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王阳明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一。历史中,可称圣人者,寥寥可数。】【但能被人称为圣人者,一定是有着非凡成就。】
【之前我们说完昭文帝的第一任老师赵渊,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说说他的第二位老师——王阳明。】
御书房中赵渊捋着胡须,面露欣慰:“阳明先生……唉,当年与他论道,老夫自愧不如。”
一旁袁泽眼睛一亮,拍着白起的肩膀:“听到没?我这两位老师都这么厉害,以后我出去是不是能吹自已是‘圣人之徒’?”
白起面无表情,只微微点头,算是回应。
此时苏思雨正在整理药材,闻言抬头:“能教出太子这样伟大的人,想必王阳明先生也是心向百姓的伟人。”
【他也是唯一一个被昭文帝亲封圣人的男人,看他又有着怎样的伟大事迹!】
天玄帝挑眉:“哦?连泽儿都亲自封他为圣人?看来此人确实不一般。”
长孙皇后浅笑:“陛下忘了?泽儿小时候总说,将来要让天下人都知道那些真正为百姓做事的人,想必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要说这历史上能被称作“圣人”的,除了孔孟,王阳明绝对得算一个。
这位大佬啊,这辈子可热闹了,又是哲学家、又是军事家,还能当教育家,简直是全能型选手。今天咱就好好唠唠,他到底凭啥能被后世捧这么高。】
诸葛府中,诸葛明抚掌:“全能型?这评价可不低。能集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于一身,古往今来寥寥无几。”
身旁诸葛婉歪头:“比爹爹还厉害吗?爹爹会算兵法,会断案子,还会教我读书呢。”
诸葛明刮了下她的鼻子:“爹爹可比不上王先生。王阳明先生能在沙场立功,又能在书院传学,这本事爹爹可没有。”
【王阳明这人,打小就透着股子“九头牛都拉不回”的犟劲儿,但他这犟不是蛮不讲理,是认死理认到骨子里,还能犟出道理来。】
袁泽拍大腿:“这脾气我喜欢!跟魏征有的一拼!”
魏征瞪他:“太子殿下莫要拿微臣与圣人相比,微臣愧不敢当。不过这犟劲儿,若是用在正道上,确实能成大事。”
袁泽对着魏征笑了笑,默不作声。
【先说他出生那阵儿,初平元年的春天,江南余姚县的王家府邸可热闹坏了。主母郑氏怀着娃,别家媳妇十月怀胎就卸货,她这肚子里的娃愣是赖了十四个月!
府里的老嬷嬷急得天天烧香,说这娃莫不是成了精?
他爷爷王伦是个老秀才,一天夜里做了个怪梦,梦见云端里飘下来个神仙,抱着个粉雕玉琢的娃娃直往他家闯,嘴里还念叨着“此子当为圣孙,可旺三代”。
王伦醒了没半个时辰,就听见产房里“哇”的一声哭——王阳明,哦不对,那会儿还叫王云呢,总算肯出来了。】
御书房中,天玄帝闻言,若有所思:“十四个月出生?倒与上古尧帝有些相似,真乃奇人也。”
旁边长孙皇后浅笑:“陛下还记得当年泽儿出生时,也有祥云绕殿呢。或许不凡之人,降生时总有些异兆。”
袁泽翻了个白眼:“母后,您就别吹了,我那是正常出生,跟这位王先生可没法比。不过这神仙送子的梦,听着挺玄乎,该不会是他爷爷编的吧?”
赵渊轻斥:“太子慎言。乾人对祥瑞之事向来敬畏,不可妄加揣测。”
市场里,穿蓝布衫的老汉开口了道:“我说嘛,十四个月才出来,肯定不是凡人!”
卖糖葫芦的小贩接话:“说不定真是神仙送的呢?你看人家后来成了圣人,这命数早就定了。”
【五岁那年,别家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他偏闷不吭声,家里人急得团团转,都以为他是哑巴。
结果一个游方和尚路过,说他名字“云”太直白,把“神仙送子”的天机道破了,改名叫“阳明”。
嘿,没过三天他就开口了,一开口就背《论语》,合着这五年没说话,是在心里偷偷“备课”呢!你说他犟不犟?连说话都得等个“名分”。】
亭院中慕容雪轻笑:“连说话都要等个‘名分’,这犟劲儿倒是可爱。想必是觉得‘云’这个名字配不上他吧?”
御书房里袁泽嘿嘿笑:“我看他是在憋大招!”
白起难得开口,声音低沉:“隐忍五年,非一般人能及。”
【上私塾更绝,先生说“读书就是为了考科举、当大官”,他“腾”地站起来反驳:“不对!当圣贤才是最要紧的!圣贤能教天下人学好,比当官强百倍!”
先生拿戒尺抽他手心,他疼得眼泪直流,嘴里还喊:“就是当圣贤好!你打我也不改!”
他爹王华是状元,气得拿鸡毛掸子追着他打,从堂屋追到后院,他抱着桃树喊:“爹!你中状元厉害,可你知道啥是圣贤不?”
最后王华累得直喘气,愣是没拧过这小子——这犟劲儿,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硬又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天玄帝哈哈大笑:“好一个‘当圣贤才是最要紧的’!阳明先生,有气魄!比那些只知道升官发财的读书人强多了!”
长孙皇后点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志向,实属难得。难怪后来能有那般成就。”
魏征激动地往前一步:“说得好!当官只是手段,教化天下才是根本!王阳明先生此言,深得我心!”
袁泽拍着桌子:“我就喜欢这种不服输的!当年我跟我爹说要改革税法,他也追着我打,结果还不是被我说服了?”
赵渊摇头苦笑:“太子殿下与王先生,倒真是一个性子。都是认准了理,八头牛都拉不回。”
魏征难得笑道:“这叫志同道合。太子殿下如今推行新政,不也像王阳明先生当年一样,顶着压力也要做吗?”
【后来考科举,两回都落榜,别人愁眉苦脸,他倒拉着落榜的朋友喝小酒,拍着桌子说:“没中才好!说明咱学问还不够,接着琢磨!”
他爹骂他“没出息”,他梗着脖子回:“中科举是运气,当圣贤才是真本事,急啥?”你看这犟,犟得有底气,不是瞎较劲,是认准了“成大事不在一时”的理儿。】
工部里陈嘉庚抚掌:“好心态!做生意也是这样,一次赔了不算啥,总结经验接着来,总有赚钱的时候。王先生这格局,一般人比不了。”
一旁的商羊撇嘴:“落榜了还这么乐呵?换作我,早找个地方哭去了。不过话说回来,他这话倒是在理,真本事比啥都强。”
此时还在整理药材的苏思雨轻声道:“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王先生能有后来的成就,想必就是这份从容不迫的心态帮了他。”
人群里,中年妇人叹气:“我家那小子,上次乡试没中,在家哭了三天,要是有王先生一半豁达就好了。”
教书先生接话:“这就是境界不同。王先生志在圣贤,科举不过是敲门砖,中与不中,于他而言,影响不大。”
【别瞅他犟,脑子转得比谁都快,机灵起来能把人绕得晕头转向,可这机灵不是耍小聪明,是为了干正事,滑得有章法。】
茶楼里,说书先生拍着大腿:“这才是真英雄!有勇有谋,能刚能柔!”
挑夫接话:“可不是嘛!光犟不行,得有脑子,不然就是愣头青,成不了事。”
一旁大汉对挑夫说:“是极是极。”
【当年仁帝时期太监刘瑾权倾朝野,他偏要上书骂刘瑾,结果被打四十廷杖,贬到龙场当驿丞。
刘瑾还不放心,派人追杀他。眼看追兵快追上了,他眼珠一转,把帽子、鞋子往钱塘江里一扔,自已扒着商船的船帮躲起来,愣是让追兵以为他投江自尽了。
后来刘瑾死之前听说龙场有个姓王的在讲学,气得直接嘎了:“这滑头!竟敢骗老子!”——你说他机灵不机灵?绝境里还能想出这么个招儿,既保住了命,又没耽误去龙场的正事。】
天玄帝起了刘瑾,冷哼一声:“刘瑾这等奸宦,人人得而诛之!王先生敢上书弹劾,有胆气!”
长孙皇后蹙眉:“四十廷杖,可不是闹着玩的。王先生为了正道,竟能忍受如此酷刑,实在令人敬佩。”
魏征激动道:“好!骂得好!对付奸宦,就得有这种不畏强权的骨气!”
袁泽咋舌:“四十廷杖?那不得把屁股打开花?这位王先生,是个狠人!不过这金蝉脱壳之计,玩得挺溜啊,比我上次装病骗我爹那招厉害多了。”
人群里,穿蓝布衫的老汉骂道:“刘瑾那狗东西,当年害了多少好人!王阳明先生敢骂他,我敬他是条汉子!”
卖糖葫芦的小贩接话:“这招金蝉脱壳也太妙了!既保住了命,又让刘瑾吃了个哑巴亏,解气!”
【在龙场那会儿,当地百姓不待见他,觉得他是外乡人,天天往他住的山洞扔石头。换作别人,要么躲要么骂,他倒好,捡了石头在上面刻几句诗扔回去。
百姓看不懂字,觉得新鲜,凑过来看他写字,他就趁机跟人唠家常,教百姓认字、种地。
最后百姓竟帮他盖了间茅屋,喊他“阳明先生”。你看这机灵,不是耍心眼,是用真心换真心,把敌意变成了交情。】
苏思雨温柔一笑:“用真心换真心,这才是最难得的。王阳明先生没有因为百姓的敌意而记恨,反而用善意去化解,实在难得。”
慕容雪点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他好,他自然也会对你好。王阳明先生这招,比任何强硬手段都管用。”
【天玄帝时期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时更绝,他手里只有几万临时凑的兵,宁王有十万大军。
硬拼就是鸡蛋碰石头,他偏不按常理来,天天琢磨着怎么“攻心”。先是让人到处散布消息,说朝廷派了二十万大军,先锋已经快到南昌了,吓得宁王手下的兵人心惶惶。
接着又伪造了几封宁王部将的投降信,故意让宁王截获,信里写着“何时献城、如何内应”,把个宁王忽悠得疑神疑鬼,对着自已人也举着刀防着,愣是把好好的军心搅成了一锅粥。】
十一皇子府中,十一皇子袁恪抚掌:“好一个‘攻心为上’!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王阳明先生这计谋,堪比孙武、吴起!”
二皇子袁耀赞叹:“虚张声势,离间敌军,此乃兵法上策。王先生能将兵法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实乃奇才。”
十一皇子袁恪又点了点头:“兵者,诡道也。王阳明先生此举,既减少了伤亡,又能平定叛乱,实乃上策。”
七皇子袁祥感慨:“这就跟做生意一样,硬碰硬肯定不行,得想办法找到对方的弱点,一击制胜。王先生这脑子,太好使了。”
【等宁王反应过来不对劲,想带兵打南京时,王阳明早带着人端了他的老巢南昌。宁王急着回救,半路上又被王阳明在鄱阳湖设了埋伏。
王阳明让人在船上堆满柴草,瞅准风向一把火点燃,火借风势烧得宁王的船队噼啪作响,十万大军没撑几天就垮了。
宁王被抓时,红着眼骂他:“王阳明!你这是耍诈!不算好汉!”
王阳明倒笑得坦然:“我耍诈?总比你叛乱害得百姓家破人亡强。能少死人、平了祸事,别说耍点诈,就是让我扮个小丑,我也乐意!”
你看这机灵,不是为了自已占便宜,是为了护着百姓,滑得有大义,透着股子“只要能成事,手段活泛点怕啥”的担当。】
人群里,老婆婆抹着眼泪:“可不是嘛!打仗最苦的是咱老百姓,能少死人,就是积大德了!”
一名年轻人接话:“宁王就是活该!还骂人家耍诈,他叛乱的时候咋不想想自已不是好汉?”
http://www.hlys.cc/29654/1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