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继续品尝美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林真逸和苏立向前走着,朝着柴锅炖鱼的馆子走去。苏立边走,边认真讲述着昌平柴锅炖鱼的独特之处。
“这柴锅炖鱼的柴火锅,能让鱼受热均匀,炖出来的鱼汤,浓稠鲜香,配上葱油大饼,美极了!”
没一会儿,他们来到这家古典农家小院,门上简单挂着“柴锅炖鱼”。
推开店门,鱼香四溢,院子里已坐了不少食客,众人围坐正吃得香。
老板是个壮硕大汉,看到两人进来,热情开口:
“欢迎光临!”
苏立爽快说道:
“老板,来一条五斤左右的大草鱼,再配上些肉块、豆腐、和青菜。”
林真逸连忙打断:
“老板,我不太吃现杀的鱼,您这儿有没有提前处理好的冻鱼,能做这柴锅炖鱼呀?”
老板微微一愣,旋即点头:“还真有,就是鲜味可能比活鱼稍差。”
苏立有些诧异,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行,那就用冻鱼做,这尝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老板应下,转身去后厨忙碌。
“大哥,你不吃现杀的鱼,是遵守三净肉的规矩吗?”苏立好奇地问。
“是的,遵守三净肉,自心安些。”林真逸坦然回答。
等待间隙,林真逸打量四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北京昌平区老照片。
苏立见状,解释道:“这些古老照片,记录着昌平这几十年的巨大变化。”
“追溯历史,这柴锅炖鱼,以前是昌平老百姓家人团聚的大菜,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特色美食。”
两人正说着,老板和店伙计抬着一口热气蒸腾的大锅走了过来。
大锅里的大鱼块在浓郁的汤汁中翻滚,肉块,豆腐、和青菜吸满了鱼汤的精华,整个锅里,甜香飘散。
林真逸盛了一大碗鱼肉汤,喝了一大口,立刻被那甜糯香美的味道冲上心头:
“这鱼肉汤,香极了!”
苏立笑着说:“尝尝这大块鱼肉,虽然是冻鱼,但老板手艺好。”
林真逸夹起一大块鱼肉,放入口中,鱼肉口感,依然软滑香甜,那独特的炖煮风味,让他连连点头。
“不错!别有一番风味!”
随后,两人大块朵颐,边吃边听老板讲述着柴锅炖鱼的制作秘诀:
“这鱼,要先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入特制的酱料和高汤炖煮。”
“火候和时间,都要高度精准,太早不熟,太晚,肉就老了。”
两人沉浸在柴锅炖鱼的美味里,继续听老板讲故事:
“我做这柴锅炖鱼,到现在有小二十年。”
“往事如烟,这炖鱼之烟火却还在。”
待吃得差不多,苏立用纸巾擦了擦嘴:
“昌平,有一道叫醋溜咯吱的特色菜,味道独特,想尝尝吗?”
林真逸欣然点头:“凡美食,皆我休闲大道门。”
两人向老板告别。
此时,华灯初上,街边的小食摊亮起灯光,行人依旧匆匆。
苏立介绍醋溜咯吱:
“这咯吱,最早是用绿豆面做的一种小吃,后来经过多方改良,才有了现在这道醋溜咯吱。”
他笑着说:
“咯吱的寓意,是油炸或食用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清脆声响,代表生活有滋有味,就像这道菜的口感,层次丰富。”
没一会儿,他们来到了做醋溜咯吱很地道的小饭馆。
一进店,老板便热情欢迎。
苏立熟练点了醋溜咯吱,还加了两份老北京炸酱面。
少许功夫,菜和面条皆端上桌,醋溜咯吱色泽金黄带红,上面鲜美醋溜汁,看着就让人想尽快尝尝。
林真逸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咯吱酥脆,醋溜汁酸爽甜美,他赞道:
“这味道绝了。”
苏立笑着说:“再尝尝这古鲜炸酱面,料足味香。”
林真逸挑起一筷子金黄面条,裹满浓放入口中,鲜美的酱香混合着筋道的面条,让人口感爆爽。
随后,又是一阵子爽快的大吃大喝!
吃完美食,两人走出饭馆,晚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凉爽。
苏立看向林真逸:“今天吃得痛快了,要不咱明天咱接着探寻美食?我还知道好几家小店。”
林真逸微笑点头:“好啊。”
两人约定好时间,挥手告别。
林真逸哼着小曲回到别墅,整个身心大为松懈。
“修炼和工作,一直都是我的常态。今后若有时间,要多品尝美食,要知道,这才是真正体验生活!”
他坐在床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随后慢慢进入深定。
第二天一大早,林真逸从定中醒来。
洗漱完毕后,换上一身休闲的衣服,早早地在小区门口等待。
不多时,苏明轻快地赶来,老远就挥着手打招呼:
“今早,咱先坐公交去吃地道的昌平早点。”
林真逸问道:“为啥不打车呀?”
苏立神秘一笑:“公交能带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而且,有些藏在巷子深处的美食,公交更方便。”
很快,两人来到公交站,苏明指着周围的早点摊介绍道:
“你瞧,这附近就有不少本地人常吃的早点。”
上了公交,行驶十分钟,他们来到一家热闹的早点摊。
摊位前坐满食客,蒸笼里白汽升腾。
苏立熟练地排队,买了两份早点,走到林真逸面前:
“糖油饼配豆腐脑,这家超正宗。”
林真逸咬了一口酥脆的糖油饼,香甜的浆汁在口中四溢,爽口极了。
再喝一口爽滑的豆腐脑,鲜美入喉,痛快!
“好吃!”
林真逸赞叹。
苏立笑着说:“这家店开了好多年,周围的人都爱来。”
两人吃完早点,前往地铁站。
路上,苏明介绍着卤煮的特色:
“卤煮是老北京传统小吃,里面有火烧、豆腐、大肠、肺头等等,各种食材在老汤里混合炖煮,吃起来特别上头。”
两人说着便到了地铁站,刷卡进站后,随人群挤上了地铁。
车厢里人挤人,林真逸和苏立紧紧抓着扶手。
几站过后,他们下了地铁,步行穿过一条热闹老街。
没多会儿,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出现在眼前,店门口挂着一块陈旧的招牌,上面写着“老北京卤煮老店”。
一推开门,香味飘来。
店内摆着七八张桌子,每张桌子都坐满了食客,众人一边吃着卤煮,一边谈天说地。
苏立走到柜台前,点了两份招牌卤煮。
两人坐在空桌边等候,很快,两大碗热气腾腾的卤煮,就端上了桌。
林真逸仔细打量着,碗里的食物,有火烧,有豆腐,有大肠块,有肺头。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火烧送入口中,香糯的口感和特色的卤味,让人心满意足。
接着又尝了一块大肠,原肥不腻,那独特的风味,让他连连点头。
“苏立,这卤煮不错,很香!”
林真逸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苏立笑着说:“慢慢吃,他家的卤煮,配上蒜汁和辣椒油,那才够味。”
说着,苏立帮林真逸舀了一勺蒜汁,又加了少许辣椒油。
林真逸搅拌均匀后再吃,卤煮的味道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为卤煮增添了别样的风味。
两人吃得正香,邻桌一位大爷笑着搭话:
“两位年青人,这家店的卤煮,在咱们这片儿可是出了名的经典小吃。”
林真逸和苏立连忙回应,大爷便讲起了故事,及老北京卤煮的不断变迁经历。
三人聊得欢快,于是,林真逸对卤煮背后的人文,有了更深的了解。
吃完卤煮,林真逸脸润发光,苏立笑着说:
“瞧你这模样,就知道你挺喜欢这卤煮了。”
“下午,我带你去农家院,让你尝尝地道的乡村美味。”
林真逸一听,眼睛亮了起来。
下午,阳光正好,微风轻拂。
苏立带着林真逸来到一家农家院。
踏入院子,里面种满了各种蔬菜,黄瓜,西红柿,在枝头摇晃,散发着清新的生命气息。
老板娘热情地迎出来
“欢迎欢迎,尝尝我们自家种的菜,可新鲜了。”
苏立和林真逸被迎进客厅餐桌,两人坐下清洗碗筷。
不一会儿,一大盘金黄的韮菜炒柴鸡蛋,和红炒肉未端上桌。
林真逸夹了一块大煎蛋,送入口中,香爽脆口,蛋味浓郁。
“不错,很香!”
老板娘笑着说:“咱这鸡都是吃粮食和虫子长大的,味道极好。”
苏立吃了也大赞:“这种原汁原味的土鸡蛋,在城里少见。”
林真逸点头,又夹起一筷子肉未沫蔬菜,品尝起来,爽脆的口感,香味满溢。
“这蔬菜很新鲜。”
林真逸不禁感叹道。
老板娘在一旁笑容满面:“这些蔬菜都是今儿从地里现摘的。”
随后,她转身进厨房,端出了一锅热气上腾的鸡肉汤。
林真逸问道:
“这鸡肉汤,是刚杀的鸡吗?”
老板娘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解释道:“您放心,这鸡不是刚杀的。”
“我们都是提前杀好处理干净,放在冰箱里保鲜的。”
林真逸听了老板娘的话,松了口气:“我不太吃现杀的东西,听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老板娘点头:“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
林真逸盛了一碗鸡肉汤,金黄的鸡汤上飘着葱花,大喝一口,鲜甜的滋味,在口中漫开。
鸡肉炖得极烂,入口即散,甜香软糯,味道香极。
“这鸡肉汤极鲜美!”
苏立笑着说:“农家院的美食,别有一番风味。”
此时,老板娘又端上了一盘贴饼子。
饼子外皮烤得焦黄干脆,尝起来带着焦香,内里却香郁甜美。
林真逸和苏立边吃,边与老板娘聊天。
老板娘开心地聊天,分享着自个农家乐的日常趣事。
林真逸饶有兴趣地听着,对休闲日常的那份宁静与惬意,充满向往。
“人生,悟道是最大意义;休闲,是最美生活!”
畅快吃完大餐,林真逸和苏立走入在农家院的菜园。
夕阳西下,红艳染美景色。
林真逸心中满是感叹:
“农家乐很朴实,休闲才是最好的体验!”
苏立笑着点头:“昌平的美食和美景还有很多,咱中华大地,处处皆风景。”
两人相视而笑。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林真逸看了看时间,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该回去了:
“真的感谢你,让我品尝这么多昌平的美食。”
“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
苏立笑着说:“跟我还客气啥,大家开心就好。”
两人慢慢走出农家院。
到了路边,苏立帮林真逸拦了一辆车。
林真逸打开车门,又转身和苏立握手道别:
“下次再聚,再品美食!”
苏立用力握了握林真逸的手,点头:
“一言为定!”
林真逸坐进车里,向苏立挥手。
车子启动,苏立站在原地,挥手回应。
看着苏立挺拔的身影,在视线中变小,林真逸心中满是感慨。
今天,他不仅品尝到了昌平的美食,更收获了一份友谊。
他靠在椅背上,回味着这一天的经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只讲人间烟火,不管人性善恶,是极美好的生活之道呀!”
http://www.hlys.cc/23144/5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