸳鸯阵在他们手中少了几分厚重,多了几分凌厉。甘宁甚至亲自下场指挥一个小队,利用水军特有的灵活步伐,不断变换阵型方位,寻找对手弱点,一旦发现破绽,便如饿虎扑食般猛攻,其凶悍迅捷的打法,引得观战士卒阵阵喝彩,也成功夺下一席。
沙摩柯的第三营,则将蛮兵的悍勇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阵型算不上最标准,配合也偶有疏漏,但那股一往无前的气势却弥补了许多。沙摩柯咆哮着顶在最前,狼筅在他手中仿佛成了攻城锤,往往强行破开对手的防御,后续长枪兵便一拥而上。这种蛮横的打法,让不少对手未战先怯,最终也让他们挤进了团队赛前三。
台下观战的士卒们议论纷纷:
“看!还是黄老将军的第一营稳啊!像座山一样!”
“甘将军的第二营太猛了!这要是水上,谁是对手?”
“沙摩柯将军的兵真是不要命!看着都吓人!”
团队赛不紧培养了班级团队协作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比如王石头所在的第一营某班,在团队对抗中也表现出色,虽未能代表全营出战最终决赛,但他们默契的配合赢得了黄忠的亲自表扬,让王石头和班里的兄弟激动不已,深感平日苦练没有白费。
个人赛:勇武的绽放
个人赛更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箭术场上,黄忠挽弓搭箭,箭如连珠,百步之外的箭靶红心被一一洞穿,甚至有一箭直接射穿了前一支箭的箭杆,其神乎其技,引得满场震天喝彩,无人能望其项背。老将军抚须而立,气定神闲,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骑术比赛因马匹有限,参赛者不多,但甘宁凭借其精湛的控马技术,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拔得头筹,展现了其“锦帆”之名不仅限于水上。
http://www.hlys.cc/48934/1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