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穿越成为不朽行走 >第61章 公审立威,民心归附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1章 公审立威,民心归附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义军的公告。

  这绝不仅仅是一纸冰冷的公告,更是他吴刚,为自己,也为这支诞生于草莽、渴望在这乱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队伍,划下的不容逾越的血色红线,是立足之本,是发展之基,是区别于其他军阀流寇的灵魂所在!

  三日后,午时将至,临沅城中心菜市口。

  这片平日里的市井喧嚣之地,今日气氛截然不同。尽管义军士兵们提前净街清场,但闻讯而来的百姓依然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将菜市口围得水泄不通。维持秩序的士兵们手持长枪,组成人墙,竭力控制着场面。

  高台之上,吴刚并未亲自监斩,而是由沙摩柯坐镇,甘宁负责全场警戒。但这并不影响百姓们的热情。当披头散发、身着囚服、背上插着亡命牌的吴文渊、刘秉德以及其他几名主要从犯,被凶神恶煞的刀斧手押解上台时,台下瞬间如同炸开了锅!

  “打死这些丧尽天良的狗贼!”

  “还我女儿命来!”一个老妇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试图冲破士兵的阻拦。

  “吴文渊!你强占我家田产,逼死我父亲,你也有今天!”

  “刘秉德!你勾结人牙子,拐卖了多少好人家的女子!天杀的啊!”

  “杀了他们!为屈死的冤魂报仇!”

  怒骂声、哭嚎声、诅咒声、欢呼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汹涌的波涛,冲击着高台,也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烂菜叶、臭鸡蛋、甚至小石块,如同雨点般从人群中飞出,砸向台上那几名面如死灰、浑身颤抖的囚犯。积压了不知多少年的怨恨与愤怒,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负责宣读罪状的文书,几乎是吼叫着,才勉强让声音盖过现场的喧嚣。每念出一条罪状,台下的声浪便高上一分。群情沸腾,怒吼声直冲云霄!

  “斩!”

  “斩!”

  “斩!”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第一声,随即这简单的字眼便汇成了整齐划一、山呼海啸般的请命声!声音中充满了血泪的控诉和对正义的极度渴望。

  午时三刻,监斩官沙摩柯猛地将手中的火签令箭掷于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时辰到!行刑!”

  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刽子手,举起手中雪亮的鬼头大刀,在正午刺眼的阳光下,划出一道冰冷的光芒!

  “噗嗤!”

  “噗嗤!”

  利刃砍断脖颈的沉闷声响,鲜血如同喷泉般激射而出,染红了高台!几颗头颅滚落在地。

  刹那间,整个菜市口出现了极短暂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随即——

  “嗷——!!!”

  “苍天有眼啊!”

  “青天大老爷!吴将军青天!”

  “义军万岁!”

  经此一役,临沅城的百姓,对于这支刚刚入主、名为“义军”的队伍,有了截然不同的、全新的认识。他们不再仅仅是“破城者”,更是“复仇者”和“执法者”。

  吴刚的名字,连同他那铁血与怀柔并济的手段,如同这菜市口喷洒的鲜血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临沅居民的心中。

  吴刚智取临沅!这座武陵郡的郡治,囤积着曹寅几乎全部家底和希望的重镇,就这样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改旗易帜。

  城中原先依附于曹寅的死党世家,在亲眼目睹了吴、刘两家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家产充公、家主下狱之后,所有的侥幸心理和暗中串联的小动作都瞬间收敛。

  他们或许心中仍有不甘与怨恨,但至少在明面上,再无人敢轻易挑战吴刚的权威,城内原本暗流涌动的局势,暂时被强力压制了下去。

  城内的秩序在铁腕与怀柔并施的政策下,已初步恢复。

  街道上,巡逻的义军士兵虽然衣甲依旧显得有些杂乱,甚至不少人还穿着缴获的、不甚合身的官军号衣,与一周前那支在公安城下苦苦挣扎、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溃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缴获的巨额钱粮军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让吴刚有了迅速扩充实力、稳固根基的资本。

  这几日经粗略统计,原本萨摩耶带来的积蓄、攻破临沅缴获的府库物资、再加上抄没吴刘两家的惊人所得,吴刚现在能够直接支配的现钱就接近三百万之巨,粮食更是达到了五万石以上!这是一笔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役的雄厚资源。

  吴刚并未将这些财富深锁库中,他深知“财散人聚”的道理。

  一方面,他下令在城内几处空旷地设置义粥棚,每日定时施粥,救济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贫民和流民。

  另一方面,他提高了军饷和战功赏格,并承诺妥善抚恤伤亡。这些举措,如同巨石投入湖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四方闻讯赶来投奔的、此前在混乱中失散的义军残部,以及被曹寅苛政杂税逼得活不下去的周边青壮流民,如同百川归海,络绎不绝地涌向临沅。

  短短七八日工夫,吴刚麾下登记在册的兵力,如同滚雪球一般急剧膨胀,已然达到了五千之众!

  当然,吴刚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五千人中,新募之兵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缺乏训练,战斗意志和纪律性都有待考验。

  但幸运的是,这支队伍的核心骨干依然健全——四方寨跟随他起家的老卒、甘宁带来的精通水战兼陆战的水贼精锐、以及沙摩柯在公安城血战中整训过的那批守军,构成了军队坚实的中下层军官框架。

  吴刚迅速着手进行整编,将新兵与老兵混合编组,依旧沿用之前相对熟悉的营、队、什、伍的层级制度,并紧急调配缴获的盔甲和精良军械,优先装备战斗骨干和表现突出的新兵。

  一时间,临沅城内外的校场上,杀声震天,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紧张地进行着最基本的队列、格斗和射击训练,总算在短时间内拉起了一支看起来颇有规模、骨架初成的队伍。
  http://www.hlys.cc/48934/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