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雾锁青崖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晨雾像被揉碎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青崖村的竹梢上,连风都带着几分湿凉。陈凡蹲在溪边的青石上磨刀,刀刃划过石头的“沙沙”声,是这清晨里最清晰的动静。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衫,袖口磨出了毛边,裤脚还沾着昨夜上山砍柴时蹭到的草屑——这是他守着祖屋过的第三个年头,爹娘在他十五岁那年染了急病,没等寻来郎中就走了,从那以后,砍柴换米、种半亩药田、替村人修补漏雨的屋顶,便成了他全部的“尘凡日子”。

  溪水很清,能看见水底圆润的鹅卵石,还有几尾小鱼摆着尾巴游过。陈凡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指尖触到一点凉意,才发现不知何时,雾里已经飘起了细如牛毛的雨丝。他把磨得发亮的柴刀别在腰后,刚要起身,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着脆生生的喊声撞开了雾霭:“陈凡哥!”

  苏晓棠挎着个竹篮跑过来,篮子上盖着块蓝布,边角绣着朵小小的蒲公英——那是她去年生辰时,陈凡用省下的钱买的花线,教她绣的。小姑娘今年十四岁,梳着两条麻花辫,辫梢用红绳系着,跑起来时,辫子就跟着晃荡,连带着她脸上的笑容都晃得人心里软。“你怎么又起这么早?娘说你昨夜帮王阿婆修屋顶到三更,就不能多睡会儿?”

  她跑到陈凡身边,伸手就去摸他的额头,指尖带着刚采完草药的凉意。陈凡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耳尖有点发烫:“没事,王阿婆的屋顶漏得厉害,再不修,下雨就要漏进灶房了。”他瞥见竹篮里露出来的几片翠绿叶子,“又去后山采草药了?雾这么大,山路滑,该等太阳出来再去。”

  “这不是想着‘凝露草’晨露未干时最管用嘛。”苏晓棠把竹篮往他面前递了递,掀开蓝布,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株带着露水的凝露草,叶子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婆婆说这草泡着喝能安神,你总熬夜劈柴,眼底都有青影了,得天天喝才管用。”她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个粗瓷小瓶,瓶塞是用软木做的,“我已经泡了一瓶,你先带着,喝完了我再给你采。”

  陈凡看着那只小瓶,瓶身上还留着苏晓棠的体温,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暖。他知道晓棠的心意,自爹娘走后,村里也就苏家和王阿婆待他最亲。苏晓棠的爹娘是药农,常让他去家里吃饭,晓棠更是总把好东西留给他——春天的第一颗樱桃,夏天凉好的井水,秋天晒的红薯干,冬天暖手的汤婆子。他不是不懂,只是他连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实在不敢接下这份心意。

  “不用了,你留着自己喝吧,我身体好着呢。”陈凡把小瓶推了回去,捡起放在溪边的柴捆,“我得去镇上卖柴了,晚了就没人要了。”

  苏晓棠看着他推着小瓶的手,眼神暗了暗,却没再坚持,只是小声说:“那你路上小心,雾大,别摔着。对了,镇上张记的包子今日打折,你要是有钱,就买两个垫垫肚子,别总饿着。”

  “知道了。”陈凡应了一声,背着柴捆转身就走。他不敢回头,怕看见晓棠那双带着失落的眼睛,更怕自己会忍不住答应下来。柴捆很沉,压得他肩膀有点疼,可他脚步没停,沿着雾蒙蒙的小路往村口走。青崖村不大,也就几十户人家,都散落在山坳里,此时大多数人家还没开门,只有几户烟囱里冒出了淡淡的炊烟,在雾里晕开一片朦胧的白。

  走到村口时,陈凡突然听见头顶传来一阵“嗡”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划破了空气。他抬头一看,只见远处的雾霭里,三道流光正朝着村子的方向飞来——那光很亮,像是三颗移动的星辰,拖着淡淡的光晕,速度快得惊人。他这辈子没见过这样的景象,只觉得眼睛被晃得有点疼,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躲到了一棵老槐树后面。

  没等他反应过来,三道流光就落在了村口的空地上,“砰”的一声,地面似乎都震了震。雾气被气流冲散,露出了三个人的模样——为首的是个女子,穿着一身紫色的锦袍,袍角绣着银色的云纹,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的头发用一根玉簪挽着,露出了光洁的额头,脸上没施粉黛,却比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还要好看,尤其是那双眼睛,像是含着星光,扫过来时,让人下意识地不敢抬头。

  她身后跟着两个男子,都穿着玄色的劲装,腰间佩着长剑,站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得像是能看透雾霭。三人身上都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气质,和村里的人完全不同——那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疏离感,仿佛他们不是来自山下的城镇,而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陈凡躲在树后,大气都不敢喘。他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山里有“仙人”,能飞天遁地,斩妖除魔,难道眼前这三个人,就是老人口中的“仙人”?

  “此处便是青崖村?”紫袍女子开口了,声音清冷,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即使隔了十几步远,也听得清清楚楚。她的目光扫过村口的石碑,碑上“青崖村”三个字已经有些模糊,却还是能辨认出来。

  左边的玄衣男子上前一步,躬身道:“回师姐,根据地图所示,此处正是青崖村。此次咱们奉命来这一带寻找有灵根的弟子,这村子虽偏,却也不能漏掉。”

  “嗯。”紫袍女子点点头,目光缓缓扫过村子,最后落在了躲在树后的陈凡身上。陈凡只觉得浑身一僵,像是被什么东西盯上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他想躲,却发现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根本动不了。

  “出来吧。”紫袍女子的声音传到他耳边,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力量。

  陈凡咬了咬牙,知道躲不过去,只能从树后走了出来,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攥着衣角:“仙……仙人饶命,我……我只是路过的。”他这辈子没和这么气派的人说过话,声音都有点发颤。

  紫袍女子看着他,眼神里没什么情绪,却让陈凡觉得自己像是被看穿了一样。她伸出手,指尖泛着淡淡的白光,朝着陈凡的方向虚点了一下。陈凡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头顶流下来,顺着四肢百骸蔓延开,浑身都暖洋洋的,之前因为紧张而绷紧的身体,也慢慢放松了下来。

  “咦?”紫袍女子轻咦了一声,眼神里多了几分惊讶,“竟有如此纯净的木火双灵根,而且灵根纯度竟有九成以上?”

  她身后的两个玄衣男子也愣住了,左边的那个连忙上前:“师姐,您没看错吧?这穷乡僻壤的,怎么会有九成以上的灵根?”要知道,灵根纯度越高,修炼速度越快,能达到七成以上就已经是难得的天才了,九成以上的,更是百年难遇。他们这次出来寻找弟子,能找到一个五成以上灵根的,就算是不错的收获了,没想到在这里竟然遇到了一个九成以上的。

  紫袍女子没理会他,而是看向陈凡,语气缓和了一些:“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陈凡抬起头,看着她那双含着星光的眼睛,心里的紧张少了些,小声回答:“我叫陈凡,今年十八岁。”

  “陈凡……”紫袍女子念了一遍他的名字,点了点头,“我叫凌清雪,是青云宗内门弟子。此次前来,是为宗门寻找有灵根的弟子,你天生木火双灵根,是难得的修炼奇才,可愿随我回青云宗,踏上修仙之路?”

  “修仙之路?”陈凡愣住了。他听老人们说过修仙,说仙人能长生不老,能飞天遁地,可他一直以为那只是传说。现在凌清雪突然告诉他,他有灵根,能修仙,这让他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

  他想起了村里的日子,想起了苏晓棠递给他的那瓶凝露草茶,想起了王阿婆等着他修的屋顶,想起了自己每天砍柴换米的生计。如果他去修仙了,那村里的这些人怎么办?晓棠会不会难过?王阿婆的屋顶谁来修?

  可他又忍不住想,修仙……那是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他能修仙,是不是就能变得强大?是不是就能不再过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是不是就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凌清雪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开口道:“修仙之路虽苦,却能逆天改命,摆脱生老病死的轮回。你若愿意跟我走,我会亲自带你入门,传你修仙法门。至于你村里的事,我可以给你留下一些银钱,足够你在意的人安稳度日。”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布袋,递给陈凡。陈凡接过布袋,只觉得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满满一袋银子,足有几十两——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他就算砍一辈子柴,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这……”陈凡看着手里的银子,又看了看凌清雪,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他知道,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可能这辈子都只能待在青崖村,砍柴、种地,最后像爹娘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个世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苏晓棠的喊声:“陈凡哥!你怎么还没走?”

  陈凡回头一看,只见苏晓棠挎着竹篮跑了过来,脸上带着焦急。她跑到陈凡身边,才看到站在一旁的凌清雪三人,顿时愣住了,下意识地躲到了陈凡身后,小声问:“陈凡哥,他们是谁啊?”

  凌清雪看着躲在陈凡身后的苏晓棠,眼神扫过她的头顶,淡淡道:“此女也有灵根,是单系水灵根,纯度七成,虽不如你,却也算是可塑之才。”

  陈凡心里一动,看向凌清雪:“仙人,晓棠也能修仙吗?”

  凌清雪点了点头:“她的灵根虽不算顶尖,却也适合修炼。若是愿意,也可一同随我回青云宗。”

  苏晓棠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亮了,她拉着陈凡的袖子,小声问:“陈凡哥,修仙是不是能像故事里说的那样,能飞,还能长生不老?”

  陈凡看着她眼里的光,又看了看手里的银子,心里的犹豫终于消失了。他知道,自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更不能让晓棠错过。如果他们能一起修仙,或许以后就能一直在一起了。

  “我愿意。”陈凡抬起头,看着凌清雪,语气坚定,“晓棠也愿意跟我一起走。”

  苏晓棠连忙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我愿意!我愿意跟陈凡哥一起走!”

  凌清雪看着他们,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笑容,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好。你们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半个时辰后,在此处汇合。记住,只带必需品,修仙之人,无需执着于凡俗之物。”

  “是!”陈凡和苏晓棠齐声应道。

  陈凡把银子递给苏晓棠:“你先回去把银子给你爹娘,跟他们说清楚情况,让他们放心。我去王阿婆那里说一声,再收拾点东西。”

  “嗯!”苏晓棠接过银子,转身就往家里跑,跑了几步,又回头看了陈凡一眼,眼里满是欢喜。

  陈凡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期待。他转身往王阿婆家里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王阿婆家里的烟囱已经不冒烟了,想来是已经做好了早饭。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了王阿婆的声音:“是谁啊?”

  “阿婆,是我,陈凡。”

  门很快被打开,王阿婆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慈祥:“是凡子啊,快进来,刚做好的玉米粥,趁热喝一碗。”

  陈凡走进屋里,屋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墙角堆着一些柴火。他看着王阿婆,心里有点愧疚:“阿婆,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说件事。我要离开村子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修仙。”

  王阿婆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拉着陈凡的手,眼里满是不舍:“修仙?就是老人们说的仙人吗?那地方远不远?还能回来吗?”

  “应该很远,不过我会回来看看您的。”陈凡从怀里掏出一些碎银子,递给王阿婆,“这是我攒的一点钱,您拿着,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就找苏叔他们帮忙。”

  王阿婆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收下了,抹了抹眼泪:“凡子啊,你从小就苦,现在能有机会去修仙,是好事。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人欺负了。要是想家了,就回来看看。”

  “嗯,我会的。”陈凡鼻子有点酸,他帮王阿婆把银子收好,又叮嘱了几句,才起身离开。

  回到自己的祖屋,陈凡推开门,屋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张床和一个破旧的衣柜。他打开衣柜,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他把衣服叠好,放进一个布包里,又把苏晓棠给他的那本《草药图谱》放进包里——那是晓棠去年给他的,他一直带在身边。除此之外,他没什么可带的了。

  收拾好东西,陈凡看了一眼这间住了十八年的屋子,心里有点不舍,却也充满了期待。他锁上门,转身往村口走。此时雾已经散了不少,太阳从东边的山头上探出头来,金色的阳光洒在村子里,给竹屋和稻田都镀上了一层暖意。

  走到村口时,苏晓棠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她也背着一个布包,脸上带着一丝不舍,想来是和爹娘告别的时候哭了。凌清雪和那两个玄衣男子也站在那里,似乎在交谈着什么。

  看到陈凡过来,苏晓棠连忙跑过去:“陈凡哥,我准备好了。”

  凌清雪看向他们,点了点头:“既然准备好了,那就走吧。”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三枚玉佩,递给陈凡和苏晓棠各一枚,“这是‘御空玉佩’,捏碎它,就能随我一同御空飞行。记住,飞行途中不要睁眼,不要说话,以免被气流所伤。”

  陈凡和苏晓棠接过玉佩,玉佩是白色的,触手温润,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他们按照凌清雪的吩咐,捏紧了玉佩。

  凌清雪捏碎自己手中的玉佩,只见一道白光从玉佩中散发出来,包裹住她和两个玄衣男子。紧接着,陈凡和苏晓棠也捏碎了玉佩,白光将他们也包裹了进去。陈凡只觉得身体一轻,像是飘了起来,耳边传来“呼呼”的风声。他想起凌清雪的叮嘱,紧紧闭着眼睛,不敢睁开。

  苏晓棠有点害怕,下意识地抓住了陈凡的手。陈凡能感觉到她手心的汗,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示意她别怕。苏晓棠感受到他的力量,心里的害怕少了些,紧紧抓着他的手,闭着眼睛,任由身体随着白光飞行。

  不知过了多久,陈凡只觉得耳边的风声小了些,身体也慢慢落了下来。他睁开眼睛,只见眼前是一座连绵不绝的大山,山上长满了翠绿的树木,云雾缭绕在山间,像是仙境一般。山脚下有一座巨大的石门,石门上刻着“青云宗”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透着一股威严。

  “这里就是青云宗了。”凌清雪的声音传来,“从今日起,你们就是青云宗的外门弟子,需遵守宗门规矩,努力修炼。若有懈怠,或是触犯门规,轻则罚去面壁,重则逐出宗门,明白吗?”

  “明白!”陈凡和苏晓棠齐声应道,眼里满是敬畏和期待。

  凌清雪点了点头,转身对身后的两个玄衣男子说:“你们先带他们去外门弟子的住处,安排好他们的食宿,明日再带他们去领取功法和法器。”

  “是,师姐。”两个玄衣男子应道,其中一个走上前,对陈凡和苏晓棠说,“跟我来吧。”

  陈凡和苏晓棠跟着玄衣男子往山里走,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许多穿着和凌清雪类似服饰的人,有的在林间打坐,有的在溪边练剑,还有的骑着仙鹤飞过,每一个都透着一股仙气。苏晓棠看得眼睛都直了,小声对陈凡说:“陈凡哥,这里真的是仙境啊!”

  陈凡也点了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的人生将彻底偏离“尘凡”的轨迹,踏入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修仙之路。

  领路的玄衣男子姓赵,是青云宗外门的执事,性子不算热络,一路上只偶尔提点两句宗门规矩,比如“非经允许不得靠近内门山道”“每日辰时需到演武场集合听授基础吐纳术”“外门弟子每月可凭令牌领取两枚下品灵石”。陈凡把这些话都牢牢记在心里,苏晓棠也攥着布包一角,时不时点头应和,眼神却忍不住往路边的景致瞟——山间的奇花异草比青崖村后山多了数倍,有的花瓣泛着微光,有的叶片能自动开合,还有几只色彩斑斓的小鸟落在枝头,叫声清脆得像是能涤荡心神,这些都是她以前只在老人口中听过的“仙家景象”。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眼前出现一片依山而建的竹屋,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流两侧,屋前的空地上还晾晒着一些草药和布帛,偶尔能看到穿着灰色外门服饰的弟子提着水桶经过,见到赵执事,都纷纷停下脚步躬身行礼。

  “前面就是外门弟子的住处,你们两个暂且住这间。”赵执事指着溪边一间靠后的竹屋,推开了虚掩的木门,“屋里有两张床,桌椅和储物柜都是现成的,日常用度可以去前院的‘杂物堂’领取。明日卯时三刻,我会来这里带你们去‘传功阁’领功法,别迟到。”

  “多谢赵执事。”陈凡连忙躬身道谢,苏晓棠也跟着行了个礼,脸上还带着几分拘谨。

  赵执事点了点头,没再多说,转身沿着原路离开了。

  陈凡和苏晓棠走进竹屋,一股淡淡的竹香扑面而来。屋子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靠窗的位置摆着两张木床,床头各有一个小柜子,中间放着一张方桌和两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用来存放衣物的木柜。苏晓棠放下布包,跑到窗边推开窗户,正好能看到外面潺潺的溪流和对岸的竹林,忍不住欢呼一声:“陈凡哥,这里的风景真好!比咱们村的后山还好看!”

  陈凡也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心里渐渐安定下来。他把自己的布包放在靠里的那张床上,打开柜子看了看,里面空无一物,便将带来的几件换洗衣物叠好放了进去——那本《草药图谱》他没放进柜子,而是揣进了怀里,指尖触到纸页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苏晓棠当初递给他时的温度。

  “陈凡哥,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像那些师兄师姐一样,能在天上飞啊?”苏晓棠趴在窗台上,看着远处一道掠过竹林的青色身影,眼里满是向往。

  “赵执事不是说,先学基础吐纳术吗?应该得先把修为提上去才行。”陈凡走到她身边,看着那道身影消失在云雾里,“凌仙子说咱们有灵根,只要好好修炼,总有一天能做到的。”他嘴上说得笃定,心里却也没底——修仙之路到底有多难?自己的木火双灵根真的能让自己走得远吗?这些疑问像细小的种子,悄悄落在了他的心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温和的女声响起:“请问这里是新入住的弟子吗?我是隔壁屋的林月,来送些安神的草药。”

  陈凡和苏晓棠对视一眼,连忙走到门口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身着灰色外门服饰的女子,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梳着简单的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着,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手里端着一个陶碗,碗里装着几片泛着淡青色光泽的叶子。

  “我叫林月,住在隔壁,刚才听赵执事说有新弟子来,就煮了点‘静心叶’送来。”林月把陶碗递过来,笑容愈发温和,“刚到宗门难免会有些紧张,喝这个能安神,晚上也能睡得安稳些。”

  苏晓棠连忙接过陶碗,指尖触到碗壁的温度,心里一暖:“多谢林月师姐!我们叫陈凡和苏晓棠,今天刚到。”

  “不用叫我师姐,我也只比你们早来半年,算是半个新人。”林月摆了摆手,目光落在陈凡身上时,微微顿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温和的神色,“青云宗的外门规矩不算严,就是每日的修炼不能懈怠。传功阁的李长老脾气有点急,但讲功法很细致,你们明天听课时认真些就好。”

  “多谢林师姐提醒,我们记住了。”陈凡也拱了拱手,心里对这个热心的邻居多了几分好感。他能感觉到林月身上有一种很舒服的气息,像是春日里的微风,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林月又叮嘱了几句“杂物堂的王伯喜欢听人说家常,领东西时多跟他聊两句能多领点布料”“演武场的东边人少,适合练吐纳术”,才笑着告辞:“你们刚到肯定累了,我就不打扰了,有什么事随时来隔壁找我。”

  “好,谢谢林师姐!”苏晓棠站在门口挥手送别,直到林月的身影消失在竹屋拐角,才捧着陶碗回到屋里,对陈凡说:“林师姐人真好,咱们运气真好,刚到就遇到这么热心的邻居。”

  陈凡点了点头,看着碗里的静心叶,叶片在水里舒展着,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他想起在青崖村时,苏晓棠也是这样总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感慨——不管是尘凡俗世还是修仙宗门,总有这样温暖的人,用细微的举动让人感受到善意。

  “你先喝吧,我去把行李再收拾一下。”陈凡把陶碗递给苏晓棠,转身走到床边,开始整理带来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好整理的,除了几件衣服和那本《草药图谱》,就只有凌清雪给的那袋银子——他刚才把银子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王阿婆,一份给了苏晓棠的爹娘,自己只留了几两碎银,现在正放在布包的最底层。

  苏晓棠捧着陶碗,小口小口地喝着,静心叶的味道有点淡,带着一丝清凉,喝下去后,原本因为紧张而有些发慌的胸口果然舒服了不少。她看着陈凡整理行李的背影,心里突然觉得很安稳——不管未来的修仙之路有多难,只要能和陈凡哥在一起,好像就没什么好怕的。

  傍晚时分,陈凡和苏晓棠按照林月说的,去前院的杂物堂领取日常用度。杂物堂是一间很大的木屋,里面摆满了各种东西,从被褥布料到锅碗瓢盆,再到修炼用的蒲团和低阶法器,应有尽有。负责发放用度的王伯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听陈凡和苏晓棠说是林月介绍来的,立刻多给了他们半匹细布,还笑着说:“林丫头是个好孩子,你们跟她做邻居,错不了。”

  领完东西回到竹屋,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陈凡生起了火,苏晓棠则用从杂物堂领来的米煮了一锅粥。两人坐在方桌旁,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喝粥,虽然简单,却比在青崖村时多了几分期待——这是他们在修仙宗门的第一顿饭,也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吃完饭,苏晓棠去溪边洗碗,陈凡则坐在窗边,拿出林月送的静心叶,学着她的样子煮了一碗。他喝着清凉的茶水,望着窗外的月色——宗门的月亮似乎比青崖村的更亮,月光洒在竹林上,留下斑驳的影子,偶尔有几声虫鸣传来,却不显得吵闹,反而让人心里格外平静。

  他想起凌清雪那双含着星光的眼睛,想起赵执事说的“下品灵石”,想起苏晓棠眼里的向往,还有林月温和的笑容,心里渐渐有了方向——不管修仙之路有多难,他都要好好修炼,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保护好身边的人,不能让苏晓棠失望,也不能辜负那些对自己释放善意的人。

  就在这时,苏晓棠洗完碗回来,看到陈凡坐在窗边发呆,便走过去轻声问:“陈凡哥,你在想什么呢?”

  陈凡回过神,看着苏晓棠带着水汽的脸颊,笑了笑:“没什么,就是在想明天学功法的事。咱们早点休息吧,明天别迟到了。”

  “嗯!”苏晓棠点了点头,走到自己的床边,开始整理被褥。

  夜色渐深,竹屋里的灯火渐渐熄灭。陈凡躺在床上,能听到身边苏晓棠均匀的呼吸声,还有窗外溪流的潺潺声。他闭上眼睛,按照白天赵执事提到的“基础吐纳术”的大概方法,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吸气时感受空气中的“灵气”,呼气时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一开始没什么感觉,可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觉得指尖有一丝微弱的暖意,像是有细小的气流在皮肤下游动,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

  “这就是灵气吗?”陈凡心里一喜,连忙集中精神,继续按照刚才的方法吐纳。那丝暖意慢慢顺着手臂往上走,最后汇聚到胸口,让他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疲惫感也消散了不少。

  他不知道,自己这无意间的尝试,竟比许多刚入门的弟子快了一步——木火双灵根的纯度本就极高,对灵气的感知力远超常人,加上他心性沉稳,能快速集中精神,自然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受到灵气的存在。

  不知不觉间,天快亮了。陈凡睁开眼睛,只觉得神清气爽,比睡了一整晚还要精神。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苏晓棠,她还在熟睡,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想来是做了个好梦。

  陈凡轻轻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竹林和溪水的气息,远处的山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几只仙鹤从云雾里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浓郁的灵气,心里充满了干劲——新的一天开始了,他的修仙之路,也正式启程了。

  没过多久,苏晓棠也醒了,看到陈凡站在窗边,连忙起身:“陈凡哥,你起这么早啊?是不是我睡过头了?”

  “没有,还早呢。”陈凡笑着回头,“我煮了点粥,咱们吃完正好等赵执事来。”

  两人简单吃了早饭,刚收拾好碗筷,门外就传来了赵执事的脚步声。

  “陈凡,苏晓棠,准备好了吗?该去传功阁了。”赵执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准备好了!”陈凡和苏晓棠连忙拿起自己的布包,快步走到门口。

  赵执事看着他们,点了点头:“走吧,传功阁离这里有点远,得快点走。”

  三人沿着清晨的山道往传功阁走,路上遇到了不少前往演武场的外门弟子,大多和陈凡他们一样,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和紧张。苏晓棠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蓝色服饰的弟子从身边经过,赵执事低声告诉他们,那是内门弟子,修为比外门弟子高得多,让他们不要随意上前搭话。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出现一座宏伟的阁楼,阁楼共有三层,全部由白色的玉石建成,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阁楼的匾额上写着“传功阁”三个金色的大字,字体刚劲有力,透着一股威严。传功阁前的空地上已经站了不少新入门的弟子,约莫有二三十人,都穿着灰色的外门服饰,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交谈。

  “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去通报李长老。”赵执事说完,转身走进了传功阁。

  陈凡和苏晓棠找了个角落站定,苏晓棠小声对陈凡说:“陈凡哥,这里好气派啊!你说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厉害的功法?”

  “应该是吧。”陈凡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传功阁的大门上,心里也充满了期待。他能感觉到,传功阁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灵气波动,比住处那里浓郁不少,想来里面存放的功法都不简单。

  没过多久,赵执事从传功阁里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个身穿青色长袍的老者,老者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在场的弟子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安静下来。

  “这位是李长老,负责传授你们基础功法。”赵执事对众人说道,然后躬身对老者行了一礼,“长老,人都到齐了。”

  李长老点了点头,走到众人面前,声音洪亮如钟:“老夫李松,负责外门弟子的基础传功。今日召你们来,是给你们发放入门功法——《青云基础诀》。此功法虽只是基础,却是修仙之路的根基,你们需好生修炼,每日至少吐纳三个时辰,不可懈怠!”

  说完,李长老从袖中取出一叠蓝色的绢布,递给身边的赵执事:“每人一份,拿了功法后,回住处好生研读,明日辰时,到演武场集合,老夫亲自指点你们吐纳之法。”

  赵执事接过绢布,开始依次发放。陈凡和苏晓棠排在队伍后面,很快就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青云基础诀》。绢布很轻,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一些奇怪的图案,像是人体的经脉图。陈凡拿着绢布,指尖触到金色的丝线,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灵气波动,想来这绢布也不是凡物。

  领完功法后,李长老又叮嘱了几句“不可私自外传功法”“修炼遇到问题可去传功阁西侧的‘问法堂’请教”,便转身回了传功阁。

  赵执事对众人说道:“功法都领了,你们先回住处研读,明日按时到演武场集合,别迟到。”说完,便也离开了。

  众弟子拿着功法,纷纷议论着散去。苏晓棠捧着绢布,脸上满是兴奋:“陈凡哥,这就是修仙功法啊!咱们快点回去看看吧!”

  陈凡点了点头,和苏晓棠一起往住处走。路上,苏晓棠时不时翻开绢布看几眼,嘴里还小声念着上面的文字,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却依旧兴致勃勃。

  回到竹屋,苏晓棠立刻把绢布铺在方桌上,仔细研读起来。陈凡也坐在她身边,翻开自己的那份《青云基础诀》。绢布上的文字不算难懂,主要讲解了人体的经脉分布、灵气的吸入与运转方法,还有基础的吐纳口诀。上面的经脉图很详细,标注出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位置,以及灵气在经脉中运行的路线。

  陈凡越看越入迷,他发现,《青云基础诀》里记载的吐纳方法,比他昨晚自己尝试的要详细得多,不仅有呼吸的节奏,还有如何引导灵气在经脉中运行,转化为自身的修为。他按照绢布上的方法,试着调整呼吸,很快就感受到了比昨晚更浓郁的灵气,那些灵气顺着鼻腔进入体内,在他的引导下,慢慢沿着经脉运行,最后汇聚到丹田的位置,形成了一丝微弱的灵力。

  “原来这就是修炼啊!”陈凡心里一喜,连忙继续运转灵气。他能感觉到,丹田中的灵力虽然微弱,却在一点点壮大,每运转一个周天,灵力就会增加一丝。

  苏晓棠也在一旁尝试修炼,她的水灵根虽然纯度不如陈凡的木火双灵根,却也不算差,加上她心性单纯,很快也感受到了灵气,开始引导灵气在经脉中运行。只是她的进度比陈凡慢了一些,运转一个周天需要更长的时间。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陈凡停下修炼,只觉得丹田中充满了微弱的灵力,浑身都充满了力气,比之前更有精神。他看向苏晓棠,发现她还在专注地修炼,眉头微蹙,想来是遇到了难处。

  “晓棠,先休息一下吧,修炼不能急于求成。”陈凡轻声说道。

  苏晓棠睁开眼睛,脸上带着一丝失落:“陈凡哥,我好像有点跟不上,运转灵气的时候,总觉得经脉里有点疼。”

  陈凡走过去,看了看她的手掌,发现她的指尖微微泛红——这是灵气运转不畅,对经脉造成了轻微冲击的迹象。“别急,我看看你的功法。”他拿起苏晓棠的绢布,仔细看了看,发现她在运转灵气时,对经脉的把控不够精准,导致灵气在某个节点滞留,才会引起疼痛。

  “你看这里,”陈凡指着绢布上的经脉图,“灵气运行到‘曲池穴’时,要放缓速度,轻轻引导,不能用蛮力。你试试,慢慢来。”

  苏晓棠按照陈凡说的方法,再次尝试修炼。这次,她放缓了灵气的运转速度,在经过“曲池穴”时,特意控制着力道。果然,之前的疼痛感消失了,灵气顺利地通过了那个节点,运转周天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真的不疼了!陈凡哥,你好厉害啊!”苏晓棠睁开眼睛,脸上满是惊喜,眼里亮晶晶的,像是有星星在闪烁。

  陈凡看着她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我只是比你多琢磨了一会儿,你也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咱们以后互相指点,一起进步。”

  “嗯!”苏晓棠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想起了什么,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块用糖腌过的山楂干——这是她离开家时,娘偷偷塞给她的,说修炼累了可以含一块提神。“陈凡哥,你尝尝,我娘做的山楂干可甜了。”

  陈凡接过一块,放进嘴里,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冲淡了修炼时的些许疲惫。他看着苏晓棠眼里的笑意,突然觉得,这修仙之路纵然漫长,有这样的伙伴在身边,似乎也没那么难走。

  接下来的日子,陈凡和苏晓棠便按照宗门的规矩,每日卯时起床整理,辰时到演武场跟着李长老学习吐纳之法,午时回住处简单用餐,下午要么在竹屋研读《青云基础诀》,要么去演武场东侧的空地上练习灵气运转,傍晚时常会和林月一起交流修炼心得——林月虽只早入门半年,却已摸到了“引气入体”的门槛,总能给他们讲些李长老没细说的修炼窍门,比如“雨后的竹林灵气更浓,适合晨间吐纳”“运转灵气时配合浅呼吸,能减少经脉损耗”。

  三日后的清晨,陈凡像往常一样在窗边打坐。他按照《青云基础诀》的口诀,缓缓吸入山间的灵气,引导着气流顺着鼻息进入体内,沿着“手太阴肺经”往下走,经过“少商穴”“鱼际穴”,再汇入“合谷穴”,最后朝着丹田的方向聚拢。以往灵气到了丹田附近便会散开,可今日不知为何,那股灵气竟像是有了牵引一般,在丹田处盘旋了两圈后,突然凝聚成了一缕淡绿色的气流——这气流极细,却带着清晰的灵力波动,像是一粒种子落在了丹田的土壤里,轻轻颤动着。

  “这是……引气入体?”陈凡猛地睁开眼睛,指尖下意识地抚上丹田的位置,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缕气流的存在。他想起李长老在演武场说过的话,修仙之路的第一个境界,便是“引气入体”——将天地间的游离灵气引入体内,在丹田凝聚出第一缕灵力,从此脱离凡胎,正式踏入修仙门径。

  他强压着心里的激动,转头看向正在一旁打坐的苏晓棠。只见苏晓棠眉头微蹙,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还在为凝聚灵力而努力。陈凡没有打扰她,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开始在心里梳理李长老讲过的所有境界划分——这是每个修仙者都必须牢记的根基,也是衡量修为高低的标尺。

  按照青云宗的典籍记载,修仙之路共分九大境界,每个境界又细分为初、中、后三个小层次,部分高阶境界还会有“巅峰”或“圆满”的过渡阶段,具体划分如下:

  一、引气入体

  修仙者的起点,需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在丹田凝聚出第一缕灵力。此境界的修士只能勉强感知灵气,无法御使法器,也不能御空飞行,主要修炼目标是稳固灵力、熟悉经脉运转,为后续境界打基础。像林月便是处于引气入体中期,能勉强用灵力催动低阶符箓,而陈凡此刻刚踏入引气入体初期,算是真正摆脱了“凡人”的身份。

  二、筑基境

  引气入体后,需将丹田内的零散灵力凝聚成“筑基丹”(非实体丹药,而是灵力固化形成的能量核心),此过程称为“筑基”。筑基成功后,修士的寿命会从凡人的百年延长至两百载,灵力运转速度大幅提升,可御使低阶法器(如铁剑、玉簪等),部分天赋高者能借助法器短距离滑翔。青云宗的外门弟子若能筑基,便可申请晋升内门,获得更高级的功法和资源,凌清雪当年便是以筑基巅峰的修为,从外门一路跃升至内门核心弟子。

  三、金丹境

  筑基圆满后,需将丹田内的筑基丹打碎,以自身灵力和精血为引,重新凝聚成“金丹”——金丹呈圆形,通体金黄,是修士修为的核心载体,也是灵力储存的“容器”。此境界的修士寿命可达五百载,能真正御空飞行,灵力强度足以催动中阶法器和符箓,甚至能在体内开辟“储物空间”,无需再随身携带行囊。青云宗的长老大多处于金丹境,像传功阁的李长老,便是金丹初期修为,能在演武场上空布下“聚灵阵”,辅助弟子修炼。

  四、元婴境

  金丹巅峰后,需以金丹为“胎”,用自身神魂滋养,历经“破丹生婴”的过程,在丹田内孕育出与自身模样一致的“元婴”。元婴诞生的瞬间,修士会迎来一次“天劫”(青云宗典籍称为“金丹劫”),需抵御天雷洗礼,若能成功渡过,寿命可延长至千年,修为也会发生质的飞跃——元婴境修士能将灵力外放形成“灵力护盾”,可操控高阶法器,甚至能“元婴出窍”,即便肉身被毁,只要元婴不灭,便可夺舍重生。此境界在青云宗内已是“供奉”级别,整个宗门也仅有三位元婴长老,分别掌管宗门的刑罚、资源和外事。

  五、化神境

  元婴圆满后,需将元婴与自身神魂融合,打破“肉身桎梏”,使神魂脱离肉身束缚,达到“神形合一”的状态,此过程称为“化神”。化神境修士的寿命可达两千载,能操控“灵宝”(比高阶法器更强的存在,需以天地奇材炼制,蕴含法则之力),可在虚空中开辟“小世界”储存物品,甚至能“瞬移”短距离,寻常的天雷和法术已难以对其造成伤害。放眼整个苍岚大陆,化神境修士已是一方巨擘,像青云宗的宗主,便是化神中期修为,能凭借一己之力抵御其他宗门的入侵。

  六、炼虚境

  化神巅峰后,需将自身神魂融入“天地法则”,感悟“虚空之力”,达到“炼虚合道”的境界——此境界的修士不再局限于“个体修炼”,而是能借助天地法则的力量,施展出远超自身修为的法术。炼虚境修士的寿命可达五千载,能炼制“仙器”(整个苍岚大陆仅存十余件),可在不同位面间穿梭,甚至能“逆转时光”(仅限短时间回溯,且需付出巨大代价)。目前苍岚大陆已知的炼虚境修士不足十人,大多隐于深山或秘境中,极少过问世间之事。

  七、合体境

  炼虚圆满后,需将“神魂”与“天地法则”彻底融合,再重新归入肉身,使肉身与法则之力结合,达到“肉身成圣”的状态,此过程称为“合体”。合体境修士的寿命可达一万载,能操控“法则之力”(如操控水火、掌控空间),可在虚空中建造“仙府”,甚至能“滴血重生”——即便肉身被打成齑粉,只要有一滴精血留存,便可重新凝聚肉身。此境界已是修仙界的“传说”,苍岚大陆近万年来,仅出现过一位合体境大能,便是三千年前景天宗的宗主,据说他最终破碎虚空,前往了更高层次的“仙界”。

  八、大乘境

  合体巅峰后,需不断感悟“大道法则”,积累足够的“道韵”,直至自身修为与“天道”契合,达到“大乘圆满”——此境界的修士已无限接近“仙”,能施展出“毁天灭地”的法术,可随手开辟“小天地”,寿命不再受时间限制(只要不陨落,便可永生)。大乘境修士若想成仙,需渡过“九九灭世天劫”,此天劫威力无穷,十有八九的大乘修士都会在此劫中陨落,仅有极少数能成功渡劫。

  九、渡劫境

  大乘圆满后,修士需主动引动“九九灭世天劫”,以自身修为硬抗天劫洗礼,若能成功渡过,便可破碎虚空,飞升“仙界”,成为真正的“仙人”;若渡劫失败,则会形神俱灭,彻底消散于天地间。此境界是修仙之路的终点,也是最难跨越的一道坎——苍岚大陆百万年来,成功渡劫飞升的修士不足百人,每一位都是名留青史的大能。

  陈凡在心里将这九大境界反复梳理了几遍,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他知道,自己此刻不过是引气入体初期,距离那遥不可及的“渡劫飞升”,还有着天壤之别。可当他想起苏晓棠认真修炼的模样,想起林月温和的指点,想起凌清雪那双含着星光的眼睛,心里又燃起了一股斗志——哪怕这条路再长,哪怕境界突破再难,他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保护好身边的人,让那些对自己抱有期待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站在更高处的样子。

  “陈凡哥?你怎么了?”苏晓棠的声音突然传来,打断了陈凡的思绪。他转头一看,只见苏晓棠已经结束了打坐,正睁着疑惑的眼睛看着他,“你刚才好像一直在发呆,是不是修炼遇到难处了?”

  陈凡回过神,笑着摇了摇头,走到她身边,轻声道:“没遇到难处,我刚才……刚突破到引气入体初期了。”

  “真的?!”苏晓棠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兴奋地抓住陈凡的手臂,“太好了!陈凡哥,你好厉害啊!我还在努力凝聚第一缕灵力呢,不过刚才好像感觉到一点头绪了,说不定再过两天也能突破!”

  “我相信你,”陈凡看着她眼里的光,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很聪明,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咱们慢慢来,不用着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林月的敲门声,伴随着她温和的声音:“陈凡,晓棠,你们在吗?我刚从演武场回来,李长老说今晚有‘月华聚灵’,后山的望月台灵气比平时浓三倍,适合突破引气入体,咱们一起过去吧?”

  陈凡和苏晓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陈凡起身打开门,笑着对林月说:“好啊,正好我刚突破,想趁着月华再稳固一下修为,晓棠也快摸到门槛了,说不定今晚就能突破。”

  林月闻言,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那真是太好了!咱们赶紧收拾一下,望月台晚上人多,去晚了就没好位置了。”

  苏晓棠连忙点头,转身去拿自己的布包,里面装着几块山楂干和一小瓶水——这是她准备的“修炼补给”。陈凡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身边温和的林月,心里突然觉得格外踏实。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竹林上,给青瓦白墙的竹屋镀上了一层暖意。陈凡、苏晓棠和林月三人并肩走在山道上,朝着后山的望月台走去。山道旁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偶尔有几只萤火虫从草丛里飞出来,拖着微弱的光芒,像是坠落的星辰。

  苏晓棠走在中间,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地问林月:“林师姐,望月台的月华聚灵是什么样的啊?是不是月亮出来的时候,灵气会像水一样流下来?”

  林月笑着点头:“差不多吧,望月台是青云宗外门灵气最浓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每月十五的晚上,月亮升到正空时,灵气会凝聚成淡淡的白色雾气,吸入体内比平时快好几倍。我上次去的时候,就看到好几个弟子在那晚突破了引气入体。”

  陈凡跟在她们身后,听着两人的对话,目光望向远处渐渐升起的月亮。那月亮比平时更圆,更亮,像是一块巨大的白玉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中。他知道,今晚的望月台,不仅是灵气汇聚之地,更是自己修仙之路的第一个“小战场”——他要趁着月华,稳固引气入体的修为,为日后冲击筑基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沿着山道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平台。平台由青色的岩石铺成,中央有一块巨大的望月石,周围散落着十几块较小的石头,此刻已有不少外门弟子坐在石头上,闭着眼睛打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气波动——这就是望月台。

  “咱们去那边吧,靠近望月石的位置灵气更浓。”林月指着望月石左侧的一块空地,那里还剩下三个空位。陈凡和苏晓棠连忙跟着她走过去,各自找了块石头坐下。

  刚坐下没多久,月亮就升到了正空。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望月台上,像是一层薄薄的纱,笼罩着整个平台。紧接着,空气中的灵气开始快速汇聚,渐渐凝聚成淡淡的白色雾气,漂浮在众人身边,吸入一口,只觉得丹田内的灵力都跟着颤动起来,比平时运转快了近三倍。

  “开始吧。”林月轻声说了一句,便闭上了眼睛,开始引导灵气入体。陈凡和苏晓棠也连忙收敛起心神,按照《青云基础诀》的口诀,缓缓吸入身边的灵气。

  陈凡能清晰地感觉到,银白色的月光似乎带着某种特殊的力量,与空气中的灵气融合在一起,吸入体内后,不仅能快速壮大丹田内的灵力,还能滋养着他的经脉,让之前修炼时留下的细微损耗慢慢修复。他按照李长老教的方法,将灵力在丹田内反复运转,每运转一个周天,灵力就会凝实一分,引气入体初期的境界也越来越稳固。

  不知过了多久,身边突然传来苏晓棠压抑的欢呼声。陈凡睁开眼睛,只见苏晓棠正兴奋地看着他,眼里满是激动:“陈凡哥!我……我也突破了!我也引气入体了!”

  陈凡心里一喜,刚要说话,却看到苏晓棠身后的林月也睁开了眼睛,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恭喜你,晓棠。我刚才也突破到引气入体后期了,咱们三个今晚都有收获。”

  “太好了!”苏晓棠高兴地跳了起来,差点忘了这里是修炼之地,连忙压低声音,“咱们以后可以一起冲击筑基境了!”

  陈凡看着眼前欢呼的苏晓棠和含笑的林月,又抬头望了望天上的圆月,心里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预感——他的修仙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或许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或许会有生死考验,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伙伴,只要自己不忘初心,总有一天,他能踏上那最高的境界,看清这天地的真相,也问清自己内心的追求。

  月光下,望月台上的灵气还在缓缓流动,三个年轻的身影坐在青色的岩石上,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的故事,从这雾锁的青崖开始,从这小小的望月台启程,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出属于他们的传奇。
  http://www.hlys.cc/3530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