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封神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博主傲然一笑,笑容变得古怪而神秘,压低了声音,一脸悄咪咪的表情对着屏幕说道:【我猜你们一定有人好奇,昭文帝要王阳明做的第三件事究竟是什么?】

  【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只是这件事在历史上造成的震撼直至今日依旧令人心潮澎湃,神往不已!】

  天幕继续跳转到袁泽与王阳明的对话。

  [袁泽直言:“朕要你为这二十八位功臣作‘封神册文’,明其功绩、定其神位,让他们受后世百姓供奉,享‘大乾守护神’之尊——他们护大乾一世,朕便让他们护大乾万世。”

  王阳明彻底震惊,却也瞬间懂了陛下的深意:封功臣为神,既是对功臣的极致嘉奖,也是借“神位”凝聚民心——百姓敬神。

  实则敬护家卫国的功臣,更会因“神护大乾”而对国家更有归属感。

  他沉吟片刻,躬身行礼:“承蒙陛下不弃,老朽愿为陛下、为文脉、为功臣,担下这三件事!”

  袁泽亲自扶他,脸上露真切舒缓:“王师请起,今后便有劳了。”

  光幕外,众人哗然——谁也没想到,昭文帝竟要将功臣封神!

  诸葛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此计甚妙,借神位之名,扬功臣之德,收拢民心,实乃一举多得。只是这封神册文,需万分慎重,不可有丝毫差错。”

  诸葛婉好奇地问道:“父亲,太子哥哥封神是怎么回事呀?为什么要把功臣封神呢?”

  诸葛明笑着耐心解释:“婉儿,这封神啊,是太子殿下对功臣们的一种极高的褒奖,同时也能让百姓们更加敬仰功臣,从而让大家更加团结,一起为大乾的发展努力。”

  工部中商羊心中暗自佩服:“太子殿下这手段,实在厉害,看来以后得更加用心为太子殿下效力了。”

  东宫中赵渊微微皱眉,思索着其中的利弊:“封神一事,关乎重大,还需从长计议,确保万无一失。”

  还在忙着教育的苏思雨眼中满是认可:“这样一来,功臣们的付出就不会被忘记,他们的精神也能激励更多的人为大乾做贡献。”

  醉仙阁中慕容雪面露担忧:“此举虽好,但不知会不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希望他一切顺利。”

  有老臣喃喃:“昭文帝陛下这是要让功臣‘与国同寿’啊!”

  也有人顿悟:“既借神位稳民心,又让功臣事迹传后世,一箭双雕!”

  博主嘿嘿一笑,说道:[“昭文帝这一招玩得,就跟那王者荣耀里的大神操作似的,直接秀翻全场。

  封功臣为神,这既能让功臣流芳百世,又能让百姓对国家更有向心力,这波操作,简直666啊!”]

  天幕画面切换至太庙——殿内供奉着二十八座空白神位,王阳明手持一卷金黄册文,立于神位前,袁泽身着衮服,端坐于主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随着王阳明高声朗诵,册文内容清晰传至天幕内外:

  【大乾皇帝封功臣神位册文】

  “盖闻天地有灵,以护万民;英雄有功,当享不朽。朕承天命,定四海,安宇内,非朕一人之能,实赖二十八功臣同心辅弼:

  其一,大将军白起,骁勇善战,平北境、破倭寇,护大乾北疆无虞,封‘战神’,主掌大乾安宁,佑将士凯旋;

  其二,丞相诸葛明,善谋断、理朝政,定税赋、安民生,封‘辅政文神’,主掌朝堂清明,佑吏治有序;

  其三,御史大夫魏征,刚正不阿,查贪腐、伸冤屈,封‘监察正神’,主掌天下公道,佑百姓无冤;

  其四,户部尚书商羊,善理财、丰粮仓,赈灾荒、济灾民,封‘司仓福神’,主掌五谷丰登,佑百姓饱腹;

  其五,兵部尚书辛弃疾,练强兵、筹军备,守边关、御外敌,封‘戍边武神’,主掌边关防御,佑国土无侵;

  (余下二十四位功臣,各依功绩定神位:有主掌水利的‘河伯护神’、主掌农耕的‘田祖神’、主掌工匠的‘巧圣神’、主掌医术的‘医祖神’等,皆对应其生前职责,护佑大乾相应领域)

  二十八功臣,或战、或治、或谋、或助,皆为大乾立不朽之功。

  今朕奉天地之意,封尔等为‘大乾守护神’,立庙供奉,受后世百姓四时祭祀。愿尔等神位永固,护大乾永世安宁,佑万民永世安康!钦此!”

  册文念毕,袁泽亲自起身,将象征神位的玉牌逐一嵌入空白神座,每嵌一块,神座便泛起微光,似有灵韵流转。

  百官齐齐跪拜,高呼:“陛下圣明!功臣不朽!大乾永固!”

  天幕外,百姓激动不已——有北方百姓哽咽:“白起将军活着护我们,死了还当神护我们,我们定好好祭祀!”

  也有农民感慨:“商大人未来让我们吃饱饭,当了‘司仓福神’,以后更要好好种田,不辜负其大恩!”

  博主声音适时响起:[“各位看官,昭文帝封二十八功臣为神,绝非‘迷信’,而是极具深意的举措——他让‘神’与‘人’的功绩绑定,百姓敬神,实则敬‘实干有功’之人;

  而王阳明编撰《天下大典》时,更会将功臣事迹编入‘杂家·功世家’,让学问与英雄故事并行,既传智慧,也传精神。”]

  袁泽:别夸了别夸了,着实令人窘迫。

  【有史书记载,起初昭文帝是想让王阳明写‘告神书’,大意便是告知四方神灵自已已成为天下共主,如今要册封自已的功臣为圣,特此通告一声——你们这些旧神该给朕的新神臣子们让位了。】

  天幕底下的哗然震惊之声更甚,此起彼伏,一片喧腾。

  袁泽想扶额叹息,讲真的并不觉得自已会做如此嚣张之事,虽无畏但…实在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袁泽不太明白明明只需当时下一道诏令即可,为何偏要王阳明写此文,难道就为逞一时之快?好气一气当时骂自已的人?

  天上的博主笑得没心没肺,语气要有多恣意有多恣意,还打趣道。【当时的昭文帝是嚣张啊,但偏偏王阳明硬是死死劝住了。】

  【他觉得这对神明未免太过不敬,唯恐天降灾祸于大乾,于是最后两人一番拉扯,王阳明修修改改总算成了现今这一版的。】

  【历史上记载昭文帝看了王阳明改完后的此文时,只皱眉叹息,一句好评也说不出来,却也未再让王阳明修改,可见昭文帝虽不甚满意,但无奈自已写不出更佳的,也只好认了。】

  至于为何是让王阳明写而非他人,或许是因为王阳明文圣的称号分量足够重。

  天幕下,袁泽为掩饰尴尬,对身旁侍女璃月道:“璃月,添茶。”

  璃月立刻上前续茶,眼神却不时瞟向他,迟疑着问:“太子殿下不信鬼神?”

  “你见过吗?”袁泽反问。

  璃月摇头:“未曾,但世人都信。”

  “信则有,不信则无。”袁泽淡淡道。

  璃月眼神困惑,她一直觉得袁泽与众不同——离经叛道又不惧人言,坦坦荡荡展现叛逆,仿佛即便与全世界为敌也无所畏惧。她想不通这话的深意,索性不再深究。

  诸葛明摇头失笑:“殿下这份……超然物外的气魄,真是千古罕有。”他也不知这是好是坏了。

  魏征则是眉头紧锁,显然对此等“亵渎”神灵之言极为不赞同,打定主意日后要好好劝谏。

  而天下百姓,在最初的震惊过后,反而更加拥戴这位“霸气侧漏”的皇帝了。

  尤其是那些早年经历过战乱、享受过和平红利的人,更是觉得:昭文帝陛下说得对!白起将军他们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比庙里那些不知道干嘛的神仙靠谱多了!
  http://www.hlys.cc/29654/1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