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暗访遂州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刘老爷的话,虽是情急之下想让两人出兵的托词。

  但也让陈校尉与刘参军的眼中一亮。

  他们若是真的能一鼓击败城外的兵户乱军。

  顺利解除遂州的民乱。

  遂州府衙倒是可以试试,请求朝廷撤回谕令,让那位杀神李原返回北川。

  只是两人又皱起了眉头。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朝廷的手札谕令已经送抵遂州。

  即便是为了顾及颜面,朝廷发出的谕令也不可能撤回。

  不过眼下,他们督军府的人现在已经是站在了悬崖边,根本没有退路。

  一旦青原侯真的到了遂州,他们可就都危险了。

  所以哪怕是只有一丝机会的救命稻草,他们也会抓住不放,万一能让朝廷改变主意呢。

  于是陈校尉与刘参军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这倒是个机会不妨搏一把。

  若是真的能击败了兵户乱军,后面的事情也能好办的多。

  不过就这么出兵,他们自然是不甘心。

  于是两人看向了一旁的崔朱二人,出言说道。

  “二位大人,让我们调动郡府兵去奇袭城外暴民,倒也不是不行。”

  “但俗话说的好,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们麾下的郡府兵,日子过得苦,粮饷也多有不足。”

  “这可没办法出城拼命。”

  “所以,还请两位大人能不能帮忙筹措些粮饷。”

  “我们也好鼓舞麾下兵马的士气。”

  “一战平定城外的兵户乱民。”

  两人自然就是在向众人要好处了。

  崔朱二人心中腹诽,你们麾下郡府兵日子过得苦。

  还不是因为你们这些督军府上官,喝兵血贪墨的太重了吗。

  但眼下自然是不能这么说,毕竟在场之人都不知兵。

  这打仗的事情,还得靠着陈校尉与刘参军出力呢。

  按理说,这郡府兵出兵,应该从遂州的府库中调拨粮饷。

  但眼下,府库中的粮饷,大部分都被崔朱二人与“胥党”给贪墨掉了。

  现在也实在是调拨不出什么钱粮。

  崔同知与朱通判两人,与在场的乡绅豪强们对视了一眼。

  他们心中也都明白,“胥党”可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青原侯若是真的到了遂州,大家恐怕都要完蛋。

  眼下看,也只能让屋中的各位乡绅豪强们捐助一些,先让郡府兵击败了城外的兵户暴民再说。

  于是崔同知轻咳了一声,对众人说道。

  “既然大家,都不想让那青原侯来遂州。”

  “那咱就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

  “先让两位大人能率郡府兵出战,平定了城外的暴民再说。”

  “各位能出多少钱粮,大家不妨都说说。”

  此话一落,屋中忽然变的很是安静。

  乡绅豪强们虽然道理心中都懂,但这善财难舍。

  真要他们掏出来大笔钱粮,这些家伙都是互相观望,心中不舍。

  一见让大家捐助钱粮,居然冷场了,陈校尉与刘参军自然是心中生气,他们冷声说道。

  “罢了,你们若是如此。”

  “在有庄园被兵户洗劫,休要让我们派出一兵一卒!”

  这话把屋中众人都吓的不轻,谁家在城外没有庄园田产。

  郡府兵要是不管,那岂不是铁定被兵户乱民们洗劫。

  这些乡绅们各个是心中叫苦,看来是不割肉不行了,于是便有人喊道。

  “两位大人,我张家愿意捐助粮三百石,银子五百两。”

  “以资大人出城剿灭暴民。”

  “我王家愿意捐粮两百石,银子三百两。”

  “我们何家愿意捐粮两百五十石,银子四百两。”

  “我们潘家愿意.......。”

  就这样,东拼西凑之下,没多一会的功夫。

  在这如意斋中,还真的凑出了四千两的开拔银与三千石的粮食。

  对于这个数字,陈校尉与刘参军还算满意。

  刨去分给手下兵卒的,他们两个每人也能分到不少。

  于是起身,准备返回兵营去调兵。

  崔朱二人一见,连忙对外面喊了一声。

  “来人,快上酒。”

  “咱们要为两位大人壮行!”

  如意斋的外门被推开,几名仆役搬来了美酒。

  居然是青原酒坊酿造的忘忧浆。

  屋中众人都是捧起了酒盏,不管心中愿意不愿意,此时都得高声喊道。

  “我等祝两位大人旗开得胜,剿灭城外暴民!”

  陈校尉与刘参军也被现场的情绪所感染。

  接过了酒盏是一饮而尽。

  然后便转身,意气风发的前去调兵。

  其他的乡绅豪强一见,也连忙出门回家去筹措答应的粮饷。

  如意斋的这些贵人们散去之后,酒楼的仆役们开始进屋打扫雅间。

  在这些仆役中,却是有名眼神灵动的女仆,腰间若隐若现的挂着一颗铜铃。

  ---------

  遂州城外,五里亭车马店。

  此时的车马店,已经被人给整个包下了。

  店里店外进出的,都是些眼神锐利的精壮汉子。

  一看便不好惹。

  其实这些人,自然都是化了装的青原军精锐。

  这五里亭车马店,已经变成了青原侯李原的临时据点。

  这次落脚点是红九铃负责安排的。

  店主孙掌柜与他的两位娘子,都是铜铃卫的人。

  所以这车马店可说是绝对安全。

  李原站在车马店二楼的窗口前,心绪有些复杂。

  他看过了红九铃提供的情报,便想亲自过来暗访一下如今遂州的情形。

  于是便脱离了大队,只带了几十名亲卫化装成商队,先行赶到了遂州。

  对于遂州兵户暴乱,其实他的心中还有很多疑惑。

  李原自己便是出身兵户。

  所以他知道,大梁的兵户制度其实非常严密。

  从县督军府到各地军堡,在到基层的兵户村寨,可谓是管理层级分明,各级兵将都被层层监管。

  长期的威压管理,底层兵户对上官会产生敬畏之心。

  对督军府的将令更是言听计从。

  普通兵户想要通过暴动的方式反抗督军府,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原不理解,遂州的局面为何能崩坏到了这个样子。

  直到他来到了遂州城门外。

  在城门前,他看到了吊在木梁上的十几具兵户尸体。

  李原的内心仿佛被针刺痛了一下。

  他在那些兵户的尸体前站了好久。

  虽然这些尸体被挂了些时日,有些腐败。

  但仍能看的出来,这些兵户的衣衫粗陋,脸上都是岁月的沧桑。

  与李原在北川兵户村寨中见到的那些兵户们没什么不同。

  吊在最前面的一具尸体,是名中年汉子。

  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年纪。

  他的眼神空洞而不甘,显然死的时候,内心极为绝望。

  在他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潦草的写了几个字【匪首莫勇,在此正法】。

  然而李原却能看的出来,这汉子身上的残破外袍,是一件军堡镇守官的戎服,而且满是补丁。

  那汉子手掌的虎口处都是老茧。

  李原一看便知,那是常年苦练弓箭留下的痕迹。
  http://www.hlys.cc/5928/6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