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国术!大宗师 >第437章 进京!挥军北上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37章 进京!挥军北上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陈大人,总算是见到你了!”

  “皇上已经下密旨,让你率领大军进京,大乾王朝,惟有你才能力挽狂澜,拯救大乾王朝的江山。”

  陈杰听闻‘皇上驾崩’后,心里猛然一惊。

  接下来,

  他赶紧散会,来到沧州府的衙门。

  没想到等候的一行人中,一位老者走了出来,看到陈杰后,感慨的说了一声。

  陈杰闻言一怔,抬头打量了对方一眼。

  元崇!

  大乾王朝军情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徐士昌的心腹之一。

  不,应该说是六王爷的心腹,也是皇帝李铮最信任的人之一。

  啥情况?

  不是说‘皇上驾崩’了吗,怎么又下密旨了?

  原来刚才亲卫队员禀报,说京城的人到了河北沧州府,想要求见陈杰和方志渊将军。

  由于是开会时间,陈杰可是特别交代过,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见。

  没想到最后元崇这家伙,为了见自己,竟然说出‘皇帝驾崩’。

  他就不怕被砍脑袋吗?

  说实话,陈杰心里感觉有些奇怪。

  大乾王朝的军情处,倒是情报很准确,神通广大。

  自己才刚离开大沽口要塞,来到了河北沧州。

  没想到元崇竟然直接带人,来到了沧州府衙找自己。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没啥奇怪的。

  元崇可是军情处的负责人,大乾王朝的情报系统,现在虽然比不上西门堂的‘潜部’。

  但是想要调查自己的行踪,并不困难。

  不过,

  双方见面第一句话,让陈杰感到一头雾水。

  皇帝李铮到底有没有驾崩?

  正常情况下,如果皇上驾崩,先不说李凌月会传出大内的消息,哪怕西门堂的潜部,肯定也会第一时间知道。

  在大乾王朝的京城,潜部可是有不少人。

  这时。

  旁边有人走过来说道:“元大人,请勿担忧,京城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有什么事情,你慢慢说,既然已经见到了陈总督,事情一定能解决,皇上真的已经驾崩了吗?”

  听到旁人这么一说,元崇顿时心里一惊。

  他此刻明白过来,自己刚才为了迫切求见陈杰,说‘皇上驾崩’,确实有欠考虑。

  不过,

  皇上快要不行了,这是事实。

  按照御医的说法,皇上最多还能坚持十天时间。

  陈杰看了一眼跟随元崇一起来的人,发现有一位熟人,竟然是朝廷近卫军千总陆猛,令狐千年的弟子。

  在陈杰的身边,方志渊一脸懵逼,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在宁王李牧率领五十万大军从朔州出发,直取居庸关之后。

  皇帝李铮感到忧心忡忡,旧疾复发,赶紧召集众官员商议对策。

  首先是国师冯国宣提议让皇帝李铮,迁都到金陵。

  因为金陵曾经是关麒麟的大军镇守,紧接着又是西门堂驻守。

  这两个大势力都是拥护皇室的,不会与皇室为敌。

  所以,

  迁都到金陵乃上策。

  不过,

  这个计划被皇帝李铮当场否决。

  接下来的时间,皇帝李铮麾下的派系各级官员,都纷纷站出来,提议迁都金陵。

  说是迁都,其实就是逃亡。

  宁王李牧都已经快要打进京城来了,不逃亡怎么办?

  以京城的禁卫军防守兵力,挡不住宁王李牧的五十万大军。

  不过迁都计划,遭到了宁国公和鲁国公的强烈反对。

  大乾王朝的京都屹立上千年,怎么能说迁就迁?

  一旦迁都,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一番话说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无法反驳。

  既然不迁都到金陵,那么就只能调集关麒麟和西门堂的大军,进京勤王。

  可是众多大臣,一阵商议过后,扯皮开始上演。

  什么关麒麟现在山海关要拖住东洋人的军队,根本就走不开。

  然后西门堂又占据了大乾王朝东面的一整条防线,万一进京后有什么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商议了半天,都没有什么结果。

  最后皇帝李铮终于忍不住了,下令拍板,让关麒麟进京。

  可是,

  关麒麟却没有执行皇帝李铮的命令,而是派人通知皇帝李铮,说山海关战事吃紧。

  一旦山海关失守,东洋军队将长驱直入,根本就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情况的确如此。

  关麒麟的五十万大军,被东洋人的三十万大军咬住了。

  并且从西边方向合围的八万东洋军队,对关麒麟的大军形成了合围。

  关麒麟根本就走不开,无法率领大军入京。

  虽然皇帝李铮对关麒麟的抗命,感到有些不爽。

  但是,

  最后他还是想通了,觉得关麒麟的大军,的确不能动。

  否则大乾王朝的京城被东洋人占领的话,生灵涂炭。

  但京城离山海关很近,急行军也就几天的路程。

  山东方面想要调集大军,必须要从松江府,浙东,苏南调兵,时间上来不及。

  上次皇帝李铮下旨,只是让陈杰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天津卫的大沽口要塞。

  现在让西门堂继续调兵的话,只怕等到西门堂的大军到了京城,整个京城也差不多沦陷了。

  元崇为了替皇帝李铮分忧,主动请缨,要亲自前往天津大沽口要塞找到陈杰,说明具体的情况。

  如果能让西门堂立即出兵,就算‘皇上驾崩’的理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皇帝李铮可是对元崇下了密旨,说自己的大限快到了,随时都可能死。

  所以,

  让元崇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陈杰出兵,将当前调集的五万大军,进入京城。

  时间不等人!

  虽然李铮对陈杰一直保持忌惮。

  但是宁王李牧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居庸关。

  他不得不放下一切顾虑,更倾向于让陈杰率领五万大军,进京护驾。

  于是,

  他特意发出密旨,让元崇出京亲自走一趟。

  另外,

  李铮也知道事情紧急,不再通知任何人,直接下旨。

  一边是稳住关麒麟,让关麒麟暂时停下与东洋人的激战,稳住局势。

  另外一道圣旨,就是让陈杰将大沽口要塞驻扎的所有兵力,进京护驾。

  并且加封陈杰为鲁南王,挂大乾帅印,统领全军!

  大乾帅印,这可是大乾兵部最高的级别。

  虽然西门堂从来都不隶属于兵部,但是现在,皇帝李铮将大乾兵部,直接划给陈杰来领衔。

  大手笔!

  不得不说,皇帝李铮眼看自己的江山快要倒了,孤注一掷,将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陈杰的身上。

  元崇首先去了一趟关麒麟处,看到山海关的战事越来越紧张。

  他心里很清楚,大乾的局势要崩了。

  于是,

  他立马赶到了大沽口要塞,想要将密旨交给陈杰。

  但是,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陈杰不在大沽口要塞,竟然带着西门堂的三万大军,直奔河北沧州府。

  于是,

  元崇心急如焚,只能一路赶来,从大沽口要塞快马加鞭的来到河北沧州。

  可惜的是,陈杰刚好在开会,任何人都不见。

  于是元崇没有办法,还以为陈杰不想管京城沦陷的事情。

  他心急之下,干脆喊出‘皇上驾崩’的事情,目的是让陈杰见自己。

  听完元崇的一番话后。

  陈杰和旁边的方志渊无奈摇头笑了起来。

  京城的形势已经无法挽回了,看来皇帝李铮是真急了。

  虽然他还没有死,但想来离死不远。

  陈杰自然清楚皇帝李铮的身体情况,上次在大佛寺,皇帝李铮遭遇刺杀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他想了想,终于还是点了点头。

  再怎么说,皇帝李铮也是自己的岳父,既然暂时还没有死,怎么也得去京城见一面。

  “元大人,放心吧,身为大乾王朝的子民,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我马上率军北上进京。”

  “不过进京乃大事,不可着急,还需要再计划一番。”

  “你先休息一下,接下来,我们再商议,如何进京护驾。”

  陈杰想着尽快通知李凌月一声。

  自从上次她离开山东青州回京后,就一直和八妹留在京城。

  其实,

  西门堂在西城区外驻扎了几千人马,一旦京城沦陷,以西城区驻扎的西门堂精锐,足够保护李凌月和八妹等人撤离。

  方志渊上前对着元崇说道:

  “元大人,出兵的事情不急在一时,先吃饭吧。”

  元崇这才反应过来,点头道:“行吧,密旨已经送到,我的任务完成了。”

  说完,

  他将朝廷密旨双手递给陈杰。

  反正他的任务,就是将密旨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陈杰的手中。

  至于陈杰接下来的计划,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陈杰打开皇帝李铮的密宗,仔细看了看后。

  他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一边,认真的考虑接下来率军入京的计划。

  按照陈杰之前的计划,他对大乾王朝的皇室死活,根本就不想搭理。

  皇帝李铮的猜忌心太重,总是想着势力之间的平衡。

  其实,

  当知道京城危机的时候,陈杰就已经计划率领大军北上,直接击溃西北宁王的大军。

  甚至他都愿意接管山海关,直接杀向东北,将东洋人彻底赶出东北。

  但是没想到这一切的计划,都被皇帝李铮给否决了。

  所以,

  陈杰虽然率领五万大军,来到了大沽口要塞。

  他的心里面是有气的,根本就没有考虑去阻挡西北宁王的大军。

  想要拯救腐朽的大乾王朝,必须要彻底打烂了,才好重组。

  这也是为何陈杰特意从大沽口要塞撤出了三万兵力,直接退守到河北沧州的原因之一。

  眼看着宁王李牧的五十万大军,以及东洋军队双面夹击。

  大乾京城铁定沦陷的时候。

  西门堂出兵的话,将要腹背受敌,同时还需要面对东洋八大舰队在沿海一带的袭扰。

  另外,

  东洋的另外三十万大军,很可能攻打山东,陈杰不能从山东继续调兵。

  甚至整个沿海一线的兵力,都不能轻易调动。

  不过最后,陈杰还是决定答应元崇,出兵京城。

  他并非是因为自己是驸马,就冲动的让西门堂陷入被动。

  他当然知道李凌月对自己的真心。

  但是,

  国家大事,绝非儿女情长那么简单。

  动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出兵,整个大乾王朝的局势,就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陈杰刚开始的想法,是先将外部的危机解除,将东洋人彻底击溃,再来考虑内部问题。

  他没有想过去改变自己的计划,以西门堂惨重的代价,去拯救一个腐朽的王朝。

  如果按照皇室派系之间的这种斗争,能救一次,两次,难道要一直为他们保驾护航?

  不过,

  就是因为元崇的那句‘皇上驾崩’,让陈杰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如果皇帝李铮这个时候驾崩,紧接着宁王李牧占领京城,成为了大乾王朝的皇帝。

  那么,

  在接下来的时间,西门堂的任何举动,就将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

  所以,

  李铮目前不能死!

  陈杰做事素来喜欢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按部就班的实施。

  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他很少改变自己的计划。

  不过,

  陈杰也很清楚,计划没有变化快。

  再周密详细的计划,都必须要将变化考虑进去。

  所以,

  以前他不想进京,是想着让皇帝李铮迁都到金陵,不想进入京城,免得失去了道义的制高点。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皇帝李铮万一真的驾崩,以后想要逆转局势,难度非常大。

  西门堂出兵京城,只有两个字——大义!

  因为陈杰知道,宁王李牧这次杀入京城,是与东洋人合作。

  一旦被他得手的话,京城内将生灵涂炭。

  先不说各大世家的财富如何,整个大乾王朝的朝堂架构,将会被血洗。

  京城内积累的财富,最后更是会被东洋人给全部拿走。

  到最后,

  宁王李牧将成为东洋人掌控整个大乾王朝的傀儡帝王。

  西门堂绝对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天下午,

  陈杰召集西门堂所有精锐骨干,以及方志渊麾下的将领,召开会议,商议进京的事宜。

  他在桌上展开一张地图,沉声道:

  “各位,我们从沧州出发,前往京城的话,尚有四百里。”

  “就算明天出发,赶到京城的话,也最少都是五天之后。”

  “我们西门堂的精锐部队三万人,和大家五万人,一共八万兵力,急行军到京城的话,将疲惫不堪,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因此我决定兵分两路,你们率领五万大军,前往大沽口要塞。”

  “我们西门堂三万精锐,从保定北上,直接绕过京城,切断宁王李牧大军的后路。”

  其实,

  陈杰展开地图的时候,就已经拟定好了计划。

  宁王李牧的大军在三天之内,必将攻入京城。

  西门堂想要从河北沧州调兵支援,根本就来不及。

  所以,

  只能让大沽口要塞的两万人北上,与驻扎在京城西城区的几千人合兵,前往京城北面拖住宁王李牧的大军。

  不需要硬拼,只需要拖住就行。

  陈杰率领的三万大军,只要能绕过京城,就能全面夹击西北军。

  这里有一个空档期。

  就是宁王李牧一旦进京的话,肯定要分兵挡住关麒麟的大军回援。

  分兵之后,宁王李牧的西北军想要挡住陈杰的五万大军,简直痴人说梦。

  所以,

  时间紧迫,陈杰必须要赶在宁王李牧分兵合围之前,赶到京城。

  这是击溃西北军的最佳良机。

  否则的话,以后想要重新夺回京城,需要调集更多的军队,耗费相当大。
  http://www.hlys.cc/8043/4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