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共生的心跳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作者:乘梓

  沈溯的指尖在培养皿边缘划出细痕,零下四度的恒温实验室里,玻璃外壁凝着的白霜被指腹蹭出半透明的印子。视野里,三百七十二个培养皿正以相同的频率闪烁绿光——那是冻土层微生物活性监测仪的指示灯,此刻却像被无形的手拨准了钟摆,每一次明暗都与他胸腔里的心跳重合。

  “第三十七次校准,频率误差仍小于0.001赫兹。”助手小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沈哥,你听——”

  沈溯转过身,看见小林正把耳机线往他耳朵里塞。电流声里混着两种节律,一种是实验室专用拾音器捕捉到的微生物群体活动声,像无数细沙在玻璃上摩擦;另一种是他自己的心跳,通过胸前的传感贴片实时传输进来。两种声音在耳道里交织,竟像是同一台老旧座钟里咬合的齿轮,转动得严丝合缝。

  这是最寻常不过的实验场景,直到沈溯的目光扫过监测仪屏幕右下角的数字——轮回者记忆加载次数,那个本该静止在“17”的红色数字,此刻正以每秒一次的速度往下跳。

  16,15,14……

  “小林,把昨天的冻土样本拿给我。”沈溯的声音有些发紧。他记得很清楚,半小时前这个数字还是17,那是逆熵派目前记录的最高加载次数,对应的是三个月前在北极点采集的样本。可现在,随着数字不断减小,培养皿里的绿光正变得越来越亮。

  小林递来的样本管上贴着标签:北纬67°21′,采集时间2074年4月12日。正是上周沈溯带队从西伯利亚冻土层带回来的新样本,当时检测显示微生物活性仅为基础值的32%,属于典型的“高加载次数抑制”样本。但此刻透过样本管看去,管底那些本该呈休眠状态的灰黑色微生物,正像被唤醒的萤火虫,透出微弱的荧光。

  “加载次数怎么会自己减少?”小林也发现了异常,伸手去按监测仪的重置键,“是不是仪器故障——”

  “别碰!”沈溯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就在指尖触碰到小林皮肤的瞬间,实验室里所有的绿光突然同步熄灭,监测仪屏幕瞬间变成一片漆黑。紧接着,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耳机里骤然加快,像是被什么东西拽着脱离了原本的频率。

  黑暗中,沈溯摸到口袋里的应急灯,按下开关的刹那,他看见培养皿里的微生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殖——那些灰黑色的小点在琼脂培养基上扩散,形成细密的网状结构,而网络的中心,竟隐约浮现出一张人脸的轮廓。

  应急灯的光束里,人脸轮廓很快消散,只剩下培养基上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小林揉着眼睛,声音发颤:“我刚才是不是看错了?”

  沈溯没回答,他正盯着自己的手。指尖上沾着的培养基残留物,正随着心跳的节奏微微蠕动。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冻土层考察时,帐篷外传来的奇怪声响——当时他以为是冰层断裂,现在想来,那声音更像是无数细小的东西在雪地里爬行,频率和此刻的心跳一模一样。

  “把所有样本的加载次数记录调出来。”沈溯快步走到主控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越来越快。屏幕上跳出的数据让他瞳孔骤缩:从昨天凌晨三点十七分开始,所有样本的加载次数都在自主减少,减少的幅度与实验室里微生物活性增强的幅度完全成正比。

  而昨天凌晨三点十七分,正是他完成第十七次轮回者记忆加载实验的时间。

  “沈哥,你看这个。”小林突然指向实验室角落的监控屏幕。画面里,凌晨三点十六分,沈溯正坐在实验台前记录数据,他的影子在墙上拉长,而影子的头顶,竟有一团模糊的光晕在同步闪烁,频率与培养皿的绿光一致。

  “这不可能。”沈溯的喉结动了动。监控设备是军方特制的,不可能出现这种光学误差。更让他不安的是,画面里的自己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抬头看向监控摄像头,嘴角勾起一个陌生的微笑——那不是他会做的表情。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逆熵派首席科学家陈砚走了进来。他穿着白色的防辐射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色凝重:“北极点的监测站刚才发来消息,三个月前采集的样本突然活性暴增,对应的加载次数从17降到了0。”

  沈溯猛地抬头:“0?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轮回者的记忆被完全清除了。”陈砚把文件拍在桌上,文件上附着一张卫星照片,照片里的北极点冰层下,有一片巨大的绿色区域正在扩散,“而且根据卫星监测,这片区域的形状,和我们数据库里编号001的轮回者大脑神经元分布图,完全吻合。”

  编号001,是逆熵派记录的第一个轮回者,也是目前唯一身份不明的轮回者。沈溯的手指落在文件上那张神经元分布图上,突然发现图中最活跃的区域,和刚才培养皿里浮现的人脸轮廓,在轮廓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必须立刻去北极点。”沈溯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如果加载次数真的能自主变化,那之前的‘文明共生’理论全错了——不是记忆加载抑制微生物活性,而是微生物在主动清除轮回者的记忆。”

  “等等。”陈砚抓住他的胳膊,指腹下的皮肤传来不寻常的温度。沈溯低头,看见陈砚的手腕上有一圈淡绿色的印记,正随着呼吸微微发光——那是冻土层微生物附着的特征,通常只有长期接触高活性样本的人才会出现,但陈砚已经三个月没去过采样现场了。

  “你什么时候……”

  “三天前。”陈砚的声音低沉下来,“我在你的实验室里发现了这个。”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微型存储器,“这里面是你昨天凌晨三点十七分之后的实验记录,你自己看。”

  沈溯把存储器插进电脑,屏幕上跳出的视频让他浑身发冷。视频里,他正拿着针管抽取自己的血液,注射进编号001的样本管里。而样本管里的微生物在接触到血液后,迅速聚集成网状,在管壁上形成了一行字:“他们在听。”

  “我没有做过这些。”沈溯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清楚地记得昨天凌晨三点十七分,自己正在宿舍睡觉,因为前一天连续工作了三十六个小时,被小林强行赶回去休息的。

  “但监控不会说谎。”陈砚的目光落在他的胸口,“而且你的心跳频率,从昨天开始就和001样本完全同步了。”他突然伸手按住沈溯的心脏位置,“你有没有想过,所谓的‘共生意识’,可能不是人类和地球的共生,而是……”

  话没说完,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了。红色的警示灯开始闪烁,主控电脑屏幕上弹出一行警告:“检测到未知意识入侵,所有样本活性异常升高。”

  沈溯看向培养皿,那些黑色的微生物正顺着玻璃壁往上爬,在实验室的空气中形成细小的绿色光点,像一群被惊扰的萤火虫。而他的心跳,正随着这些光点的移动越来越快,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胸腔里钻出来。

  “关闭通风系统,启动高温消毒!”陈砚按下墙上的紧急按钮,实验室的合金门开始缓缓下降。

  “小林还在里面!”沈溯突然想起刚才去拿样本的小林,转身就往实验室里冲。

  “别进去!”陈砚死死拉住他。就在这时,实验室里传来小林的尖叫,紧接着是玻璃破碎的声音。透过下降的合金门缝隙,沈溯看见小林倒在地上,他的脸上覆盖着一层绿色的微生物,而那些微生物正在他的皮肤下游动,形成一张不断变化的人脸——和编号001的神经元分布图一模一样。

  合金门彻底关上,隔绝了里面的一切声音。沈溯靠在门上,能清晰地听见门后的敲击声,频率和他的心跳完全一致。

  合金门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冰冷刺骨。沈溯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腕,那里不知何时也出现了一圈淡绿色的印记,和陈砚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你早就知道会这样,对不对?”他看向陈砚,“你手腕上的印记,还有你刚才没说完的话——共生意识到底是什么?”

  陈砚没有回答,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银色的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注射器,注射器里的液体呈淡绿色。“这是从001样本里提取的共生体,注射后能暂时抑制微生物活性。”他把注射器递给沈溯,“但我要提醒你,注射之后,你可能会记起一些不该记的事。”

  沈溯的手指握住注射器,金属外壳的温度让他想起三天前在冻土层的那个夜晚。当时他在帐篷外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冰块,冰块里冻着一个人的手,手腕上有一圈淡绿色的印记,和他现在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黑暗中,小林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分割。一部分停留在实验室里,看着那些绿色的微生物爬满自己的脸;另一部分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冻土层,天空是暗红色的,地面上布满了巨大的裂缝,裂缝里透出绿色的光。

  他看见一个穿着白色防辐射服的人正蹲在裂缝边,手里拿着针管抽取绿色的液体。那人转过身,脸上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薄膜,薄膜下的五官和沈溯一模一样,但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一片绿色的光。

  “编号001,记忆清除完成。”那人的声音传来,带着电子合成的质感,“准备加载新的记忆模板——沈溯,逆熵派研究员,2074年4月12日加入北极考察队。”

  小林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看的,是三个月前北极点采样现场的画面。而那个“沈溯”,手里拿着的针管里的液体,和刚才陈砚拿出来的注射器里的液体,颜色完全相同。

  陈砚看着沈溯手腕上的绿色印记,眼神复杂。他口袋里的通讯器正在震动,屏幕上显示着一条加密信息:“目标已接触共生体,启动第二阶段计划。”

  他想起三天前在沈溯的实验室里发现的那份实验记录。记录里,沈溯在注射自己的血液后,曾对着样本管说过一句话:“你们想要的不是记忆,是载体,对不对?”

  当时他以为那是沈溯的实验猜想,直到刚才看见沈溯手腕上的印记,他才明白——沈溯早就和共生体建立了联系,而所谓的“轮回者记忆加载”,其实是共生体在寻找合适的人类载体,编号001不是第一个轮回者,而是第一个成功与共生体融合的人类。

  “注射吧。”陈砚的声音有些沙哑,“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001是谁,也才能知道,你为什么会和共生体的心跳同步。”

  沈溯握着注射器的手微微颤抖。他看向合金门,门后的敲击声还在继续,每一次都精准地落在他心跳的间隙里。他突然想起刚才视频里自己在管壁上看到的那行字:“他们在听。”

  听什么?听心跳吗?还是听……人类的意识?

  注射器的针头刺破皮肤的瞬间,实验室里的敲击声突然停止了。紧接着,沈溯听见了一个声音,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他的脑海里响起,那声音像无数人在同时说话,却又清晰得仿佛就在耳边:

  “终于找到你了,编号001。”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腕,那圈淡绿色的印记正在扩散,顺着血管爬上手臂,最终在胸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那是冻土层微生物聚集成的网状结构,也是编号001的神经元分布图,更是刚才培养皿里浮现的那张人脸。

  而此刻,合金门后的绿色光点正透过门缝钻出来,在实验室的地面上汇聚成一条小路,通向主控电脑的方向。沈溯顺着光点看去,电脑屏幕上不知何时跳出了一个文档,文档的标题是:“共生计划——地球意识载体培养日志”,文档的第一行写着:

  “初始载体:沈溯,2054年7月17日出生,首次意识融合时间2074年4月12日。”

  2074年4月12日,正是他带队去西伯利亚冻土层采集样本的日子。
  http://www.hlys.cc/13849/8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