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红尘修行:证道之路 >第256章 末路京师,帝王悲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56章 末路京师,帝王悲歌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一阵心酸,一番醒悟,本已大彻大悟,虽人都成神了,还是免不了一些执念,我也知道,做的这些与真空之劫的领悟有出入,但还是放不下,去做了。

  “哎……”一声长叹。

  “放下吧,要信他们自己会摸索出道路,也许时间会长,也许道路会曲折。“我在说服自己。

  站在九天之上,我探究地向下看一眼。

  看一看为什么紫禁城的护国金龙会被毁灭。

  这个念头,并非出于什么“逆天改命”的执念,亦非是未曾了断的“护国”因果。更像是一种,见证一场亲手参与、却又失败的博弈之后,对棋局的执拗回望。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两个字“不甘”。

  我顾不上擦去嘴角的血迹,也顾不上去平复体内那因法力反噬而翻江倒海的气血。

  不看不要紧,一看,那整个北方大地,宛如人间地狱。

  一股混杂着硝烟、尘土与恶臭,如同一床厚重、潮湿的棉被,笼罩着这片大地,压得人喘不过气。

  我将身形隐于九天之上的云层之中,静静地俯瞰着。

  脚下,那座曾几何时繁华的京师,此刻,已然化作了一座被围困的孤岛。

  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头,打着“闯”字大旗的流民大军,如同从地狱之中涌出的蚁群,将这座大明朝的心脏,围得水泄不通。简陋的营帐,连绵数十里,那星星点点的篝火,在白日里,还升腾着一股股密密麻麻的黑烟。

  “哼哼!李自成哪来那么多人马,还不是那个崇祯自己作出来的吗!”我气愤道。

  “这些人原都是他的子民,都因为活不下去,才反了他!哎,自作孽呀。“我心里对崇祯多少有些怨言。

  “难道与我就没关系吗,我对几代皇帝都说,让他们一定要灭了北边,那是他们的掘墓人,是不是这样说反而把事情搞糟了呢?天机呀,天道呀。”我也反思道。

  一边反思,一边再看。

  那沉闷的战鼓声,自大营处一下又一下地有节奏地传来。每一次擂响,都让这座本就已是人心惶惶的城池颤抖一下。

  城内,早已是一片混乱。

  我能“看”到,那些达官显贵们的府邸之中,正上演着一幕幕最后的疯狂。他们将那些平日里视若珍宝的金银细软、古玩字画,有的家匆匆地打包装箱,在家仆的护卫下,试图从被士兵把守的城门夺路而逃,却最终被那些同样是杀红了眼的士兵,洗劫一空,甚至连性命都丢在了那里;有的家则匆匆地命人挖地道,到处藏东西。

  看到这些,我心里一阵冷笑,心道:“晚啦!”。

  我也能“听”到,那些寻常还能生计的百姓之中,传出了绝望的哭嚎。他们既没有什么金银,也没机会逃命,他们唯一的希望,便是那高大、坚固的城墙,能再多抵挡一日,一时,一刻。

  这便是末路。

  我的目光,穿过了那层层叠叠的,充满了恐慌与绝望的“气”,落在了那座位于全城中轴线之上的紫禁城。

  那里是这座孤城的城中之城。

  也是这场悲剧,最后的舞台。

  ……

  太和殿内。

  这座本该是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举行国家大典的宏伟宫殿,此刻却显得是那样的空旷、萧条。殿内,没有了往日里那高呼万岁的文武百官,亦无那侍立两旁的威武禁军。

  只有寥寥数十名,同样是面如死灰,身形在巨大的殿柱阴影之下,瑟瑟发抖的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

  崇祯皇帝朱由检,穿着那身带补丁的明黄色龙袍,独自一人,枯坐在那高高的,冰冷的龙椅之上。

  他比我上一次在梦中见他时,又清瘦了许多。那张本还算清秀的脸上,颧骨高耸,眼窝深陷,两鬓的白发,如同被秋霜打过的野草,杂乱而又刺目。他那双本该是俯瞰众生的龙目,此刻,却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瞳孔之中,燃烧着一种被逼到了绝路,而发出的癫狂火焰。

  他没有去看殿下那些已被城外的喊杀声,吓破了胆的大臣。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殿门之外,那片灰黄色的看不到希望的天空。

  许久,许久。

  他那干裂的,早已是失去了所有血色的嘴唇,才缓缓地翕动了一下。

  他的声音,不再有往日的威严与决断。像溺水之人抓住一根稻草时,所生出的沙哑与祈求。

  “……南迁。”

  “诸卿……以为……如何?”

  这两个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这片,早已是死寂了的湖面!

  殿下那数十名大臣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们一个个,都如同被针扎了一般,下意识地便抬起了头!那眼神之中,充满了比听到城破,还要强烈的惊恐!

  南迁?

  迁都南京?

  这意味着要他们放弃这在京师经营了百年的基业,放弃那早修建的奢华皇陵,放弃那数不清的良田与商铺!,放弃北方的基业。

  跟着这个早已是众叛亲离的皇帝,去那前途未卜的南方,偏安一隅?

  一旦同意这个决定,就将背上历史的骂名,失败,被乱军砍死,成功,会为这皇帝背锅,被杀死。

  不!

  绝不!

  所有大臣都这么想。

  大殿之内,再次陷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没有人附议。

  亦无人反对。

  所有的大臣,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的木偶,再次,深深地低下了他们的头。将他们那张写满了“自保”与“权衡”的脸,深深地埋入了笏板的阴影之中。

  崇祯看着他们。

  看着这些,他曾倚为国之栋梁,曾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的肱骨之臣。

  看着他们那如同缩头乌龟般的,懦弱的,可笑的模样。

  他那双本已是布满了血丝的眼睛,渐渐地被一层滚烫的,充满了失望与悲愤的薄雾所笼罩。

  “首辅……范景文先生……”他的声音在颤抖,“你……是朕的老师……你……也不赞同吗?”

  被点到名字的那位,须发皆白,身形枯槁的老者,其身体猛地一颤!

  他缓缓地,自那队列之中走了出来。

  他没有抬头。

  只是将自己的额头,重重地,磕在了那冰冷的,能倒映出人影的金砖之上。

  他的声音,苍老,嘶哑,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道理”。

  “陛下……不可啊……”

  “祖宗陵寝,皆在于此。宗庙社稷亦在于此。”

  “此乃国之根本。君王,当与社稷,共存亡。岂可因一隅之危,而轻言放弃?”

  “陛下若走,则祖宗蒙羞,民心尽丧!届时,这天下便再非我朱家之天下了!”

  他的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大义凛然。

  仿佛他才是那个,为这大明江山,殚精竭虑的忠臣。

  而崇祯,则成了那个贪生怕死,欲要弃国而逃的懦夫。

  “哈哈……哈哈哈哈……”

  崇祯听着。

  听着这番无比“正确”,却又无比“虚伪”的,冠冕堂皇之言。

  他再也抑制不住。

  他仰天大笑了起来!

  那笑声凄厉,疯狂,充满了自嘲与绝望!

  像被自己亲手豢养的猎犬,反咬了一口心境!

  泪水,不受控制地从他那干涸的眼眶之中,奔涌而出!

  “好……好!好一个‘与社稷共存亡’!”

  他猛地从那冰冷的龙椅之上站了起来!

  他指着殿下那群,噤若寒蝉的“忠臣”!

  他的声音,尖锐得如同被撕裂的锦帛!

  “你们!”

  “一个个饱读圣贤之书!一个个满口仁义道德!”

  “平日里党同伐异,倾轧异己,比谁都来劲!”

  “如今,大难临头,却一个个都成了缩头的乌龟!”

  “你们不是想让朕,与这社稷共存亡吗?!”

  “好!”

  他一把抓起身前御案之上,那厚厚的一摞,早已是批无可批的奏疏!

  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向着殿下那群吓得魂飞魄散的“栋梁”们,狠狠地砸了过去!

  “那朕,便如你们所愿!”

  “朕,便与你们这群乱臣贼子!与这座早已是烂到了根的京城!”

  “一同共存亡!”

  奏书如同雪片般散落了一地。

  将那些本还算是衣冠楚楚的大臣们,砸得是狼狈不堪。

  崇祯没有再看他们。

  他只是缓缓地转过身。

  他背对着这满朝他曾信赖,此刻却最厌恶的“股肱”。

  他走回那张冰冷的龙椅。

  缓缓地坐了下去。

  他将自己的脸深深地埋入了那双剧烈颤抖的掌心。

  他那单薄的肩膀,在宽大的龙袍之下,显得是那样的渺小,肩膀在控制不住地微微耸动着。

  大殿之内再次恢复了死寂。

  只剩下那一声声压抑的呜咽。

  ……

  我立于云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我的心中那颗本该是古井无波的道心,竟不受控制地传来一阵细密的刺痛。

  我没有再去理会那座早已是君臣离心的冰冷宫殿。

  我的目光,落在了那高大、坚固的城墙之上。

  它是这座帝国,最后的,也是最坚强的屏障。

  然而,此刻,我那早已是能洞悉万物本源的“眼”中。

  我看到的不再是那物理上的坚固。

  而是那维系着这座城池存在的“人心”。

  那股本该是由全城军民,万众一心,共同抵御的“守城之志”,此刻,已然是稀薄得如同清晨的薄雾,随时都会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那自城中每一个角落升腾而起的,充满了“恐惧”、“绝望”与“背叛”的黑气

  我知道。

  这座城守不住了。

  果然。

  当夜,三更。

  就在城外的闯军擂响了,最后一轮,总攻的战鼓。

  那本该是防守最为严密的,正阳门的城楼之上。

  竟毫无征兆地燃起了一片冲天的火光!

  紧接着那厚重的,足以抵挡千军万马的,包铁的城门,竟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自内而外缓缓地打开了!

  一名身穿太监服饰的,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着一柄,还在滴着血的短刀,出现在了那洞开的城门之后。

  他的脚下躺着十几具,同样是穿着守城军服的,死不瞑目的尸体。

  他看着城外那,如同潮水般,蜂拥而至的黑色人潮。

  他那张扭曲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病态的,解脱般的微笑。

  他扔掉了手中的短刀。

  对着那即将要将他,彻底吞噬的,黑暗的洪流。

  缓缓地跪了下去。

  “轰隆隆——”

  黑色的泥石流般的人潮,充满了“毁灭”与“新生”,瞬间便涌入了这座失去了所有抵抗的古老帝都。

  我听到了。

  听到了这座城池,不堪重负的骨骼,所发出的最后一声呻吟。

  也听到了,一个时代在落幕之时,所奏响的……

  悲歌。

  我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我知道。

  下一站。

  便是那座名为“煤山”的小山丘了。
  http://www.hlys.cc/14062/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