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第382章 天命?!大明第二代君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82章 天命?!大明第二代君主?!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一切发生得太快。

  快得众人措手不及。

  方才的朱允炆,尚在哀戚垂泪,言辞谦卑,推说自己不堪重任。

  转瞬之间。

  便锋芒毕露,再不遮掩其凌厉手段。

  “三殿下……”

  茹瑞厉声质问,“此刻您仍为皇孙,竟敢质疑皇长孙之名分?”

  “圣上未曾言明、太子亦未表态,殿下不过一介庶孙,依长兄为父之礼,竟敢如此妄加猜忌?殿下——”话未说完,已被朱允炆挥手截断。

  他步步逼近,声音低沉而森然:“猜忌?”

  “何止是猜忌?”

  “早该起疑了!”

  “今日之祸,皆因我那位‘贤能’的大哥而起!”

  “人人都说他会现身主持大局,如今他人在何处?”

  “皇爷爷正是因他,因这格物院——”

  朱允炆越说越怒,双目赤红。

  最终,他不再多言,而是冷冷扫向这些所谓“重臣”的身后。

  “还愣着做什么?”

  先是雷霆一喝,紧接着的话语,令兵部尚书茹瑞与工部尚书秦文用脸色剧变——

  “兵部尚书茹瑞,屡次包庇外贼,洗脱其罪,如今皇爷爷失踪,终于原形毕露!”

  “此时不捕,更待何时?”

  他猛然指向茹瑞。

  又一手指向秦文用:“工部尚书秦文用,昔日主管格物院事务,今次事发,焉能脱罪?”

  “本殿下向来秉公守正,但此番事关孝道,孝先于法!”

  “凡有嫌疑者,一律下狱,押入天牢!”

  此刻。

  随着朱允炆话音落地。

  满朝文武心潮翻涌,神色各异。

  詹徽默然不语,身为吏部尚书,位列六部之首,本当率先表态。

  可此时,他罕见地选择了沉默。

  反倒是茹瑞,本性刚烈,素来不服软。

  此前尚念及对方乃皇孙身份,有所克制。

  如今听闻此等诛心之言,顿时怒不可遏。

  “你敢!”

  “大明六部尚书之位,非皇帝亲笔诏书,谁敢擅动吾等入狱?”

  他是兵部尚书。

  老皇帝失踪后,除五军都督府外,京畿卫所兵权尽在其手。

  别说眼下只是一个无实权的皇孙朱允炆。

  便是亲王临朝,也难以轻易撼动他的地位!

  然而……

  茹瑞终究低估了朱允炆的筹谋。

  面对他的咆哮,朱允炆只是轻轻抬手。

  “若是在宫外,本殿下确实奈何不了你。”

  “可是……”

  “这是在东宫!”

  此言一出,茹瑞瞳孔骤缩。

  秦文用猛然回首望向殿后,詹徽等人也随之侧目。

  就连原本面露喜色的齐泰、方孝孺,此刻眼中也不由浮现出惊异与不解。

  众人视线汇聚之处——

  一名身披铠甲、面容清瘦的年轻人,率数十名持刀佩铳的禁军士兵,悄然列阵而立。

  一见此人,茹瑞心头剧震。

  他瞬间醒悟:原来这一切,朱允炆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周统领……这些叛逆之臣,就交由你处置。”

  “彻查皇爷爷失踪一案,全权委托于你!”

  话音落下。

  周骥神色一振,眼中精光闪动。

  若在计划启动之前,他还曾心怀畏惧,忧惧事败牵连九族,落得身首异处。

  可此刻——

  风险越大,成则获益越巨!

  查案本就是锦衣卫职责所在。

  可是……这一次,查的是“失踪”的皇帝。

  若这位三殿下得成大业,如今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蒋某人,自然难再居其位。

  届时,他周骥是否也能谋得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之职?

  当然!

  他的父亲是江夏侯。

  归根结底,自己也是勋贵之后。

  最有可能的前程,便是五军都督府中某一军的都督之位!

  “殿下,自皇爷失踪以来,家父至今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此事,末将定当竭力追查,绝不辜负殿下所托。”

  “周统领有此忠心,本宫甚慰。”

  朱允炆微微颔首。

  此时,周骥猛然挥手,随行禁军立刻上前,迅速将茹瑞与秦文用的官袍剥下。

  片刻之间,二人褪去朝服,仅余内里素白衣衫,双手被牢牢扣住。

  堂堂一部尚书,转瞬沦为阶下囚徒。

  秦文用面色如纸。

  而茹瑞早已不顾体面,怒声喝骂:“三殿下,你凭空构陷,不过早有预谋……”

  话未尽,已被周骥随手塞入一块破布,堵住口舌。

  “押下去!”

  随着两位尚书眨眼间被当作“罪囚”拖离殿外,

  朱允炆目光缓缓转向詹徽——

  “詹尚书,您以为,本宫此举,可还妥当?”

  詹徽神色骤紧。

  他明白,这是赤裸裸的警示。

  詹徽默然无语。

  良久,方一声长叹:

  “国运动荡,内患未平,外忧又起……”

  “的确……该有一位主事之人了!”

  朱允炆眼中掠过一丝快意,旋即隐没。

  “既然如此……明日朝会,不如便由詹大人主持?如何?”

  话音方落,詹徽神情僵滞。

  这一次,他沉默得更久。

  他环视左右——刑部尚书杨靖、户部尚书、新任礼部尚书,以及左右都御史,还有齐泰、方孝孺等翰林学士……

  他深知,这一回,或许大明的天,真的要变了。

  明日朝会,才是真正天地翻覆之时。

  一时间,詹徽忽然忆起,那日在接待外邦使臣的宴席上,那位来自“帖木儿汗国”的老者,曾遥指“朱允炆”,言其为“五龙”之一。

  当时满朝皆觉荒唐可笑。

  可如今?

  何来荒唐?

  再者,他又想起昔日那一场梦境之中,

  那自称窥见“大明未来六百年”的蜉蝣道人!

  众人其实只看到二百余年光景,却尽数视为虚妄,不过一场梦呓。

  可眼下……

  詹徽清晰记得,在那场预见未来的幻境里——

  太子早逝,皇太孙杳无音信,先帝孤寂终老;而继位之君,正是建文帝朱允炆!

  “莫非……这一切……皆是天命所归?”

  他心中翻涌,却只能再度长叹:

  “天命!难道真无可逆转?”

  “大明第二代君主,竟真要于明日登台?”

  “而本官,恰好成为这改易江山的奠基之人?”

  “可是……”

  他内心挣扎,不愿,不甘……

  但茹瑞与秦文用的下场,就在眼前。

  他……绝不想步其后尘!

  最终——

  詹徽低头俯首:“臣,明白了。”
  http://www.hlys.cc/36566/6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