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传承
推荐阅读:
一品修仙
女友劈腿含冤入狱,我重现古天庭
喵皇传
综武:雪月开赌坊,女侠被玩坏了
万古剑圣
弱水取一瓢,但你也没说瓢多大呀
困龙剑
源宗世纪第一部
长生仙途:从听懂灵草说话开始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暮色如一块被烧熔的赤铁,沉压在青玄宗的山头。藏书阁飞檐在火光中扭曲变形,原本青瓦覆盖的屋顶早已被火焰吞噬,露出焦黑的噼里啪啦的烧声回荡在山谷间,如同千年文脉在发出最后的哀鸣。滚滚浓烟如墨,顺着破损的窗棂喷涌而出,熏得沈砚秋视线模糊,呛人的烟火气钻进鼻腔,每一口呼吸都带着烧灼般的痛楚。她左手肘紧紧抵着胸口,怀里抱着一摞用蓝布包裹的《青玄道藏》,布面已被火星烤出焦痕,烫得手臂发麻也不敢松动。右手死死抠着书架斑驳的木纹,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每挪动一步都异常艰难——厚重的锦缎裙摆早已被坠落的火星烧出几个破洞,边缘还沾着未熄灭的火星,顺着布料往里蔓延,灼烧着皮肤,可她连低头拍打的余裕都没有。
“沈师姐”快点走啊!藏书阁东侧的柱子已经烧断了,马上要塌了!“门外传来师侄林小羽撕心裂肺的少年的声音充满焦灼,还夹杂着木材崩裂发出的脆响。”
沈砚秋狠狠地咳嗽了一声,胸腔震动得生疼,泪水呛得直流,但还是没有停下来。她眯着眼在烟尘中辨认方向,目光扫过一排排歪斜的书架,声音沙哑得几乎无法听清:“再等等吧……”东南角第三排书架上,还有《丹经要略》未取出的书架。那是师父一生的心血,绝对不能烧掉。”
三个时辰前,山风突然变向,原本肆虐西峰的山火像脱缰的野马,沿着干燥的灌木丛疯狂蔓延,仅仅半个时辰,便向位于中峰的藏书阁飞奔而去。这座始建于青玄宗立派之初、存放了千年典籍的阁楼,顷刻间在一片火海中被吞噬殆尽。
当时沈砚秋正在后山整理新采的草药,听到这个消息,他手中的药篮“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她甚至来不及通知附近的师兄弟,迈开步子朝藏书阁奔去。一路上到处都是慌乱的身影,师兄弟们扛着抱着沙土,徒然在火海外围扑救,灼热的气浪将他们逼得连连后退。但沈砚秋没有犹豫,弯腰抓起一块浸湿的麻布蒙住口鼻,借着烟雾的掩护,从侧面破损的窗子钻了进去——她是青玄宗第二十七代藏书阁的守护者,师父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砚秋,这些典籍是青玄宗的根,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传承,比你的生命更重要,比整个山门的殿宇更重要。””
此刻的藏书阁内部,早就是人间炼狱了。书架大多已经倾倒,典籍要么被烈火吞没,化作飞舞的黑蝴蝶,要么被浓烟熏得焦黑变形。沈砚秋踩着满地的灰烬,艰难地在火海中穿行,每走一步,都要躲避不断坠落的断裂的木板。她怀里的这本《青玄道藏》,是师父早年亲自校勘的版本,收录了青玄宗最核心的道法典籍,之前清点时放在窗边的位置,只是侥幸没有马上焚毁。可《丹经要略》不一样,那本书被师傅视为珍宝,一直存放在东南角的暗格中,那里现在是火烧得最旺的地方。
“发现了……”沈砚秋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在倾倒的书架缝隙中,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紫檀书匣,暗格的铜锁已经被烧熔,盒盖歪斜着,露出里面泛黄的书页一角。她踉跄着冲过去,全然不顾旁边熊熊燃烧的书架正不停地往火星上掉,伸手就要去拿书盒。
正在这时,头顶传来“嘎吱”的刺耳响声。沈砚秋下意识地抬起头,只见一根碗口粗的燃烧梁,正顶着熊熊烈焰,向她的头顶砸去。在千钧一发之际,她几乎是凭着本能将书匣死死护在怀里,身体猛地向后缩。“啪”的一声巨响,横梁重重地砸在她刚刚站立的位置,溅起的火星烫得她脖颈生疼,而她的背部则重重地砸在身后的书架上,剧痛让她眼前一一股腥甜从她的喉咙里涌了出来。
“师姐!”林小羽的呼喊声突然近在咫尺。少年不知什么时候冲了进来,借着微弱的光线看见蜷缩在地上的沈砚秋,马上扑过去,一把抓住她的手臂,“快跟我走!”没时间了!”
沈砚秋被他拽得一个趔趄,怀中的书匣却永远紧紧地贴在胸口。她踉跄着跟着林小羽跑到门口,脚下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就在两人终于跨出藏书阁大门的一刹那,身后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隆”声——整个藏书阁的屋顶完全坍塌,巨大的气浪将两人狠狠地地。
沈砚秋摔在滚烫的石板路上,后背的伤口被震得剧痛难忍,可她第一反应却是撑起上半身,小心翼翼地打开怀里的紫檀书匣。当看到《丹经要略》的书页虽然被熏得有些发黄,但依然完好时,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嘴角却因为牵扯到伤口而微微抽搐——后背的衣服早已浸透了鲜血,沿着石板缝隙慢慢地蔓延着暗红色的血渍。
林小羽挣扎着爬起来,看到她后背的伤,又看着她怀中那本视若珍宝的典籍,瞬间红了眼眶。少年蹲下身,声音带着哭腔:师姐!至于有?不就是几个本子吗?烧完可以再抄一遍啊!出了事,师父在天有灵该多难过!”
“不能再复制了。”沈砚秋轻轻抚摸着《丹经要略》的封面,上面还残留着大师的苍劲手笔,墨迹虽淡,但“青玄第七代传人墨尘手录”几个字仍清晰可辨。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很多典籍都是孤本,里面的丹方、功法,都是先辈们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和悟道,最终获得的。”就像这本《丹经要略》,师父说,先祖墨尘真人当年为了验证“紫河车丹”的配伍,踏遍千山寻药,历经三次艰险,死而复生,才最终定稿。一旦烧起来,这些东西就永远找不回来了。青玄宗能传承千年,靠的不是山门有多气派,而是藏在这些典籍中的智慧和心血。”
她今年只有二十四岁,是青玄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藏书阁守护者。三年前,师父病重时,将她叫到床前,将象征守护者身份的铜钥匙交到她说她“心思缜密,心性沉稳,有大帝守护传承之姿”。当时她还不懂,只觉得守着一座堆满旧书的阁楼太过枯燥,比起整日与典籍为伴,她更向往师兄弟们借刀下山,斩妖除魔的潇洒。直到师父临终前的那个深夜,给她讲起了典籍中的故事:有前辈为补《阵法考》,三十年来一直隐居深山观察星象,临终前仍在修稿;有女修士为整理《百草注》,以身试药,终毒身而死,唯留批注满页。从此,她才真正明白,这些静静躺在书架上的经典,并非死物,它们的每一页纸,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先人的执著与坚守,是青玄宗真正的灵魂所在。
接下来的日子,沈砚秋几乎把藏书阁的残垣断壁当成了家。山火被扑灭后,留下的是一片焦黑的断壁残垣,废墟深处的温度依然很高,脚踩上去能明显感觉到从鞋底传来的灼热,断墙上不时有松动的碎石滚落,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可她每天天不亮就拿着工具钻进废墟,直到夕阳落山才出来,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晒干,反复几次后,早已染上了厚厚一层盐渍。
林小羽放心不下,每天都跟着她清理。这一天中午,他看着沈砚秋手上密密麻麻的水疱——有的已经磨破,渗出的组织液与灰尘混在一起,结出难看的痂——情不自禁地拉住她的手腕,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师姐,歇会儿吧!”废墟里太危险了,万一发生余震呢?这些典籍晚找几天不要紧啊!“
沈砚秋没有停手,手中的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拨开一块焦木,露出了被烧得蜷曲的下面半页纸。她眼睛一亮,立即放下铁锹,用手指轻轻抠出书页,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一般。“你看,”她举起那半本书,上面还能辨认出“清心诀”三个字,虽然墨迹已经模糊,但还是能看清笔划的走向,“这是入门弟子必学的总功法大纲”。如果没有它,以后新入门的基本的心法都练不了。传承不能断,我不能让老祖宗的心血就这么付诸东流。”
林小羽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嘴唇动,总算咽下了剩下的话。他默默地拿起旁边的扫帚,帮着收拾周围的灰烬——他突然明白,这些残缺的书页,对世界来说,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半个月后,当最后一块焦木被移开时,沈砚秋和师兄弟们终于从废墟中找出幸存下来的三百多本典籍。这些书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有的缺了封皮,有的书页被烧得卷边,还有的字迹被烟熏得几乎认不出来,但每一本都被沈砚秋用干净的棉布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轻轻地放进木箱里,里面铺着干草。
临时搭建的草棚紧挨着藏书阁旧址,四面漏风,却被沈砚秋收拾得一尘不染。她从住处搬来桌椅,又找来浆糊、桑皮纸、细毛笔,每天都要花上五六个小时,对破损的书籍进行修补。遇到书页残缺的地方,她对照着脑海中的记忆,一点点地补上;碰到有模糊字迹的段落,就翻遍所有幸存的典籍,寻找证据,哪怕只有一个字没有把握,也决不轻易下笔。
一天深夜,林小羽起夜路过草棚草棚内仍有烛火。他悄悄走过去,透过草缝向里看去,只见沈砚秋正坐在桌前抄写《丹经要略》,烛火的晕染在她脸上投下了淡淡的影子,眼底布满了细密的血丝,但他仍专注地盯着书页,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一划地挪动着,笔迹工整得就像是印刷一般。
“师姐,这本书不也不错吗?”为什么一定要抄呢?”林小羽推门走进去,不解地问。
沈砚秋抬起头一看,果然是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她揉着酸涩的眼睛,指着桌上已经抄好的几卷稿子说:“怕再出什么事。”上次山火还算是侥幸,如果以后再遇到战乱、天灾,这些典籍可能就真的没有了。我多抄几份,分给师兄弟们自己保管,以后即使再出什么意外,也可以留个备份。”
林小羽看着她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稿子,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了这几天师姐的坚持,想起了那些被抢救出来的典籍,想起了师父临终前的嘱托,顿时明白了什么。他转身就往外跑,还没等沈砚秋反应过来,就看到少年已经在夜色中消失了。
然而,一直飘香的草棚的门又被推开了。林小羽带着十几个师兄弟走了进来,大家手里都拿着纸笔,神情坚定。“师姐,我们帮你抄!”林小羽举起手里的毛笔,声音响亮,“传承是青玄宗所有人的事,不能让你一个人扛!”
沈砚秋望着围上来的师兄弟,瞬间眼眶湿润。她张着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化作一个哽咽的微笑。她忽然明白,师父所说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一代代人的接力。就像当年师父把铜钥匙交给她现在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向更年轻的弟子传递着这份责任。
她拿起桌上的毛笔,蘸着墨汁,又低头抄了一遍。烛光摇曳,映红了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孔。天快亮的时候,第一缕阳光透过草棚的缝隙照进来,洒在他们的身上,也洒在那些泛黄的崭新的手稿上,金色的光芒仿佛镀上了一层永不熄灭的希望,为青玄宗的前程。
正在这时,沈砚秋忽然感到身体里的气息猛地涌了上来。原本停滞在金丹中期多年的修为,在这一刻竟然有了突破的迹象——丹田处暖意融融,一股纯净的灵力顺着经脉缓缓流淌,而在此之后,之前因劳累和伤病带来的疲惫也瞬间消散殆尽。
她笔尖一扬,抬头看着窗外升起的朝阳,嘴角泛起一抹释然的笑意。原来,师父所说的“大帝之姿”,从来不是指毁天灭地的威武,也不是指纵横四海的威名,而是这份坚守与责任的守护传承。只要这份责任还在,只要这些经典还在,青玄宗的传承就绝不会断绝。
草棚里,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仍在继续,伴着清早的鸟鸣,久久回荡在山谷间。这声音很轻,却比任何惊天动地的誓言更有力量——那是传承之希望之声,那是青玄宗千年跨越的一声心跳。
http://www.hlys.cc/3528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