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戚家军蓟州事变2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混账!王保!乱臣贼子!该千刀万剐!!”朱元璋的怒吼如同受伤的野兽,震得整个大殿嗡嗡作响。

  武将班列中,徐达这位一向如山岳般沉稳的大将军,此刻身体竟也微微摇晃了一下。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些倒下的、曾经无比熟悉的身影——那些戚家军士卒的战术动作和阵列习惯,依稀还有当年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的影子。一股巨大的悲怆和冰冷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他。

  “没爹(张居正)没娘(戚继光)的娃儿……”徐达的声音带着一种深沉的、穿透岁月的痛楚,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闭上眼,又猛地睁开,一字一句,沉重如锤,“终究是……任人宰割啊!”

  话语里,是对戚家军悲惨命运的痛惜,更是对戚继光身后遭遇的无限悲凉。没了张居正的庇护,没了戚继光的统帅,这支曾经威震天下的铁军,竟落得如此任人鱼肉的下场!

  站在徐达身旁的蓝玉,此刻脸上的表情却异常复杂。

  他盯着校场上肆意流淌的鲜血,看着那些被无情屠戮的士兵,嘴角那丝惯有的桀骜冷笑慢慢僵住,眼神深处翻涌起剧烈的风暴。

  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另一个地方,另一群被牵连、被屠戮的身影……剥皮实草……一万五千人……冰冷的恐惧和滔天的怨愤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堤坝。

  “呵…呵呵……”蓝玉喉咙里发出低沉而瘆人的笑声,在这死寂的大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猛地抬头,目光不再掩饰,直直地、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讥讽和刻骨的寒意,扫过御座旁震怒的朱元璋,扫过脸色惨白的朱标,最后钉在脸色铁青的朱棣身上。

  “卸磨杀驴……呵,好手段!”蓝玉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毒的冰棱,扎进每个人的耳朵里,“你们老朱家……从太祖爷那一辈起,不就最习惯干这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勾当么?!一脉相承!好一个一脉相承!”

  他话语里所指的“太祖爷”,矛头直指龙椅上的朱元璋!那积压已久的怨气,借着天幕血腥的刺激,终于冲口而出!

  “蓝玉!大胆!!”朱棣勃然变色,厉声呵斥,手猛地按向腰间佩剑,眼中杀机迸现。

  朱元璋更是霍然转头,那双燃烧着狂怒火焰的眼睛死死盯住蓝玉,那目光几乎要将蓝玉生吞活剥!

  整个奉天殿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块,沉重得让人窒息。文臣武将们吓得魂飞魄散,恨不得把头埋进地砖里。徐达、李文忠等人也是脸色剧变,万万没想到蓝玉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天幕似乎并未在意奉天殿内这剑拔弩张、随时可能爆发的君臣冲突。它只是冷漠地继续着它的讲述。

  那血腥的校场画面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象征朝廷权威的紫禁城宫殿影像,以及一些模糊的、代表着奏章往来和朝堂争执的符号光影。一个沉重而冰冷的旁白声响起:

  “蓟州之变,震动朝野。然弹劾王保滥杀、要求彻查的奏疏,终被压下。兵部尚书石星等人一力遮掩,以‘整肃骄兵悍卒’之名,行掩盖真相之实。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画面再转:曾经壁垒森严、军容鼎盛的蓟镇边墙,在时光中迅速变得破败。墙砖剥落,烽燧坍塌,戍卒无精打采。

  象征着戚继光和张居正时代改革成果的光芒——那代表着严明军纪、精良装备、高效后勤、强大防御力的光芒——如同被狂风吹散的星火,迅速黯淡、熄灭,最终只留下一片死气沉沉的灰败。

  旁白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沉淀下的无情嘲讽:

  “至此,戚继光呕心沥血十数载,于蓟镇筑起之北疆铁壁,十年之功,一朝尽毁!正如张居正十年执政,殚精竭虑,为万历一朝积攒之府库充盈、吏治稍清之局面,亦在其后短短十年间,被挥霍殆尽。”

  画面最后定格:象征财富的金山银海迅速干涸、崩塌。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如狼似虎的税吏、矿监手持锁链和账册,扑向象征黎民百姓的、面黄肌瘦的小人。哀嚎遍野,民怨沸腾。

  “为填补其挥霍无度之巨壑,万历皇帝,遂行竭泽而渔之策,矿监税使,横行天下……”

  天幕的光芒终于彻底暗淡下去,化为一片沉寂的黑暗,仿佛刚才那血与火、背叛与毁灭的沉重一幕从未发生过。只有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和浓重的压抑感,证明着一切的真实。

  奉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依旧站立着,如同一尊凝固的、燃烧殆尽的怒目金刚。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片黑暗,仿佛要穿透虚无,看清那黑暗尽头万历皇帝的嘴脸。

  他紧握的双拳,骨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出咯咯的轻响,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留下几道刺目的血痕,却浑然不觉。

  徐达沉重地叹息一声,那叹息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他缓缓摇了摇头,目光扫过殿中几位身经百战的同袍,最后落在御座旁脸色依旧苍白的朱标身上,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苍凉:“蓟镇……完了。这道口子一开,他日胡骑叩关,北京城……危矣。”话语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冰冷的、洞悉未来的绝望。

  蓝玉没有再说话。他脸上的疯狂和讥讽已然褪去,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灰败和死寂。

  天幕上戚家军的鲜血,和他自己未来那剥皮实草的结局影像,在他脑海中反复交织、重叠,最终化为一片冰冷的黑暗。他默默地退回班列,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的精气神。

  朱棣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天幕最后那句“矿监税使,横行天下”像毒刺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猛地看向自己的父亲,又看看兄长朱标,眼神锐利如刀,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死死咬住牙关,将汹涌的质问和某种决绝的念头强行压了下去。那眼神深处,翻滚着对后辈皇帝无能昏聩的极度鄙夷,以及对大明江山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个奉天殿,落针可闻。沉重的喘息声、压抑的心跳声,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人牢牢困在这由未来惨剧带来的巨大阴影和窒息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柔和却带着无尽疲惫与悲悯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

  是自始至终沉默旁观的马皇后。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盛怒未消的朱元璋身边,轻轻握住了丈夫那只仍在微微颤抖、沾着血迹的拳头。

  她的目光扫过殿中神色各异的臣子,最终也投向那片吞噬了天幕的虚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重八啊……你总说,要筑一道让子孙安枕无忧的‘长城’……”马皇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可后世子孙……为何总有人……要亲手去拆毁它呢?这万里江山……终究是败在了自家人手里啊。”

  “自毁长城”四个字,如同最后的丧钟,沉甸甸地敲在洪武十三年这奉天殿内每个人的心上。朱元璋魁梧的身躯猛地一震,眼中的狂怒如同被冰水浇熄的炭火,瞬间只剩下无尽的灰烬和彻骨的冰凉。
  http://www.hlys.cc/11749/3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