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打猎捕鱼采山货,养八个弟弟妹妹 >第539章 祝他身子骨硬朗,长命百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39章 祝他身子骨硬朗,长命百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几个弟弟妹妹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得像星星。

  脸上立马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连忙点头,满是欢喜。

  “好嘞!谢谢婶子!”

  衣裳都穿妥帖了,姜母转身进了灶屋。

  该准备给香叶婶子家送的寿礼了。

  在这年头,尤其是这山坳里的村寨。

  大伙儿过日子,讲究的是实在,现金随礼的情况很少。

  大多都是送自家的东西,礼轻情意重。

  姜母搬来一张板凳,踩在上面伸手够向房梁,从房梁上取下了好多块腊肉。

  一块块色泽红亮的腊肉,肥瘦相间,油光锃亮,看着就让人眼馋。

  这些都是姜父上山弄到的野味,用盐腌透了挂在灶房梁上。

  借着柴火烟慢慢熏出来的,品相和味道都是绝佳。

  姜母捡了几块品相最好,分量最足的,用干净的油纸包了起来。

  接着,她又从一个大缸里,舀出一大壶自酿的米酒。

  刚打开大缸,一股清甜的酒香就飘了出来。

  不烈不冲,带着粮食的醇厚。

  “这是长寿酒,”

  姜母一边往背篓里放,一边念叨着。

  “送过去给大奎叔尝尝,祝他身子骨硬朗,长命百岁。”

  最后,姜母打开了木匣子,从里面取出一大块红糖。

  红糖是深褐色的,带着天然的糖霜。

  块头极大,沉甸甸的。

  用手掂一掂,足足有一斤多重。

  在这缺衣少食的年代,红糖可是稀罕物。

  能补气血,不管是给老人补身子,还是给孩子冲糖水喝,都是顶好的东西。

  姜母宝贝似的,用油纸把红糖包了两层。

  放进背篓里,和腊肉、米酒摆在一起。

  看着就满满当当,透着十足的诚意。

  周安昨天晚上,就已经悄悄把寿礼准备好了。

  他刚到村里没多久,手里没什么自家产的东西可送。

  思来想去,还是包礼金最实在。

  他知道,农村里就算有人随礼金,也都是三毛五毛的。

  大伙儿日子都紧巴,没人会多送。

  可他这次带着好几个弟弟妹妹,一起去吃席。

  要是礼金送少了,不仅显得不尊重主人家。

  他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总觉得占了人家的便宜。

  他准备了三块钱,用红纸包好了,到时候送出去。

  东西都准备好后,姜宁便朝着大伙儿招呼一声。

  “都收拾妥当了,走吧,往王婶子家去喽!”

  周安抬眼瞅了瞅,天上的日头。

  他觉得时间还太早了,此时才上午八点多。

  现在离开席还很久,于是转头看向身旁的姜宁。

  “小宁,咱们这去的会不会太早了呀?

  离着开席还早着呢,估摸着得晌午才开饭吧?”

  姜宁听见这话,抬起头冲他笑了笑。

  “咱家和王婶子家,关系特别亲近,哪能赶着饭点才去,就为了吃那顿席呀?

  早点儿去,能给他们家搭把手帮帮忙,人多力量大,也能让王婶子少累点儿。”

  周安听完,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个理儿。

  山里人家讲究的是人情往来,关系特别亲近的,不会去等现成的。

  早到一会儿,能帮着招呼客人,或者干点杂活。

  都是心意,也显得热络。

  一行人往王婶子家走,路上碰到了几个,也往同一个方向去的村民。

  王婶子家的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了。

  院子门口挂着红辣椒串和几挂玉米,看着就喜庆。

  院子里摆了好多张桌子,桌凳都擦得锃亮。

  王婶子正忙着往桌子上,摆茶杯和花生瓜子。

  屋里屋外都是走动的人影,说话声、笑声、锅碗瓢盆碰撞声。

  周安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弟弟妹妹,他们眼神里满是好奇。

  正东张西望地看着,院子里的热闹景象。

  周安对弟妹们叮嘱道。

  “你们在院子里乖乖的,别乱跑,跟王婶子家的哥哥姐姐们一起玩儿,注意安全哈。”

  几个孩子听话地点点头,跑到院子角落的空地上,玩起了丢石子的游戏。

  姜父姜母一进门,就朝着王婶子走了过去。

  时不时地招呼着,陆续到来的客人。

  脸上带着热络的笑容,帮着端茶递水。

  姜母拉着王婶子的胳膊,笑着说道。

  “王大姐,你看这院子里客人越来越多,厨房里肯定也忙不过来。

  让小宁和小安去厨房里帮忙吧,他俩都是会做饭的,而且厨艺不错,手脚也麻利,能给搭把手。”

  王婶子闻言眼睛一亮,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连忙点头说道。

  “那敢情好呀!我正愁厨房里人手不够呢,那就辛苦小宁和小安了!”

  周安和姜宁对视一眼,便一起往厨房走去。
  http://www.hlys.cc/18977/5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