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邀请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正说着,院里传来帮工的吆喝:“老爷,东厢房床底下那箱子也抬出来了!好家伙,里头全是金元宝,闪得人眼都花了!”

  商羊应了一声,跟娘说:“我出去瞅瞅。”

  老太太点头,又叮嘱:“仔细点,别落下啥,也别让人趁机偷东西。这时候乱哄哄的,保不齐有手脚不干净的。我听说前院张大户家搬家,丢了俩银镯子,到现在没找着。”

  商羊“哎”了一声,掀帘子出去了。院里堆了不少箱子,有木头的、陶缸的,还有几个大布袋子,都是他这些年攒下的。

  他走过去打开个木箱子,里头白花花全是银子,晃得人眼晕。

  换作以前,瞧见这些准乐开花,恨不能抱着箱子睡觉,现在心里却只有沉甸甸的悔意——这些钱,将来都得变成实实在在的功绩,才能洗刷干净。

  “都记好,多少银子多少金子,列个单子,一点不能差。”商羊跟账房先生说,声音沉稳了不少。

  这账房先生是他从老家带来的,老实巴交,算盘打得噼啪响,就是胆子小,这会儿手抖得跟筛糠似的。

  账房先生赶紧点头:“哎,老爷放心,小的这就记。一笔一笔记清楚,连碎银子都按重量算,保准错不了。”

  他一边说一边抹汗,心里头直打鼓——这么多钱,要是算错个数,把他卖了都赔不起。

  商羊蹲在箱子旁,看着那些银子,脑子里想起天幕里的画面——自已站在朝堂上,跟昭文帝陛下奏报国库充盈的模样,身后是满朝敬佩的目光。

  那时候他穿的官服,料子是上等的云锦,腰间的玉带锃亮,可他最得意的,是手里那份写着“国库盈余三百万两”的折子。那才是他该有的样子。

  “老爷,您咋了?”一个帮工见他盯着银子出神,忍不住问。这帮工是个年轻小伙,刚娶了媳妇,前两天还跟商羊借过钱办喜事,这会儿看着满院的银子,眼睛都直了。

  商羊摇摇头,笑了:“没事,干活吧。对了,你媳妇的红布衫做了没?要是钱不够,跟账房支,算我赏的。”

  小伙儿一听,乐了:“谢老爷!您真是大好人!”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又往门口瞅,看见娘正站在屋门口望着他,眼里没了先前的担忧,反倒多了些期许。

  她手里还拿着那个针线笸箩,这会儿正低头穿针,阳光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像是撒了层金粉。他冲娘咧嘴一笑,这次笑得真切多了,露出两排整齐的牙。

  折腾大半天,总算把所有钱清点好。账房先生拿着单子过来,手都有点抖:“老爷,这……这数也太大了……光是银子就有五万三千两,金子……金子八百两……”他念到最后,声音都变调了,像是被银子砸懵了。

  商羊接过单子瞅了一眼,深吸一口气:“知道了,收好吧,等下交给宫里来的人。记住,这笔钱是‘赃款’,更是我商羊重新做人的凭据。就像咱地里的草,拔干净了,才能种出好庄稼。”

  正说着,门外传来车马声,马蹄子“哒哒”地敲着青石板路,老远就听见有人喊:“宫里来人了!快让开!”

  有人来报:“老爷,宫里来人了,说是来取钱的。”

  商羊心里定了定,朗声道:“让他们进来吧。”他整了整衣襟,虽说穿的还是那件半旧的湖蓝色长衫,可腰杆挺得笔直。

  进来的是个太监,尖着嗓子,下巴抬得老高,像是眼睛长在头顶上。可瞧见商羊时,那眼神里却多了几分打量——毕竟是天幕里未来的“财神”,谁也不敢真当他是寻常罪臣。

  这太监姓刘,在宫里当差多年,最会看风向,昨儿天幕一落,他就打听清楚了,这商羊将来可是太子爷跟前的红人,马虎不得。

  商羊迎上去,不卑不亢:“刘公公辛苦了,钱都在这儿,单子也列好了,请过目。”

  那太监接过单子瞅了瞅,脸上挤出点笑,皱纹堆得跟核桃似的:“商大人倒是爽快。咱家也不多看了,陛下还等着回话,装车吧。”

  他话虽这么说,却朝身后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让他们仔细清点,别出岔子。

  “理应如此。”商羊指挥着帮工搬箱子,神色坦然。帮工们这会儿也机灵了,知道这些钱是要交公的,搬得格外小心,生怕磕着碰着。

  那太监踱着步子在院里转,眼睛扫过那些银子,突然凑近商羊,压低声音,那尖嗓子也柔和了些:“商大人,咱家多句嘴——陛下让您明日去工部,可是李大人亲自点的名。

  那位李大人,最是敬佩有真本事的,您可得好好表现。”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李大人跟太子爷走得近,您要是入了他的眼,将来……嘿嘿。”

  商羊一愣,随即拱手:“多谢公公提醒,下官记下了。这点心意,公公买杯茶喝。”

  他从袖袋里摸出个小银锭,塞到刘公公手里。这银锭是他特意准备的,不大不小,刚好够体面又不扎眼。

  刘公公捏了捏银锭,眉开眼笑:“商大人真是会来事,咱家就却之不恭了。您放心,到了工部,保准有人给您递梯子。”

  送走太监和车队,院里一下子空了,连空气都好像轻快了不少。商羊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心里却踏实得很——天幕都定了他的结局,只要往前走,错不了。就像船出了港,只要方向对,总能到码头。

  “儿啊,进来歇歇,我给你煮了粥。”娘在屋里喊。她的声音带着笑意,比早上亮堂多了。

  商羊应了一声,抬脚进屋。一进门就闻见粥香,是小米粥,还放了点南瓜,是他小时候最爱喝的。

  南瓜是自家院里种的,甜津津的,煮得烂烂的,混着小米的香,能让人多喝两碗。

  “快趁热喝吧。”娘把碗递给他,又夹了点咸菜,这咸菜是用去年的萝卜干腌的,脆生生的,“听刚才那公公的意思,工部那位李大人,是看重你的?”

  “应该是。”商羊喝着粥,笑道,“娘您想,要是真嫌弃我,何苦把我分到工部?那可是管实事的地方,修河铺路都归他们管,离钱近,也离功劳近。”

  老太太点点头,笑了:“也是,俺儿有本事,走到哪儿都错不了。就像你爹种的西瓜,别看秧子不起眼,结的瓜又大又甜,十里八乡都抢着要。”

  喝完粥,商羊又陪娘说了会儿话,大多是畅想将来——等他帮着朝廷把钱袋子理清楚。

  就请旨给娘修个大院子,带个小花园,种上娘爱吃的石榴树,再雇个老妈子伺候,让她不用再做针线活,安安稳稳享清福。

  老太太听得直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手里的针线活也停了:“娘不要啥大院子,有个能晒着太阳的小窝就行。倒是你,该正经娶个媳妇了,将来生个大胖小子,我还能帮你带带。

  你记着,娶媳妇得娶本分人家的,别学那些纨绔子弟,专挑花里胡哨的。”

  商羊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娘,这事儿不急,等我在工部站稳脚跟再说。”

  “咋不急?”老太太瞪他一眼,“你都快三十了,隔壁二柱子比你小五岁,娃都能打酱油了。之前天幕不是曝光你未来的妻子吗?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啊?”

  娘俩正说着话,院外传来敲门声,帮工跑进来禀报:“老爷,是工部的小吏来了,说李大人让送些文书过来,让您先看看,明日到了衙门也好有个底。”

  商羊心里一动,赶紧起身:“快请进来。”

  进来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吏,穿着件半旧的青色公服,手里抱着个布包,见了商羊连忙拱手:“小人是工部文书房的,姓周,奉李大人之命给您送些东西。”

  说着把布包往桌上一放,解开系带露出里面的账册图纸,“这是漕运码头近三年的往来账目,还有码头的布局图。

  李大人说,您明日一到就得接手漕运钱粮的事,让您今晚先摸摸底,有啥不明白的,明儿到了衙门尽管问他。”

  商羊拿起一本账册翻了两页,抬头笑道:“替我谢过李大人,费心了。”

  小周吏搓着手,脸上堆着笑:“李大人特意吩咐了,说您是天幕里点过的财神爷,算钱粮的本事天下第一,让我们这些底下人多学着点。还说……”

  他压低声音,“晚上想请您去醉仙楼坐坐,就怕您刚回家累着,没好意思让我明说。”

  商羊心里透亮,这是李大人借着送文书的由头示好呢。他合上书册:“替我回了李大人的好意,家里老娘刚放宽心,我得陪着多说说话。等明日到了衙门,我亲自去谢罪。”

  小周吏眼珠一转:“那我就先回了。这是小人的名帖,上面有住址,您夜里要是看账看累了,想找人聊聊码头的事,派人喊我一声就行,我家离这儿不远。”说着递过一张洒金名帖,又帮着把账册归置整齐才告辞。

  等小吏走了,老太太凑过来看热闹:“这李大人听起来不像个好人。”

  “娘,这官场就这样,”商羊拿起账册往灯下凑,“知道我将来有出息,自然赶着来结交。可真要站稳脚,还得靠实打实的本事。”

  老太太端来碗绿豆汤:“先歇会儿,喝口汤再看。我瞅着这些字密密麻麻的,比地里的草还乱,能看出啥门道?”

  商羊喝着汤笑:“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您看这页,去年冬天买的漕运木料,说是买了一百根松木,每根给了五两银子,可市价顶多三两五。这中间的差价,不是进了私人腰包,就是被人糊弄了。”
  http://www.hlys.cc/29654/1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