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战后恢复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家人们,说到辛弃疾一举拿下宿州城,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呐!但咱辛将军可没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选择暂留宿州,一门心思扑在了战后的治理与重建工作上。为啥呢?因为他心里明镜似的,一座城的光复,可不单单是插上咱大乾的旗帜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得让老百姓重新过上安稳踏实的日子,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御书房内的檀香正袅袅升起,天玄帝指尖轻叩着紫檀木案几,目光随着天幕上流转的画面缓缓移动,案上摊开的宿州城防图还沾着墨香。
“这辛弃疾,倒是个不贪虚名的。”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攻城掠地是功,安抚百姓更是功,他能拎清这个轻重,难得。”
丞相冯成往前凑了半步,花白的胡须轻轻颤动,他指着屏幕里渐显生机的街巷,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寻常将领打了胜仗,多半想着论功行赏、邀功请封,他倒好,先琢磨起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这份心思,就比旁人胜一筹。
城墙根下,摆着针线摊的老婆婆把线头绕在指尖,眯眼笑道:“听着就暖心,俺们庄稼人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谁能让俺们安稳过日子,谁就是好官。这辛将军,听着就像个大好人。”
挑着菜担的汉子停下脚步,粗布褂子被汗水浸出深色的印子,他往人群里凑了凑,扁担往石阶上一搁,发出“咚”的闷响:“可不是嘛,打下来的城要是还是乱糟糟的,那跟没打下来有啥区别?能想着修修补补让日子好过的,才是真办事的。”
镜头一转,只见宿州城的街道上车马往来,街边的酒肆飘出菜香,杂货铺的伙计正踮着脚往货架上摆东西,吆喝声混着铜板碰撞的脆响,热闹得很。
【家人们,你们看这宿州城,才几天光景啊,就跟换了副模样!先前被胡人砸得破破烂烂的房屋。
如今在辛弃疾的安排下,老百姓们正搭着梯子、和着泥浆互相帮衬着修呢,连半大的孩子都提着小桶给大人递水,那股子劲头,看着就让人高兴!】
袁泽指着屏幕里扛木料的身影,眼睛发亮:“你看他们干活多起劲,这哪像是刚打完仗的样子?这辛弃疾真的是个天才。”
诸葛明捻着花白的胡须,青色的官袍在风里轻轻摆动,缓缓道:“百姓肯卖力,是信他能带来安稳日子。换作那些只知发号施令的官员,就算拿着鞭子抽,也未必能让人心甘情愿地动起来。”
他望向天幕里正在递水的孩子,“你那孩童,本是该躲在爹娘身后的年纪,却能主动帮忙,这便是人心归向的模样啊。”
魏征站在廊下,手里的扇子轻轻叩着手心,看着天幕上的画面,忍不住又道:“这才几天啊,宿州城就有这等变化,辛弃疾是真有能耐!
寻常官员接手战后之城,少说也得折腾个把月才能理出眉目。这等执行力,朝中能及者寥寥。”他素来严苛,能得他一句称赞,比旁人的千言万语都金贵。
街边茶馆里,说书先生暂时停了话本,把醒木往桌上一拍,对着周围茶客叹道:“这才叫治家理事的本事,房子修好了,人心才能定,人心定了,这城才算真正安稳了。
想当年老朽游历北方,见着多少城池毁于战火,不是打不下来,是打下来也守不住啊!”
说书先生端起茶碗润了润喉,“守城靠的不是城墙,是人!”
磨剪刀的老头接口道:“能不能得民心,不在说得好不好听,在做得实不实诚。这辛将军一来就修房子,是实在人。
俺年轻时候也见过几个清官,可大多是自个儿清廉,不会办事,辛将军这样又清廉又能干的,才是真稀罕。”
【辛弃疾还下令打开了巴图那家伙囤积的粮仓,除了留一部分给飞虎军当军粮,剩下的全分给了城里的百姓。
要我说啊,巴图那厮多缺德,粮食在地窖里堆得发了霉,也不肯给饿肚子的老百姓一口,如今这粮食一到百姓手里,多少人家能吃上顿饱饭,解了燃眉之急啊!】
长孙皇后面露怜悯之色,指尖轻轻抚过案上的绣绷,上面绣着的流民图还没完工,轻声道:“百姓受苦太久了,如今能分到粮食,总算能喘口气了。辛弃疾此举,真是积了大德。”
天玄帝微微皱眉,手指在御案的龙纹上轻轻摩挲:“虽说是为了百姓,但军粮储备关乎战事,可不能大意。”
天玄帝沉吟片刻,又道,“不过他能留足飞虎军的份例,可见不是只讲仁爱的莽夫,分寸把握得不错。”
诸葛婉抱着只白猫,站在廊下听着,忽然道:“爹爹,那些粮食够分吗?要是分完了怎么办呀?”白猫在她怀里蹭了蹭,尾巴轻轻扫过她的手腕。
诸葛明笑道:“傻孩子,辛将军既敢分粮,自然有后招。”
【家人们,你们猜后来咋着?这辛弃疾不光修房子、分粮食,还贴出告示,要招募工匠修城墙、整道路,说给现钱工钱!
你们想啊,老百姓有活干、有钱挣,日子能不有奔头吗?这格局,可不是一般武将能比的。】
御花园的凉亭里,紫藤花垂落如紫色的瀑布,天玄帝正临窗观棋,闻言放下手中棋子,目光深邃:“既固城防又安民心,此人治政有术,非只懂厮杀的莽夫。”
他捻起一枚黑子,落在棋盘的“天元”位,“这步棋,走得妙啊。”
长孙皇后执起茶盏浅啜一口,青瓷杯沿印着她淡淡的唇印,柔声道:“百姓自食其力方能心安,辛将军此举,既顾全了生计,又保全了体面,可见其体恤民情。”
长孙皇后望着亭外嬉戏的宫女,“寻常人总以为施恩就是给钱给粮,却不知让百姓凭着自已的力气挣来的温饱,才更让人踏实。”
袁泽捧着刚摘的桃子,汁水顺着指缝往下滴,听着天幕直点头:“以工代赈,这辛弃疾可真有办法!修城墙还能让老百姓挣钱,比直接发钱强多了,干活挣来的钱花着也踏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诸葛明站在一旁,捻着胡须接话:“殿下口中的‘以工代赈’,倒是精准。让百姓靠力气换工钱,既修了城防,又安了民心,还不伤体面,这是个好法子,可见其心思缜密。”
白起立在廊下,手按刀柄,面无表情,只喉间低低“嗯”了一声,似是认可这办法稳妥。
【不光这些,家人们,这辛弃疾还琢磨着让宿州城的买卖活起来!他还减免了商户的赋税,还派人在集市上盯着,不准缺斤少两、欺行霸市。
先前跑掉的商贩听说了,都赶着往回跑,这才几天啊,宿州的集市就热闹得挤不动人了!】
长孙皇后看向天玄帝,柔声道:“陛下您看,商户归心,市集兴旺,这才是盛世气象的根基。”
天玄帝颔首,手里的朱笔在奏折上圈点着:“治政如治水,堵不如疏。让百姓各安其业、各得其所,方能国泰民安。”
他放下朱笔,目光望向窗外,“传旨给户部,让他们研究一下天幕上宿州的赋税政策,看看能不能在其他州府也试试。”
陈嘉庚站在户部官员旁,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算珠碰撞的声音像在奏乐,抚掌道:“此乃经商之道,亦是养民之法。商户聚则百业兴,百业兴则民生富,先人诚不欺我。”
旁边的魏征眉头舒展几分,沉声道:“减税不难,难在守规矩。禁欺行霸市,需得有铁腕,更得有恒心,辛将军此举,比减税更见成效。”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了几分赞许,“有些地方也减过税,可要么是官吏暗中加派,要么是奸商趁机作乱,终究是半途而废,辛将军能做到这一步,不易。”
http://www.hlys.cc/29654/1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