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第二百五十九章 《册大将军术为汉王疏》!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百五十九章 《册大将军术为汉王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传诏:

  【朕闻:忠勇殉国者,当载于丹青,骨血卫主者,必荣其身后。

  典韦以悍勇侍卫主帅,宛城一战,持戟拒门,身被数十创而不退,其节可昭日月。

  今追封武威侯,赐谥“忠勇”,食邑三百户。

  曹昂,曹卿长子,礼义彰于内外,仁孝显于生死。

  宛城之役,让马救父,殒身乱军,孝勇可嘉。

  追封丰悼侯,以其子承嗣,食邑五百户。

  曹安民,随阵征战,临难不避,同殒于宛,忠谨可念。

  追封都亭侯,食邑三百户,赐帛百匹。】

  如此封赏,曹卿可还满意?”

  明着看是封了三个侯爵,可见天子对曹家之殊荣,可除了曹昂明言了可传子嗣外,另外两人都只是单纯的追封。

  这人都死了,还没说能传后人,看似是皇恩浩荡,实则不过有名无实。

  不过曹操本就打算暂且示弱于天子,让天子自以为的平衡拿捏住了自己,待先过了眼前这关。

  事后汇合了荀彧、曹仁,了解如今洛阳之变化局势,等整合了自家兵马,找到由头发难,便动用雷霆一击,彻底打断天子羽翼。

  因此此时自然也是配合着行礼谢恩,“臣曹操叩谢陛下天恩!

  曹昂,曹安民等,为国效命,本是分内之责,蒙陛下念其微功,恩赏爵位。

  臣怎不感激涕零,以报皇恩,谨忠守节,不负陛下厚爱!”

  刘协微微颔首,又看向混迹在群臣之中,不发一言的刘备。

  “刘皇叔远道而来,几次奉诏讨贼,从不落于人后。

  今朕欲效仿先帝,重建西园新军,欲命皇叔为后将军,统率新军,为将来南下讨逆,以做准备。

  皇叔可愿相助否?”

  “陛下,臣惶恐。

  备屡战屡败,有罪无功,安敢任此高位?”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皇叔几次力战袁军,除曹卿外,乃是如今对袁经验最丰富之人。

  如今国朝危难,局势倾颓,皇叔难道也要顾惜自身,不肯相助于朕吗?”

  “这”

  刘备故作为难之色,向众人示意这是天子有命,他也是实在不得不从。

  这才行礼谢恩,领下职份。

  刘协接下来又封文聘为西园新军副统领,刘表对此自然乐见其成,忙眼神示意文聘谢恩。

  在天子一拉一踩之下,曹操虽被削了职权,得了三个虚名爵位,但总算躲过一次危机,倒也能接受。

  帝党虽没能除恶务尽,但得了实际好处。

  于是朝堂在圣天子治下,一片其乐融融,正要为曹操、刘备等人接风洗尘,以现歌舞升平之相。

  偏偏这君臣相得之际,只听殿外有传令使者,唱名急呼:

  “回禀陛下!

  大将军袁术使节,新封之都亭侯曹安民至,有奏疏献上。”

  曹操:“???”

  刘协:“!!!”

  群臣:“.”

  欺天了?

  这刚追封的人还能活过来???

  这一瞬,所有人的表情都极为复杂古怪,难以言喻。

  刘繇第一个抓到机会,目视曹操。

  “曹贼,安敢欺君罔上?”

  曹操一时竟无言以对。

  刘繇得理不饶人,咄咄进逼。

  “曹安民分明还活着,你却说他为国捐躯,欺瞒天子,以骗取爵位,其心可诛!”

  他说着,又谓刘协曰:

  “陛下,您瞧我说什么来着?

  从夏侯惇到夏侯霸,从乐进到李典,现在连他曹孟德的亲侄子,都是袁氏降臣。

  曹家满门,遇袁则降,断不可信,曹营上下,便是我大汉朝中最大的袁氏忠良。”

  刘协:“.”

  他知道曹操的野心,都在这里挟持自己以号令天下了,又怎么可能再去做什么袁氏忠良?

  可此时曹安民过来,却不失为又送来一个打压曹操的把柄。

  他眸光似明似灭,谓曹操曰:

  “曹卿,曹安民死而复生之事,汝合该给朕一个解释。”

  曹操默然。

  于沉默中,他正苦思对策。

  他也是深感不解,曹安民临阵断后,身中百步飞枪而死,那是他亲眼所见。

  这已经死了的人,怎么还活过来了?

  难道是当时没命中要害,又被袁军救回来了?

  救回来就救回来吧,侄儿没死也是好事,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你怎么能降袁呢!!!

  没等曹操多想,才刚缓和的群臣攻讦也接踵而至。

  刘表冷笑曰:

  “曹御史,表听闻你曾三令五申曰:

  凡降袁者,九族同诛,今曹安民降袁不说,甚至还敢出使而来,其招摇过市,不知悔改。

  却不知曹安民之九族,曹御史打算如何处置呢?”

  “是啊,敢问曹御史如何处置?”

  “此言有理,正好如今李典降袁,其家族还尚未处置。

  不如就由曹公把李典之家族与曹安民之家族,一块处置了吧?”

  言语如刀,字字诛心。

  一人降袁,九族同诛。

  曹操怎么也没想到,这条抵制降袁之臣的禁令,有一天会杀到自己头上。

  特别是这些人居心叵测,还要把李典之家族与曹安民之家族绑在一块处置。

  处置?

  他曹操怎么处置?

  我杀我自己吗?

  曹安民可是他亲侄,一旦处置,别说曹家跑不了,他还得先把自己斩了以儆效尤。

  可若不处置曹家的话,李典家族又如何是好?

  单独处置李家,如此区别对待,必使三军上下同自己离心离德。

  但不处置的话,前面刚三令五申的严令,现在又不遵守了,今后还有何威信可言?

  袁贼歹毒!

  袁术将这曹安民放回来,简直用心险恶,专为坏自己根基。

  默然少顷,面对群臣又一次借机发难,曹操笑谓之曰:

  “此袁贼之计也,诸公莫要上当。

  小侄曹安民,操亲眼所见,其决死断后,身中张绣百步飞枪而死,绝无生机。”

  “笑话!

  绝无生机?

  那眼前回来的袁军使节曹安民,难道是鬼不成。”

  不想面对刘繇的反问,曹操居然颔首称是。

  “此定是袁贼弄鬼,派人假冒之曹安民。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曹安民,我侄曹安民,忠君爱国,宁死不降,绝无降袁可能。

  此人定是袁贼派人假扮,假冒曹安民之名,为得就是使操自相矛盾,与麾下将士离心离德,从此再难杜绝降袁之事。”

  “这”

  都这样了,你也圆的过来?

  刘繇眨了眨眼,转而斥问:

  “曹贼狡诈!

  凡事皆推诿给袁贼,不是袁贼之计,就是袁贼弄鬼。”

  他说着,向天子行礼曰:

  “陛下,依老臣看,此曹贼嘴里就没一句实话,现在连曹安民都降袁了。

  麾下大将子侄,皆是袁氏忠良,他还敢说自己没有通袁?

  依老臣看,还是早早拿下的好。”

  曹操也谓天子曰:

  “陛下,臣冤枉。

  曹安民早死于宛城,此臣亲眼所见,确凿无疑。

  殿外之人,必是袁营派人假冒,专为污臣清白。

  还请陛下明鉴,勿中袁贼之计策也。”

  刘协:“.”

  他深感心累的叹了口气,碰到这种死人又活过来的诡谲之事,说实话也挺无奈的。

  遂谓之曰:

  “诸公不必争辩,孰真孰假,请人入殿一见便是。”

  众人皆称善。

  未几,便见是侍臣领着一手捧金册,昂首挺胸之人,大步入内。

  乍一看,其人同曹操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不是曹安民,又是何人?

  来人入殿便拜,“淮南使臣曹安民,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而他行礼方毕,都没来得及说话,便见一人面目狰狞,持剑砍杀而来。

  曹安民大惊失色,一见那要杀自己之人。正是曹操,慌问之曰:

  “伯父何故杀我?”

  他说话间,如滚地葫芦般,滚地而逃,专往诸位大臣处钻去。

  “奸贼,安敢假扮安民,亵渎亡魂?

  安民在天有灵,伯父必为你杀了这个冒名顶替之奸贼!”

  曹操喊着,也一路砍杀追去。

  “叔父,误会!

  我真是安民,您再仔细看看。

  小侄没死,小侄还活着呢。”

  曹安民一路东滚西逃,皆连将刘繇、杨彪等人挡在身前。

  “杀得就是你这袁氏奸贼!

  假扮安民的易容本事确实高妙,可你瞒得过旁人,却瞒不过操耳!

  今誓杀汝,以慰安民在天之灵。”

  曹操说着,持剑挥砍,他本就武艺在身,在场又只有他与刘表能剑履上殿。

  此时也比不得方才众人皆护刘繇,可又哪里有人要护他曹安民一个袁氏降臣。

  一时间竟被曹操左冲右突,众皆慌忙避让,高呼:

  “曹公冷静!”

  “曹公不可殿前失仪。”

  “小孩子不懂事,你回家教育便是,莫要失了身份。”

  见群臣光喊口号了,却没有为自己遮挡曹操者,曹安民心下发苦。

  所幸在这慌乱的大殿之上,他见面前有两人纹丝不动,满面英雄气。

  一人大耳垂肩,双手过膝。

  一人红脸长髯,渊渟岳峙。

  他仿佛看见了救星,忙呼之曰:

  “玄德公救我!

  安民久慕玄德公仁德,且夫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

  今大汉朝廷,天国上邦,欲殿杀使臣乎?”

  他说着,急急逃窜,将关羽护至身前。

  关羽蹙眉,抬眸看了眼大哥。

  刘备依旧眼观鼻鼻观心,只微不可察的微微颔首。

  关羽会意,挺身拦在曹操身前。

  眼看关羽拦路,这个和此前那些文臣不同,曹操可不敢动刀兵吓唬,只冷声道。

  “操欲除此袁贼细作,云长要拦我乎?”

  不用关羽发话,刘备就笑着迎上。

  “曹公如此急切,敢问欲杀人而灭口乎?”

  曹操眸光一凝,只冷声道。

  “此人胆大妄为,假冒我侄安民之名。

  操对大汉忠心不二,问心无愧,何需杀人灭口?

  只恐此人假借安民之名,有损我曹家门楣。”

  刘备颔首,答之曰:

  “此人究竟是否丞相之侄曹安民,自可交由圣上事后查验。

  眼下既是袁逆来使,我等倒不妨先听听他要做什么,今后也好有所应对。”

  曹安民见状急呼,声泪俱下。

  “伯父,小侄此番替淮南出使,乃是身负大事,忍辱负重而归。

  我有淮南大事相告,伯父何杀侄之切也。”

  忍辱负重而归?

  曹操略一沉吟,发现这好像也是个不用自诛九族的理由?

  曹安民非降,乃诈也!

  他微微颔首,这才收剑入鞘,冷眼逼视曹安民。

  “且听你这奸贼,还有何话说,若果真降袁,操誓杀汝。”

  见廷下骚乱终于平息,龙椅上喊了好几次让众人安静,却根本无人听从的刘协,早已面沉似水。

  他是发现了,自己这是当惯了傀儡,以至于现在根本就没人真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遂拔天子剑,剑斫龙案,怒视曹操曰:

  “曹阿瞒?

  你的剑很锋利吗?

  汝眼中还有我这个天子君父吗?

  太师刘表、后将军刘备、执金吾徐晃、车骑将军董承听令!”

  眼看这小天子忍了一天了,居然还来真的了?

  你不是已经明白自生内乱,只会便宜淮南的道理,知道咱们之间的默契了吗?

  这一刻,曹操心道不好,倒是疏忽了,这少年人的品质除了天真以外,还有冲动。

  这位多了城外整整五万权力的陛下,气性是比以往大了些。

  曹操赶忙行礼认错,“操见有人亵渎我爱侄地下亡魂,一时怒火攻心,冲动了些,请陛下恕罪。”

  “孰真孰假,朕自会明辨。

  来人,给曹公卸剑履,于一旁冷静冷静。”

  这是又夺了他剑履上殿之权。

  待曹操退至一旁,天子才抬眸看向曹安民,问之。

  “大将军派你此来,有何事上奏?”

  说实话,就算不问,刘协也大概猜得到。

  无非就是打下了荆州,又来朝廷请封各郡太守的。

  对此,刘协也挺无言的,你说这袁逆是反贼吧,他还真是执礼甚恭。

  凡给下面人的封赏,无论是郡守,县令,还是将军、爵位等等,他全都要上书走一遍流程,简直比巴蜀、凉州、这些封疆大吏还忠良。

  可问题是他上书归上书,从来不管你同不同意的,上完奏疏报备一下,自己在淮南该怎么封怎么封。

  然而出乎刘协意料的是,这回曹安民带回来奏疏却是:

  《册大将军术为汉王疏》!

  群臣:“???”

  天子:“!!!”

  “来人?快!

  把丞相的剑履给他穿上!

  曹相!

  可为朕挂帅出征,戡平祸乱否?”
  http://www.hlys.cc/8292/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