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深犁与破茧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省委“固本培元”的号角已然吹响,但肃清流毒、修复土壤的深犁,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制度条文从纸面落到地面,如同春雨渗入干涸的土地,需要穿透板结的土层,滋养每一寸根系。王磊深知,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顶层设计的蓝图,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化解执行过程中的梗阻与变形。省发改委主任陈刚的办公室,此刻气氛凝重。他面前摊开几份来自不同地市的请示报告,眉头紧锁。北江工业区“安全与发展产业基金”首批项目申报刚启动,问题便接踵而至。
“陈主任,您看,”一位处长指着文件,“临湖市报上来的这个新能源电池项目,技术路线激进,安全评估报告却语焉不详,明显想打擦边球抢政策风口!还有平山市这个智能装备项目,核心算法宣称‘完全自主’,但‘磐石’平台初步筛查显示其部分底层逻辑与国外某专利高度同源,涉嫌‘换皮’!下面…有些同志,还是老思维,觉得‘安全’是省里喊的口号,落地时能松就松,先把项目和资金抢到手再说!”
陈刚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安全是‘1’,这个‘1’立不住,后面再多的‘0’都是泡沫,甚至会引爆更大的风险!产业基金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更要用在绝对安全可靠的‘刀身’上!”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繁忙的街道:
“通知下去,立即召开全省‘安全发展产业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视频会!我亲自讲!重点不是项目有多‘新’,有多‘大’,而是安全有多‘实’!所有申报项目,必须通过‘磐石’平台的‘技术基因 资金穿透’双项筛查!省里将组织专家组,对重点申报项目进行现场‘飞行检查’!发现弄虚作假、安全风险隐瞒的,不仅取消资格,还要倒查责任!北江的经验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我们要用第一批项目的严选,立起安全发展的铁规矩!”
视频会上,陈刚的严厉措辞和“飞行检查”的实锤,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一些心存侥幸的地方主官和企业家。安全,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是获得真金白银支持的第一道铁门槛。
---
与此同时,省纪委监委主导的“清源”专项行动,也遭遇了意料之中的“软抵抗”。省城某区,区委书记周海涛(曾与吴启明有密切往来)的办公室。省纪委副书记李卫国亲自带队进行“廉政风险排查谈话”。
“周海涛同志,”李卫国语气平和,眼神却锐利如刀,“‘清源’行动要求全面梳理个人重大事项,特别是与吴启明及其关联企业、人员的交往情况。据我们初步了解,你儿子在海外留学期间,曾多次接受吴启明名下基金会提供的‘学术交流’资助?其名下那辆豪华跑车的资金来源,也请你说明一下。”
周海涛脸上堆着笑容,后背却渗出冷汗:“李书记,这个…资助的事,是孩子自己申请的,我完全不知情!至于那辆车,是孩子他妈那边亲戚借给他开的,所有权不在他名下!年轻人爱玩,我已经严肃批评教育了!我和吴启明,纯粹是工作上的正常交往,绝对没有私人利益输送!我可以用党性担保!”
“党性担保?”李卫国轻轻敲了敲桌面,拿出一份银行流水复印件,“那请你解释一下,你爱人名下这个离岸账户,在吴启明控制的‘宏远商贸’中标我区旧城改造项目前后,收到的几笔总计约八十万美金的‘咨询服务费’,服务内容是什么?服务对象又是谁?”
周海涛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血色褪尽,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他精心编织的谎言和切割,在穿透式的金融审查面前,如同纸糊的堤坝,一触即溃。“清源”的犁铧,正精准地翻开被刻意掩盖的腐殖层。
---
省科技厅,“梧桐”育才工程也在经历一场无声的“破茧”。李哲团队实验室里,气氛有些微妙。新派驻的“安全督导员”赵明是一位经验丰富、原则性极强的退休信息安全专家。他此刻正指着实验数据管理流程中的一个环节,神情严肃:
“李博士,这个原始实验数据的导出日志记录不完整,时间戳和操作人信息有缺失。按照新规,这属于高风险漏洞!必须立刻完善日志审计功能,实现全链条、不可篡改的记录!否则,后续核心论文的数据溯源和安全复核无法通过!”
李哲团队的年轻骨干有些不服气:“赵工,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做的,也没出问题啊!加这个日志,操作繁琐好几倍,严重影响实验效率!再说,核心数据最终都会脱敏处理…”
“以前是以前!泄密案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赵明毫不退让,语气严厉,“安全无小事!效率必须为安全让路!脱敏前的原始数据才是真正的核心资产!一个环节的漏洞,就可能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你们觉得繁琐,是安全意识还没真正入脑入心!”
实验室里一片沉默,年轻科研人员的脸上写满了委屈和不适应。李哲深吸一口气,走上前:“赵工说得对!是我们麻痹了!安全规程不是枷锁,是保护我们科研成果的盔甲!大家立刻按赵工要求整改!小刘,你负责牵头落实日志审计模块,今晚加班也要弄出来!”他转向赵明,诚恳地说:“赵工,谢谢您及时指出!以后有任何问题,请您随时指正,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赵明紧绷的脸色稍缓,点了点头:“李博士有这个态度就好。安全不是对立,是共赢。厅里正在组织‘科研安全与效率提升’专题研讨会,邀请技术专家讲解如何用智能化手段优化安全流程。我建议你们团队派人参加,把实际困难提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 一场潜在的摩擦,在坦诚沟通和对规则的敬畏中得以化解,新的安全习惯在阵痛中艰难萌芽。
---
临江市深水港三期工地。巨大的“龙门吊”主体结构正在吊装,场面壮观。方伟明和陈刚戴着安全帽在工地巡视。陈刚指着正在铺设的专用光缆:“方书记,这套独立于港口公共网络的‘磐石’安全专网,就是为智能控制系统量身定做的‘金钟罩’!所有核心数据流转,物理隔离,多重加密,确保万无一失!”
方伟明感慨道:“代价不小啊,工期也比原计划延后了半个月。但值!安全账,是最大的政治账、民心账!现在想想都后怕,要不是省委果断出手,真让‘东海智控’那套带毒的方案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陈刚点头:“安全是底线,但发展不能停。省里‘北江模式’推广会一结束,我就要带队去几个兄弟省市取经,学习他们在重大工程安全管理上的先进经验,争取把临江港打造成全国标杆!安全和发展,要像这龙门吊的双轨,缺一不可,同步向前!”
---
省委大院,王磊的案头放着一份厚厚的《“固本培元”四大工程基层落地情况专项调研报告》。报告里既有北江工业区严把安全关的成效,也有产业基金申报中暴露的“抢跑”心态;既有“清源”行动挖出的蛀虫,也有基层干部对新规的“水土不服”;既有李哲团队在安全督导下的积极转变,也有科研人员对效率损失的隐忧。
秘书轻声汇报:“书记,基层反馈,有些新制度衔接不够顺畅,存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眼还变小’的困境;也有反映‘磐石’筛查有时过于机械,影响效率。”
王磊合上报告,走到窗前,望着楼下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沉默片刻:“深犁,必然会翻出板结的土块,碰触到盘踞的根须。破茧,必然伴随着挣扎和不适应。这很正常。”他转过身,目光沉静而坚定:
“第一,通知省委政研室、深改办,立即牵头成立‘政策落地解码小组’,针对‘四大工程’推进中的堵点、痛点,逐项梳理,优化流程,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给基层减负松绑!制度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要精准管用!第二,责成‘磐石’中心,在确保安全核心的前提下,对筛查流程进行智能化、精细化升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审查和误判!第三,由组织部、科技厅组织专项调研,深入了解科研人员在安全新规下的实际困难,总结推广像科技厅‘安全与效率’研讨会这样的好做法,把‘严管’和‘厚爱’真正融合起来,形成可操作的指南!”
他拿起笔,在报告扉页上写下:
“深犁不畏板结土,破茧方成振翅蝶。制度之生命,在于回应实践,解决问题。当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校准,直至根深叶茂,破茧成蝶。”
车驶出省委大院,王磊示意绕道去城郊的蔬菜基地。初春的田野,新绿点点。他下车,走到田埂边,看着一位老农正弯腰仔细地给刚移栽的菜苗培土、压实。
“老人家,这苗刚种下,为啥要压这么实?不怕伤着根吗?”王磊蹲下身,和气地问。
老农抬起头,擦了把汗,憨厚地笑道:“领导,这您就不懂啦!新苗根浅,土松了,风一吹就倒,雨一冲根就露出来,活不了!压压实,根才能贴着地气往下扎,扎稳了,才能经得住风雨,长得壮实!”他用粗糙的手掌用力按了按苗根旁的泥土。
王磊看着老农那双沾满泥土却无比笃定的手,又看了看田埂边一块刚被深翻过、还显得有些坑洼不平的土地,心中豁然开朗。深犁的阵痛,破茧的艰辛,不正如同这春日田间的劳作?制度的新苗要扎根,既要深犁破除板结,也需耐心培土压实,更需直面风雨的勇气。他站起身,望向远方辽阔的田野,目光深邃而充满力量。江东的“固本培元”,正在这片被深翻的土地上,经历着破土前的阵痛,也孕育着不可阻挡的新生。
http://www.hlys.cc/36994/2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