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三百五十一章:许攸:投汉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三百五十一章:许攸:投汉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而正在刘宠与骆俊君臣相得之时,许攸正在自家宅邸中,吩咐老仆精心备好几道精致的菜肴,于内宅私宴几位特殊的宾客。

  许攸仔细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投向那座僻静的小院。

  刚至院门处,一股无形的寒意便扑面而来,令他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脚步。

  许攸眼角微动,仅是粗略一扫,便看见至少七、八支弩箭的冷锋在对准了自己。

  而在难以觉察的角落里,恐怕还不知隐藏着多少双眼睛和随时准备击发的弩机。

  许攸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悸动,反而故意扬高声音,故作镇定地向前继续走着,道:“呵,我好歹也是诸位的救命恩人,何至于如此戒备?”

  咻——!

  一支弩箭破空而至,精准地钉在他鞋尖前的土地上,尾羽微颤。

  这是对许攸的警告!

  许攸条件反射般收回脚,身形一颤,回过神来却依旧继续向前走着,面上笑意不减,但眼神却逐渐冷了下来,缓缓道:“我若死了,你们谁也活不成。好好想想,我若真想取你们性命,又何需亲身犯险?”

  “我大可在院外堆满柴薪纵火,再调集弓弩手密布四周。纵然诸位武艺超群,又能撑得几时?”

  话音落下,院内一片寂静。

  片刻后,那扇紧闭的院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条缝隙,一个身着绣衣、身形精干的男子显出身形,出现在了许攸的视线中。

  许攸立刻换上热情的笑容,拱手道:“原来是公道兄!当日小巷之中,兄台独战群敌的英姿,至今犹在眼前。公道兄的忠勇,实在令攸感佩!”

  许攸毫不吝啬地对祝公道道出的赞美之词,尽管这些话是出于缓和气氛的目的,却也出自真心,他确实是被祝公道的勇武所震撼。

  祝公道和鲍出被派往陈国保护陈国相崔均,但在朝廷即将出兵前,祝公道和鲍出率领一众绣衣直指准备护卫着崔均逃出陈国时,却终归是棋差一招,没能成功出城,反而被堵在了城内。

  那日祝公道一人一剑,独自留在一条小巷断后,连杀二十一名追兵,直到体力不支才逐渐不敌,被他的门客救下。

  祝公道并未放松警惕,侧身将许攸让进院内。

  “我本河东一介游侠,幸得天子不弃,不以我出身卑鄙,以国士之礼相待。”祝公道引着许攸向里走,沉声回道,“我不敢自比豫让,但必以国士报之!”

  许攸微微颔首,跟随其后,目光却四下扫视,忽然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轻声道:“国之待之,便是派公道兄来此险地送死吗”

  “这难道不是天子信任我,所以才将如此艰难的任务交予我?倒是阁下……”祝公道脚步一顿,旋即嗤笑出声,话锋一转,锐利的目光刺向许攸,到,“袁本初故去后,汝南袁氏又是如何待你的?竟连谋逆这等大事,都将你这智谋之士摒除在外了?”

  此话如同利锥,狠狠刺中许攸痛处。

  许攸顿时缄默,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袖中的拳头猛地攥紧,脸色也随之变得铁青,一股难以抑制的羞愤涌上心头。

  想他许子远,南阳名士,自袁绍死后竟彻底被汝南袁氏边缘化。

  那些袁术麾下的莽夫家将都能参与的机密,他竟毫不知情,直到事情败露,朝廷的海捕文书贴满大街小巷,他才惊觉自己赫然在“谋反同党”之列!

  入你阿母的!

  老子怎么不知道自己参与了谋反?

  自打被汝南袁氏雪藏,他心灰意冷,本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念头,刚派遣门客送信至青州,欲另寻出路,投奔至交好友曹操。

  他相信以曹操对他才能的了解,再凭借二人的交情,曹操定然会重用自己。

  届时在青州打拼几年,立下些功劳,凭借天子对曹操的宠信,想来天子也不会再与他计较过往的事情,甚至还能受到天子的赏识。

  而汝南袁氏谋反的前一日,许攸收到了曹操对他表示热烈欢迎的回信,当即收拾行装,连袁基的婚礼都懒得参与,准备翌日一早便奔赴青州。

  谁知他刚出雒阳三十里,便惊闻自己竟成了朝廷通缉的“逆党”!

  彼时的许攸进退维谷,是返回雒阳向廷尉府自辩,还是继续冒险前往青州,求曹操将二人往来书信呈送朝廷以证清白?

  最后许攸两者都没有选,他自知这些年为袁氏做了太多阴私勾当,无人会信他这位“智谋之士”竟被排除在决策之外。

  至于后者,他觉得自己没准在路上就会被逮了,根本到不了青州。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先逃至陈国匿藏,欲保全性命后再设法联络曹操,辗转投奔求得庇护。

  起初,他见刘宠礼贤下士,似有明主之象,又念收留之恩,亦存报效之心。

  奈何他很快便发现,二人的理念几乎是南辕北辙。

  在许攸看来,既然欲成大事,便当以雷霆之势行突然之事!

  趁朝廷大军深陷凉州羌乱与南匈奴战事之中,一时半会脱不了身,就连最后一支兵马都被卫将军朱苗带走平定泰山郡的叛乱,在司隶空前空虚之良机,发兵起事!

  可刘宠却认为麾下兵马训练未精,朝廷仍然可再征召万余三河良家子,且雒阳八关险固,仓促难以攻破。

  许攸简直要被气笑了,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雒阳八关再险,猝不及防之下岂能无懈可击?

  至于陈国的军队,现在攻不破雒阳八关,难道再练十年,陈国之兵就能轻易攻克雒阳八关了?

  若能趁其不备破其一关,大军直入京师,袭杀当时还是太子的刘辩,再将刘宏之死嫁祸其身,则大事可定,天下庶几可传檄而定!

  骆俊也反对,认为此计太过弄险。

  一旦陈国后方被袭,那便将死无葬身之地。

  许攸当即表示,只要陈王入主雒阳,还要陈国这后方作甚?

  最终,刘宠还是拒绝了这条方略,许攸愤懑难平,竟当着众人之面斥言“匹夫竖子,不足与谋”,令刘宠颜面尽失。

  后来朝廷屡传捷报,平定各处叛乱,最佳时机已然错失。

  许攸在陈王宫的宴饮上多喝了几杯,心中郁闷时,又听闻好友曹操从青州刺史升迁,远赴幽州任安北将军领幽州刺史,这便断了许攸的后路,因此心中愈发烦闷。

  醉了酒的许攸嘴上失了分寸,当众讥讽“若早用我计,此刻在雒阳皇宫设宴庆功的,便是吾等了”,令刘宠下不来台。

  自此,刘宠对他彻底疏远记恨,再不让许攸参与任何机要会议,只是按时发放俸禄,将他当作一具“马骨”供养着。

  如此蹉跎两年,直至徐庶出使陈国,朝廷对陈国用兵之意已昭然若揭,骆俊才私下寻来问策。

  许攸再次献计,绝不能坐待朝廷发兵合围,必须趁四方防备尚虚,主动出兵,向北取陈留,向西攻颍川,突入司隶!

  否则若等到朝廷主动出兵,四面夹击之下逃不过四个字的结局——久守必失!

  然而,刘宠那个蠢材,至今仍固执地认为“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还能有什么办法?

  凉州羌乱已平,益州南中四郡已定,北境鲜卑内乱无暇南顾,仅剩太行山中的黑山贼。

  但许攸瞧得清楚,别看黑山贼闹出的动静不小,但就算闹得再凶,也不过是群离了太行山就翻不起浪的老鼠罢了。

  不过这一切,都已与他许攸无关了。

  他三度献策,仁至义尽,早已还清刘宠收留之恩,还指望他陪着一起殉葬吗?

  因此,他许攸也为自己寻一条活路了!

  既然刘宠自寻死路,横竖都是要死,不如在死前做件好事,成为他许攸的晋身之资!

  谁说我许子远,就不能投效朝廷了?

  (2610字)
  http://www.hlys.cc/5469/3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