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第381章 倘若他们并非不自量力,而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81章 倘若他们并非不自量力,而是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就在此时。

  在齐泰等人殷切期盼的目光中。

  詹徽终于发声。

  “如今,皇爷踪迹全无,生死未卜,太子殿下亦杳无音信。”

  “京师之内,民心浮动,朝野震荡!”

  “此时拥立皇孙殿下,重整纲纪,确为可行之策。”

  詹徽开篇之语,看似应和。

  朱允炆脸上掠过一丝喜色,齐泰等人神色也为之一松。正欲附和之际——

  却听詹徽续道:“然则,皇上于大明之意义,非同寻常!”

  “大明因皇爷而立。”

  “正如昔日大秦,因始皇而兴。”

  “始皇崩于沙丘,秦祚随之倾覆!”

  “究其根本,实因再无一位足以震慑赵高、李斯之权臣的英主继位!”

  此语一出。

  朱允炆脸色骤沉,齐泰等人面上亦浮现出怒意。

  “詹大人莫非以为,二皇孙殿下竟类同胡亥之辈?”

  方孝孺厉声质问。

  寻常之时,以詹徽之权位,方孝孺断不敢如此直斥。

  然今非昔比。

  詹徽于此节骨眼上发难,可曾思及后果?

  “殿下有所误解。”詹徽皱眉道,“本官之意,乃大明亟需一位能镇服群臣、统摄百官之君主。最理想之局,当务之急是寻回太子殿下!”

  “二皇孙殿下毕竟年少……”

  他还欲再言。

  “詹大人!”

  齐泰猛然喝止,“眼下正是别无选择之时!”

  “皇室之中,必须有人挺身而出,稳住当前危局!”

  “我大明内忧外患交迫……说得直白些,皇爷生死难测,京城百姓何人不惶恐不安?”

  “由皇孙殿下暂理国政……”

  “此乃不得已而为之!”

  “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此事连我等尚且难以承受,何况二皇孙?想必殿下早已心力交瘁。然为江山社稷计,他不得不站出来!”

  话音落下。

  仿佛无论詹徽是否认同,此事已成定局。

  然而。

  恰在此时,相较于詹徽的委婉含蓄,兵部尚书茹瑞的态度则显得更为尖锐激烈。

  “国本之事,关乎社稷安危,此刻议论储位,未免操之过急。此前皇爷虽略有提及,但太子殿下因私务离京,不日即将返朝!”

  “至于今日下午皇爷因孔明灯失联一事……”

  “臣已向工部尚书秦文用查证,此次所制孔明灯即便遭遇风势突变,亦可在空中保持稳定;只要火候得当,尚能安然降落。”

  “诸位如此急于商议继统之事,难道——太过心切了?”

  此言一出,等于公然撕破脸面,不再掩饰立场。

  实情如此。

  立储乃天下至重之事,无论何朝何代,皆属禁脔之议。

  纵是位列三公、身居九卿,也不敢轻易涉足。

  唯有皇族亲贵,方有决断之权。

  为臣者若贸然介入,不论动机如何,终将招致君王猜忌。

  正因如此,每逢此类关头,稍有见识的大臣无不谨言慎行,避嫌远祸。

  而今茹瑞竟如此直言不讳,已然触犯大忌!

  在场之人无一愚钝。

  心中自有衡量。

  此时局势,暂且不论是否有意布局,但最终得益者,已然浮现眼前——

  正是二皇孙朱允炆!

  一切,实在太过巧合。

  茹瑞细细思量,心头不禁泛起寒意。

  倘若真是巧合,齐泰等人借此东风,顺势拥立二皇孙为大明嗣君,那也不过是时势造就的必然。

  只能说,朱允炆运气极佳。

  然而——

  若非巧合呢?

  若这一切,皆是有预谋的安排?

  念及此处,纵使茹瑞历经宦海风波,亦不由得脊背发凉。

  此次以凉国公为首的一脉,连同与燕王关系密切的“中山王府”势力,尽数被调离京师,奔赴边疆征讨外寇。

  捷报频传,百姓早已习以为常。

  在世人眼中,无论是月鲁帖木儿作乱,还是番邦侵扰,抑或瓦剌南下,其威胁程度,在这强盛如斯的大明面前,甚至不如北境残存的北元余部来得真切。

  他们对抗大明……

  不过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可是——

  茹瑞却忽然想到:

  倘若他们并非不自量力,而是……早有图谋?

  眼前的二皇孙,从一开始便悄然布下全局……

  甚至不惜狠下杀手?!

  否则——

  宫中那位太监,为何偏偏在关键时刻割断绳索?

  绝非偶然!背后必有人指使!

  转瞬间,詹徽心头猛然一震,原本以为绝无可能的事,竟似乎透出一丝真实。

  他只觉心跳骤然加速。

  若果真如此——

  这位二皇孙殿下的手段,岂止是深不可测?

  简直是令人胆寒!

  可……

  这难道不是太过惊悚、太过骇人听闻了吗?

  詹徽正自惊疑不定。

  忽地,朱允炆已被激怒,面色悲愤,却又带着几分讥诮,冷声反问:

  “……茹尚书,可是认定本殿下趁机谋逆?”

  他声音激动,质问如刀。

  刹那间,齐泰等随侍之人纷纷厉声呵斥:

  “茹大人,你太过放肆!”

  “茹瑞!为人臣子,竟敢妄加猜疑皇室血脉,你不要命了?”

  “诸位……”

  突然,朱允炆抬手制止了众人喧哗。

  声音冰冷如霜,随即怒吼而出:

  “到了这般田地,竟还有人为格物院那些乱党开脱?!”

  “此次皇爷爷遇险!”

  “追根溯源,皆因我那昏聩的二弟,轻信所谓‘格物之学’!”

  “更受那不知生死真假的‘大哥’蛊惑!”

  “此乃外敌蓄谋已久,针对我朱氏皇族的滔天阴谋!”

  “我大哥,早在十年前便已身亡!”

  他先是一阵咆哮,继而目光如刃,彻底撕下面具:

  “此前现身者,根本不是我兄长!”

  “乃是惑乱人心的奸贼!”

  “是图谋覆灭我大明江山的外患!”

  “我朱允炆——”

  “誓必诛之!”

  “今日起,凡敢为其张目者,皆为谋害皇爷爷之罪臣!”

  此刻。

  朱允炆立于东宫台阶之上,目光冷峻,俯瞰群臣。

  语气如冰。

  暗藏杀机!

  “国难当头,我朱允炆虽自认才德有限,却也深知……”

  “若本殿下退缩不前。”

  “皇爷爷毕生心血、无数阵亡将士与黎民百姓,耗尽性命所求之伟业。”

  “岂不……化为泡影?”

  “此次凡与格物院勾连者!”

  “一经查明……”

  “定斩不赦!!!”

  话音未落。

  詹徽、茹瑞、秦文用等人面色骤变。

  正欲开口争辩。

  却见朱允炆已环视四周,怒而挥袖!

  “尔等还迟疑什么?”

  “此前为格物学鼓吹之人,皆有可能与乱党互通声气!”

  “统统拿下!”
  http://www.hlys.cc/36566/6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