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乾元八年总结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乾元七年,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去了。

  这次过年,李承乾没有搞任何聚会,自已过自已的年。

  反正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这一大家子,还有很多个年可以过呢。

  乾元八年伊始,李承乾给李象加了冠,但没有给他取字。

  他本来就不是个完全守规矩的存在,加冠就是个象征意义,代表李象成年了。

  但是,暂且依旧没有封王。

  按照李承乾自已的计划,给李象封王的时候,就是给他划拨一块地,让他尝试治理的时候。

  而这个时间,他还没有成熟,李象依旧还需要成长。

  至少,在李承乾看来是这样的。

  乾元八年开始,李承乾继续在大唐内部做改革,尤其是度量衡的改革。

  可以这样说,除了钱的称呼没有变,依旧是以文和贯为单位。

  其他所有度量衡单位,他几乎都改了一下,或者是新增的一些测量单位。

  最重点改的就是进制,全部是以十进制的单位来。

  而他找的借口也很简单,随着大唐的工业萌芽,十进制的单位最好换算。

  这些单位的换算和推广,最开始是应用于各个部门,民间自然会学去运用,也在相应的报纸上刊登了。

  这种十进制的单位模式,并没有受到什么反对,因为的确这样感觉更好算。

  像‘斤’这种单位,本身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每个朝代对应的真正重量不一样,李承乾也改变成了十进制的单位。

  同时,由于科研工作的需求,精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他引入了克,毫克,升,毫升等单位。

  这一切,全部按照后世成熟的标准来。

  重点是,这些单位代表的重量也好,分量也好,他熟悉。

  反正都是要改,改成了自已熟悉的,是最好办的。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磨合,在朝廷的各个执政部门之中,已经进行了完全的运用,民间也渐渐运用起来。

  只因为朝廷都改了,民间不改的话,他们自已用起来都不方便。

  特别是随着这些修改,新的测量工具出世之后,每次都得换算,谁都不方便。

  而关于田地的单位亩,这个时代往前测量得不是很精准,往往有一定的误差。

  李承乾推出了新的测量方式,同时也把这个亩,定在了666.67平方,三亩等于两千平方。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为了好换算。

  乾元八年过去之后,大唐的人口暴涨。

  由于各种措施,再加上各种融合,又安定了两年多。

  整个大唐直接统治范围之内,人口已经暴涨到八千万有余。

  若是再不采取措施,明年应该就会过亿。

  因为越是暴涨,涨幅就越是大。

  同时,大唐本身没有多少真正的老人。

  大多数人,原本在个四五十岁就差不多了。

  现在生活过好了之后,该去世的已经去世,没有到那种极限的,算是间接的延长了寿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大唐医学院的发展,那些学了皮毛的大夫,已经开始走入各种大大小小的州府,甚至是县城。

  这样一来,小病就有了地方治,不至于拖成大病。

  总之就是,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保障之下,能够存活的寿命自然会极速提升。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整个大唐,现在都是非常年轻的。

  除了养尊处优的,有很多七八十以上的老人。

  绝大多数人,都在六十岁以下,甚至五十岁以下。

  年轻化,也就意味着大唐拥有无数的劳动力。

  李承乾不遗余力地提高女子的地位,又剪除各种威胁,再加上无限追责制度渐渐发威。

  总而言之,大唐各方面都在蓬勃发展。

  唯有一个心事,一直是李承乾所担忧的,那就是粮食问题。

  由于科技不够发达,很多仪器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全凭经验和运气,想要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粮食和蔬菜水果作物,只能凭借一些原始的手段。

  比如说嫁接,比如说选种,比如说人工授粉,再比如说沤肥和各种标准化集中化种植。

  以这些手段,慢慢的提高粮食产量。

  可这样做,也就是让原本的产量差不多翻倍,就已经到了极限。

  比如说,原本这个时代的水稻,按照现在重新划分的亩产,也就三百斤出头。

  经过这些方式,最高也就提升到五百斤左右。

  虽然说,已经跟后世科技大爆发之前差不多了,而且能够养活的人口几乎可以增加一倍,但这不是李承乾想要的。

  只是很多东西,实在是急不得。

  倒是基建方面,发展很不错。

  随着各地大大小小的水泥窑产出,整个大唐的官道,除了吐蕃那边难办,其他地方基本是贯通了。

  就算还有遗留,也只是少数。

  伴随着官道的贯通,车马的行进速度,自然就大大加快了。

  同时,橡胶的出产,终于越来越多了。

  一方面,是来自于老树的移植。

  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新树的培育。

  虽然时间不够,新树产出不多,但终究叠加起来,产量也称得上大爆发。

  石油的提炼和开采,也正在发展之中。

  不要以为,在这个时代就没办法提炼和开采石油。

  实际上,石油的提炼和开采,比后世人想象的要早的多。

  这个时代有一种卓筒工艺,已经可以开采到上百米深的石油。

  也能从石油之中,提取出石蜡,用于照明。

  提取出猛火油,用于制作燃烧武器。

  甚至用来治疗脱发,还有毒疮。

  无非就是工业化不足,无法把石油进行很细致的分离以及应用,但的确已经在分离使用。

  电力方面,大型的发电暂时是别想的。

  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原始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甚至另类的太阳能发电,也就是利用太阳烧水发电,都已经在多处运用。

  哪怕是小型化的,可终究这个时代也没啥电器,就是一个灯和风扇以及抽水机,还是能够供应上的。

  有了这些东西,在一些场合之下,自然能够达到加快工程进度。

  一些地理合适的大型州府,权贵人物已经开始用上电了。

  相信迟早有天,百姓也能够用上。
  http://www.hlys.cc/30810/5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