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开坛祈雨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周凡看了一眼这人,从这人的皮肤就能看出,是长期在高温环境工作,显然是铸造方便的专业人士。

  “这位居士,你应该很少铸造这么大件的“铜器”吧。”

  周凡微笑说着,在“铜器”二字上加重了语气,他已经知道,这是缺乏经验所致。

  “这……”

  中年人有些迟疑了,他确实很少铸造这么大件的铜器,确实的说,他主要是铸造大型工程的钢铁器件,还是第一次铸造这么大件的铜器。

  毕竟铜器的强度不够,在工程方面,根本用不上这么大件的铜器,而在日常生活方面,这就更用不上了。

  看着中年人的迟疑,其余人不由得反应过来,还真是湿度出了问题啊!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中年人顿时就有些下不了台,如此重要事情在他这里出了问题,连累众人忙了这么久,甚至还差点耽误大事,这罪责可是不小。

  周凡见状,没有深究过错,而是继续说道:

  “铜的金锐之气强盛,高温熔炼,至刚至阳,需以阴气调和,可以把环境湿度控制在八十到九十之间,相当于阴雨天的湿度。”

  众人闻言,却是犯难,中年人说道:“这湿度太高,我们铸造的那个车间,没有这个条进,需要调换特种车间,只怕是来不及了。”

  周凡看向窗外的天象,说道:“我给你们看个期,这个周末应该有雨,大约在上午十点,正好适合动工。”

  “嗯?周末有雨?”

  听到这话,众人又是一愣,下意识的也看向窗外的天空,这位周仙人居然能算出周末有雨,甚至精准到上午十点。

  不过这个时间,正好是祭奠仪式的揭幕时间,居然这么巧?

  陈教授说道:“周仙人,这个时间点,正好是祭奠仪式的揭幕时间,只怕是来不及了。”

  “嗯?这么巧!”

  周凡也是诧异一下,接着就明白过来,这个日期也应该是某位同行看的期。

  阴凉天,适合祭奠阴灵,例如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时段的水汽充满,春雨细润,天气阴凉,适宜祭奠阴灵,逐渐就形成了清明祭祖的习俗。

  “我们计划明天再进行一次浇筑,如果还是不行,那就连夜加班,继续浇筑。”

  陈教授说着,工期临近,他们也是没办法了。

  “明天的话……”

  周凡略微思量,心里推算着,明天的天象条件,应该可以做一个祈雨法事。

  “陈居士,明天浇筑前,我开一个坛,提前祭奠一下遇难同胞的阴灵,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就下雨了。”

  他没直接说祈雨,这事儿太过玄虚,在场的人员太多,属于公然显现术法。

  并且祈雨的这种事情,也是要看天的,不是随意就乱祈,若是今后缺水就找他祈雨,这就麻烦了。

  在古时期,为朝廷祈雨不成,死在这事儿上的人,可不是少数。

  “这……”

  众人听到这话,却是迟疑了,依靠天意,实在让人不安心啊。

  他有问道:“有遇难同胞的名册么?”

  “有的有的,那个……另外还需要准备什么?”

  陈教授连忙点头,实在没办法了,也只得这样。

  “开坛可以从简,心诚即可,准备一张桌子和一些供品,其余东西我那里有,对了,我们先去现场看看。”

  “好的,我们马上准备。”

  陈教授立刻安排大家准备,随后就带着周凡去了厂区车间。

  这次铸造是选在一家炼钢厂,厂区在城郊的一个工业区,现场有陈教授他们的人,正在清点材料,检查细节,筹备着明天的浇筑。

  陈教授给大家说了一遍这事儿,众人皆是诧异,原来是湿度出了问题,但明天开坛祭奠,寄望于天意,这事儿听着就太玄乎了。

  可是也没别的办法,只得这样照办。

  周凡看完一圈,确认没有妖邪异样,接着就规划了一下明天开坛的场地。

  厂区里多有不便,稍有不慎就会有安全事故,他把开坛的场地定在外面的空地上,浇筑时间定在上午十点。

  事儿办妥,周凡回去了,陈教授则是找到工作人员,调整明天的工作流程,确保浇筑的时间。

  回到天缘居,已经是下午了,清理了一下今天的红包收入。

  第一个红包是酬谢治病救命,好家伙,整整一个亿。

  第二个红包是拜请平安符,三百万。

  第三个红包是酬谢平安符,一千万。

  合计入账一亿一千三百万,不得不说,他现在成名了,这来钱的速度是非常快。

  收起红包,时间还早,静心修练。

  他原本想试一下仙船能不能飞入太空,但有生意耽误了,先把这些事儿忙完,然后再慢慢试。

  转眼就是傍晚,现在已是十月底,天黑得早。

  他下班去接学姐,还是像往常一样去超市买菜,然后回家做饭。

  姚凤仪今天在参加一个会议,回来得略微晚些,正好晚饭做好,三人一起开饭。

  吃饭的时候,闲聊着今天的事儿,饭后一起散步晚练。

  翌日,天气阴,清风徐徐。

  晨练结束吃过早饭,两女去上班,周凡去了炼钢厂。

  掐准时间,八点准时抵达。

  陈教授他们已经在现场了,工人们也已经开工,炉子里烧着材料,一切准备就绪。

  周凡布置法坛,打开百宝箱,取出红布铺在桌案上,上方摆放香炉,中间摆放遇难同胞的名册,笔砚、朱砂、黄纸、法铃、法剑等等,依次摆开,接着摆供品。

  虽然他说了可以从简,但这供品还是准备得很正式,烤乳猪、糕点、果品,还有两瓶茅台。

  全部摆上后,点燃三炷清香插入香炉,这法坛就开好了。

  他翻阅了一下名册,遇难同胞数以万计,心里不由得感叹,天朝人能延续至今,这是经历了多少苦难,铭记历史,不忘曾经,这就是祭祀的意义。

  研磨朱砂,提笔蘸墨,书写祭奠文书。

  陈教授众人在周围观看,心情也是异常沉重,默默祈祷,希望遇难同胞在天有灵,保佑这次浇筑成功。

  厂区里,听说今天再次动工浇筑祭鼎,还今天请了高人开坛,也来了很多围观群众。

  要知道这祭鼎,几次浇筑都失败了,此事在厂区里都传遍了,甚至还传出一些不好的流言,也不知今天这次会如何。
  http://www.hlys.cc/5547/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