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乡试送考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四日后,车队总算慢悠悠的到了长安府城。依旧熟门熟路地住进了张文涛家。
张家人热情依旧,张伯父看着王明远,激动得眼眶都有些发红,拉着他上下打量,连声道:“好!好!回来了就好!长高了,更精神了!一看就是有大出息的样子!”
这时,一个身影从张伯父身后快步走出,对他们就喊了声:“虎妞妹妹!”“明远兄!”
众人闻声望去,都愣了一下。
只见张文涛站在那儿,身量抽高了一大截,几乎和虎妞一般高了,原本圆润富态的脸庞虽然还是圆润,但比起之前还是清瘦了不少,已经露出了清晰的轮廓。
眉眼间也褪去了不少稚气,身量也有了几分少年人的挺拔和……嗯,勉强能算上俊朗?
只是那眼神看向虎妞时,依旧亮得惊人,带着毫不掩饰的欢喜。
虎妞也眨巴着眼,惊讶地看着他:“呀!文涛哥?这才多久没见,你……你咋瘦了这么多?也长高了!我差点没认出来!”
张文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一笑:“跑商队锻炼人嘛……虎妞妹妹,你也……也更好看了!”
他声音越说越小,耳朵尖有点发红。
王明远看着站在一起的两人,一个英气勃勃,一个虽然还有些胖,但比起之前已是清秀了不少。
心里莫名冒出一个念头:这小子瘦了些也长高了些,跟虎妞站一块儿,倒真有那么点……嗯,“郎才女貌”的意思了?
当然,前提是忽略两人那依旧比寻常同龄人“结实”不少的身板。
安顿好后,王明远没急着埋头读书,而是依次去拜访了长安府的师长和故交,也送上湘江府带回来的礼物。
首先去拜见了柳教谕。
柳教谕比三年前更苍老了些,但精神还好。拉着王明远的手,絮絮叨叨问了许多岳麓书院的琐事,又谈到周老太傅收他做记名弟子的事情,柳教谕眼中满是欣慰,捻着胡须,连声道“好!好!好!”。
仿佛看着自己精心培育的苗子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沐浴到了自己未曾企及的阳光雨露,那种与有荣焉的喜悦,溢于言表。
接着去拜见恩师崔巡抚。
师父似乎更忙了,眉宇间带着挥不去的疲惫。但见到王明远,他还是抽出时间细细问了他的学业,听到王明远的见解愈发沉稳老练,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只是王明远看着师父那明显清减了许多,再也没有回到从前那般“富态”的身形,心里忍不住发酸。
官场沉浮,一省巡抚看似风光,背后的压力和艰辛,恐怕远非常人所能想象。
他忍不住劝道:“老师,公务再繁忙,也请务必保重身体,按时用饭休息。弟子……弟子还是觉得,您以前那般……嗯,更显雍容气度。”
他没好意思直接说“还是胖点好看”。
崔巡抚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失笑,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傻小子,为师心里有数。倒是你,乡试在即,摒除杂念,专心应试。为师等着你的好消息!”
之后又见了几位旧日同窗。
陈嗣已于上月顺利考中了秀才,见到王明远,兴奋地抓着他胳膊猛摇,话痨本色不减当年:“明远兄!你可算回来了!我就知道你能行!岳麓书院啊!周老大人啊!我的天!我现在走出去跟人说我是你同窗,人家都高看我一眼!嘿嘿!”
他絮叨了好一阵才平静些,又带着点释然道:
“不过我也算看开了,秀才功名大概就是我这辈子读书的顶了。再往上考,怕是榨干我也没戏。
我爹也说了,等过了这阵,就活动活动,让我去衙门里谋个书吏的差事,将来也好接他的班。
明远兄,你以后要是高中了,在长安府有啥需要跑腿打听、办理文书的琐碎事,尽管来找我!别的不行,这些杂事我肯定给你办得妥妥帖帖!”
王明远笑着应下,心里也为好友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高兴。
见到李明澜时,发现他变化更大,整个人沉稳干练了许多,不再是当年那个有些怯生生的少年。他已接手了张家商队大部分的账目事宜,言谈间透着自信。
“明远兄,多谢你当年举荐之恩。东家待我极好,如今我也成了家,有了孩子,日子过得挺踏实。”李明澜语气真诚,“家里人也都常念叨你的好。”
听他提到成家,王明远忽然想起了远在湘江府、一心扑在铺子上、似乎完全忘了终身大事的李茂兄,心里琢磨着:等考完试,得赶紧给季景行师兄写封信,让他务必在湘江府帮李茂兄物色个贤惠姑娘才行。
嗯,他王明远就是这么妥帖周到。
————
转眼就到了乡试这日。
这日一大早,天还黑黢黢的,张家一处院落就已经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赵氏一遍遍检查着考篮里的吃食用具,嘴里不住念叨。
王金宝绷着脸,背着手在院里踱步,看似镇定,眼神却时不时瞟向王明远。
王大牛和狗娃已经把马车套好;刘氏和钱氏忙着把热乎乎的早饭端上桌;虎妞拉着猪妞猪娃,小声叮嘱他们待会儿送行不许吵闹;张文涛也早早过来帮忙,围着虎妞转悠……
等到王明远收拾妥当,院子里更是挤得满满当当。
除了自家人,张伯父全家、柳教谕、陈嗣、李明澜等相熟的故交都来了!
众人围着他,叮嘱的话、祝福的话、鼓励的话潮水般涌来。
“明远,别慌,好好考!”
“明远,稳住心神,平常心应对即可。”
“明远,你定能旗开得胜!”
“明远兄,盼你高中!”
…………
看着这一张张殷切关怀的脸庞,王明远心中暖流涌动,重重点头:“大家放心,明远定竭尽全力!”
时辰一到,众人簇拥着王明远出门。
乡试在长安府的贡院举行,位于钟楼西侧的贡院门街。
此时,天色未明,但通往贡院的各条街道早已被各式灯笼和火把照得亮堂一片。
数不清的马车、轿子、人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同数条溪流,最终在贡院门前汇成一片喧嚣的海洋。
送考的家人、书童、仆役,赴考的学子……人声鼎沸,车马塞途。
各式灯笼在微熹的晨光中摇曳,映照着一张张或紧张、或期待、或激动、或故作镇定的脸庞。
王家的几辆马车好不容易才随着人流挪到靠近贡院的地方,再也前进不得。
王明远拎起考篮,下了马车。
“三郎!”
“明远!”
“三哥!”
“三叔!”
“明远兄!”
身后的呼唤声此起彼伏。
他回过头,看到家人和朋友们挤在人群中,努力地朝他挥着手,脸上写满了鼓励和期盼。
这一刻,万语千言都汇成了他心中的力量!
王明远朝他们深深一揖,然后毅然转身,拎着沉甸甸的考篮,融入了那流向贡院大门的人群长龙之中。
清晨的微凉侵透着衣衫,但胸膛里却有一股热流在激荡。
五年蒙学启蒙,三年岳麓苦读,恩师挚友的教诲扶持,家人无声的奉献期盼……所有的一切,仿佛都凝聚在了手中这小小的考篮之上。
前方,贡院那庄严而森然的大门洞开,如同巨兽的口,吞噬着无数士子的梦想与抱负。
也像是一条窄窄的龙门,跃过去,便是另一番天地!
王明远深吸一口气,目光沉静而坚定,迈步向前。
乡试,我,王明远,来了!
http://www.hlys.cc/25804/1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