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田埂上的答卷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城郊蔬菜基地的田埂上,老农那句“压压实,根才能往下扎”的话语,如同春雷在王磊心头滚过。深犁之后的培土压实,制度新苗的落地生根,需要的不仅是顶层设计的蓝图,更是直面板结、回应痛点、精准滴灌的韧劲。这份答卷,需要写在基层的泥土里。省科技厅的“科研安全与效率提升”专题研讨会气氛热烈,也带着几分交锋的火药味。李哲团队年轻骨干刘博士的发言,道出了许多科研一线人员的心声:
“赵工的要求我们坚决执行!但原始数据全链条日志审计,手工记录耗时耗力,自动化系统又存在兼容性差、操作复杂的问题。一个关键实验,原本三天能出初步结果,现在光合规记录就要多花一天半!时间也是科研的生命线啊!”
坐在主席台的孙斌没有回避问题,他示意工作人员打开投影:“大家的痛点,厅里听到了。‘磐石’中心技术团队联合国内顶尖软件公司,基于大家反馈,紧急开发了一套‘智能科研安全审计助手’原型系统!”屏幕上展示着简洁的界面:
自动化采集:系统自动抓取实验设备输出、操作记录、环境参数等原始数据,自动生成带时间戳、操作人电子签名的不可篡改日志。
智能预审: 内置安全规则引擎,对敏感操作(如数据导出、外部设备接入)进行实时风险提示和二次确认,减少人为疏忽。
一键报告: 自动汇总符合安全规范的实验过程记录,生成标准化的安全复核报告初稿,大幅减少科研人员文书负担。
“这套系统已在三个重点实验室试运行,效率提升40%以上,错误率下降90%!下个月将在全省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免费部署!安全不是给科研‘上锁’,而是用智能化手段‘护航’!”孙斌的话引来一片掌声和期待的目光。李哲松了口气,向刘博士投去一个“看吧”的眼神。堵点,在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创新中开始疏通。
临湖市政府会议室,气氛却有些压抑。市长沈宏志拿着省发改委“安全发展产业基金”项目驳回通知,脸色不太好看。他力推的新能源电池项目因安全评估薄弱被“一票否决”。
“省里要求是不是太严了?我们这个项目技术前景多好!市场等着呢!”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抱怨道,“陈刚主任在北江干过,怎么也不给老家点面子?”
“面子?”沈宏志放下通知,敲了敲桌子,“通知里附的‘磐石’平台筛查报告看了吗?技术路线激进,热失控风险预案含糊不清,关键材料供应链安全评估缺失!真出了事,谁给我们临湖一千多万老百姓面子?谁给国家财产面子?”他环视众人,“别抱侥幸了!省里这次是动真格的!安全是‘1’,没有这个‘1’,再漂亮的ppt也是零!”
他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项目组立刻解散重组!聘请国内顶尖电池安全专家当顾问!重新设计方案,核心就一条:把安全冗余做到极致!‘磐石’平台要求什么,我们就做到什么,还要做得更好!这个项目,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成经得起火烧水淹的安全标杆!钱不够,市财政勒紧裤腰带也要配套!临湖,不能输在安全的起跑线上!”沈宏志的强硬表态,让会议室里那些浮躁和抱怨的声音瞬间沉寂。安全,不再是遥远的省里要求,而是悬在临湖发展头上的真实利剑。
省纪委小会议室,气氛凝重。周海涛案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发酵。李卫国对面坐着几位曾与周海涛过从甚密、但尚未发现实质问题的干部。谈话不再是疾风骤雨,而是语重心长。
“同志们,‘清源’行动,清的是淤泥,护的是活水。”李卫国声音沉稳,“周海涛的教训,就在于公私不分,界限模糊,最终被‘围猎’拖下水。组织找大家谈话,不是要整人,是给大家提个醒,敲个钟!”他拿出一份新制定的《领导干部防止利益冲突行为指引》,“看看这个,哪些红线不能碰,哪些交往要警惕,哪些事项要报告,写得清清楚楚。与其担惊受怕,不如主动厘清,轻装上阵!”
一位曾因儿子留学接受过吴启明关联基金会“赞助”的副局长,此刻额头冒汗,主动站起来:“李书记,我…我回去就写详细说明!孩子的资助,我立刻联系退回!那辆车,明天就让他还回去!以前…以前是糊涂了,请组织监督!”制度的笼子扎紧,让模糊地带无处遁形,也让心存摇摆者有了悬崖勒马的抓手。
临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一场特殊的“固本培元”意见征求会正在进行。十几位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书记、老市长围坐一圈,王磊坐在中间,认真聆听。
“王书记,”原临江市长老马声音洪亮,“深水港抓安全抓得好!但基层有反映,现在办事条条框框多了,有些干部怕担责,啥事都要等‘安全审查’,项目推进慢得像蜗牛!安全重要,可发展也不能停啊!”
另一位退休的赵书记点头:“是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安全这根线特别粗,其他线就容易绕不过去。能不能让‘磐石’平台跟其他审批系统打通?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
王磊边听边记,诚恳回应:“马老、赵老的意见提得好,一针见血!这正是省委‘政策落地解码小组’要重点解决的‘中梗阻’问题!我们已经在做三件事:第一,推动‘磐石’与发改、环保、国土等核心审批系统数据共享互认,减少重复提交和审查;第二,梳理重大工程安全风险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非核心环节简化流程;第三,建立‘安全审批绿色通道’,对低风险且时间紧迫的民生项目,在确保安全底线前提下特事特办。既要筑牢安全坝,也要畅通发展渠!”
老同志们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接地气的反馈,正在转化为制度优化的具体路径。
王磊再次来到城郊蔬菜基地。不过这次,他没有惊动旁人,只带着秘书,沿着田埂漫步。初春的暖阳下,田野里一片忙碌景象。他特意走到上次那位老农的地头。老人正蹲在田里,小心翼翼地间苗,把弱小的苗拔掉,留下健壮的。
“老人家,间苗不怕伤根吗?”王磊蹲下身问。
老农抬头见是他,笑了:“领导又来啦!间苗是必须的!苗太密,争阳光争养分,都长不好。拔掉弱的,壮的才能长得更旺!根,反而能扎得更深!”他指着旁边一块疏密得当、苗株茁壮的菜畦,“您看,这样长出来的菜,才水灵!”
王磊看着那些被拔除的弱小菜苗,又看看阳光下生机勃勃的茁壮秧苗,心中触动更深。固本培元,何尝不是一场关乎整个江东肌体的“间苗”?拔除那些附着在健康肌体上的“弱苗”、“病苗”(腐化分子、低效环节、僵化思维),是为了让真正有生命力、能扎根的“壮苗”(安全可靠的项目、担当有为的干部、充满活力的机制)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和养分,最终让整片土地更加丰饶。
手机震动,是陈刚发来的消息:“书记,‘磐石’平台2.0智能筛查模块在临湖新能源电池项目复评中应用成功,效率提升50%,精准识别并协助排除了一个关键材料供应链隐患。项目安全方案已通过,纳入基金首批支持名单。沈宏志干劲十足。”
王磊收起手机,望向无垠的田野。田埂蜿蜒,如同制度落地的路径;新苗破土,承载着破茧重生的希望。深犁的板结正在松动,培土的压实仍在继续。这份写在田埂上的答卷,没有标准答案,唯有俯身泥土,倾听大地的脉动,以实践的智慧和为民的初心,一笔一划,写下让根须深扎、让新苗茁壮的江东篇章。夕阳的金辉洒满田野,也照亮了前行的路。
http://www.hlys.cc/36994/2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