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李四璟要做农业先生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李月兰站在讲台上,深吸一口气,尽量用大家都能听明白的大白话,结合田里的实际情况,讲解着灌浆期水肥管理的关键。

  她已经尽力转换那些农业专业的词汇。

  比如把“根系需氧”说成“根也要喘气,水太深了憋得慌,一憋气就没力气往上输送养分,稻穗就吃不饱”。

  把“促进光合作用”说成“让叶子多晒晒太阳,多存点‘干粮’好往穗子里送”。

  但总有一些概念,像是“呼吸作用”、“养分转运”,她实在找不到更土更贴切的词儿,只能硬着头皮原样说出来,再配上生动的比喻和手势努力解释。

  “……所以啊,大伙儿记住了,”

  李月兰提高了些音量,确保后面的人也能听到。

  “等再过十来天,咱们田里的稻穗开始灌浆,田里的水,保持一层薄薄的‘水皮儿’就行,刚没过泥巴面儿最好,可千万别像之前那样灌得深深的!不然真的会影响收成啊!”

  她的话在阅览室里回荡,下面的村民们顿时交头接耳,议论开来。

  “哦!原来是这个理儿!”一个老农恍然大悟,转头对旁边的人说。

  “我就说以前有时候看着稻子长得挺好,最后收成却差口气,敢情是田里水灌多了,把根给‘憋’着了!”

  “月兰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浅水,浅水!记住了!”

  “她说的可比以前县学里那个老夫子讲的清楚多了!那夫子之乎者也半天,我听着直打瞌睡!”

  “哎,你听全乎了没?我咋就光记住‘影响收成’这四个字了?前面那啥‘呼吸’是咋回事来着?”

  “笨死你算了!就是根也要喘气!水太深了淹着了!月兰妹子不是说了嘛,跟人憋水里一个道理!”

  “这课讲得好啊!以后得多办!下回我把我们家那口子也拉来,他脑子比我好使!”

  “对对对!以后这种课,咱们都得来!自己脑子不行,就把家里记性最好的拽来装学问!”

  “要是能认字就好了,月兰嫂子那纸上肯定写得明明白白的……”

  短短二十分钟的公开课结束,赞誉声、讨论声、自我检讨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整个阅览室。

  大家伙都舍不得走,全都定在原地互相交流。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百分百理解了每一个术语,但核心知识点已经成功的传播出去了,这就是公开课的作用。

  而作为这次课堂的小助理,负责在门口帮忙维持秩序、给挤不进来的人简单复述要点的李四璟,等村民们都散去后,目光灼灼地看着讲台上那个散发着知性光芒的婶子。

  他因为提前看过讲义的稿子,知晓了大致的內容。

  此刻再听着李月兰将这些学问用如此生动、接地气的方式讲述出来,看着台下乡亲们从迷茫到恍然的样子,他对李月兰的佩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仿佛冲开了他脑子里的关隘,让他原本有些懵懂的想法,骤然变得清晰、坚定起来!

  他喜欢种地,喜欢看着种子破土、禾苗抽穗、果实累累的那种充盈的喜悦感。

  跟着月兰婶子学习种菜的这两个月,他只觉得这是件让自己开心的小兴趣。

  但此刻,他看到了比“种好自己一亩三分地”更广阔的意义。

  传道!授业!解惑!

  像月兰婶子这样,将自己学到的好方法、新学问,传授给更多需要的人,让整个桃源村、甚至整个大宁朝的农户,都能种出更好的庄稼,获得更丰厚的收成!

  这……这难道不是一件比单纯自己收获更了不起、更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吗?

  他想做一个农业先生!

  一个像月兰婶子这样,但又不止于月兰婶子的农业先生!

  这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瞬间充满了他的胸膛。

  那在这之前,自己需要做什么?

  李四璟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学!

  要拼命地学!

  学很多很多的农业学问!

  要向广福叔请教,向月兰婶子请教,甚至……他脑海里闪过谢文书房里那些厚厚的书籍,他也要去啃!

  他要学的学问,要多到……多到将来能超过婶子!

  多到能够解答乡亲们遇到的所有农业难题!

  多到让大宁朝的百姓,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

  他越发觉得,在这桃源村里,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这谢家,人人都是龙凤。

  言归正传。

  谢里正带着人在田埂边看完抽穗的喜人景象,又反复叮嘱了几遍“记得按时放水,就留一层水皮”,便领着他们朝着清川河畔走去。

  那里,经历过洪流后,又重新组装和精心调试的巨型多功能水车,如同一个蓄势待发的铁木巨兽,静静地矗立在奔流不息的河水边。

  巨大的轮辐导水槽连接着砖瓦厂、未来石灰厂和磨坊的竹制水管。

  此时,水车周边的河岸上,已经是人头攒动,几乎全村闲着的人都来了,比村委楼听课时的场面还要壮观!

  桃溪村的赵老七也带着自己村的人来围观这一盛景,紧赶慢赶地过了桥,挤到了谢广福身旁。

  他踮着脚,眯着眼打量着那架巨大的水车,嘴里不住地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我的个乖乖!广福贤侄,这……这架子也忒大了!”

  谢广福正和张林木、张秋笙父子做最后的检查,闻言回过头,脸上带着自豪的笑意:“七叔来了?没错,就是架子大,送水才够多!”

  旁边一个桃溪村的后生瞪大了眼,好奇地问:“广福叔,这大家伙……真能自己把水提上来,还能帮着磨面、榨油、舂米?”

  不等谢广福回答,旁边一个桃源村的汉子就抢着说道:“那还有假!广福叔和文哥儿琢磨出来的东西,啥时候差过?等着瞧吧,待会儿让它转起来,吓你一跳!”

  又有一个妇人插嘴道:“我听说啊,这水车一转,砖厂那边就再也不用汉子们挑水洇窑了,打开个什么……哦对,‘木闸’,水就自己哗哗流过去了!是不是啊,广福?”
  http://www.hlys.cc/28502/4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