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第992章 大唐双龙传(长安)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92章 大唐双龙传(长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午后明媚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带着些许暖意,驱散了周身最后一丝来自地底的寒气。

  易华伟与单婉晶并肩而行,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长安城最繁华的都会市长街。

  霎时间,喧嚣鼎沸的人声、叫卖声、车马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充满了鲜活生动的烟火气息。

  长街之上,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各色货物琳琅满目,从寻常的土产百货到来自西域、南洋的奇珍异玩,应有尽有。

  酒肆食铺里飘出诱人的食物香气,引得食客盈门。行人摩肩接踵,士子、商贾、胡人、百姓,形形色色的人流穿梭不息。

  单婉晶下意识地微微眯了一下那双愈发清彻深邃的眸子,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光亮与喧嚣。仅仅一日光阴,对她而言,却真真是恍如隔世。地底石室中非人的煎熬、那濒临崩溃的痛楚、那脱胎换骨的升华,此刻回想起来,竟有种不真实的虚幻感。然而,体内那浩瀚如海、奔腾流转的真元,以及灵台中前所未有的清明与敏锐,又在时时刻刻提醒着她,那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奇蹟。

  漫步在平整的石板街道上,单婉晶目光流转,细致地观察着这座天下闻名的帝都。看着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华丽建筑,往来行人脸上大多带着的满足与安宁,听着那充满活力的市井之声,不禁轻声感叹:

  “长安……果然名不虚传。比起洛阳,似乎更多了一份沉稳的王霸之气。”

  易华伟闻言,侧首看了她一眼。

  单婉晶换下劲装,穿上了一袭较为符合长安时下风尚的衣裙。上身是一件湖水绿色的窄袖襦衫,料子是顶级的江南软缎,光滑如水。领口和袖口用银线绣着细密精致的缠枝莲纹,下系一条月白色的高腰长裙,裙裾层层迭迭,行走间如流风回雪,飘逸出尘。裙摆处疏落地点缀着几片同色系的绣,更添几分灵动。

  一头乌黑亮泽的青丝只是用一根简单的白玉簪松松绾起一部分,其余如瀑般垂落至腰际,发梢随着步伐微微晃动,流转着健康的光晕。身上并未佩戴过多首饰,唯有皓腕上戴着一对莹润的羊脂玉镯,与她此刻莹润生光的肌肤相得益彰。

  她的容貌经过元精淬链,本就极美的五官更添完美和谐,肌肤细腻如玉,眸若寒星,唇似点朱。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独特气质。

  宁静时如映月幽潭,深不见底;眸光流转间,却又隐有神光湛然,带着一丝不容亵渎的高华与疏离,仿佛九天仙子偶落凡尘,与这喧嚣的市井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感。可偶尔因看到新奇玩意而流露出的些许好奇神态,以及那内蕴的、蓬勃的生命活力,又让她这份出尘之气不至於冰冷,反而有种奇异的吸引力。

  单婉晶与易华伟并肩而行,立刻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目光。易华伟面如冠玉,丰神俊朗,一身普通的青色文士衫穿在他身上,却显得无比熨帖合宜,更衬得他身材匀称挺拔。他气质内敛,看似温文尔雅,如同一位博学多才的翩翩公子,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偶尔开阖间,却有种洞悉世情的淡然与超脱,仿佛世间万物皆在他掌握之中。

  两人走在一起,一个俊逸超凡,一个清丽绝俗,气质虽不尽相同,一者深邃如海,一者清冷如月,却奇异地和谐,仿佛本就该并肩而立,周身萦绕着一种不属於这凡俗世界的清华之气,真真宛如一对谪仙临凡,令周遭的繁华盛景都仿佛成了他们的背景板。所过之处,人群竟不由自主地微微避让,投来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叹、艳羡与敬畏,却无一人敢上前打扰。

  单婉晶能清晰地感受到自身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知变得无比敏锐,周围每个人的气息强弱、情绪波动,甚至隐藏的敌意,她都能隐隐有所察觉。体内澎湃的力量让她有信心面对任何挑战。然而,当她悄悄将感知投向身旁的师父易华伟时,却依旧如同过去一样,感到一片深不见底的虚无。

  易华伟就走在她的身边,气息平和,脚步从容,看起来与街上任何一个文弱书生并无太大区别。但单婉晶的灵觉告诉她,这仅仅是表象。师父的体内,仿佛蕴藏着一片浩瀚的星空,广袤无垠,深不可测。她如今功力大进,灵觉敏锐数倍,反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师父的修为是何等的高渺难测。那是一种返璞归真、与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她甚至无法想像其边界在何处。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这种认知,让她心中那份因力量暴涨而悄然生出的一丝微渺自得瞬间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沉的敬畏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爱慕的依赖。

  单婉晶悄悄侧过脸,看着易华伟完美的侧颜,看着他平静注视长安盛景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柔软的情感。

  是师父赐予了她这场天大的机缘,引领她看到了武学乃至生命更广阔的天地。他强大、睿智、从容,仿佛世间没有任何难题能困扰他。这份崇敬与依赖,不知不觉中早已悄然变质,糅杂进了少女最真挚的爱慕情怀。只是她深知师徒名分,更明白师父的境界高远,自己这点心思,能默默陪伴在他身边,已是莫大幸福,故而将这份情愫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无比清晰的尊敬与难以完全掩饰的倾慕。

  这时,易华伟温和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解答着她方才的感叹:“长安之盛,确非虚传。而李阀能据有此城,以为根基,绝非侥幸。”

  单婉晶收敛心神,认真聆听。她知道师父学识渊博,对天下大势有着无人能及的洞察力。

  易华伟目光掠过街道两旁恢弘的建筑,语气平和地分析道:“李渊起兵太原,看似是时势所迫,被隋炀帝猜忌,又有李世民、裴寂等人推动,实则乃是其家族蓄谋已久、水到渠成之举。”

  顿了顿,易华伟细致道来:“其一,陇西李氏乃是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门阀之一,树大根深,数代联姻,在关陇地区势力盘根错节,影响力无远弗届。其起兵并非白手起家,而是得到了整个关陇贵族集团或明或暗的广泛支持。这份支持,包括钱粮、人才、私兵、以及最重要的——政治声望。天下动荡,群雄并起,但真正有资格问鼎的,最初无不是这些拥有深厚根基的门阀士族。”

  单婉晶微微颔首,东溟派与各方势力交易,对门阀的力量深有体会。

  “其二,战略之地。”

  易华伟继续道:“太原乃北方重镇,兵精粮足,进可攻退可守。李渊起兵后,并未急於南下或东进,而是采取了一条最为稳妥的战略——西进关中。”

  “关中之地,四面山河险固,易守难攻,曾是强秦、盛汉的根基所在。隋朝立国,亦定都於此大兴城,即长安。取得关中,便等於拥有了一个极其稳固的根据地和大义名分奉隋室正朔,立代王杨侑为帝。当时关中虽有隋军留守,但兵力分散,且天下大乱,人心惶惶,李渊打着安定隋室』的旗号,一路抚慰收编,阻力大减。”

  “其三,用人之道与时机把握。李渊此人,看似优柔,实则老谋深算,极擅权衡和抓住时机。他重用能臣干将,如裴寂、刘文静等谋士,更重要的是,他有两个极其出色的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尤其是李世民,年少英武,善於统兵,麾下网罗了一批猛将,以及房玄龄、杜如晦等顶尖谋士。攻打长安之战,李世民及其麾下战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李渊能在天下群雄尚未完全反应过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长安,这份决断和速度,至关重要。若晚上一两年,待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乃至瓦岗李密等人根基稳固,再想取这形胜之地的帝都,难如登天。”

  易华伟的分析深入浅出,将李渊起兵成功、夺取长安的关键因素层层剥开,听得单婉晶目眩神迷,对师父的钦佩又加深了一层。

  “取得长安后,李渊更挟持代王杨侑,行禅让』之事,名正言顺地登基称帝,建国号唐。”

  易华伟最后总结道:“这一步,更是将政治优势利用到了极致。从此,李唐不再是反隋的叛军』,而是继承隋祚的正统』。这面大旗,在吸引人才、收拢人心方面,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你看这长安繁华,背后是门阀的支撑、战略的选择、武力的保障、以及政治手腕的运用,缺一不可。”

  单婉晶看着眼前这片太平盛景,此刻的感受已截然不同。在这繁华之下,她仿佛看到了无形的刀光剑影、谋略交锋。再次仰头望向易华伟:“师父洞若观火,婉晶受教了。原来这帝都繁华之下,竟藏着如此多的波澜壮阔。”

  易华伟微微一笑,笑容温润:“天下大势,无非人心、力量、时势三者交织。看得透了,便是如此。走吧,这长安城,值得我们好好看一看。”

  说着,他当先缓步而行,融入人流。

  单婉晶轻轻“嗯”了一声,加快半步,依旧紧随在他身侧半步之后的位置,既保持着亲近,又恪守着尊敬。

  阳光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仿佛他们本就该如此同行。

  单婉晶唇角微扬,心中一片宁静,只要能这样跟随在师父身边,看尽世间风景,悟透天地至理,便是她最大的心愿。

  易华伟与单婉晶看似闲庭信步,实则速度不慢。两人由束市都会市北门进入接通春明门和金光门的光明大街,朝皇城的方向走去。

  皇宫左右最多权贵巨富,目的是易於攀附皇室,故而竞相修建宅第,兼有购物方便之利,所以东四两市以北的几个里坊,都有金坊之称。来往於光明大街的马车都极尽华饰,行人衣着光鲜,宅第院落重重,茂林修竹,楼阁巍峨。

  沿途所见,长安的交通要点均有唐兵驻守,戒备森严,一切井然有条,愈接近皇城,巡弋卫兵更是随处可遇,岗哨林立。

  单婉晶稍稍落后易华伟半个身位,目光掠过街道两旁巍峨的府邸以及那些看似寻常却气息精悍的巡逻卫兵,秀眉不禁微微蹙起。身子靠近易华伟,声音压得极低,确保只有两人能听见:

  “师父,宝库内那些金银兵器,数量庞大,在这等戒备之下,我们即便知晓入口,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出,恐怕……难如登天。”

  单婉晶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毕竟那笔财富足以支撑起一支强大的军队,若不能为己所用,实在可惜。

  易华伟闻言,却是朗声一笑,神态洒脱不羁,引得附近几位衣着华贵的行人侧目,但他浑不在意。

  “婉晶,你需记住,世间珍宝,莫过於能切实提升自身实力之物。金银财帛,不过是俗世流通之物,堆积如山,亦不能直接化为武道境界。於我辈而言……”

  顿了顿,易华伟意味深长地看了单婉晶一眼:“那舍利元精,才是无价之宝。”

  单婉晶闻言,下意识地内视己身,那浩瀚如海、生生不息的真元力感立刻涌现,让她心中顿时释然。是啊,与这脱胎换骨般的提升相比,那些黄白之物的确显得次要了。

  易华伟继续悠然道:“至於库藏的那些东西,留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待他日天道盟旌旗所指,攻破长安,乾坤定鼎之时,再取出用以犒赏三军、抚恤百姓、重建秩序,岂非正得其时?何必急於一时。”

  话虽如此,易华伟眼中却掠过一丝深邃莫测的光芒,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过嘛……宝库的存在本身,以及它那引人遐想的财富,倒是一步好棋。或许,眼下正可藉此,请君入瓮,让某些急於求成、利令智昏之辈,好好栽个跟头。”

  单婉晶美眸一亮,立刻明白了师尊的意图:“师父的意思是……利用宝库为饵?”

  “不错。”

  易华伟微微颔首,目光随意地扫过前方一座气势非凡的府邸门前的石狮子,仿佛在欣赏其雕刻技艺,口中却低语道:“消息可以不经意』地泄露出去,但入口的机关、内部的路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却可由我们掌控。李渊父子对此宝库梦寐以求,用以充实国库军备;窦建德、王世充乃至突厥的探子,若闻风声,也必如嗅到血腥的鲨鱼,蜂拥而至。届时,这杨公宝库,便可化为一个巨大的漩涡,让他们互相猜忌、争夺、消耗……甚至,若操作得当,让他们在其中碰个头破血流,折损些高手精锐,也并非难事。这远比我们亲自辛苦搬运那些金银要划算得多。”

  单婉晶听得心旌摇曳,仿佛已经看到各方势力为虚幻的财宝诱饵而明争暗斗、落入陷阱的场面。心中对师父的谋算佩服不已,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将天下大势、人心贪慾玩弄於股掌之间的超然气魄。

  就在两人低声交谈之际,前方街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一队约二十人的玄甲精骑,盔明甲亮,杀气凛然,在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的将领带领下,正例行巡街。那将领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过往行人,身上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铁血气息。

  单婉晶如今灵觉敏锐远超往昔,立刻感知到这队骑兵的精悍,尤其是为首那将领,内力深厚,气息沉凝,绝非寻常武官。她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呼吸,将体内澎湃的力量收敛得更加隐晦,气质中的那份出尘与锋芒也稍稍内敛,更贴近以往的状态,只是那份深植於底的宁静与高贵,却难以完全掩盖。

  易华伟却依旧那般从容,仿佛没有看到那队精骑,继续信步前行。

  那领军将领的目光扫过易华伟时,微微停顿了一下。

  易华伟的气质太过独特,面如冠玉,年轻俊朗,却有着一种与外貌绝不相符的深邃与淡然,仿佛历经沧桑的古井,波澜不惊。在这权贵遍地的区域,这般人物也属罕见。但他并未察觉到任何内力波动或可疑迹象,只当是某位家世显赫、修养极佳的世家公子。

  目光随后落在易华伟身后的单婉晶身上时,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明显的惊异。单婉晶的容貌气质实在太过出众,即便她已稍作收敛,那份由内而外的光彩依旧难以完全掩盖,犹如明珠蒙尘,仍难掩其辉。尤其是那双清澈深邃、神光内蕴的眸子,绝非普通女子所能拥有。这将领见识不凡,心中暗自诧异:这是哪家的小姐?竟有如此风仪?似乎从未在长安见过。

  但他职责在身,见两人衣着虽不俗却并非官制,也未随行大批仆从,不似紧要人物,且行为并无异常,便也只是多看了两眼,一拉缰绳,带着骑兵队从他们身旁隆隆驰过,继续巡视。

  待骑兵过去,单婉晶低声道:“师父,刚才那人……”

  “李靖。”

  易华伟淡淡地道出了那个名字,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确实是个人才,治军严谨,感知敏锐。不过,他看不透我们。”

  单婉晶恍然,原来是那位名声鹊起的唐军将领李靖,难怪那些士卒看起来不同一般。

  经过这个小插曲,两人继续前行。越靠近皇城,气氛越发肃穆,高墙深院,哨卡林立,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单婉晶看着这森严的戒备,再回想杨公宝库那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构造,愈发觉得师尊“以库为饵”的计策实乃妙棋。强行取宝,确属不智。

  “那师尊,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撒饵』?”

  单婉晶好奇地问道,她已经有些期待看到各方势力被戏耍於股掌之间的场面了。

  易华伟微微一笑:“不急。饵要撒得自然,撒得巧妙,才能让人深信不疑。有些消息,会通过最合适的渠道,意外』地流传出去。而有些人,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

  “走吧,先找个地方歇脚。长安的水很深,正好让你这新得的力量,好好适应一下这真实的尘世。”

  易华伟说着,步伐依旧轻松,仿佛不是身处龙潭虎穴般的帝都,而是在自家庭院中散步。

  单婉晶点头应诺,紧随其后。

  有师父在旁运筹帷幄,自身又实力大增,这长安城,乃至整个天下,似乎都变得可以从容应对了。(本章完)
  http://www.hlys.cc/30106/9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